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皇宫:从升级化骨绵掌开始 第1076节
他语气轻松,甚至带着点市井小民的油滑,仿佛完全没感受到那迫在眉睫的杀机:
“若是你想要聊天,我们也可以坐下来慢慢聊,实在没必要打打杀杀。”
“比如就聊聊刚才提到的……哦,是改稻为桑!刚这位……夫人,似乎也挺关心改稻为桑的破局良策?”
“咱们不如坐下来,心平气和地聊聊这个?总比动刀子强,你说是不是?”
千机童子稚嫩的脸上流露出怒意。
他何尝听不出梁进语气之中的轻视和调侃?
“你真的找死!”
千机童子稚嫩的面容瞬间扭曲,狰狞如恶鬼,眼中凶光暴射!
那柄飞刀在他指尖发出一声低微的嗡鸣,眼看就要化作一道追魂夺命的厉电!
梁进倒是无所谓。
这家伙若是真敢动手,那他将其拍死就行。
若非他这具分身的名声是响当当的“及时雨”,被人认为急公好义,并且又容易相处。
否则他哪会这么多废话?
换别的分身早动手了!
有时候,梁进都开始感觉自己每具分身,都因为各自需要扮演的角色,导致行事风格都产生了改变。
青衣楼的分身,能一路杀穿西漠。
太平道的分身,越来越像个神棍。
化龙门的分身,能做领导也能做下属。
而如今这具身份,脾气都似乎便好了,笑容也都变多了,结交的朋友兄弟也更多了。
同时,这具分身也没有那么大的戾气,更习惯先礼后兵。
这时。
眼看千机童子手中飞刀就要射出。
饭馆内所有人都以为下一秒就要血溅五步之际——
“哦?”
一个清冷如同玉石相击的女声,带着一丝刻意拖长的尾音,陡然响起,硬生生打断了千机童子即将爆发的杀机。
正是那位衣着考究、神情冰冷的中年妇人!
她放下了手中的茶杯,杯底与桌面发出清脆的一声轻响。
她抬起眼,那双锐利如鹰隼的眸子,第一次真正地、带着一种审视的意味,落在了梁进身上。
“你有破局良策?”
妇人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盖过了所有的杂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仪:
“我倒是真想听听。”
她这一开口,正要暴起的千机童子如同被无形的绳索勒住,硬生生顿住了所有动作。
他极其不满地回头看向妇人,喉间发出低沉的、野兽般的咕噜声,似乎在质问。
然而那妇人却连眼角的余光都未给他,只是饶有兴致地、牢牢锁定着梁进。
她的目光锐利得仿佛能穿透皮囊,直刺人心。
“不过……”
妇人话锋一转,声音骤然降至冰点,每一个字都仿佛裹挟着北地的寒风,冻得人灵魂发颤:
“希望你不是在浪费我的时间,否则……”
她并未说完,只是那未尽之语中蕴含的冰冷杀机,比千机童子那赤裸裸的威胁更加令人毛骨悚然。
那后果,不言而喻。
千机童子听到这后半句,脸上的不满才稍稍平息,重新浮现出那种残忍而满意的神色。
梁进倒是不介意。
说说就说说,又不是什么问题。
况且他好歹是个穿越者,自从穿越来之后还没有机会利用前世知识装逼。
如今,也该到了装逼的时候了。
“夫人有兴致,那在下就斗胆献丑了!”
梁进笑容满面,重新坐了下来,甚至还给自己倒了杯粗茶润了润嗓子。
那气定神闲的姿态,与周围剑拔弩张、血腥弥漫的气氛格格不入。
“朝廷推行改稻为桑已有经年,想以丝绸之利充盈国库。但强行推行,操之过急,弊端已显。如今南方之地,桑田侵吞稻田,粮价飞涨,民生凋敝,流民渐起。”
“若此时再强行勒令将已成规模的桑田改回稻田,不仅阻力巨大,伤及桑农根本,更是朝令夕改,有损朝廷威信,实非明智之举。”
梁进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他语速平缓,条理分明,一开口便点出了问题的核心,让所有人不由得都竖起了耳朵。
改稻为桑之事,梁进自然知晓。
尤其他南天地北多具分身,能够从不同的地方以不同的视角看待这件事,更是看得比大部分都透彻。
“在下以为,破局之道,首先在于‘徐徐图之,桑稻结合,生态循环,确保民生’。可推行一种名为‘桑基鱼塘’的复合耕作之法。”
梁进抛出了这个令众人耳目一新的名词。
“具体而言……”
他伸出粗糙的手指,蘸了点茶水,在油腻的桌面上画起了简易的示意图:
“可令农户以十亩地为基本单元:其中四亩,沿旧制种植水稻,确保口粮;三亩,则环绕水塘种植桑树;两亩地开挖成池,引水养鱼;最后预留一亩,建造公用粮仓。”
他一边画一边讲解,声音沉稳有力,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笃定:
“此法妙在何处?妙在‘循环’二字!”
“稻田灌溉之水,可引入鱼塘,滋养鱼群;鱼塘底部沉积的肥沃塘泥,定期挖出,正是桑田上好的肥料;桑树茂盛,桑叶用以饲喂蚕虫,产出蚕丝;而养蚕过程中产生的蚕沙,又是鱼群喜食的天然饵料!如此,水陸互养,粟帛兼收,形成一个生生不息的循环。”
“据在下估算,较之单一植桑或种稻,此法不仅收益可增三倍以上,更能有效分散风险,旱涝保收,不惧灾荒。”
梁进顿了顿,环视四周。
只见饭馆内一片寂静,所有人都听得呆了。
那中年妇人更是眉头紧锁,眼中精光闪烁,显然在急速思考着这前所未闻的构想。
“不仅如此。”
梁进继续说道,手指在桌面上点了点:
“还需设立‘调节’机制。”
“官府当统筹规划,丰年可适当引导农户增加桑田比例,获取更多丝利;遇灾年粮缺,则立刻启动预案,退桑还稻,优先保粮。”
“更要设立‘桑稻调节仓’,丰年由官府统一收购储备余粮,荒年则开仓放粮,平抑粮价,赈济灾民。做到‘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方能根基稳固,民心安定!”
梁进话音落下,桌面上那简陋的水渍图仿佛闪烁着光芒。
他心中带着一丝穿越者的小得意。
这可是融合了前世珠三角地区历经数百年实践检验的“桑基鱼塘”生态农业模式,再加上现代生态农业理论的精髓!
这种跨时代的智慧结晶,总该给这个时代的人带来亿点小小的震撼吧?
果然!
那中年妇人脸上原本的冰冷与轻蔑,此刻已荡然无存。
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思索与难以掩饰的震惊。
她锐利的目光死死盯着桌面那幅水渍图,仿佛要将它刻进脑海里。
就连饭馆内那些原本只懂舞刀弄枪或做些小买卖的粗人们,看向梁进的目光也彻底变了。
惊愕、茫然、难以置信,最后都化作了浓浓的敬畏。
这黑脸汉子,是真有东西啊!
不是瞎吹牛!
梁进没有给众人太多消化震惊的时间,他清了清嗓子,声音更加洪亮:
“单靠改变田地种植之法,尚不足以彻底破局。”
“还需对手工业进行配套改革,方能真正释放‘改稻为桑’的潜力,惠及万民!”
梁进语带锋芒,直指要害:
“首先管营丝绸要改革,设织染局统购蚕丝,定价以稻价十二倍为基准,确保桑农收益不低于稻作,严禁商人囤积居奇。”
“并且还可推广先进器械,提高织绸效率,使十桑可抵百稻之利。”
梁进目光炯炯,仿佛看到了未来图景:
上一篇:人在高武,系统活在玄幻
下一篇:遮天:娶妻变强,凡体镇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