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道长生,不死的我终将无敌 第495节
闹腾了好一阵子,天牢总算安静下来。
穆医官吐槽了一句,“作孽!”
“你少废话!”陈观楼怼他,“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你睁大眼睛看看,丙字号大牢的房顶还塌着,都是那帮教匪干的。真当天牢是软柿子,三天两头在天牢兴风作浪,不将本官放在眼里。他们不将本官放在眼里,本官对他们自然不讲良心道义。人和人之间相处,是相互的。你别跟我阴阳怪气,否则扣你奖金。”
穆医官气得吹胡子瞪眼,说不过就扣奖金,贼子!
“你是官,你说了算。其实你想报复,没必要这么麻烦。你把他们交给老夫,老夫手里头正好有几样新药需要试药的人。”
“你不早说。”
“你也没早点说啊!”穆医官责怪道。
陈观楼呵呵两声,“诏狱才是教匪的归宿。你要试药,让许富贵给你挑选几个江湖败类,随便试。”
“不在乎死亡名额?”
“无所谓!非常时期,多死几个人,上面肯定能理解。”
看着破烂的丙字号大牢,陈观楼一肚子火气。随便死!死多了,刑部才会催促工部加快速度修补牢房。
开春,皇帝要祭天,祈求风调雨顺。
需要祭品!
死刑犯是最好的祭品,其次是三牲!
有朝臣站出来说,当年先帝祭天,用大明王做祭品,结果发生了祭台爆炸案,造成了一系列严重的后果。
天子要吸取教训,莫要拿活人当祭品祭天。还是按照传统,用三牲祭天,足以表达诚意。
有人支持就有人反对。
死刑犯本来就要上刑场被处死,当成祭品处死,死得其所。甚至拔高了死刑犯的死后待遇。
荒谬!
死刑犯乃是罪不可恕之人。祭天,岂能用如此污秽肮脏满身罪孽的人当祭品。这是亵渎!对天道的亵渎!
祭台爆炸案为何发生?
就是因为选错了祭品。
从一开始,就不应该用大明王做祭品。
大明王罪恶滔天,双手沾满血腥。如此肮脏之人当做祭品,你看老天他收不收?
既是祭品,理应纯洁干净,没有被污染。三牲就很合适。
双方就祭品这件事,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互相喷口水,丢臭袜子,扔臭鞋子。拳打脚踢,在天子面前上演全武行。
建始帝都要被气死了。
这就是治理天下的朝臣,体面呢?修养呢?要不要脸?
气得建始拂袖而去。
王德发赶紧追上,还不忘给谢长陵甩了一个眼神。政事堂赶紧平息此事争论,莫要耽误祭天大典。
谢长陵无所谓祭品是用死刑犯还是三牲。
他在琢磨,此事背后究竟是谁在挑拨,谁能获益。
小小一个祭品,为何会引发如此大规模的讨论,不惜上演全武行。
“去将钦天监的几位大人请来。祭品一事,理应问一问钦天监。嗯,再将纯阳真人请进宫,本官有些疑问要请教他。”
谢长陵一声令下,自有下属官员替他跑腿。
政事堂开会,孙道宁也在其中。教匪案丢给锦衣卫之后,刑部上下的确松了一口气。至于祭品是人还是三牲,真有那么重要那么玄乎吗?
他在想,若是陈观楼在此,肯定会来一句:都是狗屁!
第754章 铁饭碗容易生锈,不如金饭碗
祭品这事,在陈观楼眼里就是狗屁。
屁大点事情,还拿到早朝上讨论,引发全武行。朝廷的脸面都丢光了。
这么点小事,值得大范围讨论吗。难道不是皇帝一言决之?既然拿出来讨论,肯定没憋什么好屁,背后有人想借此搞事。
具体要搞什么事?
要么是皇帝要搞某个大臣,或是某个派系。要么就是某个势力要搞皇帝!
反正朝堂上的事情,无非就是搞来搞去。
关键是,究竟谁搞谁?
谁才是幕后受益者。
站在陈观楼的位置上,这才是困扰他的问题,也是他一直看不透的问题。
他吩咐穆青山,“将天牢的死刑犯统计出来,集中关押,着人严加看守。祭天之前,这些人一个都不能死。”
万一上面要祭品,结果祭品提前死了,天牢上下都得吃不了兜着走。
“又要祭天?”穆青山很是错愕。
祭天爆炸案才过去几年,又要祭天。
皇帝是真不吸取教训啊!
“你管那么多做什么。皇帝乃是真命天子,天子祭天乃是理所当然。再说了,开春了,祈求老天爷今年风调雨顺不过分吧。祈求国运昌盛,反贼死光光不过分吧。想求的事情太多,多给老天爷一点祭品也是应该的。”
陈观楼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穆青山脸颊肌肉抽动了两下,“上回统计教匪案涉案人员的时候,就顺便统计了一下死刑犯。现有死刑犯二十八人。”
“这么多?”
“这不算多。好多还没有判决。刑部那边办事拖拖拉拉。如果全部判决下来,死刑犯至少破五十。”所有的数字穆青山都记在脑子里,张口就能道出。
“你让陈全将死刑犯都集中起来管理。”
“东翁,学生认为,天子祭天需要祭品。如果非要用犯人做祭品的话,其实那帮犯官最合适。有身份有地位,比一般的死刑犯有牌面。”
“你尽说废话。犯官是什么?犯官不等同于犯人,犯官跟朝廷那帮朝臣是一伙的。什么叫一伙,意思就是自己人。换你,你会拿自己人当祭品用吗?你要是敢这么做,信不信,你见不到明天的太阳。”
人不能背叛自己的阶级。
犯官就算前面带了个“犯”字,他们依旧属于官僚阶级。身份地位待遇远远高于其他犯人。
这些犯官,随时都有可能被释放,随时都有可能起复,再次站在朝堂上挥斥方遒。
穆青山啊穆青山,二百五一个。胆敢胡说八道,显然思想教育不到位。
陈观楼直接踢了对方一脚,“滚滚滚!脑子一根筋,活该考不上科举。考虑问题要懂得变通。什么叫变通,就是要会举一反三。我问你,我为什么对正经读书人客气?力所能及照顾他们?因为我自认是半个读书人。自己人当然要帮自己人!懂了吗?”
“东翁,你明明是武者,为何要自认半个读书人?为何对武者半点不客气?”
陈观楼气坏了,直接将人踢出去,“找你叔,让你叔给你洗脑。”
气煞人也!
他是武者。
但他不混江湖,不混武者圈。
圈子都没加入,自然不必关照。
穆医官吃过午饭,来到公事房喝茶歇息,顺便替穆青山说几句好话。
“青山脑子一根筋,大人不必跟他一般见识。我已经教训过他了,叫他以后管好嘴巴,不许乱说话。胆敢让犯官做祭品,简直荒唐!”
陈观楼翻了个白眼,“你这侄儿是没救了,千万别让他混官场,迟早会被人弄死。竟然想出让犯官做祭品,简直逆天。”
皇帝都不敢说这种话。
皇帝胆敢说出此类话,就意味着和整个官僚阶级做敌人。除非,将祭品从官僚阶级除名。就算这样,也是贻害无穷,造成人心离散。
天子和士大夫共治天下,不是随便说说。
“大人放心,老夫早就绝了让他进入官场的想法。他这辈子,能在天牢守着大人,大人不嫌弃他,肯用他当师爷,就是他最好的出路。”
穆医官说话就是好听,跟穆青山一比,高下立判。
陈观楼叹了一声,“老穆,你不用担心,只要我在天牢一天,穆青山就能在天牢混口饭吃。有我护着他,没人敢欺负他。前提是,他自个别作死。”
“大人放心,我已经警告了他,以后出门在外,把嘴巴管好,不许随意讨论朝廷大事。聊聊风花雪月就行了。他那张嘴巴,就适合吃饭。要不大人多给他派点差事,让他没空想东想西,没空出门鬼混。”
穆医官自个也担着心。
建始帝瞧着就不是个明君,行事手段比起先帝差远了。万一哪天搞什么因言获罪,他真怕穆青山给穆家招灾惹祸。
“这个办法不错。以后我会给他加担子,让他没空出去鬼混。”
穆医官如释重负。
“也不知皇帝究竟怎么想的,突然说要祭天。比起先帝,哎……”
先帝再昏庸,好歹前面三十年还算明君。只是晚年昏庸。
建始帝,好家伙,还没到晚年,就给人一种这皇帝不太行的感觉。尤其是在京城百姓的心目中,建始帝远远比不上先帝。
先帝基本上从不祸害京城百姓,深知兔子不吃窝边草的道理。
上一篇:转生成绿龙的我屑一点怎么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