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去皮囊,无非二百零六骨 第21节
“村长咱们接下来该怎么办啊,还有这些蝗虫.......”
村长的背一下子就变得佝偻起来,短短时间看上去整个人都变得苍老不已,“祭拜山神吧,只能祈祷老天快点下雨,蝗灾不要降临。”
祭拜山神是村子里的古老习俗,一年一次,每年都是在丰收季节之后,一来村民们能够准备丰富的祭品,二来也是祈祷来年继续丰收。
今年因为特别情况,只能提前了,但大家心里其实也清楚,祭拜山神并不会真的显灵,谁又不知道这世上并没有神仙呢?
而且即使真的有神仙,也不会显圣降福。
不然得话,每年拜山神岂不是都能有收获了?
这不外乎是一种仪式,更多的是一种期盼,弥补心里的慰藉。
拜山神的消息放出去之后,家家户户都开始准备起来。
贡品肯定没有往年的丰富,但该有的仪式却不能少,为了避免夜长梦多,村长把日子定在了后天,这是个良辰吉日,宜祭祀。
同时对田里面的蝗虫进行扑灭,进行两手准备。
然而翌日清晨,看到田野里面的蝗虫不仅没有减少,相比前一天还增多了不少,所有人的心情变得愈发沉重起来。
蝗虫卵太过细小,多半在干燥的土壤里面,肉眼根本很难察觉,想要弄死虫卵可以说是难如登天。
一晚上就孵化了这么多,这还是他们看得到的,看不到的地方恐怕更是不计其数。
只怕村长说的“旱极而蝗”要成真的了。
村民们愁云笼罩,几乎不见喜悦,与往年的山神祭祀相比,今年恐怕是最为沉重的一次。
虽然依旧热闹,可是大家脸上都没有笑容,只能在心里默默祈祷,蝗灾不要降临。
此时,却有一行人来到了村口,正是沈清尘、陈永辉、卫争等人。
原来沈清尘担忧叶恒情况,毕竟他之前说自己是附近村民,再加上这几天都没有看到叶恒,所以打算下山看看。
冯教授担心她一个人会有危险,所以让陈永辉他们一起,路上也好有个照应,本来沈清尘想要拒绝,可拗不过众人好意,于是这才结伴同行,来到了山下最近的一个村子。
整个村子的规模并不大,看着周围张灯结彩,卫争有些好奇道:“这是庆祝什么节日吗?我记得今天的日子很普通啊。”
陈永辉解释道:“这里位于位于黔东北与湘西交界地,靠近苗族还有土家族,附近几个村子都充满了独特的地域民族特色,可能是他们自己的节日吧。”
奇怪的是家家户户都大门紧闭,也没看到什么村民,不知道都干什么去了。
“怎么感觉这村子没啥人啊。”
正当众人困惑之际,几个村民迎面而来,穿着苗族服饰,还抬着一头大肥猪,神色匆匆像是赶着要去什么地方。
村民看向他们的目光也有些诧异,随后用着一口蹩脚的普通话询问道:“外乡人你们来干什么?”
由于天痕山地处偏远,再加上山路蜿蜒,交通不便,附近都没有开发,所以村子里也很少有外人到来。
沈清尘表明来意,“你好,我们是山上考古队,路过这里想来看看情况,请问你们这里有没有穿着一身黑衣服,带着黑色兜帽还有口罩的人吗?”
村民们对视一眼,这样的着装打扮,就连他们也觉得奇怪,摇了摇头道:“咱们村子里没有这样的人。”
沈清尘不免有些失望,也许“他”是其他村子里的也说不定。
倒是陈永辉和卫争神情困惑不已,忍不住问道:“清尘你打听这个干什么?难道你这次下山就是为了他吗?”
沈清尘回答的含糊其辞,“之前认识的一个朋友,听说住在附近。”
虽然不知道沈清尘为何会有居住在附近的朋友,以前也没有听她提起过,但到底是别人家的私事,也不好过多打听,他们也就没有多问。
倒是卫争满脸好奇,“你们这是庆祝什么节日啊?”
说来也是奇怪,明明张灯结彩的,几个村民脸上却毫无喜气,反而愁眉苦脸叹了口气道:“不是庆祝节日,我们是要祭拜山神。”
众人闻言顿时满脸新奇。
什么年头了居然还要祭拜山神?
而且看村民们的表情明显还有难言之隐,难不成这其中还牵扯什么其他原因。
卫争搓了搓手,显然非常感兴趣,“我们可以去参加吗?”
村子虽然说在大山深处,但是村民还是和外界有接触的,并不排斥外人,其中一个村民开口道:
“行,你们跟着过来吧,祭祀的时候别到处乱跑就行了。”
第30章 山神祭祀开始
沈清尘等人跟着几个村民来到了村子的后面,这里毗邻大山,已经搭起了一个简易的露天台子,周围全部都用红绸系着,看起来十分喜庆。
乌泱泱的看过去全部都是人头,还有亮闪闪的银饰,将原本古老的山村,点缀出别样的色彩,展现出了它独有的光芒。
不论男女都穿着苗族特有的服装,女性上身穿花衣,下着百褶裙,满裙绣花,掺杂着金丝银线,看上去五光十色,焯耀炫目,脚着同色系船形花鞋。
她们头上戴着繁复厚重的银帽,看起来十分精致,脖子上还有巨大的银项圈,各种流苏银饰垂落下来,随着走动之间,叮当作响,显得隆重华丽。
男性的话相对要简洁一点,身穿形同马褂的大袖衣,下着长宽脚裤,边缘用银丝绣上了一些花草鱼虫之类的简洁图案,再配上银饰点缀,头上则是包着厚重的布帕。
苗族一般到了重大节日,都会盛装出席,祭拜山神同样也是如此,几乎拿出了家底。
卫争看着现场诸多银饰,忍不住咂了咂舌。
“这些女性身上的银饰品怕是有十几斤了吧,光是看着就重,带这么多也不嫌累啊,感觉脖子都要被压弯了。”
沈清尘对少数民族历史也有过涉猎,也算是略知一二,出声解释道:
“历史上苗族受战乱影响,居无定所,便将家里积蓄换成银锭打制成饰物由家中妇女佩服带,必要时,人走家随。”
“据说还有一个原因,是为了辟邪,苗族崇奉神秘的巫蛊之术,在苗族同胞们眼里,银是可以驱邪保平安的圣物。”
卫争露出了然神情,“原来如此。”
正当几人谈论之际,一旁的村长朝着他们走了过来,“外乡人你们好,听村民说你们是山上考古队的?”
陈永辉点了点头,先前他就有些奇怪,觉得村民表情不对劲,如此热闹的节日,村民们盛装出席,可见他们对此看重。
然而所有人脸上神情却是凝重无比,不见半分喜气,形成了一种极大的反差,众人心中的古怪感也愈发厚重。
陈永辉忍不住问出了心中疑惑。
村长叹了口气,“你们虽然在山中,但是应该也注意到久不下雨,气候有些干旱了吧。”
卫争插了一句嘴道:“岂止是干旱,白天差点把人给热死。”
村长语气一顿,继续开口道:“如今庄稼都要枯死了,地里面也出现了蝗虫,恐怕是要闹蝗灾啊,我们只能祭拜山神,祈求祂去旱除灾。”
众人万万没有想到,居然会是这样的原因祭拜山神,带着浓重的封建迷信色彩。
他们年纪都不算大,常年生活在城市当中,别说蝗灾了,就连蝗虫都很少见,卫争心直口快,十分不解道:
“天气干旱,庄稼难以存活,应该向政府求助才对,比如人工降雨,或者想想其他办法,至于蝗灾的话,也可以请求帮忙,派人撒除治虫妨害的药啊,祭祀山神有什么用。”
像这样的天气,属于自然灾害,人为不可控制,农民或多或少都能够获得补贴。
只是他们这个小村子位置偏远,就算想找政府帮忙,也是无法解决,而且人工降雨也不是说降就能够降的。
这些行动都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可以说十分棘手,更别说他们只是个不起眼的山村罢了,总而言之,卫争所说的那些基本起不了什么作用。
村长摇了摇头,满脸都是无奈还有苦涩,“年轻人你不懂,我们也是没有办法了。”
陈永辉微微皱眉,“我这个朋友说话比较直您别介意,不过他说的还是有点道理,现在都什么年代了,封建迷信不可取,与其举办山神祭祀活动,还不如求助政府。”
“唉,我们又怎么会不知道呢?每年祭祀山神只是一种仪式,并不会真的带来什么效果,但却能给大家伙一个盼头和心理慰藉。”村长摆了摆手,“我知晓你们好意,若是想要观礼的话我还是欢迎的,山神祭祀马上就要开始,我还有事情处理,各位请自便。”
说完这句话他便转身离开,只给众人留下一个略带佝偻的背影。
卫争挠了挠头,“村长还挺固执的,依我看山神祭祀根本就是浪费时间,世界上哪有什么神仙。”
沈清尘却是有些不赞同,“我们可以不信,但还是要尊重当地信仰,毕竟这是他们的风俗,作为外人也不好过多干涉。而且村长也说了,祭拜山神只是仪式,显然他们也没有真的想要依靠此方法解决危机。”
陈永辉点了点头,“清尘这话说的有道理,你少说几句,别到时候人家动怒,把咱们给赶出村子,那就丢脸了。”
既然来都来了,众人便打算观摩完山神祭祀再走,毕竟他们以前也没看到过此类活动,还是有些新奇。
至于村长所说的情况,等后面和冯教授商量一下,看能不能汇报给市里,再对他们进行帮助。
既然他们知道了这件事,就不能坐视不管。
随着几人谈论之间,村长已经招呼众人把祭品抬上了供桌,包括先前他们看到的一大头猪,此刻猪头带了朵鲜红的大花,旁边还有新鲜宰杀的鸡鸭,以及一些腊货。
这些都是村民在力所能及的范围里,能够拿出最好的东西。
祭祀山神虽然匆忙,但是他们的敬畏之心不减。
负责整理贡品的是个年轻小伙子,他小心的从怀里拿出一个东西,打算放到供桌上,正好被一旁的村长正好瞧见了。
“阿达你这是放的什么东西?”
被称呼为阿达的小伙晃了晃手上的物品,“这是我前不久在山上捡的,感觉挺别致的。”
村长盯着他手里面的东西,眉头不由得一皱,出声教育道:
“山上捡的东西怎么能够当做贡品呢,也不知道是什么动物的骨头,山神祭祀不允许出现任何失误,你这样做山神会生气的,赶紧把它拿走。”
若是沈清尘在这里,便会发现阿达手上的东西赫然就是叶恒要找寻的白色骨头。
阿达嘟嘟囔囔,“村长又不是山神,咋知道山神不喜欢呢,何况山上找的,献给山神也没毛病啊。”
他思索片刻,趁着村长转过身去,把手上的白骨塞到了供桌的角落里,谁也没有注意到他的小动作。
第31章 山神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