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道长生,不死的我终将无敌 第156节
“侯爷高见!”右相吴大寿轻声说道。
大老爷回敬一个笑容,内心却呵呵冷笑,这么简单的事情,人人都清楚,却没有主动开口。一个个怂货,只想保官职,根本就没打算做事,都怕触怒老皇帝。
他朝坐在龙椅上的老皇帝看去,面相越发刻薄寡恩,贪婪奸邪。好好一个皇帝,将自己搞得就跟奸贼似的,宋家的列祖列宗要是知道了,怕是棺材板都盖不住。
老皇帝敏锐察觉到大老爷的目光,顺着扫了眼,眼神冷酷无情,带着浓重的杀意。
大老爷很知趣,当即低下头,做出臣服的态度。老皇帝这才转移目光,朝吵得最厉害的一群人打望。
“要死人了!”大老爷如此想着,今日这帮吵闹得最厉害的人,少不得要去天牢走一趟。能不能活下来,就看背后的靠山够不够硬。可怜这些年轻,被人当做了马前卒,当成了炮灰,大好年华就要在牢狱中度过。
朝中这帮老臣,就跟老皇帝一样,越发刻薄歹毒。
一场朝会,光听吵架,正事一件没解决。
最后,老皇帝拂袖而去,朝会解散。
两位相爷和部堂官员,则被请去太极宫开小朝会。小朝会才是解决问题的会议,大朝会十次有八次都是用来吵架发泄怒火的。
不到两个月时间,教匪民乱已经波及三府十二县,无数人惨遭杀戮。
终于,朝廷下达了剿匪命令。
早已饥渴难耐的官兵,势如破竹,杀入战场。血腥磨盘绞杀开始了。
锦衣卫精准传达老皇帝的命令:杀!杀干净!就算将东州人口杀光了,也无所谓。不要俘虏,一个不留。但是,要做得隐秘,不可留下把柄。
命令通过锦衣卫传达,不经朝堂,不通过政事堂盖章,不走正常的驿站邮递系统,显然是为了掩人耳目。老皇帝的怒火,要用整个东州来平息,他不要一个俘虏,他要杀光所有教匪。就算是被迫加入造反大军,就算是被裹挟的民众,也难逃死神索命。
杀戮一起,人命贱如牲畜。不知道有多少无辜的亡魂死在官兵的刀口下。
纸包不住火。
纵然有锦衣卫帮着遮掩,官兵对待良民教匪,不分好坏一通乱杀,终究还是被人捅了出来。一时间,锦衣卫成了众矢之的。
其实所有人都清楚,没有老皇帝的命令,锦衣卫不敢这么干。至于那帮官兵,一言难尽,不说也罢。当然,弹劾肯定要弹劾,那些带兵的将领,有一个算一个,统统都跑不掉。
但是眼下,要紧是坐在龙椅上的老皇帝,究竟是什么态度。
有胆大包天的官员,当着老皇帝的面,质问道:“陛下,你疯了吗?”
第239章 天牢遇熟人
老皇帝疯没疯不清楚,反正天牢迎来了一波旺季。
一口气关进来一二十个犯官。隔壁诏狱,据说关押的犯官更多,牢房不够用,单人间变成了多人间。
陈观楼一边翻阅名册,一边分配牢房。按照名单一个个顺着往下,四个班头,人人有份。
分着分着,他突然僵住。
“陈头,有什么问题吗?”一旁的石鸿出声询问。
陈观楼收敛心神,摇摇头,“没问题,只是看到了一个熟人。”
“陈头还认识当官的?”石鸿好奇极了,“这一波犯人里面,没有侯府的人啊?”
他盯着名单,反复确认了一遍。都是文官,一个勋贵武将都没有。勋贵之所以能屹立朝堂上百年,不仅仅是因为军功,还在于勋贵大部分时候都不掺和朝堂党争。无论谁坐在宰辅的位置上,都要慎重对待勋贵这股力量。
石鸿不认为陈观楼有本事认识朝廷衙门里面的官员,所以他怀疑陈观楼是在胡说。
哼!
都是狱卒,他的表妹还是范大人的宠妾,他都不认识几个当官的,陈观楼不可能比他牛逼。
肯定是故意往脸上贴金。石鸿表达了强烈的鄙视。
陈观楼根本没注意石鸿,他在名单上的确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赵明桥。昔日租住在春香嫂家里的才子,后来拜了名师大儒就搬了出去。听说,去年考中了进士。没想到,做官短短一年时间,就进了天牢。
没有任何迟疑,他将赵明桥划到自己的辖区管理,好歹老相识,能照顾一点是一点。
一天忙碌完,陈观楼借口巡视牢房,来到牢门前看望赵明桥。
他手持水火棍敲打牢门栅栏,坐在床板上发愣走神的赵明桥一脸懵懂的回过神来,转过头就看见了他。
愣神!
似乎是不敢认。
陈观楼轻咳一声,“赵公子,不认识我了吗?”
“啊!”赵明桥终于恍然,“陈头!我说看着面熟,脑子发懵,一时间没想起来。罪过罪过。”
赵明桥突然就高兴起来,笑得乐呵呵的,颇有点随性洒脱。
陈观楼告诉他,“在这里,有什么事你尽管吱一声,能办的我尽力帮忙。”
赵明桥咧嘴一笑,“还真有一件事。狱卒告诉我,照规矩,我要上交六百两银子,否则就没好果子吃。奈何,我步入官场也才一年时间,花费颇多,手头上没有什么节余。能否先欠着,等家中仆人凑足了银两,定会如数上交。”
依旧是曾经那个彬彬有礼,不以身份地位识人的赵公子。
“没问题,我会交代下面的人,让他们不得为难你。银两要是实在不凑手,你跟我说一声,我来替你想办法。大家相识一场,就是缘分。”陈观楼很爽快。
其实,赵明桥租住在春香嫂那会,两人来往并不多。都是大忙人,难得能碰到一起。但是,他对赵明桥的印象一直很好,没有其他读书人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臭毛病,为人爽朗,说话风趣,从不拿显摆读书人的身份,既能高谈阔论,也能混迹于市井,能上能下,有真才实学又接地气。
这年头,接地气的读书人,就好比后世接地气的明星一样稀少。在大部分官员和读书人眼里,百姓是草芥,是蝼蚁,是没有喜怒哀乐,天生就该被奴役的韭菜。
陈观楼希望像赵明桥这样的官员能多一点,多一点接地气的官员,百姓的日子也能好过些。
可惜啊!
才当官一年时间,就进了天牢。
这官运,真是霉到顶了。
“陈头还是如此仗义。要是真没办法凑足银两,我一定请你帮忙。”赵明桥也不矫情,大大方方承了陈观楼的情。眼神依旧清亮,只是多了一些沧桑疲惫。
“千万别跟我客气,好歹我们也是一起吃过饭的情谊。”顿了顿,陈观楼关心问道:“你的案子,我记得你去年高中进士,这才短短一年,怎么就进来了?”
他实在是没忍住,非得问清楚不可。
赵明桥闻言,面色突然变得严肃起来,“江图逆贼把持朝廷,蒙蔽圣听,为一己私利大肆搜刮东州,激起东州民乱,教匪趁机作乱,祸害三府十二县的百姓。江图罪该万死,身为臣子,岂能坐视旁观。我虽微小,也要跟随各位同僚振臂一呼,让更多人知道江图的罪名。若是能斩杀江图此獠,纵然下天牢,我也甘愿。”
好一通义正辞严的发言!
陈观楼嘴角抽搐,有点不忍直视。
“不是,你真的认为江图有本事蒙蔽圣听?你真的认为江图是为一己私利大肆搜刮东州,从而激起东州民变?”陈观楼接连反问,“你们当官的,都是天下少有的聪明人,你不会真的这么认为吧。”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上行下效。但是,有的事情明白归明白,却不能说更不能做。”赵明桥神情郑重,“圣人那里,自有大人们规劝。我身为官场蝼蚁,自然该将火力集中对付江图。不除江图,天下不宁。”
“可是,就算没了江图,还会有李图张图。你怎么确保,后来者会比江图更好,更大的可能是比江图更坏。”
陈观楼不说惯性,不讨论历史观。就以他浅薄的历史见识,一个朝代坏了,只会越来越坏,你以为已经到了负一楼,没想到下面还有十八层地狱。想要拨乱反正,绝非靠某个臣子能做到。
历史证明,这样的局面,唯有两个人能扭转乾坤,一个是乾纲独断的皇帝,一个是大权在握的权臣。而这两人不能同时存在于一个时空。
很明显,现在的局面是乾纲独断的皇帝,他不想改,他要一条道走到黑。大权在握的权臣,抱歉,现在没有。老皇帝一天不死,一天都不可能出现权臣。等到新皇登基,或许会有一个权臣出现,到时候又是新的一轮刀光剑影。
“就算后来者比江图更坏,也要先除掉江图再说。不能再容忍江图继续祸害朝堂祸害百姓。”赵明桥义正辞严,很热血,很有冲劲。
陈观楼暗自叹息一声,说了一句扎心的话,“你们没除掉江图,反而被下了天牢。”
第240章 坏人太多,傻子不够用
“陈头是不是认为我们很傻,不自量力,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赵明桥反问。
陈观楼张张嘴,说不出话来。
他的想法太世俗太功利,但,有错吗?他没有错。可是,赵明桥有错吗?肯定也没有错。
这个世上总是需要一些人主动站出来,以大无畏的精神去做一个傻子!
他说不出话。他怕自己的言语会亵渎对方的信仰。
有信仰的人,都很了不起。爆发出来的能量,难以想象。
“有所为有所不为!”赵明桥又说道:“这世上有些事情,总要有人去做。老师告诉我,弹劾江图很可能会招来陛下的怒火,甚至断送前程,但我依旧选择义无反顾冲上去,虽不能手撕江图,至少能尽一份绵薄之力。别人说我是被老师蒙骗了,此分明是小人之言。我之所以拜在老师名下,盖因为我认同老师的理念,认同他的政治主张。圣人需要规劝,佞臣需得斩首,我辈义不容辞!”
陈观楼心生敬佩。
上一个让他敬佩的人是反贼王顺儿,是个傻子。
赵明桥是第二个让他敬佩的人,依旧是个傻子。
这世上坏人太多,傻子不够用。
他暗自叹息一声,终归是有底线,见不得这类人受苦。
他吩咐狱卒好生照看赵明桥,不可为难打骂,什么套餐不套餐的,统统取消。
肖金拍着胸脯答应下来,“陈头放心,我肯定将赵公子照顾得白白胖胖,绝不委屈他。只是,照着规矩,银钱不能免除。这事……”
“银钱一事你莫要问他,我替他办。”
“陈头仗义。”肖金暗自咋舌,那可是六百两啊,陈头攒了多少钱,六百两眼都不眨就能拿出来。
陈观楼去请教官场老油条于照安。
于照安却突然告诉他,“你来得正好,本官打算写悔过书,讨老皇帝欢心。”
“啊?”陈观楼惊讶了一下,忙问道:“于大人这是想通了,愿意写悔过书?”
于照安点头承认,“必须想通。”他拖着还不太灵活的双腿,缓慢走路。穆医官的祖传药方效果真不错,深可见骨的断腿都能救回来,神药啊!
上一篇:转生成绿龙的我屑一点怎么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