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道长生,不死的我终将无敌 第314节
给邱德福面子,都是看在他伺候陛下多年,又是大内总管,手里头有可能捏着陛下的诏书,掌控着传国玉玺。别真当自己是人物。
政事堂若是翻脸,邱德福屁都不是,就是一介奴婢。身为奴婢,就该守着奴婢的本分,莫要越界。守着本分,大家面上好看,也能体面。
邱德福听懂了李良程的言下之意,要么合作,要么掀翻桌子,叫他当个光棍大内总管。
他咬牙吞下满肚子的怒火,“李相言之有理。朝廷困难,的确不宜大操大办。这样吧,户部出十万两,内帑再出十五万两,好歹让陛下风光体面的离开。若是你们还不同意,咱家不得已只能将后宫几位娘娘,以及将宗人府的大宗正请出来,大家好生聊聊。”
在场的朝臣,没人希望大宗正露面。一旦大宗正露面插手,意味着新皇册立又多了变数,多了一方势力角逐。人越多越混乱。
大家只想着快点确定老皇帝的丧仪,然后抓紧时间商量出皇位继承人。陛下下葬的时候,不能没有新皇送葬,绝对不可以出现这样的篓子,会被天下人唾骂的。普通人家出殡,都得有个顶门立户的男丁出面,皇室总不能连普通人家都不如吧。
于是乎,李良程带头,同意了邱德福的要求。
二十五万两,用作老皇帝的丧仪。
哎,老皇帝死得太过突然。要是晚几个月,拖延到夏粮入库,户部有钱的时候,必能风光大葬。
毕竟是在位五十年的帝王。
丧仪确定,王爷皇子们也被通知到位,纷纷赶到寝殿面见老皇帝最后一面。一时间,满屋子的孝子贤孙,哭声震动。
之后,等到局面基本控制住,才安排人去敲钟,通知天下人,皇帝殡天!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终于得到消息的赵明桥带着一帮信徒冲进了寝殿。
“死了?”
“哈哈,终于死了!陛下殡天!”
“让开,我等要亲自确认一番。”
“放肆!此乃陛下寝殿,岂容尔等撒野。”
“赵明桥,管好你的人。这里是皇宫,你是朝廷命官,成何体统。”
“赵明桥,你敢玷污父皇躯体,本王和你拼了。”
“赵明桥,父皇就是被你害死的。你罪不容恕,你该死!”
王爷皇子们知道大幕正在缓缓拉开,人人勇于表现,生怕慢一步,就被人抢先,失去皇位宝座。
此刻,他们将目标全都对准了赵明桥,这人就是活生生的靶子,不狠狠抽打,都对不起送上门的机会。
“哈哈哈……国朝幸事,国朝幸事啊!”赵明桥放声大笑,丝毫没将他人的威胁放在眼里,“诸位王爷皇子们,你们得感谢本官。若非本官据理力争,振臂一呼,上天怎知我等的愿望。上天了解我等的诉求后,于是收走了陛下的性命,让陛下魂归极乐。如今,陛下薨逝,尔等终于有一争之力。我在此,再问一次,哪位王爷皇子能背负国朝重任?只要你们肯站出来,大声的告诉所有人愿意背负重任,我赵明桥必定竭尽全力支持他登上皇位。”
一番话极具煽动性和诱惑力。
不得不说,赵明桥掌握了传销的精髓,知道什么样的话术才能打动人心,什么样的话术能拿捏全场,成为全场最靓的仔。别管左相右相,还是部堂大佬,统统都成了他的陪衬。带节奏,掌控局面,他已是大成。
多亏在天牢悟道,令他整个人升华,已从昔日小人物飞升为一方大佬。势要在朝堂上搅风搅雨。就算是做一根搅屎棍,他也要做最靓最粗的搅屎棍。
“谁敢站出来?”
“站出来!”
“站出来!”
狂徒们开始鼓噪,将悲戚的场面变成了一场动员大会。
邱德福恨不得将赵明桥抽筋扒皮,将其凌迟处死。
李良程等人更是气得吹胡子瞪眼,就知道赵明桥一出现准没好事,典型的搅屎棍作风。
“赵明桥,你给本官闭嘴。陛下丧仪要紧,你在寝殿内鼓噪,你想做什么?”
“谁来继承皇位,轮不到你来决定。”
“你说的话就是放屁,你算什么东西,朝政什么时候轮不到你做主。”
“来人,将这帮祸乱朝纲的狂徒统统赶出去,全都赶出去。不许他们靠近太极宫一步。”
“简直是荒唐!”
“姓赵的究竟是谁提拔上来的,分明就是个祸害!”
“诸公,你们骂我是祸害,敢问,我祸害了谁?我可曾出恶政,祸害天下百姓?我可曾谄媚陛下,让陛下昏庸?我可曾趋炎附势,助纣为虐?我可曾抨击国朝?我可曾私下里偷偷支持反贼?我可曾贪腐?我可曾陷害忠良?
我什么都没做,我只是喊了几句真话,结果就被扣上祸害朝纲的罪名!哈哈哈……尔等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还是说,尔等怕了,心虚了?国朝就是因为有你们这群争权夺利的蠢虫把控朝政,才会一日日沦陷,局面才会越来越坏。”
赵明桥愤怒控诉,他像是一个战士,像是一个孤勇者,独行于天下间。他的信徒们望着他的背影,顿觉高大。有情绪激动者,已经眼含热泪!
什么是忠良,这才是真正的忠良。
朝廷就是因为缺少赵公这样的人,局面才会日益败坏!
“请诛李良程!”
“请诛李良程!”
第482章 大乾朝的稀奇事
李良程气得心口一阵阵发痛。
于照安赶紧将人扶住,“李相,你可要撑住啊!朝廷不能没有你,天下不能没有你。”
“李相千万撑住。”
“尔等狂徒闭嘴,休要胡言乱语。陛下即将入殓,尔等速速退去。”于照安拿出右相的派头,厉声呵斥。命令守卫将赵明桥一干人统统赶出去,赶出太极宫,赶出皇宫。
陛下薨逝,三大营继续包围皇宫已经毫无意义。是时候安排三大营退出京城。
之后后续皇位继承人的选拔,于照安眉眼微微一扫,垂眸思索,这篇文章究竟该怎么写。
李良程被安排下去歇息。
宫人上前为老皇帝入殓。
后宫嫔妃们听到敲钟,纷纷赶来,却都被拦在了殿门外。并被告知,等天亮直接去灵堂哭灵,不必在寝殿聚集。
嫔妃们不服。
奈何他们当中,没有谁属于真正说话有份量的人。
老皇帝沉迷修仙,多年不进后宫。就算进后宫,也只是吃吃饭游玩而已,已经许久不近女色。后宫一干事务,向来都是几个嫔妃商量着处理,至今没分出谁大谁小。
最最关键的是,王爷皇子们看似都有机会争夺皇位。这个时候身为皇子们的母妃,若是跳出来,一个不好,就给儿子争夺大位增加障碍。
在后宫多年,没有蠢人,略一思量,嫔妃们就放弃了争吵,决定先听从朝臣的安排,按兵不动。等看清楚局面再出手也不迟。
反正,眼下看起来,机会均等。
一动不如一静!
朝臣们考虑皇位继承人,自不会忽略外戚这一重要因素。
外戚,后宫嫔妃,有时候就是决定胜败的重要因素。
“于相还没歇息吗?”
“今晚如何睡得着。千头万绪,需得细细思量。”
于照安看着不请自来的陈观复,“陈世子半夜不睡,又是为何?”
“下官来找于相,是为了三大营退兵一事。此事,下官愿意出面。”
“自该由你出面。”于照安很痛快,当即批了条文,等天亮后,陈观复就可以拿着批示的公文出宫。
陈观复一顿保证,定将事情办妥。
接着他迟疑一二,“陛下突然薨逝,令人措手不及。皇位空悬,若是不及早确定皇位继承人,恐怕京城难以安定下来。”
“哦!听这语气,陈世子莫非已经有了主张?”
“主张谈不上,只是有一点浅见。”
“说来听听。”于照安也想看看,陈观复能说出什么花来。
陈观复斟酌一二,“这几日,下官一直在思量,两年之内,京城接连震动,背后都涉及到正统二字。正统一破,人心就散了。人心一散,就要生乱。如今陛下薨逝,下官以为,朝廷理应拨乱反正,再立正统。”
于照安有些意外,“这是你父亲平江侯的意思,还是你个人的想法?”
陈观复轻声说道:“我现在代表侯府。”
言下之意,他的意思就是平江侯的意思,也是勋贵们集体意志。
于照安曲指轻轻敲击桌面,“张国公他们,也是如此?”
“差不多。大家坚持认为,必须借此机会再立正统,恢复天下信心,让天下都知道朝堂的决心,新朝的决心。”
“这……”于照安没有急着表态,“此事我需要时间考虑。”
“理当如此。”陈观复说完正事,当即起身告辞。
等人一走,于照安一个自言自语,“真有意思。勋贵当初不肯保忠王,如今回过头来又要替忠王出面。这牌打的,敢情是要故意折腾一番吗?”
朝堂上下内外,有谁能被称之为正统二字?
唯有忠王殿下,昔日太子。
他是当之无愧的正统。
原配嫡后所出,老皇帝唯一的嫡子。自幼接受帝王教育,被众多大儒称赞,夸其品性端方,良善,擅纳谏,学问扎实,体恤下属,了解民间疾苦。恨不得将一切溢美之词都用在他身上。
就是这么一个,被众多大儒教导出来的太子,在没有犯大错的前提下,说废就废。废太子简单,正统被毁才是大事。
这一年来,无数人心心念念着正统二字。眼看老皇帝过世,正统得以恢复,已经有无数人按耐不住,蠢蠢欲动,要搞一波大的。
上一篇:转生成绿龙的我屑一点怎么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