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我在巡甲司肝经验 第125节
对方现在动动刀子就能杀了他,确实没必要跟一个将死之人扯这些没用的。
“你若不信,我放你回去调查清楚,若我说的属实,在当地你要为我正名。”柳丁生接著道。
一旁的刘子闻一听,赶忙制止道:“大人,不可,此人今夜前来刺杀是事实,不可就这么饶过。”
柳丁生却是摇摇头,就这么看著葛泰,没有改变主意。
“好!”葛泰没想到自己还有活命的机会,沉默后随即应下。
“我会调查清楚,若你真是替我报了仇,那便是我的恩公,届时我会再回来赎罪,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最终,柳丁生三言两语就放走了这个找上门的仇家。
不得不说,此举当真是率性而为。
一旁的宋长明自认做不到这般豁达,他人若是要杀他,无论何种理由,他都不会这般轻易放过,哪怕只是一个误会。
“背负三十年的血海深仇,到头来却发现搞错复仇对象了,当真是儿戏一般.”宋长明看著葛泰离去,只觉离谱。
“哈哈哈,这江湖便是如此,各种稀奇事每日都会上演,我观此人虽愣头了些,但却是一个重情重义之人。
信不信,今后我还会得一个好帮手。”柳丁生听宋长明所说,不由大笑道。
“额,这”宋长明看著院中的一地尸体,说实话他还真不太信那个复仇之人,最终会选择效忠自己原定的仇家。
而若换做是他,就算对方要誓死效忠,他也不敢尝试收下这个过去三十年间都想要他命的人。
也不知是他太过于求稳,还是柳丁生的识人本事就是这般精准。
“前辈,此间事了,天色不早,我也该回去了。”宋长明说道。
“诶,这盘棋总要下完的.”柳丁生没忘桌上下到一半的棋局,拉著宋长明不让走。
就是今日仇家找上门,也没有打扰到他下棋的兴致。
最终,还是柳丁生棋艺更胜一筹,宋长明再一次落败离去。
日子仍就一天天走著。
随著气候越来越热,多日不降雨,今年隐隐有了大旱的征兆。
再加上五皇子因连年战事,频频强征粮食,导致包括东莱郡在内的周边数郡,都陷入了粮食短缺的告急状态。
于是,市面上一粮难求,城里城外陆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饥民,饿死的人。
乱象也不可抑制的越发加剧起来。
饭都吃不饱的人,往往会做出更加极端的事。
而这场大旱更是很快席卷了大半个大瀚朝。
各州郡上表朝廷,希望能赈粮济世,一道道奏折如雪片般飞入帝都云陵城。
但最终都石沉大海,半点回应都没有。
眼下新帝忙著跟那四王对线,国库钱粮本就不充裕,哪会拿出来这个时候救济百姓。
而随著朝廷的这波不作为,也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民间起义了。
一个名为武盟的起义军率先在北方揭竿而起,意图推翻新皇。
紧接著,南方也出了一个起义军,自称理想国,声势比北方的武盟还要浩大。
武盟大体是由诸多江湖上野心勃勃的武人组建而成,由多方暗中势力汇聚,所形成的同盟共同体。
至于南方的理想国,则是底层人民的草根起义,虽个体实力不及武盟,但人多,非常多!
这也是南方这支起义军上来就声势浩大的缘由。
且他们也算是武装起义,私铸有大批的武器装备,不仅有衣甲还有机弩这等造反利器!不容小觑!
两股起义军的并起,让朝廷彻底失去了对大瀚朝的掌控。
内患太严重了,以至于朝廷明面上,看起来也只不过是多方势力角逐中,最大的那一方势力而已。
各地还听从朝廷命令的越来越少,皇权旁落,朝廷越发式微!
不得不说,这一场大旱,来的太不是时候了。
原本还有诸多人,尚且对当今朝廷有信心,期待新帝能够尽快平定内乱,稳固天下,重新恢复太平盛世。
但现如今,这般想的人也在不断减少。
东莱郡城,宋宅。
一大清早,宋平安提著棍子,刚打跑了几个窃贼回到院中。
“宋哥,现在城里到处都是偷粮贼,隔三差五就来一回,真是让人烦不胜烦。”宋平安嘟囔道。
院中,宋长明刚收功休息,摇头道:“世道如此,要怪就怪当今世道不给这些人活路。”
宋平安挠了挠头,他识字都还不多,对许多道理也还理解不了,只道:“还好多亏了宋哥,早早在家中屯了好多粮。
要不然我们的温饱也要成问题了,现在城里的粮食价格了不得,一斤糙米要卖上百的铜钱!那精米都要按银钱买了!”
“以后家中有粮的事,不要对外声张,知道么。”宋长明提醒道。
“我晓得的,宋哥。”宋平安笑笑。
宋长明自己估摸著家里的屯粮足够他们几人吃个三年都没问题。
唯一比较麻烦的是他日日所需的大肉,还要经常补充。
而城中的肉价同样相当夸张,甚至一度夸张到就连他也吃不起的程度。
好在他还有做巡卫期间自己积累下来的供肉渠道,不至于一肉难求。
第130章 乱世两年
天边朝阳刚一升起,就如同一颗跳动的大火球,释放著庞大的热量,烘烤著大地万物。
这等酷热天气,无论做什么,都只觉疲惫,身上的水分流失迅速。
没过多久,宋宅的院门被敲开。
几名身穿厚重毛皮戴著肩甲之人押送著一辆马车,来到宋宅外。
这些人腰间挎著钢刀和短匕,身后背著长弓,脖子处还缠著厚实的防野兽撕咬的皮革圈,以及还戴著好几条十分显眼的狼牙项链。
这项链是他们的身份标志,城中一个颇为厉害的猎户团体。
“宋大人,这周的肉给您带来了,这是清单,您过目。”其中一高壮大汉见这回是宋长明亲自出来,当即拱手道。
“我不做巡卫这么长时间了,就不必再叫我大人了吧。”宋长明摇头笑道,一手接过清单扫了一眼。
肉的品类还是很多样的,但并非是那些养殖的鸡鸭牛羊猪的肉。
基本都是山林中的各种野味,飞禽走兽之类。
“异兽的肉似是比前几周少了许多?”宋长明看了看清单上的份额比例,问道。
“是,大旱天走了很多平日都可见著的异兽,我们也没什么办法,还请大人见谅。”高壮大汉赶忙解释道,生怕宋长明误会,以为克扣了他的肉食。
“算了,今后你们这若有更多的异兽肉份额,我都要了,价钱都好说。”宋长明说道。
他是知道的,这个猎户团体的客户可不止他一家,还有城中的其他人家,也是需要他们定期送野味的。
“好的,给您记下了。”高壮大汉点头道。
“平安,过来搬肉了。”宋长明朝灶房喊了声。
“好嘞,宋哥。”宋平安快步而来。
这些肉拿去后,他还得尽快封存,不然大热天很快就会腐坏。
搬完肉,收了钱银,几个猎人随即告辞离去,马车空了后,比起来时他们的神色明显轻松了几分。
如今城中可不安全,乱子频出。
若非他们这般手持利器弓箭进行威慑,这满车的肉一上街,只怕都要被趁乱哄抢一空了。
如今最热闹的地方,就是巡甲司的大牢以及菜市口的刑场。
如今治安总司那边,也只能靠著不断砍头,来威慑那些作乱分子,让城里不至于彻底大乱,毫无秩序。
午间,一家人在院子树下阴凉处,吹著风吃著午饭。
任凭外界如何动荡混乱,至少宋宅里都一直还算平静,没有遭遇什么变故,日子也能过得下去。
“三胡同的杨家,听闻其二儿子在朝廷那边参军做了将领,此事发现后,这一家昨日都被官府抄家了,什么都没剩下.”宋父得知此事,长叹不已。
“几年前,杨家那孩子我可还抱过呢”宋母喃喃道,似是也没想到当年那个憨憨的少年郎,在多年后会做了将领,更没想到整个杨家因此都没了。
“还有那个起义军,听说最近在城里也是搅风搅雨,许多人走投无路,都去投奔那起义军了。”宋父接著道。
“爹,今后万不可与那些起义军有关的事沾上边,以免摊上麻烦。”宋长明提醒道。
“这我自是心里有数。”宋父抿了口小酒,点头道。
这些事,他也就是听胡同街坊所说,对于那起义军,即便宋长明不说,他也会避而远之。
任凭对方说的天花乱坠,如何大谈美好愿景,百般游说,那都是一戳就破的泡沫。
纵观大瀚朝的历史,起义军也不是没有出现过,但无一例外最终都难逃被清算覆灭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