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阐教大师兄,我是广成子 第11节
元始天尊见后,生怕有什么危险,立刻来到广成子面前,但在仔细一看到那葫芦藤被拔出的痕迹时,双眼微微一睁,立刻探手一抓,一团几人大小的九色泥块顿时被他抓出。
这团九色泥块刚刚出现,更为浓郁的大地精华朝着四方扩散而去,一路上不知滋润了多少花草树木,飞鸟走兽。
更有生灵借此直接化形,一出生就有天仙修为,直接是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而这不过是这块九色泥块的一点气息罢了,可见这团泥块有多么贵重。
其他大神也来到这里,镇元子看了一眼,惊呼道:“这个是九天息壤!洪荒大地的无数本源凝聚在一起,才能化成指甲盖大小的息壤,这团息壤居然有几人大小,不知道到底有多少本源凝聚在其中!”
“是九天息壤!”
“真是好福气!”
帝俊听到九天息壤这四字之后,眼神中闪过一丝贪婪。
九天息壤这样的宝物,其贵重程度不亚于开天四灵之中的土灵浊垢元壤,甚至比前者更珍贵。
浊垢元壤用多了,容易变成祖巫这样人不人,鬼不鬼的怪物,但九天息壤完全没这样的坏处,是为最无上的宝物。
而且这样的灵物根本就不需要炼制,只需朝身前一撒,就不知道能抵御多少神通灾祸,就算是混元金仙也打不破。
第19章 元始阐天道
见着这株葫芦藤之下居然还有这样的宝贝,其他大神也纷纷凑了过来,甚至有人微微张口,想要说些什么。
不过元始天尊却是将其连带着那根葫芦藤塞入广成子怀中,平静道:“既然是你将这葫芦藤拔出来的,可见你们也是有缘,那这便归你所有。”
广成子也不傻,立刻道:“弟子遵命!”随后便将这两物放入玄黄中德旗中。
这也是他的灵机一动,毕竟玄黄中德旗也是土之灵宝,有九天息壤在其中,说不定能增加他一点威力。
而葫芦藤在这灵宝内不断滋润,或许能恢复一点活力,虽然只是一个奢望,但好歹也有希望不是?
见着这样天地少有的灵物就归了一个小辈,帝俊眼中闪过一丝怒火,但无奈顾忌着三清威严,最终也只能忍气吞声。
不过他也没什么交谈的兴致了,只是略微寒暄几句,便与太一化作一道虹光,朝天冲去。
女娲娘娘在见到九天息壤与那条葫芦藤消失后,心中略微有些遗憾,但也是笑着道:“广成子师侄倒是好福气,来日我若要借一点息壤,还望师侄不要退却。”
广成子连忙道:“娘娘先前帮助,师侄没齿难忘,若是娘娘要借,师侄定不会推却。”
女娲娘娘微微一笑,随后又向其他几人点了点头,也同样化作一道轻烟消散。
镇元子倒是想现在讨要一点息壤,只因他乃洪荒第一道先天戌己土精化形,身旁又陪伴人参果树这株木之灵根,先天便与绝大多数的宝贝有缘分,九天息壤对他的帮助之大,远胜任何一件除地书之外的灵宝。
但广成子到底是一个小辈,还是三清的弟子,镇元子也不想急吼吼开口,倒是失了一些风度,想着先结一个善缘,以后有机会再开口。
想了想,镇元子从袖中拿出一盘人参果,足足有十枚之多,随后便将其全部交给广成子。
“伱我初次相见,我也没什么好送你的,只是有株果树在身,这些果子你便拿去尝尝吧。”
广成子见着有十枚人参果在前,一时之间也不敢随意接受,而是看向元始天尊,征求他的意见。
见着元始天尊点头,他这才将其双手接过,恭敬道:“广成子谢过镇元大仙之礼,来日必定上门拜见。”
镇元子呵呵一笑,随后便带着红云一起离去了。
见着外人都已离去,元始天尊才对着广成子说道:“此番外出与帝江争斗,我等心中颇有感悟,要回到昆仑山上修行,你是要随我们一起回去,还是要继续在外游历?”
广成子想起了九仙山,有心想回去,不过想到九仙山就在昆仑山附近,要是发生了什么危险,正好能请三位大神过去坐镇平乱,所以也不急这一时。
思索再三后,广成子道:“弟子愿追随师尊回山修行。”
元始天尊听后一挥衣袖,立刻将他装入袖中,广成子只感觉眼前一黑,等到再有光亮之时,自己已经来到了一片天地未开的虚无之中。
在这片虚无内,没有时间,没有空间,没有上下左右,没有四面八方,没有过去未来,甚至是黑是白也不清楚,等同于什么都没有,只有虚无。
虚无之中,除了虚无,就只有安静,安静到寂静。
在这片寂静之中,广成子反而找寻到了心中的宁静,深深一呼吸,原先只徘徊在身躯之内的不朽金性悄然上升,直接把整个脖颈都沾染成一片金黄。
不过再往上,就是要开始将六阳魁首的头颅也要化作不朽之金,关系重大,如果一个不好,就容易让头颅受损。
这可不是简简单单的伤害,别说以广成子如今金仙的修为,就算他刚刚化形时就能做到滴血重生,割头再长,一根头发丝儿都能化作一个全新的自我,哪里会害怕这简单的伤害?
广成子之所以不敢随意冲击,让头颅化作不朽的一部分,就是因为不朽的背后代表着永恒,代表着不动。
也正因如此,金仙才可以说自己与天地共存,因为他们已经永恒不变,不动不改了。
换言之,如果被不朽金性伤到,那么造成的伤害也会变成永恒的伤害,要是在冲击头颅的刹那发生变化,那他整个头颅将受到永恒的伤害,再也没有恢复的可能性。
头颅之重要,无需用言语来诉说。
广成子可不想变成刑天那般,以肚脐为口,以双乳为眼,那可真变成个四不像的怪物,在元始天尊这里也可以直接判处死刑了。
“接下来就需要去请教师尊太乙之妙了,剩下的时间先打磨根基法力吧。”
广成子停止冲击头颅,转而开始吞吐这附近的灵气,不断的打磨法力,巩固根基。
在这片虚无中,毫无时间的概念,广成子也不知道过去了多久,只知道自身法力欲发庞大,根基也更为稳固。
原先广成子使用一次阴阳图可能就会力竭,现在他能感觉到,就算他连续用个七八次,或许都保有余力,可见其修为增长得是有多么快速,而且现如今的他根本没到达巅峰,还能够再多增长一些!
与此同时,他也能感受到正有一条如苍天般的大道在这片虚无中徘徊,仅仅只是接触到这大道的些许玄妙,就足以让广成子消化好一段时间。
隐约间,他能察觉到这如苍天般的大道,是元始天尊所修炼的大道,这是元始天尊在向他传法。
最为无私的传法并不是用言语来说,也不是用文字来记载,而是将自身修炼的大道毫无保留向他人释放开来,让他人察觉自己领悟大道时的感悟,那种激动,那种感情,才是最为纯粹的传法。
只是众神皆有极强的自我,根本不会让他人轻易间察觉到自己的过去,所以元始天尊可能也就对自家兄弟以及弟子有过这样的举动。
广成子肯定不会浪费这个机会,立刻开始感悟这条大道的奥秘,随着他感悟的加深,他也能明白这条大道是何名讳。
此道名曰:阐天。
第20章 我意即天意 我心即天心
何为阐天?
阐者,阐述也。
天者,至高也。
所以从字面意思来看,阐天大道即为解释至高的大道,比起其他本为至高的大道,似乎低人一等。
但这也只是从字面来看,何为阐天?
即自己为天,天即为自己!
阐述至高便是在阐述自己!
我所说的话,便是天地间的正统,便是天地间的规矩,凡不遵从者,皆是逆天而为,理应受到天地的诛杀。
所以阐天大道从来就不是阐述他人的大道,而是阐述自身的大道,正所谓金口玉言,口含天宪,言出法随,这便是阐天大道万分之一的威力。
吾心吾行澄如明镜,所作所为皆为正义,与吾违悖之人,皆为邪恶狂乱之徒,必当诛杀。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广成子发出一声长叹,对于元始天尊的感观,随着这条大道的出现有了极大的改观。
原先他以为元始天尊真的是遵循天道到天道不准做的,那就一定不会做,也一定不能做。
但这样一想,元始天尊在封神之中拯救自己弟子的行为,似乎与他的所作所为有了些许的偏差,并不符合那一味顺天而行的举动。
直到现在,他才知道元始天尊的顺天而行便是顺自己而行。
我意即天意,我心即天心,我做的一切都是符合天地所运转的,因为天地的运转都是由我来决定,我自然是最符合天道的。
在这一个刹那间,广成子领悟到了阐天大道的最高真谛,那条莫名滚动的大道终于显出它的真形。
一尊极其伟岸的巨人出现在广成子的面前,这尊巨人站在虚无之中,毫无举动,但周围的虚无却不自觉的追随着巨人的行动而行动,甚至若有地方不符合这巨人的行为,那么虚无便自我斩去。
因为那些被斩去的虚无,不符合这尊巨人阐述的虚无。
面对着这尊伟岸的巨人,广成子心中有些许领悟,只要他愿意放弃所修行的大道,全力按照这尊巨人的行为而改变自己,那么太乙的桎梏在他面前将再无半点阻挠。
但直到这尊巨人消散,广成子也没有放弃自己的大道。
对此,广成子微微摇头:“我所修炼的大道永远只有阴阳,并非阐天,彼之道非吾之道,吾之道亦非彼之道,或有并行,或有交叉,但永不相同。”
明白了这些,广成子心中一阵轻松,这并非修为上的增长,而是道心的稳固。
有一个一步登天的机会摆在他面前,但他却没有踩上去,眼睁睁的看着它消失,看似是愚蠢,放弃了捷径,但谁知这捷径通往的是美好的未来,还是无底的深渊。
哪怕他知道这机会的主人不会害他,但广成子依旧没有踏入这个捷径。
失之桑榆,得之东隅,虽然丧失了这个机会,但他也得到了道心的成长。
略微盘膝调息一二,广成子再一次开始细细打磨法力,稳固根基。
直到一股莫名的力量再一次将他带回虚无之中,他才看到一幅从未看到过的壮观景象。
只见在他的面前,一片片山脉连绵不绝,根本望不到头,似乎要长到天涯海角,天南地北为止。
而在这无数山脉之中,有两座无上神山如平地立起,冲破云霄,贯入星空,甚至一些稍低一点的星辰,都没这两座神山高大,无数云霞围绕着这两座神山徘徊,隐约间组成了一座无敌大阵。
相比于这两座神山,这些山脉的确算得上平地了。
上一篇:无尽寒冬:我的营地无限升级
下一篇:满级悟性,我把下界打造成仙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