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道长生,不死的我终将无敌 第277节
突然想起了潘娘子。
在这个浪漫的夜里,他需要潘娘子为他暖床。
于是乎,陈家小院在这个晚上,又一次失去了他的主人。
第429章 平江侯三个字的威力
杜夫子最近挺忙的。
族学改制,扩招,扩建。他身为族学资历最老的夫子,责无旁贷,当仁不让,站出来以身作则,做个榜样,给世子陈观复提了不少有用的建议。
并且,借此机会,他给长子争取了一个族学打杂的活,一年能有三十两收入。得了准信后,就急急忙忙给老家的儿子写信,让大儿子赶在过年前来京城。迟了,恐生变化,职务被其他人抢了去。
陈氏一族‘人才济济’,没事干的青皮一大堆。一年三十两的收入,对于一文不名的人来说,绝对是一个不能放弃的差事。纵然是打杂,在族学打杂可比其他地方体面多了。
杜夫子生怕好不容易争取来的体面差事被人抢了,催儿子催的那叫一个急切。
甚至准备了一笔银子,真到了要拼关系的时候,他就拿银子砸,也要替儿子保住差事。
陈观楼好奇问他,“夫子,你准备砸多少银子保差事?”
杜夫子比划了手指头。
陈观楼大惊失色,不敢置信,“两百两?你用两百两保一年三十两的差事,疯了吧。”
“你不懂。”
陈观楼:……
他的确不懂。
就比如上辈子,他不懂为啥有人会花三四十万,买一个月薪三千的工作一样,完全不能理解。
陈观楼嘴角抽抽,不忍直视,“又不是公家饭,至于吗?”
“在侯府当差,跟公家饭也差不多了。”杜夫子如此说道。
“不至于,完全不至于。”陈观楼不赞同这个说法。
“你就是虚伪。”杜夫子不客气的斥责道,“你在天牢当差,你自个说说,你无形中沾了多少次侯府的光,享了多少次侯府带来的好处?这还只是间接的好处,已经让你在天牢混得如鱼得水,财源广进。等我儿进了侯府族学,虽说钱不多,可是无形中的好处,又岂是钱能衡量的。”
“族学没钱!”陈观楼郑重提醒。
“但是有尊严,有体面,有人脉有关系。这些东西,是用钱都买不来的。而且有了这份资历,将来无论是去哪个书院找个差事做,想来都不会太难。”
杜夫子打的就是这个主意。
一辈子在侯府族学做事,不是不可能,就是可能性没那么大。总得为将来考虑一二。万一哪天侯府不用他了,也不用他的儿子,靠着这份资历,去地方上的书院谋个差事,不说易如反掌,至少也是比较容易的。
京城无论什么,总要比地方上更贵重些,更尊贵些。
因为这天下,最长见识,最富贵的地方就是京城。
天下有才之士汇聚京城。但凡是能在京城文化领域混出头的,有一席之地的人,绝对有一手真本事。拿到地方上,那就是顶尖的人才。
杜夫子能在侯府族学教书这么多年,那必然是有才之士啊!
这资历,拿到地方上,不是顶尖人才又是什么。让儿子进入侯府族学,简单说就是镀金。
这份隐形的好处,陈氏族人不太敏感,因为陈家人极少离开京城,很少有机会能感受京城陈氏,平江侯族人这几个字在地方上的威力究竟有多大。侯府的管事们倒是知道,但他们不会主动说出来。
杜夫子是外姓人,所以他很清楚陈姓这两个字的威力,很清楚平江侯三个字的杀伤力。那真是,以他侯府族学夫子的身份,若是在小地方,说不定都能和当地父母官平起平坐,成为当地最有名望的乡老。
他看着陈观楼,那叫一个一言难尽。
“你对侯府的影响力,明显缺乏认识。”他吐槽了一句,然后又说道:“有机会,你到地方上走动走动,你就知道平江侯这三个字的威力,甚至比公文都好使。”
陈观楼:……
是他见识浅薄了。
“我在天牢当差,一年到头忙得不行,哪有空出门走动。”
他几次出京城,都是为了办事。行路匆匆,半点不敢耽误。根本没机会深入了解地方详情,也没多少机会和当地人打交道。
不过倒是看了些风景,也看到了民生疾苦。
杜夫子摆摆手,“总而言之,花两百两替我儿保住差事,我认为很值。当然,最好不需要花钱。世子已经许诺的差事,希望没人来抢。”
他是盼着没人来抢,同时又做好了有人来抢的准备。两手准备,确保儿子的差事万无一失。
陈观楼说道:“又不是当教谕,一年区区三十两,应该没几个人抢。”
“说你不懂,你果然不懂。陈氏一族的人不抢,难道外姓人也会不抢?侯府那么多家生子都没差事,或是差事不够体面,他们能不眼馋族学的差事吗?趁着在族学当差的机会,多读几本书,修身养性,有了学识后,借机跳到更高的职位明显更容易些。侯府更愿意用读过书的家生子做事。”
偌大的侯府,偌大的产业,需要用到很多人办差。
侯府不缺下人,但是缺有才华的下人。其实,任何一个高门大户,都缺有才之士。偏偏有才之士不屑做客卿,不屑办实事。
实事通常只能交给家生子,或是族人去办。
奈何,无论是家生子还是族人,有才华的都是少数。
因此,杜夫子的担忧是很有道理的。族学打杂这个差事,肯定有人抢,而且抢的人还不少。他能走通世子的关系,其他人同样能走通世子的关系。不得不防一手。两百两就是他的备用计划。
陈观楼捏捏下巴,他对这些事情不太了解。他现在的收入,不可能将三十两看在眼里,自然不太理解这份打杂差事的重要性。
他干脆说道:“你要是钱不够,我借给你。你儿子也算是我晚辈。”
“什么晚辈,胡说八道。你得称呼一声杜家长兄,算平辈论交。”杜夫子气不打一处来,陈观楼太鸡贼了,竟然占他便宜。
陈观楼嘿嘿一笑,“夫子,我和你之间谁跟谁啊,我们两就是兄弟之交。你儿子当然是我的晚辈。”
“滚滚滚,我儿子比你大多了,他要是成亲早,都能生出你这么大的儿子。”杜夫子特嫌弃的挥手。没大没小,占他便宜。
第430章 冻死的
侯府世子陈观复忙完族务,紧接着就得了朝廷的差事,被任命为工部侍郎。
工部?
陈观复笑了。
老皇帝让他一个带兵打仗十几年的武将,去工部当差,还是侍郎,跟奸贼江图同坐一堂。这里面的用意,不言而喻。
“世子是武将,论理不去兵部,也该去五军都督府,最差最差也该去太仆寺。万万没想到,陛下竟然安排世子进了工部,还是跟江图那个奸贼同坐一堂的工部侍郎。陛下究竟是何用意?”
大管家紧皱眉头,下意识认定老皇帝不怀好意。
“工部有钱,本世子去工部没什么不好。不过一想到要和江图做同僚,每天抬头不见低头见,的确有点为难本世子。”
大管家忙说道:“世子不曾和江图打过交道,那人就是个无耻小人,不学无术。全靠媚上欺下,才能走到今天。他在工部,就是替老皇帝揽财。
世子去了工部,难免会和他发生冲突。闹到陛下跟前,不出意外,陛下肯定会维护江图,斥责世子。次数一多,我已经不敢想象那个后果。难道这就是陛下任命世子为工部侍郎的目的吗?就为了打压?”
大管家不由得皱起了眉头,开始为了陈观复的前途担心。
陈观复的表情显得很坦然,“打压算得了什么。兵权才是最关键的。将我调离兵部,也不安排我去五军都督府,就是为我让我远离兵权。就像当年他对付父亲一样,父亲残了,只能卸了差事远离兵权,闲散度日。
一样的目的,只不过手段不同而已。毕竟,我在军中的地位,远远比不上父亲。在勋贵中的影响力,也不足以同父亲当年相比。如此说来,我还得感谢老皇帝手下留情,没让我残废。呵呵!”
陈观复冷冷一笑,眼神阴沉沉的。
心情可谓极坏。
老皇帝这一招,妥妥的阳谋。
陈观复不能反抗,甚至还要乖乖上任,在工部好好当差。就算想干点什么事,至少也要等个一年半载。
他咬咬牙,转眼又是一笑,“去工部也好,就当是休养。等到明年祭天大典……”
说起祭天大典,大管家忙禀报道,“天牢那边的消息,为了防止外面的人乱来,陈观楼竟然主动给大明王下毒。”
“当真?”陈观复略显诧异。
“此事千真万确。”
陈观复闻言,沉默两秒钟,紧接着哈哈大笑起来,“陈观楼这人真的很妙,亏他想得出主动下毒这个主意。妙!妙极了!”
“世子认可他的做法?”
“为何不认可。很明显,陈观楼主动下毒,肯定毒不死大明王。却给某些蠢蠢欲动的人释放了一个信号,别乱来!朝中已经有人有计划地想要大明王的命。大明王不能早死,得掐着时间死。呵呵,亏他想得出来。”
陈观复的心情似乎好转了许多。
“再给天牢送一笔银子,告诉陈观楼,给大明王多吃点好吃点,争取将人养的白白胖胖。那可是陛下钦定的祭天祭品,可不能出半点差错。”
“万一陈观楼阴沟里翻船,率先毒死了大明王,如何是好?”
“那就是他的命。他在天牢当差多年,若是连下毒都掌握不好份量和安全,那他的本事显然有限,不值得侯府继续投资。”
陈观复笑着说着冷酷的话语。
大管家点点头,“小的明白了。”
……
自从大明王被下毒后,狱卒们看着大明王每天一步三喘气的模样,全都提心吊胆。生怕他一口气提不上来,死翘翘了。
肖金跑到陈观楼诉苦,“要不还是用回之前的药,让大明王躺在床板上当植物人。他现在的模样,大家每天都提着心,一刻都不能放松,着实太过煎熬。”
“你该知道,我和穆医官为什么要给大明王下毒。我早就跟你说过,天牢就是个大筛子,哪哪都是眼线。我们不下毒,别人就会给大明王下毒。像上次那么好的运气,不是每次都有的。我们下毒,外面的人就会收手。我们下毒,至少能掌控份量,确保安全。外面的人下毒,那可是奔着让大明王死的目的。”
肖金:……
上一篇:转生成绿龙的我屑一点怎么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