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烂世子,当皇帝哪有当大侠爽 第46节
一位衣衫褴褛的少年起身拱手道:“不才,正是在下。”
“你一个臭要饭的,见过谢清晏?如何知道他不是女子?”说书先生见来人蓬头垢面,厉声反问道。
沈舟摇头道:“这般大人物,我可没有见他的福气。”
“那你…”
沈舟不等对方说完,打断道:“但是我家长辈曾参与过齐国一战,是他亲口跟我说的。”
“信口雌黄,你说长辈就长辈?我还说是我爹是皇上呢。”
沈舟并不生气,用食指沾了点茶水,在桌面上写下“谢清晏”三个大字,笔力苍劲。
言语可以扯谎,但字却不行,要想达到少年这种水准,起码要苦练数年。
穷苦百姓哪里有闲钱让孩子去读书识字。
沈舟叹气道:“家道中落,艰难求存,怎一个苦字了得。”
说书先生发觉碰到了个扎手的点子,语气缓和不少,“我的意思不是指谢清晏是女子,只是说他像是女子,喜欢男的。”
“你跟他好过?”沈舟追问道。
“你大爷…”
少年起身越过人群,将说书先生挤到一旁,清了清嗓子道:“大家不妨来听听我说的故事,您要是觉得好,就打赏点茶钱,若是觉得不好,尽管骂上两句,就当寻开心了。”
说书先生神色不善道:“砸场子是吧?你以为这份差事很好做?不了解些江湖秘闻,哪里有人愿意听你浪费口舌。”
“江湖秘闻我的确不了解。”沈舟如实道。
众人立马让少年将位置让出来,别挡着他们听故事。
说书先生乘胜追击道:“某家还知晓一些女侠仙子的癖好,绝对的一手消息。”
起哄声越来越大。
“别占着茅坑不拉屎。”
“小伙子,要想吃这碗饭,你还需要多花点时间读读书。”
沈舟慢慢勾起嘴角,指着天空狡猾一笑,“但是我知道皇宫里的故事,就比如上面的那位。”
场面顿时陷入了一片死寂,就连哭闹的孩子都被父母捂住了嘴巴。
“想听吗?”沈舟诱惑道:“很好听的哦。”
众人不敢发出任何声响,疯狂点头。
宫里的生活距离市井百姓实在太远,管制又严,他们即便想了解,也不可能去跟京城的官员打听。
少年有一手漂亮的字,足以证明他曾经辉煌过,说出口的话,起码有四五分可信。
“女侠哦,仙子哦。”说书先生也学着沈舟的语气道。
一旁的茶摊老板扔了几文钱过来,“你今天先回去,明天我们再听江湖故事。”
第71章 胆大包天的说书郎
沈舟整理了一下留在桌上物件,将它们摆放整齐。
随即他拍去身上尘土,拿起竹板先来了一段“开场调”。
“南来的客,北往的船,听我醒木震破天!
东街的财主西巷的汉,竹山郡的故事比酒!
皇帝老儿丢玉玺,连夜醉倒御厨房!
兜里铜板您甭吝啬,听段秘闻赚个乐!
赏个碎银加猛料,再说三更龙床凉!”
沈舟虽然没有说过书,但在京城里也听了不少,随意改改词,拿来就用。
众人见少年还挺专业,本该鼓掌叫好,但转念一想,这种事听过就算了,可不能被府衙发现。
还好是在竹山郡,若是换做山南西道,就凭这段开场调,说书人就得被抓进大牢。
沈舟猛然拍响醒木,满脸戏谑道:“诸位可知当今陛下最怕什么?”
他并没有刻意压低声线,就是想着有人能把今天的事情传回京城,好好“报答”沈凛的一片苦心。
有一女子双手托着下巴,反问道:“天下之主能怕什么?就连中原都是圣上打下来的。”
“诶,此言差矣。”沈舟摇头道:“陛下虽是天子,但落于凡尘,心中也有恐惧之物。”
“难不成是国战余孽,听说前段日子京城闹的挺凶,有世子被刺杀。”这男子一看就是走街串巷的行脚商,不然消息不会这么灵通。
又有一读书人道:“作为万民之主,陛下当然是害怕朝局不稳。”
男子反驳道:“荒唐,陛下雄才伟略,有他坐镇,朝局怎会不稳?”
双方陷入争执,沈舟故意偷偷看了周围一眼,再道:“都不是,国战余孽掀不起大浪,君臣一体,同心同德,朝局也不会不稳。陛下害怕的东西其实是…”
少年故意卖了个关子,等了片刻后道:“是猫。”
读书人嗤笑道:“更是无稽之谈。”
“且听我娓娓道来。”沈舟打开折扇轻摇,继续开口,“某日早朝,还是十日一次的大朝会,陛下正想下一道圣旨,却发现案头上的玉玺无故消失,这可把他急坏了,满朝文武撅着屁股找了整整三日,却不曾发现任何端倪。”
“皇宫里也有贼?”书生脱口而出道。
“有,怎么没有。”少年道:“我就亲眼见到皇宫东侧有一个洞,正好能容纳一人通行,多年来从未堵上。”
“竟有此事?”有人不敢相信道。
行脚商低头思索,缓缓开口道:“去年年末,我正好在京城,是听说齐王世子有偷偷溜进去过皇宫,大概钻的就是这个狗洞。”
“沈舟确实是个王八蛋,但这个洞并非狗洞,因为宫里就没有养狗。”少年纠正道。
半真半假难分辨,他就是要用一些真实的东西来佐证谎言,增加其可信度。
“那这个贼最后抓到了吗?”有女子问道,她以前觉得皇宫大内是全天下最安全的地方,现在看来并非如此。
“那里有贼会偷玉玺,揣在身上影响行动,况且也不好出手,不如直接去司宝库。”沈舟闭眼摇扇,故作高深道:“真正下手的就不是人,而是宫里的一只御猫。”
众人一时无言,眼看场面即将冷下来,少年朝着远处使了个眼神。
福伯装作听众问道:“那这个猫,偷玉玺做什么?”
“问到点子上了。”沈舟摇头晃脑道:“诸位若是家里养了猫就知道,这畜生最为好奇。而玉玺多摆在太极殿内,夜晚烛光闪闪,猫儿一看,诶,很漂亮嘛,搬回窝里去。”
为了让听众更有画面感,他还模仿御猫的动作,一爪子把折扇打飞。
故事里有很多破绽,就比如那么大的玉玺,一只猫怎么搬得动,就算搬得动,当值守的内侍看不见吗?
但这些都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谣言当然要够谣才行。
若是有人不信,可以去宫里找人对质。
“那最后怎么发现的呢?”众人还没回过神,福伯则再次配合道。
这一幕把原先的说书先生看的愣住,以往只听过赌托,怎么说书还得有个书托?不愧是京城来的,果真有两把刷子!
沈舟喝了口水,润了润嗓子,“多亏了内侍,他们是在清理猫屎的时候,察觉到了异常。”
有姑娘捂着嘴巴,恶心道:“那岂不是说?”
沈舟会意道:“宫里说是没粘上,至于真实情况如何,怕是只有少数几人才能知晓。”
书生肯定道:“对外肯定这么说,不然这玉玺还用不用。”
“兄台好见地。”少年毫不吝啬的夸赞道。
书生眨了眨眼,表示大家都懂的。
沈舟则继续胡诌道:“此事之后,陛下好像患上了猫病,只要看见御猫就头疼难耐,严重时连早朝不能上。”
“哦~”众人异口同声道:“原来如此。”
沈舟不知道沈凛听到这番说辞会有什么反应,就算被气的七窍生烟他也无所谓。
天高皇帝远,海阔鱼虾欢。
“小兄弟想必之前也是出身官宦之家,甚至父兄还有可能帮忙找过玉玺,不然不可能知道的这么清楚。”
若是没有这么多人,沈舟真的想抱着福伯亲一口,这句话说的简直太棒了。
但他还是压下心中喜悦,用手指敲了敲桌面,道:“诸位?”
众人连忙从怀里掏出铜钱扔了过去。
可能是之前从未有人讲过这种事情,所以他们出手格外大方。
甚至还有一位小男孩把咬过的糖葫芦放在这位年轻的说书先生手上,眼神里满是求知欲。
沈舟犹豫了片刻,叹气道:“我不吃。”
出了京城才知道,大家过得都不容易。
小男孩嘟起嘴,感觉马上就要哭出声。
沈舟怜悯道:“折现吧。”
本有些感动的男孩母亲瞬间变了脸色,一把将儿子拖了过来,又嘟嘟囔囔的扔了几颗铜板。
上一篇:仙武:从现实开始横推两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