首页 > 乡土风情 > 最强小村长

最强小村长 第296节

四块……余见海还在沉吟,林苏杭已经痛快地数钱了,“我去年买的麦种就是三块五,按照对比,这个四块不多!”

是呀,一斤才多五毛钱,一亩地种三四十斤麦种也就是多个十几二十块的,可是余见海的麦子现在估算产量最少也得有一千四百斤,要比一般的产量高出三四百斤,这是几百块钱啊!

这样算起来,还是很划算的!简直是赚大了!

“一千四百六十三斤重,四块一斤……”林苏杭嘴里念叨着,在手机上飞快的摁着,“一共是五千八百五十二,余村长你要不要算一下?”

“不用了,正好!”易娟微笑着轻声道。

林苏杭一共带了六千块,本来是还有准备给施华的收割钱的,这下子全没了,手里只剩下了孤零零的一张毛爷爷。

余见海接过钱也没数,直接拿出一张递了回去,“零头算了!”

“那我就不客气了!”林苏杭也笑道。

十口袋小麦,卖了五千八!

这几乎是余湾有些人家一年小麦的收入!

我的个乖乖!这特么的太吓人了吧?

整整一个晚上,余湾都是在议论余见海的小麦。

当然除了余湾,林苏杭家里那一块也是在议论着,那些原本认为价钱太贵的人,看到了真金白银的小麦之后,都沉默了!

平心而论,他们觉得四块一斤,值!

第309章:棘手的问题

第309章:棘手的问题

当天晚上,四叔夫妇就到了余见海家。

“大侄儿,你四婶娘家打算在你这里买点麦种,你留几百斤吧!”四叔接过余汉生递过来的烟说道。

“留什么呀,直接让他们来拉走得了!”刘翠花晃着肥嘟嘟的脖子嘟囔道,嘴里啃着谢若云递过来的西瓜,“放在这儿还要操心,谁管呢?“

“那不是你娘家人么,”余汉成嘀咕道,“我也巴不得他们来拉走呢!”

“那就让他们明儿一早就过来,我可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刘翠花抹了下嘴巴道,“我们明天还要上工呢……这西瓜真甜……”

“甜就多吃点!”谢若云笑道,又拿了一片递了过来。

“这多不好意思……”刘翠花嘴上客套着,还是伸手接了过来。作为余湾有名的吃货,对于好吃的是从来没有抵抗力的。

结果第二天一大早,刘翠花的两个弟弟来了,到了余见海家看了看麦子,说是要打算买五百斤。不过听说要四块钱一斤的时候又犹豫了,干脆去大棚找了余汉成,说是想让余汉成和余见海说说,看看能不能便宜一些。

余汉成那是气得够呛,他本来就对这两个有点不上进的小舅子很不满,干脆地拒绝了这个不合理的要求。

人家林苏杭买了一千多斤都是四块一斤,你才买五百斤,凭什么要人家便宜给你啊!再说,余汉成心里有数,这才是刚开始,如果过几天更多的人知道了,余见海这点小麦压根就不够卖的。

两个小舅子碰了一鼻子的灰,只好忍气吞声的回来了,不过他们拉上了刘翠花一起来了。因为他们带的钱不够,让刘翠花帮着垫付一些。这还不算,他们还把称好的麦子运到了余汉成家,说是现在搬回家没地方放,等到种的时候再来拉。

知道了这个消息余汉成气得差点骂娘,不过想到了刘翠花默许了,只好悻悻的叹了口气。不管怎么说,那是人家娘家人,就算刘翠花看他们再不爽,她自个儿说没事,余汉成说了就不行。

这边余汉成的两个小舅子刚走,林苏杭又来了这次是带了七八个人来,都是买麦种的。他们彻底被余见海的麦子征服了,决定等到夏秋都种余见海的麦种。不过他们的土地比较少,七八家也就是买了一千多斤,和林苏杭一个人的差不多。

看到好几拨人都来买余见海的麦种,余湾的一些女人也都心思活络了。

施志生家,他老婆拿着老人机在翻电话簿,嘴里还念叨着,“也不知道他们要不要呢!”

余见刚家,余见刚正站在门口唾沫横飞。“啊呀他大舅啊,你是没看到,你要是看到了保证不会这样说的。最少一千四,你还信不过我?好好……我去和余见海说一声,你抓紧来拉啊……”

就连张世贵也专门跑来了,说家里还有几亩地,一直是让给兄弟种的,也不给钱,打算下秋要回来自己种,先从余见海这里弄些种子。

对于这些小批量的要求吗,余见海是有求必应,他让谢若云拿着小本子一一记下,留出一定的份额来。

短短几天的时间,余见海的小麦就卖出了一万多斤,四五万的毛爷爷装进了口袋。关键是他的老宅子里还有近一百口袋麦子,谢若云的小楼里也有差不多的数字。如果不是在几家场上晒的搬运不方便,余见海是打算全部运到谢若云的小楼里储藏的。

这些还不算那些口头上打过招呼预定的,如果算上了还得去除几千斤。这样算起来,余见海的麦子在大忙还没有结束的时候,几乎就卖出去了一半。

也就是在这几天,余湾周围的麦子全部收割完毕了,施华也开始出动拖拉机翻地。他首先把余见海的那些地翻了一遍,因为天气预报说过几天有雨,余见海打算趁着这个机会把玉米种下去。

三十来亩地的玉米,种起来要费些时间,不过对于余见海来说这丝毫没有问题,因为他有钱啊,只要舍得花工钱,雇几个工人还不是小菜一碟么。

等到余见海的玉米全部种下去之后,天气果然开始转阴了。天气预报说今年的第一个台风可能要影响临海,现在台风正在宝岛偏东的太平洋上加强,预计会在闽浙一带登陆。

受台风的外围气旋影响,包括临海一带的大部分地区,在未来两三天都有可能出现中到大雨,局部地区可能会出现暴雨。

这时候正是加班加点抢时间种秋茬的时候,余见海每天都在忙,他不仅要安排自己家里种玉米,还要操心大棚一些技术上的事情,还要协调村里的其他农户抢种。

不要看余湾有几百亩土地都建起了大棚,可是还有好几百亩地还是种粮食的,秋茬有的是种玉米,有的是栽插水稻,也是够干部们操心的。

尤其是栽插水稻的几家人,更是找了余见海好几次。主要是他们每年插秧的时候,用的都是石塘里的水,那时候也没有人管。石塘是大家的,里面的水还不是谁都可以用啊!

可是现在石塘被余见海承包了,他们想要继续从石塘里抽水,就得要看看余见海愿不愿意了。

按照黄翠娥的意思,那还是不可能让这些人用水的。石塘里放养着上万尾鱼苗,本来干旱天水就少了很多,这要是再被抽掉一些,万一鱼出了问题怎么办?
首节 上一节 296/80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乡村宠物店

下一篇:白手起家致富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