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魔法> 武道长生,不死的我终将无敌

武道长生,不死的我终将无敌 第159节

大老爷扫了他一眼,不动声色地说道:“今儿乏了,都退下吧。伺候本侯更衣!”

大管家亲自上前伺候,将其余丫鬟小厮都赶了出去,清客也很识趣的退了下去。

书房周围二十米之内,连只苍蝇都没有。

这是要商量大事的征兆,在大老爷身边伺候的下人都心知肚明,绝不敢冒险凑近一步偷听。被发现就是死!

“西边来信了!”大管家一边伺候大老爷更衣,一边悄声说道。

嗯!

大老爷微微眯着眼睛,没做声。

大管家从贴身的口袋里掏出一个完整密封的蜡丸,双手呈上。

大老爷顺手接过,捏碎蜡丸,取出密信。

“取一本《风月》。”

大管家从书架上取来书籍,摊开放在书案上。

大老爷对照书籍,破译密信内容。看完后,直接就着烛火点燃,亲眼见证密信化为灰烬。不放心,还往灰烬里面倒了一杯茶水,将灰烬捣成了浆糊。

“侯爷可有吩咐?”大管家小声询问。

大老爷原本眉头紧皱,接着哈哈一笑,“本侯以前误以为大明王是个顽冥不灵的人。看来一次失败,让他吃足了教训,终于愿意听取他人的意见。”

大管家有些懵逼。

大老爷坐在摇椅上,“当初走的一步闲棋,没想到竟会带来意外之喜。可惜,另外一步闲棋一直没动静,胆子太小了。”

“侯爷是说成王?”大管家斗胆一猜。

侯爷呵呵一笑,表情颇为嫌弃,“一个没出息的玩意,浪费了一张好嘴,脑子里都是草包。”

这是对成王的评价吗?

“亏得本侯还给他指了一条财路。浪费本侯的一番好意!罢了,以后不用再理会这玩意。”

大管家垂手而立,不言不语。

大老爷闭目深思了片刻,说道:“老二那边,同于照安是不是一直有联系?”

“回禀侯爷,是的。”

“告诉老二,可以下点重注在于照安身上。”

“这事交给二老爷办,合适吗?要不小的代大老爷出面……”

大老爷抬手打断大管家的话,“不必。此事就让老二去办,本侯不想和那个喷子接触,小心被卖了换钱。老二就无所谓,他只代表他自己,代表不了侯府。你和老二说话的时候注意些,略微暗示即可,不必将话说透。他若是没能领悟,也不必强求。于照安此人可以偶尔合作,却不宜过度深交。”

大管家点头称诺,接着又说道:“在天牢当差的陈观楼,据小的所知,很得于照安的看重,还曾说可以帮其换个轻松体面的差事。要不要安排一下,让陈观楼去于照安身边当差,就近监视?”

大老爷嗤笑一声,明显不赞同这个办法,“你以为于照安是笨蛋吗?他不仅不是笨蛋,还是少有的聪明人。你看他自从出狱后所作所为,显然早有计划,明显是想做第二个江图,甚至不惜牺牲士林名声。他这是悟了啊!

当今朝堂,想要做事,做正事,唯有先取悦老家伙。把老家伙哄欢心了,方能放手施为。李良程老了,吴大寿就是个应声虫。本侯若是没猜错,于照安目标是想取李良程或是吴大寿而代之。野心不小啊!”

大管家明显被惊到了,“于照安竟然想当宰辅?”

“有何不可。”大老爷冷哼一声。

“他太年轻了吧。才四十几岁的年纪。”

年纪是于照安最大的短板。

“四十出头而已,的确很年轻。但,本朝又不是没有先例。老皇帝可以不顾非议强行提拔江图为工部侍郎,一个不学无术的混混都能当侍郎,饱读诗书的于照安为什么不能当宰辅。他可比江图有底气多了。”

“侯爷言之有理。那么侯爷是想?”

大老爷曲指轻轻敲击桌面,哼唱起军中破阵曲。

大管家一听就明白了,侯爷这是起了再次统帅领兵的心思。

老皇帝不顾体面,有功不赏,只给一点财货就将侯爷打发了。他一直以为侯爷不会再领兵,不会再替老皇帝卖命。原来,侯爷心中一直存着再次领兵的心思。联想到侯爷在金州下的两枚闲棋,一切都通了。

大管家深深埋下头,心中唯有敬佩。侯爷思虑之深远,他拍马都赶不上。那些清客谋士,给侯爷提鞋都不配,全都是装潢门面的样子货。

“小的该怎么做,请侯爷吩咐。”这一刻,大管家怀揣着崇敬,一股热血冲劲,恨不得替大老爷冲锋陷阵。

大老爷呵呵一笑,说道:“无需刻意。替本侯看好府中,别让老二乱来就行。”

“老太太那边,要不要多安排几个人?”

“不必了!她老了,除了孝道,她翻不起任何风浪。没必要跟她一般见识。不过,她要是不顾体面,你记得替本侯敲打一二。”

第245章 请相信我很牛

老皇帝忌惮勋贵,这些年一直想方设法离间勋贵和武将之间的关系,想让武将独立出来,成为朝堂第三股力量,同勋贵集团分庭抗礼。

但是,效果一直不太好。

武道强者有很多,但不是每一个都有大将之才,更遑论一军统帅。统兵大帅这差事找来找去,还得从勋贵里面找。

如此一来,武将始终不能摆脱勋贵的钳制,想要升官发财,还得走勋贵的路子。武将始终是勋贵力量的延伸。从数据上来说,勋贵世家出武将的概率也远大于武道强者。

文官这边也是差不多的情况,有背景的二代官员,没背景的寒门官员,老皇帝一直在努力分化两个派别,但是收效甚微。二代同寒门常年搅合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起对付老皇帝。

既然不能分化,那就干脆立的第三方,也就是江图。用江图这个佞臣,狠狠打压文官,替老皇帝分担压力。

当于照安站在太极宫的时候,他早已经将一切都想明白了,也很清楚老皇帝叫他来的目的。

摆明了,老皇帝不希望平江侯二次领兵统帅,输了无所谓,赢了的话,平江侯在军中的威望将无人能制,勋贵力量将得到空前的凝聚和壮大。

老皇帝绝不接受。

但是……

勋贵壮大,对自己有好处啊!想必太子殿下也是相同的想法。勋贵越强势,太子的地位就越稳固。于照安琢磨着,自己能从中获取的利益。

“平江侯老迈,的确不适合二次统兵。不如提拔他的副将,虽说资历威望差了些,那就让平江侯的嫡长子陈观复当副将。”

嗯?

老皇帝都惊呆了,没想到大聪明于照安竟然出了这么一个馊主意。的确很馊。

副将资历威望都不够,根本压不住那帮跋扈的边军。至于陈观复,一个年轻人,虽说是平江侯的嫡长子,侯府世子,可他毕竟年轻,肯定同样压不住边军。而且,他常年在南方,不熟悉西北的气候和地形。这完全就是一个必输的组合。

老皇帝目露凶光,他怀疑于照安是在敷衍他。

于照安脸不红心不跳,显得坦坦荡荡,“微臣还有一个建议。”

“说!”老皇帝的语气已经透出不耐,于照安再敢胡说八道,他绝不轻饶。

“再次启用平江侯,他能打赢第一次,肯定能赢第二次。但是,需得派个能和他分庭抗礼的文官前往金州,管理民政。一应粮草军械,都必须走当地官府的账目。平江侯只负责提督西北行省军事。”

“善!”老皇帝终于露出了笑容,于照安还是有点用,“那你认为何人合适前往西北总领民政?”

于照安郑重其事上前两步,“臣自请前往西北,为陛下分忧。”

“你?”老皇帝惊了。

于照安提高嗓音,郑重说道:“左相大人年迈,无法承受舟车劳顿,而且朝堂也离不开他老人家。右相大人嘛,怕是压不住平江侯,反被平江侯压制。其他部堂阁老,眼下都走不开。西北打仗,京城这边还需他们调度。臣身为左佥都御史,无论是官职品级还是资历,都足以同平江侯掰一掰手腕。臣有信心能能和平江侯好好携作,早日剿灭贼寇,绝不辜负陛下的厚望。”

老皇帝风中凌乱,原本很有条理的思绪,都被打乱了。

他一直都知道于照安有野心,有能力。却没想到对方如此……有信心。他凭什么觉着能制衡平江侯,不会反被制衡?平江侯别看整日乐呵呵的,能统帅大军,还是桀骜不驯的边军,岂是易与之辈。死于他手中的兵将,没有上千,也有数百。平江侯的威名赫赫,可不是靠嘴巴吹出来的,而是杀头杀出来的。

“你……很好。”老皇帝勉强夸了一句,“此事还需从长计议,朕会召开朝议,征询朝臣们的意见。你先退下。”

“微臣告退。”

于照安恭敬退出太极宫,出了宫殿门后,他嘴角抑制不住的微微上翘,转眼又按了下去。

还没走出太极宫,一个小黄门叫住他,请他稍等,邱公公有话说。

片刻之后,邱德福露面,“咱家正要出宫一趟,于大人若是不嫌弃,一起?”

“荣幸之至。”于照安哈哈一笑,心照不宣。

两人一路出宫,快到宫门的时候,邱德福才再次开口说道:“打仗离不开钱粮。户部那边整日叫穷,钱粮一事牵扯甚大,拖延下去,不知道何时才能发兵剿贼。不如另辟蹊跷,早日凑足粮草,早日替陛下分忧。”

“还请邱公公指教?”

“江图擅揽财。”邱德福神秘一笑,“于大人定有办法,从此人手中获取钱粮。”

于照安似笑非笑,“邱公公为难我啊!我何德何能,能从江大人手中截取钱粮。不妥,不妥。”

邱德福暗自吐槽,姓于的老奸巨猾,不见兔子不撒鹰。

“若是于大人能从江图手中获取钱粮,咱家定一力促成大人总理西北民政一事。”

于照安微微挑眉,“那么公公又能得到什么好处?”

邱德福呵呵一笑,“咱家见不得有市井混混在朝堂上蹦跶。”这句绝对是真心话。

于照安心中了然,他望着前方的宫门,郑重说道:“明白了!那么,合作愉快。”说罢,抢先一步出了宫门。

陈观楼下了差,得到杜夫子的传讯,大老爷想见他一面。

陈观楼收拾一新,老样子,从后门进入侯府。

来往侯府数趟,早已没有最初的好奇。他被下人直接领到书房,经过通报后,直接被请进书房。

书房内唯有两人,大老爷,以及大管家。

“侄儿见过大老爷,给大老爷请安。”

首节 上一节 159/76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转生成绿龙的我屑一点怎么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