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阐教大师兄,我是广成子 第194节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广成子才不知不觉着了这道。
十只金乌太子只死了九只,还有一只活着,虽然天火道人凭借着自身的权柄之多,强行将陆压身上的太阳权柄掠夺,但到底是得位不正,同时也欠陆压一些东西。
如果有有心人刻意算计,这陆压指不定能反向将天火道人给掠夺回去,那广成子可真是吃了一个大亏。
所以女娲娘娘才让广成子带着这些玉兔公主与金乌太子一同离去太素天,帮助他们成道,以此来还清因果。
想通了这一点之后,广成子也是心服口服,对着女娲娘娘行了一礼,以此来感激对方的帮助。
女娲娘娘也不甚在意,反倒是将广成子留了下来,听她讲道。
此间还有一圆脸童子奉上香茶,他见广成子听得专心,不由得抬头看了一眼,复又迅速将头低下,眼睛眨了眨,不知在想些什么。
因临近封神量劫,所以女娲娘娘只讲了十年大道,但也与元始天尊一般,都是讲各种恶毒神通法术,比之后者所讲更为凶险。
身为以造化成道的大神,除去专修杀戮大道的修士之外,女娲娘娘可谓是在洪荒内最精通杀戮大术的存在,并没有寻常人想象的那般不善争斗。
就如同药草一般,不一定非得用毒药,给大病之人上鹿茸人参,照样能杀了他。
广成子听了也是心生多种感悟,连带着庆云的造人鞭也泛出微微清光,可见是大有收获。
“谢娘娘赐法。”广成子谢道,而女娲娘娘则微微点头:“去吧,记得将那些玉兔公主与金乌太子带上,他们在此次量劫中也有因果,所谓一报还一报,帮他们还了这些,你们也就两不相欠了。”
广成子也是点头,随后便离开造化宫内。
玄天火凤与祥瑞金凤也去相送,连带着那个圆脸童子也跟了过来,等这二女将广成子送走之后,却发现那童子却不见了。
祥瑞金凤轻咦了一声:“灵珠子跑哪里去了?刚才还见着他,现在却又不见?”
玄天火凤也没注意到灵珠子去哪了,不确定道:“难不成是听娘娘讲道后心有所悟,所以去闭关修炼了?”
祥瑞金凤听后失笑道:“那灵珠子本源有缺,灵智不全,在凤栖山时就跟着娘娘,时至今日都还像个孩子,怎么可能乖乖去修炼?”
二女又说了几句,不过想着女娲娘娘在上,所以也没怎么在意,便各自离去了。
等广成子来到宫外之后,发现那些公主太子早就在外等候,一个个眼圈发红,明显是大哭大闹过一场,而且在看他的眼光中也多有愤慨。
他心中了然,知道是女娲娘娘亲自告诫他们要随自己太素天内,所以心中不愤也只能这么乖乖的等着。
所以广成子也不犹豫,上前一步,对着面前众妖淡淡道:“想必你们也知道此次要跟我前来修道,这是女娲娘娘的吩咐,所以你们最好是听从为妙。
我道场虽在昆仑,但常年居于幽冥,想必你们也不愿去昆仑山上,所以便与我一起前往幽冥修炼,等封神量劫开始之后,我自会带你们去渡劫。”
陆压听后愤愤道:“我们为什么要随你前往幽冥!我要去汤谷!”
而那十二位玉兔公主也是你一言我一语,但总的意思都是不想去往幽冥那等苦寒之地,更想去太阴星或者是大地这等丰饶富庶之地才好。
最好是能前往人族,只要能与人族扯上关系,难道还怕度不过封神量劫?
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想去追寻自由,可见他们心中也想通了,既然待不了太素天,那不妨去外面自由一些,所以便想让广成子走开,让他们自己去修道。
只广成子可不能容忍他们如此放任肆意,如果没有那层因果牵绊,他才懒得管他们是生是死,但现在却是由不得他不照顾这些公主太子。
面对这些愈演愈烈的公主太子,广成子只是拿出招妖幡一晃,顿见这十三人大叫一声,捂着头在地上翻滚,显然是受到了来自招妖幡的惩罚。
一直等这些人都开始求饶之后,广成子才停下手中动作,平静道:“我不是在与你们商量,而是在吩咐你们。
如果谁要是有异议的话,我就一直摇动招妖幡,只要你能忍得下去,并且也能忍受你们的兄弟姐妹一起受罚,我就任由你们离开。”
听了这话,他们才终于死心了,知道事不可为,只好乖乖的随他一起离开太素天。
而在这行人离去没多久,灵珠子才将手中的一条红绫放开,显露出真形,兴致勃勃道:“好玩!他们是要去往幽冥?我也要去!”
灵珠子将混天绫收起,脚下随之出现两只冒着火光的轮子,这两只轮子微微一转,立刻大冒火气,直直将他那娇小的身体隐埋其中。
随后这团火气带着他左突右撞,直接也撞开了太素天的屏障,化作一道若隐若现的红光,直接投入大地之中。
广成子离去之时是一人离去,回来之时却是这浩浩荡荡的一群人,自然也令其他的上仙为之惊讶,不知这些人为何来此。
等广成子说清缘由之后,他们才恍然大悟,于是便自发帮广成子带走了一位玉兔公主,以此减免对方的压力。
连华胥也拉过一位公主,左看右看,慈爱之意显于表象,显然是极为欢喜能再教养一个孩儿,精卫也十分高兴。
精卫则是因为从小没有母亲陪伴,纵然有燃灯为师,也是威过于情,所以也极为依赖华胥,对此是乐见其成。
有了其他上仙、华胥与精卫的帮助,广成子解脱了这些玉兔公主的教养之责,唯独这陆压不能假手于人,只能由他亲自教导。
可看着陆压那七个不服,八个不忿的模样,广成子也是懒得仔细教导,只是在名义上收他为记名弟子,后让燧人氏三人代师传艺也就罢了。
他是幽冥教主、修罗圣师、阐教大师兄、妖教大护法、修罗教副教主,身份多样,必须要仔细维持。
这些身份带来的事情本就让他感觉十分疲惫,更何况同时还要兼顾自身的修行。
兼之此刻逼近量劫,轮回内的魂魄愈发增多,他还得抽出时间去运转轮回,哪里有那么多闲工夫陪陆压玩浪子回头金不换的戏码?
有这个时间,他不如多打磨一下法力,修炼一下神通,所以教徒这种杂事就扔给大弟子做就好了,不然收徒干什么?
如果徒弟不能帮助师尊分担压力,只知道闭关修炼,不理外事,那就等同于养了一个拖油瓶,收了不如不收。
所以首徒不是随便收的,就像是其他的上仙一般,他们也是元始天尊的亲传弟子,地位与广成子一般。
但除了每百年的玉清讲道之外,其他的上仙都难有亲自面见,且长久侍奉元始天尊的机会。
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广成子代师传艺,也只有广成子能随意进入玉虚宫面见元始天尊而不被斥责。
所以身为广成子的首徒,燧人氏自然也要肩负教导师弟这等重任。
又吩咐了燧人氏几句之后,广成子便再度进入闭关之中,此番闭关他要重新将仓颉化身分出来,以此来继承人族文祖之位。
燧人氏三人也知道广成子的意思,面对陆压的不服也是痛下压力,没有丝毫顾及同门情谊,更是将所有的金规玉律都拿了出来,让他行走坐卧都有规矩可言。
身为金乌太子的陆压自然十分不服这样的管教,毕竟无论是在天庭还是在太素天,他都备受宠爱,哪里受过这样的委屈?
但无论他怎样又哭又骂,左翻右滚,这三人都没有丝毫温情可言,一个不好就直接将他关入冥月之中,受寒冰刺骨之罚。
在此期间他自然是又痛骂几句,无意中骂到了广成子,立刻让燧人氏三人脸色大变,更是动用冰针刺入他的穴道之中,让他痛到连话都说不出来。
看着面前痛到无法自醒的陆压,燧人氏冷漠道:“身为弟子,你却辱骂师长,简直是罪不可恕,本应受神魂俱灭之罚。
但看在你是初犯,所以便只罚你冰针入体,如果再犯,那就休怪我等不念同门情谊,直接让你去跳奈何桥,望你日后自省,莫要再犯。”
说完,燧人氏启开时光寰宇大阵,调至外界一刻,月内千年。
一直等了三刻钟过去,燧人氏才终于将已变成冰块的陆压放出,在将这些寒冰去除之后,燧人氏便命令陆压开始背诵金规玉律。
陆压浑身一颤,可在面对这三人探寻冰冷的目光之下,他终究是开口说起了这些规矩。
接近三千年的寒冰惩罚,终于将陆压身上的娇骄二气打散,让他知道今时不同往日,要懂得开始修炼了。
271.第269章 纣王去往女娲宫
就在阐教拼命备战应劫之际,截教也不闲着,相比于阐教经营幽冥,截教更乐于在人族之上下子。
特别是借着大禹的威势,截教更是自夏朝起便一直把握着人族正统,哪怕是商朝灭夏,也没有让截教的地位下跌,甚至更高了几分。
而当今商朝之主文丁上位,与金灵圣母之徒闻仲关系甚好,堪称莫逆之交,生死与共,自然是更愿意相信截教。
在闻仲的建议下,文丁敕封大量诸侯王,同时传出各类谣言,让四位诸侯王互相防备,不至于凝结为一股,同时更为倚仗商朝之助。
有了这些似真似假的谣言,又有几出事情发生,果然有大量诸侯迫不及待的赶往商朝,献出忠心,以此来平定封地之内的各种动乱。
各方诸侯都如此,那四位诸侯王也只能俯首称臣,再也没办法兴风作浪。
有了此等功劳之后,文丁更为依赖闻仲,也愿意让更多的截教仙人进入商朝之中为官。
此外更是任闻仲为护国太师,将截教奉为商朝国教,而文丁更是在一些有心人的蛊惑下,大肆灭绝阐教信仰,让十二上仙的存在变为一种传说。
之后更是愈演愈烈,连带着妖教、西方教乃至人教的众多仙神也泯然消散,不被凡人所信,认为只是一种传说而已。
直到文丁退位,帝乙上任,闻仲却依旧担任国师之位,这让商朝与截教之间的连接已经密不可分,甚至朝中大半官员权贵都是截教仙人。
有了如此浓厚的人族气运帮助,截教之内的众多大神通者也是层出不穷,四大亲传弟子更是个个入了混元之中。
而虽非亲传,地位却更胜一筹的云霄也不遑多让,甚至都无需这些气运灌体,她便已堂堂正正的跨入混元之中,足见自身风范。
直到帝乙因病离世,将自身子嗣帝辛托孤与太师闻仲,由闻仲暂代朝堂,更是让不知多少截教仙人因此入了朝廷。
至此,已有接近大半截教仙人入了商朝之中,两者之间早已密不可分,可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通天教主也察觉到了这一点,不过他并没放在心上,认为这并不算什么。
而且有了这些人族气运帮忙镇压截教气运,他也能抽出更多的时间修炼自身,自然是乐见其成。
而帝辛虽然年纪尚小,但却慧眼如炬,明察秋毫,在弱冠之年便将朝堂接任过来,依旧任闻仲为太师,以此来稳定朝堂。
但在兵马上,他却大胆任用黄飞虎为镇国武成王,帝辛将大多数兵权交给黄飞虎,虽然近乎不可思议,可也是效果斐然。
在黄飞虎的带领下,大商将士在战场上九进九出,无人可挡,无人能敌,几乎是让那四位因为主少臣壮而生出异心诸侯王再无野望,只想着一心效忠商朝。
随后帝辛便在众多大臣的参奏下,娶东伯诸侯王姜桓楚之女姜氏为皇后,住未央宫。
此外为安抚黄飞虎,帝辛便纳武成王黄飞虎之妹黄氏为贵妃,住西后宫。
而未免让人诟病自身只是看家世娶妻纳妾,帝辛也学黄帝轩辕之举,纳寻常人家之女杨氏为妃子,住馨宁宫。
虽然是因为参奏、安抚以及顾虑等各种情况所娶的这三位皇后妃,几人之间都没见过几面,但帝辛与这三位皇后妃子之间的感情甚笃,如同少年夫妻一般。
帝辛更是早早便与姜皇后孕有子嗣,其他二位妃子对此没有任何记恨,反而十分疼爱这孩子,视为己出,愿意为之奉献一切。
妻妾之间毫无嫉妒言行,彼此间和睦相处,后宫安宁。
文臣武将之间和缓融洽,太师以文定国家,前朝安泰。
上一篇:无尽寒冬:我的营地无限升级
下一篇:满级悟性,我把下界打造成仙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