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烂世子,当皇帝哪有当大侠爽 第67节
这番话说的大义凛然,睦州城中也多有子弟参军,深知以步对骑的后果,那就是一场单方面的屠杀。
既然可以从战场上弥补回来,现在死几个人又何妨?都是为了大局。
沈舟懒得一直回头,去借用百姓的力量,直接问道:“这州衙内有人曾在军伍中待过吗?”
有几位衙役犹豫片刻后举起了手。
沈舟面无表情道:“假设,只是假设,如果你们家中父母妻儿用性命帮你换了匹好马,让尔等可以在战争中活下来,愿意吗?”
众人面面相觑。
陆禹修心里一沉,暗叫不好,这种事怎么可以用自家亲人做比较,正欲出声,却被少年呵斥打断,“回答我!”
“不愿。”
“没吃饭吗?”沈舟喝了口茶道。
“不愿!”这一次声音震耳欲聋。
有一衙役补充道:“我等参军是为了保家卫国,绝不会用亲人性命去换取自己苟且偷生。”
“说得好。”沈舟最擅诡辩,今日却难得正经出声,“军民一体,民无军护,只能任人宰割,军无民助,不过牢中困兽,谁也不比谁低贱。我不懂陆大人的生意经,能再仔细讲讲吗?”
陆禹修瞪了一眼郑鸿,刚刚就不该帮对方说话,现在好了,轮到他被架在火上烤。
随后二人又默默地看向白甲年轻人。
叶震川将头撇向一旁,他是左威卫大将军叶无救的长子,从小与沈舟相识。
那时候他因为妹妹叶望舒跟少年走的很近,不止一次出手教训过对方。
当然每次事后他都被报复的很惨。
叶震川以前完全看不上沈舟的浪荡做派,觉得对方有辱齐王府门风。
现在嘛,他对之前出手之事感到愧疚。
见叶都尉毫无反应,陆禹修和郑鸿只得思索该怎么办,他们觉得自己一开始的切入点就不对,该死咬着杀人之事不放的。
但若是这样,又会陷入护外而不护内的旋涡之中,毕竟锻奴商人违法在先,现在说什么好像都是错的。
沈舟以手肘抵住椅子,轻柔太阳穴,自言自语道:“持盈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与地。治国若弈棋,宁失三子,莫伤一气。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心若失,何以为国?我真的很讨厌读书,但这些东西听过了就忘不了,也不知道老头子给我下了什么药。”
陆禹修看见这一幕,全身止不住颤抖,他觉得少年这番模样神似一个人,是那个高高端坐在龙椅上,气势可吞山河的男子。
“沈凛都不敢做的事情,你们却干的理所当然。”沈舟被气笑道。
“我以百姓的身份,已经跟两位大人讲过道理了。”少年慢慢站起身,一脚将身后的椅子蹬翻,正色道:“本殿下再问一句,陆禹修,郑鸿,你们二人纵容锻奴商人在江南东道欺辱苍梧百姓,可知罪?”
第102章 处罚决议
沈舟所有反驳的话语,总结起来就两个字,民心。
即便是军伍,那也是由百姓组成的。
只要民心在苍梧,远比边境上那堵万里城墙更能让柔然铁骑胆寒。
若非举国上下众志成城,千年前中原人就会被匈奴的马蹄踏碎脊梁骨,何来现在的辽阔疆域,万万人口。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
越王践忍辱负重后能再聚甲反击,也全靠了吴王差配合。
每年女子三百,金千镒,粟米无数的繁重赋税,压得越国百姓直不起腰,这才给了对方重招旧部的机会。
而越王践在征全国之粮赢下战争后,赋税从之前的十税一降低至二十税一,而且还有个前提,那就是“民有三年食,然后可征”。
百姓虽依旧困苦,但起码能安心活下去。
最终结局其实早已注定,只是中间隔了二十年而已。
“两位大人可知林家粥棚?”沈舟见无人应答,自言自语道:“七文钱就能换取一月温饱,有米有菜有肉,这么大的便宜,为何睦州城的百姓不去占?只有些实在没办法的老者才会登门?”
“因为他们相信朝廷的政策,相信自己只要再努力些,将来也能吃上同样的饭食,还可以有闲钱送晚辈去读书,让孩子们不用苦哈哈的在地里刨食,这些要求很过分吗?”
陆禹修额头上冒出豆大的汗珠,起身拱手道:“见过殿下。”
他知道不能让少年继续说下去,可却不敢开口阻止。
沈舟情绪忽然激动,“这么要强又淳朴的睦州百姓,让人欺负的毫无尊严,官府竟然不管,是何居心?他们在你们眼里就这么不值钱吗?”
最后几个字,他几乎是用喊的。
少年话毕,静谧的州衙和议论纷纷的街道如同两个世界。
“这少年竟然是齐王世子?”
“早就看出来了,不然普通人能有这份见识?陛下体恤万民,皇孙自然有样学样。”
“但我去年去京城,听到的可不是这样,都说齐王世子目无法度,曾火烧国子监,顶撞宗人府,是个流连青楼楚馆的狂徒。”
“再这么说我撕烂你嘴巴信不信?街头巷尾的传言能信?”
“也是,下次我再入京,定要跟那些乱嚼舌根的粗胚吵上一吵,他们简直太不把皇室放在眼里了,陛下也不管一管?”
“我看是有人暗中造谣齐王世子,毕竟现在太子之位…”
李姓儒衫老者挥袖打断众人,盖棺定论道:“若是所谓的‘狂徒’都如齐王世子这般,那还是多些为好。”
此时陆禹修和郑鸿不知该说些什么东西帮自己辩解,再争下去就显得无理取闹了,继而躬身道:“此事是下官等监察不严,还请殿下降罪。”
沈舟冷笑一声,“自己往宫里送折子,我今天是来骂人的。”
少年才不会上这种当,他只是一个世子,尚未及冠又无官身,拿什么处置两位朝廷的封疆大吏。
就算杀头决议被皇帝采用,那岂不是算参与朝政?
这样正中沈凛下怀,对方恰好缺个由头将他拉入朝堂。
傻子才会踩坑。
州衙门口一位女子冷漠一笑,转身离去,看来张权说的不错,此子才是国战遗民真正的心腹大患,若是再给他几年时间,怕是起事更难。
……
数日后,京城崇政殿。
沈凛看着从江南传回来的密信,嘴角时上时下,他很高兴自己没有看错人,沈舟确实有帝王之才,对内仁慈,对外果决,更是小小年纪能看破民心难聚易散的道理,事情做的很好。
但这位人间帝王心中有些疑惑,正常来说,一位从小锦衣玉食的皇孙,很难跟普通百姓共情,更别提为了他们冲撞朝廷政策。
大道理这东西,大家都会讲,但没几个人能完全做到,知行合一,何其难也。
沈凛小声笑道:“看不惯好,看不惯才会管,有一次就会有第二次,以后够你头疼的,还想从朕的手掌心中翻出去?做梦吧。”
然后他抬头问道:“与柔然茶马交易,三省通过的?”
这种小事还递不到皇帝的案头上,否则一天十二个时辰完全不够用。
尚书令江左晦拱手道“回禀陛下,礼,兵,户三部,外加太仆,司农,卫尉,太府四寺联名上书,加之此事古时便有,臣等也就同意了,不过政令下达前,也明言不得让柔然,锻奴,回鹘等外族欺压本国百姓,违者只杀不罚,奏章留有存档,陛下可查阅。”
“那就是下面的人思虑太多。”沈凛自然相信这些老臣所言,否则也不会提拔他们担任三省主官,“传朕旨意,江南东道观察使陆禹修,睦州刺史郑鸿革职还乡,由京官中选取继任者。”
门下省侍中程砚农起身行礼道:“陛下,处罚是不是太轻了?”
他本就是农家出身,最是见不得百姓受苦,刚得知消息时,双目赤红,泣不成声,奋战三十载,百姓还是任人欺凌,那当初打的什么仗?!
沈凛扶额道:“朕也气,但是还得再等几年。”
苍梧十五道,除了山南东道和山南西道,其余地方的高官都由本地人担任,他也不想如此,但门阀势大,不可以一次全部得罪,否则暂时找不出那么多有能力的人帮天子牧民。
更何况京城官员也要经历一次大清洗。
国战期间死的人实在太多了,沈凛需要时间。
江左晦同程砚农使了个眼神,示意他稍安勿躁,“陛下,如今国库充盈,不如再建些马场?”
沈凛点了点头道:“具体数量你们和户部,兵部共同商议;让国子监今年多招收些学子;寄国书往柔然问责;陆,郑二人处罚决议抄录一份送往各大州府。”
他虽然暂时动不了那些封疆大吏,但不代表不能敲打,鸡已经杀了,就看猴子们日后表现。
沉默片刻后,他忽然想起什么,招来内侍道:“送块匾去明石镖局,再把舟儿留下的东西东西给朕拿回来,不能放在他们手上。”
第103章 京城分号
居京城,大不易,这可不是一两个人的抱怨,而是大部分京城百姓的心声。
整个苍梧只有这儿没有宵禁,工作时间最长,尽管工钱比其他州府高上数倍,然身体容易吃不消,多出来的银子都用去买补品了。
对于官员而言,尤其是那些新被调任入京的,则最愁落脚之处。
陛下只给三品及以上的权臣赏赐住宅,象征恩宠。
而他们只能暂住官署公廨,若是拖家带口的话,还得去外面租房子。
要想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宅子,没个一二十年的水磨功夫,根本想都不敢想,总不能在天子脚下明目张胆的贪腐吧?现在管的可严。
正如一位校书郎自嘲,“贫中无处可安贫。”
但说是这么说,真要让他们去其他地方过好一点的生活,又没几个人愿意,开什么玩笑,这可是十三国都,护城河里的王八都比外面大些。
明小石半月前就带人来了京城,最开始住在一家小客栈内,无时无刻不在感慨京城之繁华。
有几位镖头已经在幻想挣了钱之后,是不是也把老婆孩子接过来,她们这辈子还从未离开过山南东道。
上一篇:仙武:从现实开始横推两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