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魔法> 一人之下:我的内景通万界!

一人之下:我的内景通万界! 第41节

  其实大明江湖和一人之下世界是一样的,说到底都是由人组成的,都有共通之处。

  行的正的未必人人称颂,行的邪的未必人人喊打。

  江湖传言沸沸扬扬,有人说韩云是魔教余孽,专杀佛门高僧;有人说他是道门叛徒,无法无天;更有人信誓旦旦,说他是个疯子,见人就杀。

  可韩云不在乎。

  他一路北上,沿途所见,尽是富商广占良田,豪强欺压百姓,僧众不事生产,却都锦衣玉食。

  而那些面黄肌瘦的百姓,跪在他们前,祈求的不过是一口饱饭。

  “真是讽刺。”

  韩云站在山巅,望着远方一处香火鼎盛的寺庙,那些豪强富商还有官员,和高僧大德互相吹捧,冷笑一声,“佛说众生平等,可这世间,何曾平等过?”

第58章 明世间道

  那一夜,又一座寺庙被灭。

  并有豪强、富商等接连被屠,而他们和倭寇勾连的证据,更是被韩云散布得满大街都是。

  韩云的名声越来越臭。

  可奇怪的是,那些被他“祸害”过的地方,百姓的日子反而好过了一些。寺庙被毁,土地归还,佃户们不再受盘剥,竟渐渐有了生机。

  有人开始暗中称他为“韩真人”,也有人为其竖立长生牌位,供奉其为“罚恶佑民显圣真君”。

  可韩云听到这个称呼时,只是摇摇头叹道:“真君?我可当不起。”

  他继续前行,像一柄锋利的剑,想要划破这虚伪的世道。

  江湖和朝廷的追杀令一道接一道,可那些前来“除魔卫道”的侠客们,往往连他的影子都摸不到。

  偶尔有几个侥幸追上他的,也不过是添了几具尸体。

  直到有一天,他在一座破败的道观里,遇见了一个老道士。

  老道士须发皆白,正蹲在墙角煮一锅稀粥,见他进来,头也不抬:“来了?”

  韩云挑眉:“你认识我?”

  “大名鼎鼎的韩老魔嘛,谁不认识?”老道士笑了笑,盛了一碗粥递给他,“喝点?”

  韩云接过,一饮而尽,实则用先天一炁包裹着,入口之后直接移入内景空间之中。

  “你不怕我?”他问。

  “怕你做什么?”

  老道士慢悠悠地搅着锅里的粥:“你杀的,不都是该杀之人吗?”

  韩云沉默。

  老道士继续道:“这世道,正不正,邪不邪,你敢于去做,已是难得。”

  “可我看不清。”韩云忽然说道,“我越杀,越不明白。”

  “不明白什么?”

  “不明白为什么那些百姓,明明受尽欺压,却还要护着欺压他们的人。”

  老道士笑了:“因为他们怕。”

  “怕什么?”

  “怕连最后一口施舍的粥都没了。”老道士叹了口气,“人饿极了,哪还分得清善恶?”

  韩云握紧了拳头。

  “所以,你还要继续杀下去吗?”老道士问。

  韩云抬头,看向远方:“我不知道。”

  老道士站起身,拍了拍他的肩膀:“那就跟着你的心走吧,致良知,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韩云只觉得这话听着耳熟,问道:“道长,你姓甚名谁?”

  “我啊,姓王,名字嘛早就忘了,我在这世上也早就是一个死人了!”老道长的眼睛里满是沧桑,却格外明亮。

  韩云离开道观时,天已微亮。

  他站在山顶,望着初升的朝阳,忽然笑了。

  也照破心中迷惘。

  老道长看着韩云远去的身影,朗声送别道:“唯知行合一矣!”

  老道长的声音在山间回荡,韩云的背影却已消失在晨雾之中。

  江南的雨,来得急,也去得快。韩云踏过泥泞的官道,靴底沾满血与土。他的刀未曾归鞘,因为下一场杀戮,或许就在转角。

  江湖上开始流传新的传闻,韩云不是人,是厉鬼。

  否则,为何朝廷调集三千铁甲围剿,却连他的衣角都未曾斩下半片?

  为何那些号称“武林泰斗”的名门宿老,在他刀下走不过三招?

  可韩云自己清楚,他不过是比旁人更狠,也更清醒。

  这一日,他途经一座小镇,镇口的茶棚里,几个衙役正拍桌狂笑,脚边跪着个瘦骨嶙峋的孩童,怀里死死搂着半块发霉的饼。

  “小杂种!敢偷爷的干粮?”为首的疤脸衙役抡起水火棍,“今日便叫你晓得王法二字怎么写!”

  棍风呼啸的刹那,一道黑影掠过茶棚。

  衙役的狂笑凝固在脸上,他的手腕齐根而断,血喷出三尺远。

  孩童怔怔抬头,看见一柄滴血的刀,和刀后那双比寒星更冷的眼睛。

  韩云踩住滚落的水火棍,木屑在他脚下碾作尘埃,这样的事情实在太多太多,他即便是想管也管不过来。

  但能救一个是一个,问心无愧便好。

  只不过他也愈发清楚一件事,这天下的恶人是杀不尽的,除非建立一个更好的秩序。

  但自己要这样做吗?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自己也不过是掀起一小片水花罢了,于诸天万界而言更是微如尘埃。

  韩云其实是一个挺自私的人,在他的能力范围之内,他愿意做出一些事情,在能力范围之外,抱歉,他不想管也管不了。

  而现在的这些所有的杀戮,其实也不过是为了自己……炼心罢了!

  红尘万丈。

  入红尘中,明世间道。

  当夜,县衙燃起大火。

  有人看见火光中浮现金色篆文,竟是县令私通倭寇的账册,一页页悬空燃烧,照亮半个夜空。

  百姓们沉默地站在长街上,火焰在他们瞳孔里跳动,他们惊恐的看向韩云,就宛如叶公好龙一般。

  一边期待韩云杀戮那些豪强富商之后,他们可以分得财产钱粮,一边又恐惧韩云会不会对他们也举起屠刀。

  终于,一个佝偻老者颤巍巍跪下,对着火场重重磕头:“真君,开恩啊!”

  韩云站在县衙飞檐上,听着此起彼伏的“真君”呼声,忽然想起老道长的话。

  “人饿极了,哪还分得清善恶?”

  韩云不是圣人,搞什么教化众生,众生思潮未醒,也根本叫不醒,心怀光明,四周皆暗,也是一种悲哀啊!

  这天下,从来都不是韩云的责任,更何况这黑夜也太深、太沉;破开长夜,亦是长夜,见不到一点光亮。

  一言以概之,时机未至。

  韩云正是看透了本质,才不愿意深陷泥泞,唯有在杀戮中,他的一颗道心,在快速的成熟坚韧。

  或许有人会骂他,只管杀人,不管自己引起的后果,但韩云笑笑,只道:我乐意,你管的着吗?

  难道他还好事做到底,送佛送到西,当保姆、圣母?

  随念而起,随心而动,自己看不过眼,想杀,就这么简单。

  ——————

  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由猩。

  杀戮一场,累了,也乏了。

  心也更明净了。

  洗尽铅华,复归本真。

  接下来的日子里,韩云只为自己而活。

  他往华山而去,只手断千剑,领略此界剑招;也往武当朝礼,瞻仰三丰武道;入魔教,夺太极拳经;败年轻时的风清扬,得独孤九剑。

  不得不说,年轻时的风清扬倒和令狐冲有几分相像,也不顾忌自己“魔头”的身份,在听完自己的所作所为后,欢呼痛饮一场。

  在这里解释一下。

  不是不懂,是不想,主角完全可以造出声势,然后在大明改换天地,那改天换地之后呢?

  一个国家放在那里,你得治理吧,不知要投入多少精力,就像是一个泥潭一样,越陷越深,主角还有其他时间去寻道修炼吗?

首节 上一节 41/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你一个武夫,谁让你炼剑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