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道长生,不死的我终将无敌 第369节
当见到生病的小孩,他抽了抽,嘀咕了一句,“真是造孽!”
这么小的小孩子都被关进来,大理寺那帮废物饭桶,果然正事干不好,整治人是一把好手。
“老穆,你给看看。这对父子从特意从西州到京城,就为了求医。求的是太医院的廖太医。廖太医的医术,哪里比得上你。他能治,你就能治,对吧。”
陈观楼给穆医官介绍情况。
沈不知则好奇的望着穆医官,似乎想从对方的脸上看出花来。涉
穆医官没搭理陈观楼,而是吩咐沈不知,“让孩子平躺。”
沈不知迟疑了一下,将外套一脱,垫在地上,然后才将孩子放上去躺平。
穆医官开始为小病人诊治。
陈观楼则在一旁开解沈不知,“沈兄放心,穆医官的医术,不敢称第一,也是第二第三。他这人,主要是不稀罕功名利禄,嫌麻烦,这才在天牢谋了个医官的缺。”
“当不起大人一声兄长称呼。大人直呼我名字就可以。”沈不知客客气气的,一看就知道是读书人。
“这一路来京城,不容易吧。”
“都过去了。”沈不知神色淡淡的,看起来并不想谈论自己的私事。
陈观楼扯着眉笑了笑,说道:“你那亲戚,要不要我派人通知一声。让他们作保,保你们父子二人出去?”
“不用了!”沈不知垂首,有一丝难堪。
“没人作保的话,你想出去,就得再等等。天牢这个环境,你也看见了,不利于孩子养病。”
沈不知面露纠结挣扎之色,却没有做声。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也不肯透露亲戚的身份。啧……
陈观楼笑了笑,就没继续追问下去。
“住天牢也有好处。穆医官免费给你孩子看病,还有免费吃喝。有穆医官在,你孩子肯定没事。”
“多谢大人!”
“不必客气。相逢就是有缘。”
穆医官终于诊治完毕。
“老穆,情况如何?”
“幸亏遇到老夫。否则,这孩子两日内必死无疑!”
啊!
竟然如此凶险。
陈观楼还以为小孩慢性病,暂时死不了。万万没想到,小孩一只脚已经踏进了鬼门关。
沈不知早已经泪流满面,“请穆大夫救我孩子一命!”
说罢,就给穆医官跪下来,砰砰磕头。
听着那动静,陈观楼都感觉自己脑门痛。
“别磕了,别磕了,穆医官肯定救你儿子。”陈观楼强行将沈不知拉起来。沈不知还要坚持跪,他那点力道,根本扛不住一个武者的拉扯。
穆医官捋着胡子说道:“你听陈狱丞的,起来吧。你孩子遇见老夫,是他的运气。有老夫在,你孩子死不了。”
“谢穆大夫……”说着沈不知又要磕头。
陈观楼拉扯着对方的胳膊,愣是没让对方跪下去。
又是喂药,又是扎针,一套下来,穆医官累得气喘吁吁。
陈观楼道:“老穆啊,还得是你。你出手,能从阎王爷手里抢人。就是你名声不显,倒是叫太医院那帮家伙得了名声。你要是多点上进心,多点功名利禄之心,沈家父子就直接上门找你给孩子看病,不必一番折腾,被大理寺的那帮混蛋抓紧牢里关起来。”
穆医官直接翻了个白眼,“京城这地,想要平平安安,就得像老夫这样内敛。陈狱丞,孩子的命暂时保住了。但是,天牢这环境不利于孩子养病。你想个办法,将他们父子放出去。你们父子若是没去处,老夫的医馆还能住个把人,不嫌弃的话就住医馆,正好方便治病。”
沈不知当即弯腰躬身,行了个大礼。
谢天谢地,没有磕头来磕头去。
“不必多礼!陈狱丞,陈大人,你怎么说?”
陈观楼左右看看,“牢里挤了点。是该想办法赶紧将牢里无辜的人放出去。大理寺的锅,不能让天牢来背。”
“这事就麻烦陈狱丞。”
“小事。”
陈观楼给刑部上了一道公文,鉴于牢房里面关押的人太多,天牢想出 一份力,替大理寺分忧。帮忙登记犯人身份,一一甄别,早点将人放出去,把牢房腾出来,关押正经犯人。
为了督促公文尽快批复,陈观楼直接找上孙道宁。
孙道宁脑门痛,这才几天啊,又找上门来。
他看了眼公文,“陈观楼,你还有没有点规矩。这点小事也要找本官。去,按照程序,你去找主事官。让主事官递交公文,自会有人批复。”
“找主事官,那得等到牛年马月。大人,你章一盖,直接批复不就得了。”
“荒唐!本官乃是堂堂刑部尚书,这种公文,根本没资格让本官过目。下面自有人管着这摊事。还有,你越级找本官批复公文,此举非常不妥当。等于是架空了下面的主事官,这在官场是犯忌讳的事,要遭人恨。”
陈观楼一脸烦躁,“天牢的牢房都快被平民百姓塞满了。怎么着,天牢如今不归刑部管,归大理寺管啊!你身为刑部尚书,就这么眼睁睁看着大理寺耀武扬威。老尚书在的时候,刑部可从来没这么窝囊过。你再这么下去,当心威严尽丧,没人服你。”
“你你你……”
陈观楼不客气地打断对方,“我什么我。我的大人啊,你现在不是佐贰官,你现在乃是一部之首,是刑部的爹,是刑部的娘,是刑部的老祖宗,是刑部的精神领袖。你的一言一行,都代表了刑部。
你当佐贰官,求稳没关系,完全正确。可你如今是堂堂尚书,是精神领袖,继续求稳,事情还没办成,就先失去了刑部上下所有人心。赶紧的,签字画押,我替你冲锋陷阵,不必给大理寺面子。此举,方能彰显刑部的威严,方能彰显你尚书大人的魄力跟胆气。”
第567章 跪多了,骨头就软
孙道宁被陈观楼一通话,激得血气上涌,恨不得提剑杀向大理寺。
转眼间,热血逐渐冷却,终究还是本性沾了上风。他如果是一个被人随便一激,就热血上头的人,也不会稳了这么多年。
“你替本官冲锋陷阵?”
“对啊!哪一次不是我冲在最前面。”
“你打算怎么冲?”
“把天牢无辜百姓都放了。大理寺如果追究,别理他们。大不了到御前打官司。这种事情,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只要刑部占了一样道理,咬死就输不了。三法司三法司,也得分个大小王。老孙,你不想当乖孙子,这一仗必须打。”
陈观楼早就看透了孙道宁的本性,不能从小处着眼,必须高屋建瓴,站在全局的角度上分析问题,才能打动对方。
他只是一个狱丞啊,却干着谋士的活,累死他了。早知如此,他何不当个正经官,自个替自个谋划。一想到,当官就要承担相应的后果,又嫌烦。还是当狱丞吧。偶尔动动脑子,以防脑子生锈。
“必须打?”孙道宁反问。
陈观楼咬着牙,“大理寺来势汹汹,让天牢接管被抓捕的普通人,可曾好言好语打个商量?一声通知,就把事情给办了。明显不尊重刑部。大理寺分明是要借此机会,树立在三法司的地位。老孙,你要是不争,你就真成了孙子。到时候,刑部上下谁看得起你?老尚书在的时候,可没受过这么大的欺负。”
孙道宁紧皱眉头,双手背在背后,忧心忡忡地在公事房内走来走去。他的想法是求稳,先稳一稳,看看局势,看看下面人的反应,谋定而后动。身边的谋士师爷们,也都是这个意思。一上任,就着急火燎的搞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把戏,会显得太急躁,给人做事毛毛躁躁,信心不足的印象。不利于他在政事堂的发展。
可是,陈观楼的话也有道理。
大理寺一抓住机会,就开始整幺蛾子,已经欺负到门口了,他要是不做点什么,一定会被下面的人看轻。人心易变,变了,再想笼络,就不是之前的价钱。
他咬咬牙,终于做了决定,“行,你的要求本官同意了。但是这份公文本官不会签,你去找主事官,让他们签字画押归档。官场规则要遵守,莫要做遭人记恨的事情。平日里没事,你找本官聊聊无所谓。事关公事,就得走程序。你也不想刑部这边三天两头就找天牢的麻烦吧。”
“有你这句话就行。”
陈观楼也很干脆。
走程序,他懂!
官场规矩,他也懂。
他就是想省时间,所以率先找到孙道宁。只要老孙点了头,下面的主事官就算对他横竖看不顺眼,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去吧,好生当差。大理寺办个案子,闹得全京城鸡飞狗跳,实在是不像话。本官必须要参一本。”
“大人好样的,做官就该如此,该出手时必须出手,千万不要犹豫。”
“滚蛋!本官何需你来教导。”
孙道宁板着脸,说着口是心非的话。主要是糊弄脸面,堂堂刑部尚书,被揭了老底就算了,面子都糊弄不住像话吗?
陈观楼拱拱手,笑呵呵的走了。
有了尚书大人发话,不到半天时间,公文就批了下来,效率高到飞起。如果是走正常途径,没个三五天,十天半月,这事别想办成。
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有了正式公文,陈观楼点了会写会算脑子灵活办事可靠的狱卒,共有二三十个,由穆青山和钱富贵领头,开始登记牢狱中的无辜百姓,登记完看着没问题,就放人。
若是看着心虚,有问题的人,就让狱卒拿着资料去核实。核实无误放人,若有异常就再留一留。
天牢只管犯人,不管审案。
留一留的目的,无非是做个预防,以防万一。
本想让六扇门帮一把忙。
六扇门的人高傲的很,眼一抬,就两字:没空!
替大理寺分忧,六扇门吃饱了撑着才会干这事。既然没撑着,自然是作壁上观。天牢要清理牢房,关六扇门屁事。兄弟衙门,也有界限,大家井水不犯河水,各扫门前雪。
陈观楼请六扇门,只是客气而已
六扇门不来,好得很!他巴不得不来。由此可见,六扇门也是知情知趣,不捞过界。
上一篇:转生成绿龙的我屑一点怎么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