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诸天 第140节
第359章 土法制造
其他科研成果章星九会根据时间节点拖延一些,因为如今华夏的工业生产能力和列强差距实在是太大,提前把成果拿出来只能便宜那些国家。
青霉素则不一样,因为距离小鬼子发动战争已经没多久了,他实在是不忍心看到无数国民因为缺医少药而惨死,所以他决定在小鬼子入侵之前就把青霉素拿出来,希望能多挽救一些同胞的性命。
考虑到郑三发子实在是靠不住,就算拿出工业化生产青霉素的结果,恐怕也只会沦为某些权贵谋利的工具,所以章星九打算两条腿走路。
明面上继续给汤飞凡提供指点,让他研究青霉素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拿出工业化生产青霉素的方法来,然后和欧美国家进行合作,授予他们专利,换取一些利益。
没办法,以民国的国际地位,是保不住这只能下金蛋的母鸡的,与其让郑三发子拿去卖,还不如自己来,起码能多卖一点儿,换来的报酬也能用在真正需要的地方。
暗地里拿出土法制造青霉素的方法,把这个法子通过秘密渠道,送到章国强手里,他现在正在江西,那里条件非常艰苦,没办法获得工业化生产青霉素所需的设备,只能使用土法生产,虽然这种方法生产出来的青霉素纯度不高,效果也不如工业化产品好,可总比没有的强。
而这种方法章星九早已掌握,在《赤脚医生手册》里就有,操作非常简单,很适合条件艰苦的农村使用。
汤飞凡现在对青霉素充满期待,章星九一吩咐,他就马上开始了下一步试验,提取活性成分,通过多次实验,确定了青霉素的化学性质,并提取出纯净的青霉素,以进行进一步的医学研究。
再进行体外实验,这些实验表明,青霉素能够有效抑制链球菌、葡萄球菌等多种致病菌,这为其后续的医学应用奠定了基础。
在实验过程中,章星九和汤飞凡不断优化提取和纯化青霉素的方法,确保其稳定性和有效性。
紧接着进行动物实验,这些实验证实了青霉素对治疗各种细菌感染有显著效果,只是有一定耐药性,而且纯度不够的青霉素容易引发过敏,不过这在当下并不是什么太严重的问题,因为青霉素能够治疗的许多病症,在当下可以说是无药可医,能有活命的机会已经很不错了。
最后是人体实验,章星九、伍连德、汤飞凡通过震旦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征集了一批病情严重的患者,向他们阐明厉害,从中挑选自愿者参与实验。
很快,实验就获得了成功,那些原本无药可医,已经被医生下了通知书的患者竟然奇迹般的康复了。
于是,他们又根据第一轮实验的结果,重新制定方案,准备进行第二轮实验。
与此同时,章星九在私下里进行的土法青霉素培育研究也获得了成功,这种方法说起来也确实简单,利用很简陋的资源就能完成。
第一步先收集青霉菌,可以通过寻找已经发霉的食物,如发霉的面包、馒头或橘子等,收集其表面的霉变物质作为青霉菌的来源。
接着准备培养基,将大米或芋头、红薯磨成汁水,混合后作为青霉菌的培养基溶液,这种混合液不仅提供了青霉菌生长所需的营养,还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有助于青霉菌的生长和青霉素的产生。
然后发酵培养,将收集到的霉变物质均匀撒在准备好的培养基溶液上,置于温暖、通风且避免阳光直射的地方进行发酵培养,为了保持一定的湿度和防止杂菌污染,可以用塑料薄膜覆盖容器口,并在薄膜上剪一个小孔以供空气流通。
第四步进行过滤,发酵完成后,使用纱布或细密的棉布作为过滤器,将培养液缓缓倒入,收集过滤后的液体,这一步对于后续青霉素的提取至关重要。
第五步萃取与浓缩,过滤后的液体中含有青霉素,但浓度较低,可以将菜籽油等植物油加入过滤后的液体中,充分搅拌后静置,青霉素会溶于水中而油层则漂浮在上方。
此时可以小心地将上层油层去除,留下含有青霉素的水层,为了进一步浓缩青霉素,可以将水层倒入一个干净的容器中,并置于温暖的环境中让其自然蒸发。
最后是吸附与洗脱,将活性炭粉末加入浓缩后的青霉素溶液中,充分搅拌后静置,青霉素会被活性炭吸附,将吸附了青霉素的活性炭取出,用蒸馏水冲洗,青霉素会在某个阶段被洗脱出来。
这段大家可以看仔细点,要是穿越到二战之前的世界,说不定能派上大用场。
土法实验获得了成功,重复试验同样获得了成功,章星九把具体方法写了下来,这个法子可比上面细致多了,霉变物质和培养基的比例是多少,过滤的纱布又要什么条件,加入菜籽油的比例又是多少?使用多少活性炭进行提取?用蒸馏水洗活性炭,青霉素会在哪个阶段被洗脱出来?
这些都写得清清楚楚,只要按照这一法子进行操作,就能提取出青霉素,成本低廉、易于操作,唯一的缺点就是土法提取的青霉素纯度极低,且容易混入其他有害物质,如展青霉素,所以土法提取的青霉素在使用前必须进行安全性测试,否则可能对使用者造成严重伤害。
具体的测试方法章星九也写在了法子里面,以便章国强和他的伙伴们进行操作。
东西都准备好了,现在剩下的问题就是该怎么交给他们了,送信的人选必须非常可靠,而且有优秀的能力,可以担负起这项重任。
这天,章星九从阿张家出来,乘坐汽车返回家里,当汽车拐弯的时候,他眼角的余光扫到了一张熟悉的面孔。
咦,这事儿交给他肯定没问题。
第360章 再次赴美
这份资料非常重要,交给其他人陈庶康不放心,便亲自走了一遭,当把资料交给马新华时,陈庶康忍不住问起了他和章星九的关系,马新华笑而不语。
回到沪上没多久,陈庶康便看见章星九家二楼的阳台上果然出现了一盆花,他赶紧易容打扮,换了个合适的身份见到了章星九,再次从他手里拿到了一本小册子。
“这本册子里的内容和上一份差不多,都是利用土法来治疗病症的办法,很适合你们使用。”章星九介绍道,这段时间他从《赤脚医生手册》里选了一些当下能用、他们又急需的资料,进行了一些验证和更改,让这些方法更适合他们使用。
然后又递给他一张纸条,“此外我在这间仓库存了一些东西,有药品、有大洋,还有一些其他你们需要的东西,你拿着这张条子过去取就是。”
“先生,我实在是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了,您这些帮助都是我们迫切需要的。”
章星九摆摆手,叹了口气道,“当年我也是像这样给逸仙先生提供帮助,可惜他未能让华夏变得强大的起来,希望你们能比逸仙先生走的更远;以后还有什么需要的,不管是钱还是其它东西,都可以给我说,只要是我能办到的,我一定竭尽全力为你们筹集!”
实际上,章星九这次可比对待逸仙先生用心多了,之前只是给钱,现在他愿意为那边提供一切力所能及的帮助,哪怕倾尽家财也没有丝毫可惜。
陈庶康到地方一看,仓库里满满当当堆的都是他们最需要的物资,另外光现大洋就有十万之多,这对他们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汇报上去飞飞也激动不已,连忙动用最可靠的人手,把这些钱和物资送到最需要的地方。
周一,章星九像往常一样,来到办公室,先听取秘书的汇报,看看自己这个星期有哪些重要的工作需要完成。
“国立清华大学的罗家伦校长邀请您北上,帮助清华提高理工科的教学能力。”
“帮我推了吧,清华开始重视理工科确实是好事,可罗校长作风专断,不尊重师生意见,我就算去了也起不了太大作用,还是等过几年再说。”章星九随口应道。
清华后世以工科见长,创始之初却并非如此,最早由游美肄业馆改编而来,教学工作主要以外籍教师为主,高等班的学生毕业后一般插入美国大学二、三年级。
25年设立大学部,“纯以在国内造就今日需用之人材为目的,不为出洋游学之预备”,并设立了研究院,只是研究院尽其始终仅设国学科。
罗家伦上任后增聘名师,裁并学系,招收女生,添造宿舍,裁汰冗员,结束旧制留美预备部,停办国学研究院,创设与大学各系相关联的研究所,对清华大学的发展有所建树。
只是由于刚才章星九所说的缺陷,清华的发展依旧缓慢,要真正崛起还要等到梅贻琦就任校长之后,章星九准备那时候再北上。
“国立山东大学也发出了类似的邀请。”秘书继续读着下一份邀请。
“山东大学确实需要增设物理、数学等院系,我可以和他们进行协商,给他们提供帮助,只是恐怕没办法像去厦门、广州、武汉一样亲自任教。”
“那我就先给他们回复,请他们派人来沪上协商?”秘书将章星九的决定记在本子上。
说完了国内的事情,秘书又开始汇报对外交流的信息,“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都向您发出了邀请函,请您前往美国进行交流访问,辉瑞、礼来等医药公司也发出了类似的邀请.”
“还有法国索邦大学,英国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瑞典卡洛琳斯卡学院,比利时鲁汶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英国阿斯特拉公司、JOHN K SMITH公司,瑞士山德士公司、霍夫曼—拉奇公司也都表达了同样的意思。”
“呵呵,都是冲着青霉素来的啊,我就知道他们肯定不会放过这只能下金蛋的母鸡。”章星九无奈地笑道,这些要么是全球顶尖的医学院,要么是赫赫有名的制药巨头。
阿斯特拉公司将来会和其他公司合并成立阿斯利康,JOHN K SMITH公司会发展成葛兰素史克,瑞士山德士公司、霍夫曼—拉奇公司则是大名鼎鼎的罗氏和诺华,他们现在就已经具备了不俗的影响力。
“靠我们自己可保不住青霉素,民国政府更没指望!所以只能选择和他们合作,你给他们回电,就说我近期会先去美国,再去欧洲,和他们商量青霉素专利的事。”
从这个细节也可以看出国际格局的变化,当年章星九发明无线电报的时候,是先在欧洲和英法等国谈,然后再去美国,因为那时候英国才是世界第一强国。
如今美国的综合实力已经超过了英国,所以要先去美国谈,这块蛋糕最大的一块也得分给美国,英法等国只能吃美国人剩下的。
秘书也倍感无奈,可就算是章星九也没办法,他又能怎么样呢?只能忍着郁闷,去给这些外国机构回电报。
章星九花了一段时间处理好支援国立山东大学的事儿,又安排好震旦大学接下来的工作,期间还给陈庶康送了两次资料、物资,这才准备前往美国。
而这段时间,震旦大学和他的宅邸简直比民国的外交部还热闹,每天都挤满了老外,既有外事工作人员,也有学者,更少不了商人。
现在汤飞凡已经发表了多篇青霉素在医学上的应用论文,明眼人都能看出,这里面蕴含有多大的利益,这群贪婪之辈又怎么会放过?
刚过完年,章星九就不得不在他们的催促下登上客轮,前往美国,再迟的话那帮家伙可就等不及了。
上了客船,章星九发现船上还有一群特殊的客人,他们也是要乘坐这艘船前往美国的。
第361章 大萧条
“章先生,您猜我在船上看到谁了?”秘书兴冲冲进来问道。
“谁啊?”
“是梅先生,就是之前您陪同泰戈尔先生去京城交流,听过他唱戏的梅兰芳先生,他也乘坐这艘船准备去美国进行演出。”时下娱乐项目还非常贫乏,章星九的秘书也喜欢听戏,如今在船上遇到了京剧大家梅兰芳,怎么能不高兴呢,他甚至还幻想着要是能在船上听一次戏,那可就太好了。
“哦,原来是老熟人啊,那可得见一见。”章星九也颇感兴趣,不过不是对京剧,新一代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喜欢这个的真不多,而是尊敬梅兰芳这个人。
而且之前梅兰芳定居沪上的时候,俩人也曾经打过交道,当年张謇请梅兰芳去他老家唱戏,章星九也去看过,此后又在多个场合遇到过,谈不上朋友,说一声旧相识还是没问题的。
秘书出去后不久,就带着梅先生过来了,一进门就恭恭敬敬的问好,“没想到能和章先生同乘一艘船,这实在是太荣幸了。”
他现在虽然是响当当的京剧大家,可由于历史的原因,当下戏剧演员的社会地位并不高,常常被斥为下九流,如今见到章星九这样的大学者、大学校长,肯定要把姿态放低一些。
戏剧演员社会地位真正提高,还要等到新中国成立以后,所以那些老一辈戏剧演员才会如此热爱新中国,在抗美援朝时期屡屡为国家捐钱捐物。
“梅先生,我们也是老相识了,不用这么见外。”章星九倒是没有那些老观念,客客气气的请梅兰芳入座,俩人一边喝茶一边聊了起来。
问起他去美国进行演出的原因,梅兰芳答道,“这就要从十年前谈起了,当时美国驻华公使芮恩施离任时曾在告别演说中提到,梅某如能赴美表演,必将使中美国民感情更加亲善;我也对美国的文化很感兴趣,希望能借此机会研究西方的舞台艺术,取长补短来提高京剧的演出效果。”
对于这次态度,章星九十分赞赏,“我虽然不懂京剧,却也明白,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不能故步自封,都要学习他人的长处,如此才能长盛不衰;就拿乐器来说吧,琵琶来自波斯,二胡起源于北方游牧民族库莫奚人的乐器,唢呐的原型诞生于阿拉伯世界,现在不都成了我们的乐器么?”
这就是梅兰芳能被称为一代大家的原因,尽管他现在的地位已经很高了,也不忘记继续提高,反观后世的京剧界,要不是挂这个国剧的名头,每年能领到大量补贴,怕是早就完了,远不如豫剧等真正能接地气、顺应时代发展的戏剧有活力。
“章先生您不愧是世界闻名的大学者,这番见地确实了不起。”梅兰芳听到这话不禁大感欣慰,他在国内的时候,每每想对京剧进行哪怕一点儿微小的改变,就会招致守旧派的大肆批驳,幸好他坚持了下来,在京剧伴奏乐器中增加上二胡,又改编了诸多新戏,才让京剧有了如今的风光。
只是梅兰芳依旧对这次美国之行充满忐忑,他不清楚美国人是否喜欢自己的演出,而自己又该选择哪些曲目进行表演,他现在的想法是表演那些他新改变的戏曲,这些戏里有很多他从西方戏曲中借鉴的东西,或许更容易被美国人所接受。
对此,章星九明确地表示反对,“我的朋友阿张,梅先生应该见过,他曾经说过一句话,‘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你这次赴美并不是为了挣钱,而是向美国人展示中国民族戏曲的精华,那自然是表演以前的经典曲目更加合适。”
“而且美国是一个新兴的移民国家,比英法等古老的欧洲国家更容易接受异质文化,一种和他们过去所欣赏的、风格完全不同的戏曲形式或许更能吸引他们的关注。”
听到阿张的名字,梅兰芳脸上的笑容明显僵了下,旋即坦然说道,“我和您这位朋友有些不对付,不过他这句话却是很有道理。”
一个文学家,一个戏曲家,为啥就结下恩怨了呢?这还是因为阿张实在是太能骂人了,数年前,阿张挥笔写下那篇著名的《论照相之类》,挖苦了中国戏剧舞台上的男扮女装现象,直言不讳地说:
“我们中国的最伟大最永久的艺术是男人扮女人。“
“因为从两性来看,都近于异性,男人看见'扮女人',女人看见'男人扮’,所以这就永远挂在照相馆的玻璃窗里,挂在国民的心中。”
“然而只要一看那些继起的模仿者们的逆天女照相,都像小孩子穿了新衣服,拘束得怪可怜的苦相,也就会立刻悟出梅兰芳君之所以永久之故了,其眼睛和嘴唇,盖出于不得已,即此也就足以证明中国人实有审美的眼睛。”
都指名道姓骂到人家头上了,梅兰芳能对阿张有好感才怪。
章星九替阿张向梅兰芳道歉,“阿张并非对先生有恶感,他主要是对华夏当今积贫积弱的现状感到痛心,于是便迁怒到了中医、京剧等传统文化上。”
梅兰芳的表情和缓了不少,只是如此大的矛盾可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解开的,他很快就转移了话题,继续向章星九请教起美国人的喜好来。
上一篇:神话卡牌供应商:开局哪吒三太子
下一篇:让你耕田,你要当大地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