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诸天 第152节
最后一站来到旧金山,司徒羡意早就在这里等着了,“章先生,国内最近情况变化很大,我也受到了他们的邀请,想请我回国,您收到了没有?”
“我也收到了,所以准备等在旧金山的演讲结束就回国,到时候我们坐同一艘船?”
“那真是再好不过了。”司徒羡意开怀大笑。
一个月后,章星九父子和司徒羡意乘坐的船只便停靠在津门港,一下船,章国盛就看到了一张熟悉而又陌生的面孔。
第394章 团圆
“大哥?”章国盛一脸不可思议地看着这个过来迎接他的人,这不就是二十多年没见面的大哥章国强么?
旁边的警卫员顺着他的眼光看向自家领导,再看看章国盛,咦,他们俩确实长得有些像,可领导不是叫马新华么?怎么成了章国盛的大哥?
“爸、妈,二弟,我们总算是见面了,这些年辛苦你们了。”章国强快步走上来,挨个拥抱他们,抱着抱着眼泪就止不住地流了出来。
“我们辛苦什么,你才是辛苦啊,不过你这番辛苦没有白费,华夏终于迎来了走向富强的希望!”章星九拍着他的肩膀,满脸都是欣慰。
“素琴,这是我大哥章国强,你老是念叨怎么嫁过来这么多年也没见过我大哥,今天终于见到了,小风、薇薇,这是你们的大伯。”
“大哥好!”
“大伯好!”
章国盛的妻子、儿女连忙问好。
素琴忍不住问道,“大哥,我怎么看着您有点眼熟,好像在报纸上见过?”
“哈哈,那应该就是了,我现在的名字叫马新华,他们当年还曾经悬赏二十万大洋抓我,你看的该不是我的悬赏令吧?”章国强爽朗地笑了。
又给他们介绍了自己的妻儿,然后感慨道,“离家这么多年,现在终于见到你们了,我们也给三弟发了邀请,预计明天他也该到北平了,到时候我们一大家子终于可以团聚了,可惜爷爷奶奶去世的时候我没能回去。”
“国事为重,你也不用内疚,将来有机会回绍兴,再去祭拜就是。”章星九安慰道,只是如今章国强身居高位,要处理的事情非常多,近些年怕是没这个时间。
“哎呀呀,原来马新华先生竟然是您的长子,章先生,您也太能保密了吧?这样的事情我竟然现在才知道!”旁边的司徒羡意等人惊讶地合不拢嘴。
“司徒先生,非常感谢您这些年对我们的支持,现在您回来,刚好可以和我父亲一起参加会议,共商国家大事。”马新华又过去和他们一一握手。
“哈哈,我也是听了章先生的劝说才做的,刚开始是不好驳章先生的面子,后来慢慢地才发现,你们做事可是比他们靠谱多了。”司徒羡意忍不住笑出了声。
一行人有说有笑地上了车,向北平的方向行去,章星九夫妇和章国强、章国盛兄弟俩干脆挤进了一辆车,一路上有着说不完的话。
每每听到马新华这些年所经历的风险,马宗文就忍不住直抹眼泪,“你这也太辛苦、太危险了。”
“这样的年代,谁不辛苦,谁不危险呢?就算是父亲这么的声望,平日里也经常有特务跟踪吧?”章国强忍不住叹了口气。
“还好我做事比较谨慎,又有几分面子,郑三发子纵然有几分不满,也不敢对我下手,只是可惜了他们啊。”章星九也跟着叹气,就算他竭尽全力护佑,还是有一批进步人士死在郑三发子的枪口下。
经过几个小时的行驶,汽车终于进入北平,章国强先把司徒羡意他们送到住处,这才跟着章星九回了清华大学附近的四合院。
当年章星九北上支援清华的时候,就在学校附近置办了一套,大学内迁时被小鬼子占去,抗战胜利后又回到了他手中,今后这里大概会取代沪上的居所,成为他的新家。
“你们几个先聊,我去买菜做饭,这么多年了,你恐怕没多少机会吃绍兴家乡菜吧?我这就去给你做。”回到家里没休息多久,马宗文就急着给儿子做饭。
“妈,我也跟你去。”兄弟俩的妻子齐声应道,跟着马宗文一起出门了。
“大哥,刚才在车上还有外人,有些话我不好问,你现在究竟关什么啊?”章国盛好奇地问道,他平日里一门心思搞研究,不怎么看报纸上的时政新闻。
“早些时候,我主要是带兵打仗,后来慢慢地开始兼管一些教育、科技、工业上的事情,现在该打的仗都打得差不多了,我应该会离开军队,负责这几个方面的工作。”章国强回答道。
章星九稍微有点遗憾,以章国强的资历,要是等到授衔的时候,那可了不得,最高授衔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这要是错过那就太可惜了,不过他要是兼管军校建设的话,倒也不一定会错过。
章国强的工作实在是太忙了,今天能去港口迎接他们,还是章星九、司徒羡意等人的身份太过重要,不可能一直在家里拉家常。
所以吃完晚饭就不得不离开家里,去忙活去了,好在他的妻儿都留了下来,可以陪着章星九、马宗文两口子说话,看得出来,虽然这些年两个孩子过得都比较艰难,学习却没有落下,品性各方面也都很不错,将来也能成为国家栋梁。
听说自己的亲哥哥就是马新华后,章国威念叨了一路,尤其是想起马新华指挥的那几场大战,更是羡慕地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你性子太过跳脱,可不适合干这个,都多大人了,还这么不稳重。”章星九忍不住连连摇头,他也就适合在香江那边待着了。
回家的路上,章国强说道,“爸爸,有几位老熟人想晚上来咱们家和您聊一聊,都是您之前见过的,有当初在北大时候认识的,也有在法兰西认识的,他们都想念您的很呐。”
“欢迎欢迎,非常欢迎!”章星九早已古井不波的心里竟然有几分忐忑,虽然这些人之前都见过不止一次,但现在可不一样,不知道到时候会聊些什么?
吃了晚饭,没过多久,就听见门外传来了汽车声,章星九连忙出去迎接,刚到门口,就看到几张熟悉的面孔从车里下来。
第395章 书房谈话
“章老,距离我们上次见面已经三十年时间喽,哎呀,我还欠你一大笔钱哩,可惜现在还是还不起啊,你容我缓一缓,以后慢慢还你好不好?”
“说起来,我也欠过章老的钱,当初在法兰西的时候,有一起勤工俭学的朋友病了,没钱医治,便赶紧去了索邦大学附近的华人留学生中心,结果人家二话没说就给了钱!”
“当初这些钱也是为了帮助青年学生,只要他们能学到东西,我就满足了,还钱什么的,这话就不用再提了吧?”章星九陪着他们一起走进院子。
“他的可以不还,我的可不行,那是我以个人名义问章老你借的,必须得还啊,我一定会想办法还上。”章星九不怎么在意,他却一直记在心上。
先到客厅,见过章星九的家人,他们对章国盛、章国威兄弟俩也是连声称赞,“国盛拿到了诺贝尔奖,已经是世界闻名的大科学家喽,国威当年在香江帮了我们的大忙,之后也一直通过各种渠道给我们提供帮助,这次那么多民主人士、爱国华侨、文化名人能来北平开会,也离不开国威的帮忙啊。”
“你还少说了一点,这些年联合行在香江的生意越来越好,国威也是出了大力的,从最早的选址开业,到日后的运营,国威从始至终都在帮助我们。”
“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父亲从小教导我们,要为华夏之崛起而努力,我现在只是做了一点儿微小的工作罢了。”就连章国威这么大大咧咧的人,见到他们也变得正经起来,没办法,他们几个的气场实在是太强了。
聊了一会儿,感觉他们有正事要谈,章星九便把他们请到了书房,章家除了他只有章国强在一旁作陪。
刚坐下,那位就问道,“章老,你经历了从清末到民国再到如今的时代变迁,对如何建设一个全新的国家肯定有很多设想,我们今天就是来请教你的,还望你能不吝赐教啊。”
这番话把章星九带入了久远的回忆,“逸仙先生当年也和我说过类似的话,可惜他的想法大多都没有实现,好在现在你们继承了他的遗志,终于让华夏走上了正确的路。”
他们也回想起了当年和逸仙先生的往事,一时都颇为感慨,“逸仙先生推翻了华夏延续数千年的封建制度,对华夏民族是有大功劳的,可惜他走的太早了。”
回顾了逸仙先生的贡献,他们又提起了建议的事儿,这次章星九没有推辞,“我一直待在大学校园里,要么教书,要么做研究,对华夏的了解远不如你们深入,现在要说的话可能有些疏漏,希望你们不要嫌弃,更希望我的话能抛砖引玉,让你们找到更正确的道路。”
“从我的经历出发,我最关心的自然是教育和科研两方面的问题,民国从建立到现在延续了三十多年,教育领域取得的成就依旧不能让人满意!”
“有能力读书的依旧是那些富家子弟,穷苦人家想要送孩子读书可谓难之又难,这么多年培养出来的人才也远不能满足建设国家所需。”
“所以我希望能够加大对教育的投入,降低穷苦人家送孩子读书的门槛,这样才能培育出更多人才来建设我们这个全新的国家。”
还有一点章星九没好直接说,如果有资格读书的都是有钱人的孩子,将来等这些孩子长大,国家又会变成什么样呢?日后取消高考,换成推荐入学和这一现象其实有莫大的关系。
“嗯,这一点说的在理,时代不一样喽,就算是种地也得讲科学,而要是没有好的教育制度,如何能让老百姓也享受到科学进步的好处?”他们都表示了赞同。
“那么,章老觉得我们应该如何规划科学技术的重点发展方向?我们当然想全方位的追赶欧美发达国家,可是您也知道,我们的底子实在是太薄了,搞大水漫灌实在是搞不起啊,现在手里只有一把种子,想撒遍十多亩地根本不现实,只能选紧要的来。”
“您是全球科学界的泰山北斗,对科学发展规律的认识,肯定比我们深刻,所以我们想听听您的建议。”
“确实如此,科学发展到现在,已经不是一两个天才就能带动国家科技发展的了,必须进行大力投入才能有所收获,以我们国家现在的实力,暂时只能追随发达国家的脚步,先做好基础工作,再寻找合适的时机实现弯道超车,最终在科技上也实现全球领先。”
“所以我认为,今后比较长一段时间都应该以应用为主,理论研究不能不搞也不好大搞,只保留几所顶尖院校做这方面的研究,大部分高校还是应该以应用教学、研究为主,等将来国家宽裕了,再加大理论研究的投入。”
“而在应用上,也应该有所偏重,农业科技和军事科技最为重要,咱们国家的人口很多,首先得解决填饱肚子的问题,才能有余力做其它事情,农业发展涉及的水利、气象、育种、农药、化肥、化工、机械、物流、食品加工等领域,都必须重视起来。”
“是啊,人都是要吃饭的,这个问题确实应该放在首位。”几位连连点头。
“然后是军事,要想安心发展国内,就必须有一支能够威慑敌人的军队,而科技又是军事实力的重要一环,我们必须拥有自己的战略威慑武器。”
“哦?章老,您说的是原子弹?”
“不只是,原子弹只是核裂变武器,而美国人已经开始研究核聚变武器了,原子弹的威力虽然巨大,但通常只能达到几万吨至几十万吨TNT当量;核聚变武器的威力则要大得多,可以达到几百万吨、几千万吨TNT当量,甚至上亿吨都不是不可能。”
章星九想起了老毛子的沙皇炸弹,这种逆天的武器估计也只有他们能造出来。
“那我们能造出来吗?”
第396章 观礼
“几年前史迪威也问过我同样的话,还想请我去美国主持这个项目,我没有答应,因为我知道我去了美国造出原子弹,美国人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放我回来的!我还想为我的祖国铸起一条新的长城!”
“从理论来讲,制造原子弹或者氢弹,哦,也就是我刚才所说的聚变武器并不困难,难的是如何实现,美国人花费了二十多亿美元,集中了西方世界除德国外最优秀的科学家,动员了十万人,耗费了三年多时间才制造出了原子弹。”
“红色帝国花费了四年时间,这还是在克格勃获取了大量美国曼哈顿计划的机密信息,并成功策反了多位美国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情况下。”
“哦?他们的原子弹成功爆炸背后,竟然还有克格勃的功劳?”一个略微有些惊讶的语气问道。
他当年负责过情报工作,对这条信息敏感也在情理之中,只是他手下也有在美国的情报人员,应该知道一些信息吧?
“是的,虽然我没有证据,但是从一些蛛丝马迹也可以推测出来。”说到这里,章星九的语气突然变得坚定起来,“但是我们不需要这么久,也不需要花费这么多钱!”
“这些年我一直在研究核武器的理论,同时挑选了一批极具潜质的青年进行培养,还送他们去欧美学习最新科技成果,这些人现在都回来了,这样一支基本的团队就搭建起来了。”
“我的儿子国盛,他也不仅仅是一名理论物理科学家,他在半导体、计算机领域同样有不错的天赋,他现在已经制造出了比埃尼阿克更先进的计算机;这是一种能够重新编程、解决各种计算问题的先进机器,可以帮助我们节省大量时间。”
“同时在私下里,我也委托了李四光等地质学家在国内寻找铀矿产地,现在已经找到了。”章星九自然知道国内的铀矿是如何分布的,稍微给李四光一点暗示就能找到。
“所以各方面的条件都已经具备,只要国家能够组建起一支研究队伍,寻找一处秘密基地进行研究,我们很快就能制造出原子弹,要是快的话,或许能赶在英国人之前。”
英国人在52年引爆了
“如果别人和我说这种话,我肯定不相信,但是章老你说,我绝对信得过!那就尽快把原子弹搞出来,有了这东西我们才能挺直腰杆子,才能安心地搞发展。”他放下烟头,斩钉截铁地说道。
“章老,这项计划需要哪些人的配合,需要多少资源,麻烦你尽快拿出一份方案来,我们立刻开会研究。”另一个人补充道,尽管现在还有诸多大事等着他们决定,但这项工作绝对是越快进行越好。
章星九指了指自己的脑袋,“这份方案一直在我的脑海里,只是影响太大,没敢落在纸面上,我待会儿就着手写出来,过几天就交给你们看,到时候再根据你们的决定进行修改。”
“但是光有原子弹还不够,我们还需要运载投放这种大炸弹的工具,美国人是使用B-29轰炸机投放的,这是因为他们占据了绝对的空中优势,可以放心大胆的飞到广岛、长崎上空,而我们的空军还比较落后,想利用飞机实现投放非常困难,这就需要新的载具。”
“德国人在战争后期研发的V1、V2火箭就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火箭的速度比飞机快得多,很难进行拦截,要是我们同时拥有了原子弹和远距离火箭,就能对那些觊觎我们的国家产生威慑,让他们不敢轻易动手。”
“目前全世界对火箭研究最深入的有两位科学家,冯-卡门更注重理论研究和基础科学的发展,而冯-布劳恩则更注重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哦对了,还有红色帝国的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可惜他已经去世了,不过他留下的资源依旧足以让红色帝国在该领域取得不俗的成绩。”
“我们也不差,钱复康、钱伟长、郭永怀、林家翘等人都曾经在冯-卡门门下学习过,我对该领域也有一定研究,要是条件合适,肯定能研发出我们的远距离火箭来。”
上一篇:神话卡牌供应商:开局哪吒三太子
下一篇:让你耕田,你要当大地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