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之下:从封神传承开始 第56节
“妲———己!!!”
“真的是你!!”
“我四大狐族因此没落,罪责全在你一狐之身,你竟然还活着!”
孟凡闻言,不由得眉间一挑,看向妲己,用眼神询问道:“这里面有故事?”
妲己摊摊手:“我不知道呀?”
紧接着,胡三太奶便将事情娓娓道来:“上古之时,我狐族乃是祥瑞福泽之兽,人皇大禹更是娶涂山氏女娇为妻,”
“禹皇亲口言:白者,吾之服也。其九尾者,王之证也。”
“绥绥白狐,九尾痝痝。我家嘉夷,来宾为王。成家成室,我造彼昌。天人之际,于兹则行。”
“那时的狐族,是何等的兴盛,青丘,涂山,有苏,纯狐,四氏狐族亲如一家,借人族气运修行,几如图腾。”
“可偏偏,出了你这个灾秧。”
“四教六圣联合做局,削人皇气运降为天子,祭祀人族之运立为天庭之基业,天溃地崩,反噬之下累我狐族,九尾狐族更是被打为妖邪之端。”
“至此,气运不钟,我祖父一辈便已经沦落到五尾的地步………”
“呵呵,曾经象征子孙满堂的九尾白狐,竟差一点灭了族,世上再无一点血脉,还真是讽刺啊!”
胡三太奶一边说着,化出原身形态,赫然是一只三尾白狐!
柳坤生愕然道:“三姐她竟然有三条尾巴?”
年纪最长的白老太太看了柳坤生一眼,然后看着胡三太奶叹了一口气,言道:“她自然是有三尾的,只是这么多年,她一直藏起来罢了!!”
“当年,她幼时开灵,却父母亡故,一只小狐在寒山冷林中艰难讨生,我那时刚刚得道,见其可怜,便收养于她………”
一只刺猬,带着一只狐狸,在东北的林子里挖药采参,寻果觅食,不敢惹其他的那些精怪妖类,小心翼翼的夹缝求生,艰难的活了下来。
为了不被其他精怪盯上,胡三太奶便把自己其他两条尾巴用幻术藏了起来。
后来,这一只刺猬和一只狐狸,又分别捡了一只黄鼠狼,一只灰老鼠和一只蛇,慢慢的成长为如今的五大仙家。
因为胡三太奶血脉不凡,又有家传修行之法,所以也是五仙中修行最快的,五仙因此也隐隐以她为首,而白仙则年纪最长,就像其余四仙的母亲一般,而胡三太奶便是四仙中的大姐。
所以,一般白老太太都不怎么发话,而一说话,其余四仙必定听从,柳坤生再怎么咋咋呼呼的,在胡三太奶面前,就也只能叫一声三姐。
胡三太奶之所以不排老二,也是她想着给自己留个念想,记住自己仍有三条尾巴,不忘父母在自己小时候对自己的敦敦教诲。
那个身影,不胜其烦的给自己一遍又一遍的讲着狐族的荣耀和自己涂山氏的出身,并告诉自己不是一只凡狐。
只是那时的胡三太奶,不懂!
“现在想来,也有一千多年了!”白老太太如此这般的感叹道。
妲己见对方张开三尾,不禁冷哼一声,磅礴气势骤然迸发,人形不变,身后九条蓬蓬狐尾张开,将对方直接压过。
“小辈,老祖宗在这儿,哪有你逞凶呲牙的时候!”
“至于我如何行事,也轮不到你插嘴,懂?”
“呼噜噜………”
胡三太奶被妲己的气势压得步步后退,狐口中却依旧发出不甘的声音。
现在的妲己可不是初次降临的时候,经过短短数月的磨合,其一身实力完全可以将神格之力发挥的七七八八。
再加上其本体本就是由混沌子体演化而成,底蕴强厚,又拥有十二神通,哪里是胡三太奶所能比的。
胡三太奶忌惮的看了对方一眼,默默的不再说话,但妲己能感受得到,其眼神中充满着恨意。
胡三太奶至今还记得,她父母曾于唐时得道,却为了自己甘愿以自身为祭,除去自己身上的反噬厄运。
只留下她一个,抱着那五块青铜纹刻,埋葬父母的尸身。
她恨这五块青铜纹刻,因为正是那一天,她的父亲欣喜的抱着那块青铜纹刻,说自己终于领悟出了法子。
但同时,这也是父母唯一的遗物,是她们狐族最后的希望。
至于送给孟凡,也只是看重孟凡身上的气运,结个善缘,狐狸的心思算计本来就重。
本来她想着,孟凡看不懂,必然会再度将其返还,朝自己询问真正的仙家传承,她到那时再顺水推舟的教授对方,也就是为了拿捏对方一下。
但没想到这一送,便再也没有返还,但她也只当这是缘分,反正她对那东西感情十分复杂,还不如眼不见为净。
只是这一送,反倒是成全了孟凡,便有了妲己的降临,天理因果,一啄一饮,自有定数,不得不感叹其中的奇妙。
仿佛就是一个轮回!
妲己此时收起自己的九条狐尾,走到胡三太奶面前,沉声说道:“以后你想怎么样,我都接着。”
说罢,转身便走了。
夜晚,孟凡敲响妲己的房门。
“聊聊?”
妲己拿着一听啤酒倚靠在栏杆上,吹着冷风,露出些许醉意道:“有什么好聊的?”
孟凡叹了口气:“你毕竟不是真正的妲己,何必给自己找麻烦?”
“我不是她……”
妲己醉眼迷离,心里面不好受道:“但我毕竟也是她,妲己的因果我背了……”
“可是妲己她又怎么啦?”
“我的神格记忆中,她只是一只傻傻的,想要保护自己的两个妹妹,并深深爱着帝辛的狐狸啊!”
第82章 龌龊
第一次见面不欢而散。
翌日,第二次见面时,双方才算是压住了自己的情绪。
孟凡咳嗽一声,说道:“不管你们之前有什么恩怨,这一次先放下再说,当前要紧的是抓捕三大妖仙。”
胡三太奶恨恨的看了一眼妲己,说道:“我没问题。”
妲己反应平淡了看了一眼对方:“我也没问题。”
“好,那我们接下来,讨论一下长白山天池的问题。”
“柳五爷,之前听关家主说,你的道场在天豁峰,按照地图来看的话,你距离长白山天池很近,能给我们讲讲您为什么选择在那里作为修炼之所吗?”
孟凡眼眸中泛起一抹精光,打量着对方。
柳坤生吐着紫黑的蛇信,嘶嘶作响,亦是冷冰冰的盯着孟凡:“小子,我不想说,你又能奈我何?”
孟凡诡异一笑道:“你不说,那不妨就让我来猜一猜,怎么样?”
“天池北端龙门峰与天豁峰之间缺口有一地势低下之处,称为闼门,是天池水出流的唯一缺口,宽约二三十米,形成一条天然水道,即乘槎河,又名天河。”
“水自天池泻出,天豁、龙门二峰之间,波浪汩汨,形同白练。严冬不冻,下流五里,飞泉挂壁,宛成瀑布,声闻十里外。”
“而乘槎二字,乃神话乘木排上天之意。”
“你们再看这天池周围的十六峰!”
“如果把长白山天池比做北龙一脉的龙睛的话,而那十六峰,则就像是山脉绵延而出的尺木。”
“龙无尺木,无以升天,十六峰象征尺木参差,乃潜龙升天之意。”
“柳五爷,你选择的天豁与龙门峰隔乘槎河而望,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渡河而登龙门,乘木排以上九天,这一手借长白山龙脉之炁的地势化龙局安排得好啊!”
柳坤生像是被戳中心思一般,眼神中竟然亮起一抹危险的神色,警告道:“小子,你很会猜嘛!”
孟凡却不以为意道:“过奖过奖,不如柳五爷您谋算得深呐,而且在我看来,恐怕还不仅如此吧!”
“《长白山江岗志略》中记载:天池中有一怪物浮现水面,呈金黄色,头部巨大如盆,方顶具有角,颈部多须,猎人认为是龙。”
“甚至上世纪八十年代,也有所报道!”
“我想问,是您在弄虚作假,让人以为天池有龙,借此吸收与龙相关的香火愿力,借人力而襄助自身吗?”
“就相当于讨封!!!”
经过之前的东北之行,孟凡也弄明白了讨封的基本原理,人为万物之灵,道之所钟,先天一炁充盈于身。
在某些特殊时候,不知不觉间,有着某种一语成谶的能力,类似于风波命,当然也可以理解为心想事成。
而讨封的原理,是借助人对事物的认同感,也就是精神,达成动物与人之间的共鸣,撬动人身之中的先天一炁和其他等等有利之功,如气运权重等,如口含天宪,来进行所谓的敕封。
修为高深的仙家,甚至都不用开口说话讨封,只有那些修为浅薄者,才需要说出:你看我像人还是像神。
来加深对方的固有印象,使其达到先入为主的观念。
仙家利用香火愿力也是此理,香火愿力本质是人之精神所化,仙家同样可以将香火愿力当中能量,达到心想事成的目的。
香火愿力多了,也就是人心所向,便形成了运,也就是气运。
气运所钟,柳坤生化龙的几率自然而然的就会增加,必要时还可以使用这股气运,加快自己化龙的速度。
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些有大功德的凡人,虽未得朝廷敕封,但却被立庙竖碑,因香火鼎盛而自然成神的原因。
当然,这种不经朝廷敕封和承认的神,一般被称为邪庙淫祠。
柳坤生之所以不敢大张旗鼓,而是选择用这种方法吸引他人注意,相信天池有龙的传言,便是因为它知道,现在的神州是不可能敕封它为龙的。
所以便偷偷摸摸的用这种手段。
上一篇:我有一座天庭遗迹
下一篇:诸天:开局遮天祭道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