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道长生,不死的我终将无敌 第347节
当初范狱丞在天牢当差,对外一直都是一副迫不得已的形象。迫于官场路阻且长,唯有曲线救国,读书人纷纷表示理解。
等到老范大人在狱丞位置上挣够了钱,立马麻溜的走通关系跑路。再多的钱,也别想留下他。他可不想坏了名声。
老范,正经读书人,只不过比其他读书人更懂得变通,能接受身份一时沉沦,只求一个美好前程。
杜夫子显然比老范更正经,会变通,但变通得还不够,底线太高。
陈观楼不在意杜夫子的态度,这个问题讨论过无数次。
“别管一个还是几十个婆婆,总之我不会去受那份气。夫子,你就别操心我了,多操心操心你家大孙子。”
杜夫子不再多言,他只是抱着劝一劝,万一哪天陈观楼开窍了肯听劝,也算是功德无量,将一个迷途羔羊拉回了正途。
“越丰那孩子,被他老子教坏了,只会读死书。先让他跟着历练一番,懂点人情世故,看一看人生百态,对他的文章有帮助。”
“你大孙子文章写的不行?”
杜夫子十分嫌弃,说起大孙子的文章,气不打一处来,“哼!除了辞藻华丽外,内容一无是处,全是小孩子不知所谓的想法,没有一点实际用处。这样的文章,连我这关都过不了,又怎么能通过科举考试?考官又不是瞎子。”
陈观楼给他出主意,“你教他破题嘛,科举考试翻来覆去就是那些内容。只要破题正确,内容可以慢慢填充。多看看前辈的文章,模仿借鉴仿写,总能有进步。
他以前在乡下,想看到历届解元状元的文章难如登天。如今身在京城,又背靠侯府,拿到这些前辈的文章易如反掌。实在不行,你去找叶公子。叶公子时常跟那帮官宦子弟厮混在一起,找他们要文库文章,肯定很容易。”
杜夫子有些迟疑,“市面上倒是有文库贩卖,只是内容不全,恐怕还有错漏之处。找叶公子帮忙搜罗历代解元状元的文章,能行吗?老夫跟叶公子不熟。而且,叶公子目下无尘,未必肯帮忙。”
“哎,我也是灯下黑。你要搜集历代解元状元的文章,其实我比叶公子更合适。行了,这事包在我身上。等我当差的时候,我去问问那些犯官,过几天就会有结果。”
陈观楼回过神来,才知道出了个馊主意,何必舍近求远找叶公子。甲字号大牢关押着一大批正经科举进士,天下的文章,还能有人比这群犯官加起来更易如反掌获取吗?
实在不行,他还可以去找赵明桥,找谢长陵。
谢长陵可是正经的状元公。
就是不知,升官发财的谢小阁臣可否赏脸。年岁最小的政事堂官员,虽然名义上是行走,观摩,貌似没有参议权。实则,谁都知道,建始帝是在培养心腹。要不了几年,谢长陵就会正式出任政事堂阁臣,刷新于照安的记录。
啧啧……
天牢还真成了名副其实的悟道场所。
单就这一点,就将隔壁锦衣卫诏狱狠狠压了一头。不知道诏狱那帮变态作何想法。
杜夫子又是一通感谢。
陈观楼让他别客气,过段时间,有一批货还需要杜夫子出面品鉴。
“有货了?”杜夫子一听有货,瞬间兴奋起来。有货就意味着有买卖,有买卖就有收入。祖孙三代在京城吃喝,加上人情世故,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尽管收入不低,也会感到资金上吃力。
关键是,老家那边还有一大家子人要养。
读书很耗费钱财,尤其是全脱产读书。
等于是家里少了个劳动力,多了个花钱如流水的少爷。关键是,还不止一个少爷。好几个孙子都要读书,每年光是文房四宝就是一大笔开销。
一手漂亮的字,是靠长年累月练习才有的。练习就离不开笔墨纸张,这些都不便宜。又不能一直用劣质墨水劣质毛笔劣质纸张书写,那样练不出一手好字。一手好字,必然伴随着大量银钱的投入。
想写出好文章,就要博览群书。没有那么多免费书籍,要么抄写,要么购买。要么牺牲时间要么牺牲银钱。
第534章 你怎么还没出狱
聊着聊着,又说起了侯府的近况。
自建始帝登基后,世子陈观复平安回归侯府,继续在工部当差做侍郎。建始帝某方面也算是继承了泰兴帝的意志,没给陈观复换衙门。
陈观复想去兵部,趁着新旧交替,加上又和三大营有了联系,想动一动位置。却被建始帝给按了回去。
建始帝的理由很好很强大。
“工部被奸臣江图祸害多年,眼下正需一得力能臣整治工部上下,好好清理一番。莫要让江图余孽继续祸害工部。此事非陈爱卿莫属,莫要推辞。”
建始帝话都说到这个份上,陈观复还能怎么办?总不能新皇帝刚登基,就不给面子吧。
身为臣子,要有眼力见。就算心里不服,面子也要给足。他总不能说自己不是能臣,是个饭桶,干不好这差事。
最后,陈观复只能选择妥协,继续在工部当差,挂的还是侍郎衔。
建始帝还说,哎呀,原本想将尚书这位置给他的,奈何他还年轻,恐被人非议,吧啦吧啦一通乱说,总之就是为他着想,继续当侍郎,这是最合理的安排。
陈观复:……
继续捏着鼻子认了。
反正这一趟新旧交替,他也算是达成了目的,将钉子钉进了三大营。不进兵部也没所谓,他私下里谋划,以侯府世子的身份往三大营掺沙子。侯府别的不多,就是兵将多,天下的武将,谁都说不清楚,究竟有多少受过侯府的恩惠。
过去,泰兴帝活着的时候,各种严防死守,分化瓦解勋贵跟武将,将其拆分。侯府也只能小心翼翼,没敢大动作。如今,建始帝上位,掣肘没了,侯府再也不用顾忌。
因为建始帝的手没那么长,力量还很薄弱,根本做不到像泰兴帝那般,全方位打压勋贵。这就给了勋贵钻空子的机会。
新旧交替,就是文臣武将的一场狂欢。端看胆子够不够大,怕不怕杀头。
怕的话,什么都别做,也别指望升官发财。新旧交替,就是一场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豪赌。
最近,侯府也在积极的走动,不是为了跑官,而是趁着局势稳定,要给府中的适婚姑娘们寻摸亲事,也要给少爷们相看合适的姑娘。
之前因为局势动荡,泰兴帝三天两头发癫,谁都把握不住前程未来,有种今儿在天上明儿下地狱的惶恐。以至于府中适婚姑娘爷们的婚事都给耽误了。
如今,一切尘埃落定,是该将婚事提上来,赶紧定下,莫要耽误了孩子们的花期。
于是乎,刚过完国丧,侯府三天两头举办筵席,京城数得着的豪门大户王公贵族都在被邀请之列。要么就是三天两头外出出席别家的宴请。每次出门,都是带着一长串的姑娘爷们。
相亲相亲,人当然要到场相处看看,做夫妻,就算没感情好歹也要看顺眼。不能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镜,两看相厌。结亲不成反成仇,那就不美了。
陈氏一族跟别家养孩子不太一样,或者说家风不一样。
别家要求孩子乖顺听话,不可调皮。
陈家反着来,更喜欢熊孩子,调皮的孩子。所谓皮糙肉厚,耐磋磨。乖顺文静听话的孩子,反而没那么喜欢。
用陈家族老们的话说:男孩子乖顺,出门在外容易遭人欺负。男孩子嘛,就是要调皮一点,只要占着理,没什么好怕的。孩子就是要养的粗糙点,长大后才能耐磋磨。
就连陈家的女孩子,也养的更‘野’一些。倒不是脾气坏,而是做事大大方方,不拘谨不胆小,被人欺负了不要哭哭啼啼,哭解决不了问题,直接打回去,怕个屁。
正因为这样的家风,当年陈小兰才敢拖着拖油瓶未成年弟弟陈观楼嫁到苏家,将弟弟养到能独立生活为止。
换做一般的姑娘,按照传统,已经嫁人了,最多接济一下弟弟,哪敢厚着脸皮带着未成年弟弟住在婆家,还给书读。
当然,也因为这样的家风,自诩书香门第的许多豪族,都看不惯侯府,坚决不和侯府结亲。嫌弃侯府粗鄙,野性难改,一点都不体面。
侯府的姑娘除了家世好,脸长得好,哪哪都能挑出毛病,根本不适合做儿媳妇,规矩太糙。
侯府也不稀罕那些所谓的官宦世家,地方豪族。
京城这么多勋贵世家,王公贵族,要给自家姑娘寻摸一门合适的婚事,虽不容易,却也不是难事。
一大早,侯府侧门敞开,一辆辆马车鱼贯而出。
陈观楼站在路边观望。
果然豪奢!
夫人太太们带着姑娘们出门,十几二十辆马车,伺候的婆子丫鬟,负责安保的护卫跑腿的小厮做事的管事一大串,好生气派。
马车行走在青石板大街上,车轮碾压石板,发出沉闷的响声。姑娘们叽叽喳喳,欢快不已,偶尔传出一阵清脆的笑声。
陈观楼感叹了一句:真好!青春真美好!
这些妹妹们,虽说好多不认识,但他还是希望这些侯府姑娘能得偿所愿。
目送车队离去,他才慢悠悠的前往天牢当差。
看着放在桌案上的公文,他想,他需要一个师爷。他不能将自己的时间,都浪费在这些公文上。
先让钱富贵替自己筛选公文。
钱富贵是个很上进的人。
自从陈观楼提拔他当账房后,不需要任何人提醒,他自己花钱请了个夫子,从头开始读书。如今已经进步到,能写公文啦。就是字写得难看,能写,但又不能写。那么难看的字,万万不能出现在公文上。只能帮着处理一些公文,将各种公文分门别类,让书办们按照要求一一处理。
陈观楼下了甲字号大牢,照例巡视牢房。
他还兼任着狱吏的差事,巡视牢房是他的本职工作。
张文赋还关押在牢里。
好基友叶公子,已经好几个月没来探望他。
陈观楼站在牢门前,“你家里怎么回事?这么长时间,还没将你捞出去。按理说,新皇登基,你父亲机会来了,说不定哪天就要升官发财。莫非,你父亲儿子太多,将你忘了?难道你娘也把你忘了?”
此话诛心!
妥妥的诛心之言。
第535章 真没嘲笑
如果一个人的眼神能杀人,陈观楼浑身上下已经血肉模糊。
张文赋那叫一个恼羞成怒,那叫一个无能狂怒。
“陈狱吏想要奚落我,直说就是。”
“你不知道我升官了吗?还是说因为你父母没捞你出去,你都没空关注身边的事?你现在得称呼本官一声陈狱丞。”
陈观楼好心提醒。
张文赋脑子一抽一抽的,满腔怒火,“敢问陈狱丞有何指教。”
上一篇:转生成绿龙的我屑一点怎么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