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乡土风情 > 最强小村长

最强小村长 第129节

季千军是不方便出面,他是国家干部,堂堂公安局的副局长,按照政策是不允许做这些的,就全权委托给了岳太华,让他代理。

所以讨论的只有岳太华、杨凯和余见海,季千华是来凑热闹的,最多就是出个主意。

“九十万,价钱还算公道。”杨凯看了养猪场的资料图纸,缓缓说道,“现在就是想弄这么一块地,加上建筑费用,没有一百万也建不好。”

“价钱是还行,”岳太华点头道,“只是我要把话说在前头,这个猪场一旦运转了,就需要找专门的人照应,一切按照正规的公司运作,你们有没有意见?”

“没意见啊,”杨凯笑道,“必须正规运行啊,哪怕我们是兄弟,也要分得清清楚楚的不是?只是我完全是个外行,对于养猪的事情一窍不通,还要指望你们两个多多操心,我就等着收钱就行了。”

“我也一窍不通,”岳太华也乐了,“不过按照余老弟的说法,我们并不需要从仔猪养起,也不需要养太多的母猪。我们只要按照正常的价格,从市面上收购生猪就行了。在这里喂食添加了中药的饲料,等到被改良后再出售给屠宰场就行了。所以也没有什么风险,周转期也短。”

“那你的意思呢?”杨凯问余见海。

余见海还在沉思,听到杨凯发问,这才抬起头来,轻声说道:“我在想,这么大的项目,国家拨了这么多的钱下来,建造的猪场就这么荒废了,你说这些领导心里是怎么想的?”

岳太华撇了撇嘴,不屑地说道:“老弟你这就外行了!国家拨下来的钱,有多少是正儿八经派上用场的,还不都是上下勾结弄些面子工程?我敢说,这个黄广胜的姐夫,就是林庄之前的那个乡长,屁股肯定不干净。这么大的工程,他不弄点油水才怪呢。”

余见海想了一下说道:“估计就连经手这件事的县里有关人员也不干净,他们就那么容易把这么大的一笔钱发下来?”

“那肯定啊!”岳太华笑道,“就农业局的那帮干部,他们不从中弄点好处才怪呢。”

“哎,这帮狗东西!”余见海叹气道,“我们的大棚想申请三十万的专项资金扶持,都被骆海亮那个混蛋拒绝了,说不符合政策。那么这么大的一个养猪场建起来就废弃了就符合政策?真特么的气人!”

“骆海亮?”岳太华想了一下说道,“我好像听说当时主管这件事的就是他,他当时是畜牧局的局长,就是他拍板批准这个猪场的。”

“妈的!”余见海气呼呼的站了起来,“他的屁股肯定不干净,要是被我抓到了把柄,一定举报他!”

经过商议,决定养猪场一共出资一百万,季千军十万,季可欣十万,杨凯十万,余见海二十万,岳太华五十万,大家共同参股。在利益分配方面,考虑到主要是以余见海用中药改良猪的质量,岳太华做出让步,愿意把百分之五的利润移交给余见海,算是他的技术费用。

也就是说,以后分红的时候,季千军、季可欣、杨凯都是占比百分之十,余见海占比百分之二十五,岳太华独占百分之四十五。

大家都没有异议,就抽了个时间到了一起,正式签了合作协议,算是正式成立了养猪场。当然季千军是没有出席的,让岳太华全权代理了。

由于余见海手上的资金有缺口,他又赶制了一批面膜交给了易婵,总算把资金全部到位了。

资金到位了,岳太华就约了黄广胜,和他签了猪场收购协议。约定先付款五十万,剩下的在半年内交清。如果到时候岳太华不能把钱全部交清的话,黄广胜就会收回猪场的所有权。

第134章:最大利益

第134章:最大利益

其实按照岳太华他们的实力,完全可以一次性把九十万全部给他。只是考虑到这四十万使用半年是没有利息的,岳太华才决定先留下。有便宜不占,特么的傻呀!

这就是商人的精明之处,能够计算自己最大的利益。当然黄广胜也不是傻子,不过因为他急切的想把猪场出手,只好妥协。

这一天是个好日子,兴旺养猪场悄无声息的变了主人!

南城附近的生猪市场突然变了天,原本低迷的猪市突然注入了一丝活力,有人大批量的收购生猪。

这些生猪被源源不断的送往林庄的养猪场,短短几天就收购了三百余头,这让几个专门做生猪中介的人乐开了花,小赚了一笔。等到其他乡镇的人反应过来的时候,养猪场已经停止收购,外人想见一见猪场的负责人都不容易。

与此同时,岳太华联系到了饲料供应商,约定从他们手上大量购买饲料,价钱和市场上的一样,只有一个要求,延迟半个月付款。

现在本来市场就低迷,供应商也不敢大意,经过仔细计算,咬咬牙答应了岳太华的要求。毕竟这是一笔大生意,要是长期合作的话利润可观。至于半个月的结算周期,那也不是说明问题,做生意的人,这点资金还是能周转过来的。

养猪场的工人都是贴心的人,其中就有刚刚从外地辞工回来的三叔。这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听说在养猪场能够每月拿到三千多的工资后,马上就答应了。他在外虽然挣得多一些,可是离家太远啊,现在余见海答应他每个月有三天假期,可是把他高兴坏了。

另外一个就是顾城,他的腰现在完全好了,很想找点活做做,正好让余见海请来照应养猪场,算是厂长吧。其余的两个工人是岳太华的亲戚,也是老实巴交踏实肯干的,绝对可以放心。

养猪场的硬件设施那是杠杠的,工人们也很轻松,每天就是投放饲料清扫猪舍,还有时间看看电视。他们唯一不能理解的就是,这个养猪场能挣钱嘛。以市场价收购即将出栏的生猪,在这里寄养,能有多少钱的利润?

不解归不解,他们也没有多问,只要老板发工资,操那么多心干嘛。

只有顾城和三叔对这些心知肚明,他们每次拌饲料的时候,都按照余见海交代的剂量把药水拌到里面,均匀地喂食。

一天,两天……包括三叔在内的几个人都惊讶了。这些猪最初拉的粪便都是黑色的,如果不是事先有心理准备,他们都怀疑猪是不是出毛病了。

这些猪现在一改刚进来时不安的状态,可以说整天除了吃食排泄的时间,几乎都在睡觉,毛色也变得异常的顺滑,只要不过分刺激,就躺在那儿一动不动,连打扫猪舍的动静都爱理不理。

太神奇了!这那里是养猪啊,这就是填猪啊!看着这些猪一天一个样,几个工人佩服得五体投地,最初的那点担心全都不见了。

平心而论,就是让他们自己买猪,也会第一眼就看中这些猪的。太顺眼了啊,想挑毛病都挑不出。

猪场几个工人心知肚明,外面的人可就不这么看了。

猪场前面村庄的某个居民:“这个猪场的老板肯定疯了,养猪都是养小猪才挣钱,他居然收能宰杀的猪饲养,真是搞不懂!”

另外一个村民:“是不是上面又拨了钱下来啊,像以前那样想应付领导的?”

某个经纪人:“哎,谁特么的能告诉我猪场的老板究竟是谁,我要他的电话,看看什么时候再要猪,要多少我有多少!”

总之,就没有几个看好猪场能挣钱的,说什么的都有。

是呀,这个猪场太奇怪了,做事压根就不合常理啊!

就在外面议论纷纷的时候,余见海和岳太华已经到了省城,找到了国内有名的那家肉制品企业,天润集团。

接待他们的是一位业务骨干桂田,半秃顶的老头。
首节 上一节 129/80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乡村宠物店

下一篇:白手起家致富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