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魔法> 我在大夏窃神权

我在大夏窃神权 第89节

  特别是这个儿子性情大变之后,现在周母巴不得周铁衣当个弄臣。

  周铁衣笑眯眯地说道,“我可是听了母亲的话,让着他们呢,若他们还敢嚼舌根子,谁说,我就收拾谁!”

  听到周铁衣这番话,周母倒是有些哭笑不得。

  不过见周铁衣确实听了自己的劝诫,心里面也舒坦了不少。

  甚至那三品的关隘,也减轻了一些。

  就像她说的,天下人都以为周擒龙的情爱困住了她这条鱼。

  但他们又不是鱼,怎么知道自己的‘情劫’已经悄无声息转移到周铁衣身上。

  所谓的‘情’,对于道家而言,可不是单纯的情爱。

  周铁衣接着说道,“这东西怎么发芽?”

  他有【驯养草木】权柄,但这不是普通草木,所以他来问问母亲,听取更多的建议。

  周母见儿子说起养花养草的闲事,反而更加高兴,他们道家人就应该这样,少去掺和天下人的事,由着天下人自己去。

  “你跟我来。”

  周母领着周铁衣,来到左侧的偏楼。

  这座楼高三层,奢侈地整体以黄铜铸造。

  楼顶中空,布置着一个法阵,以墨石驱动,聚集月华。

  法阵之下,是巨大的承露盘。

  晶莹剔透的无根水每日都盛满承露盘。

  所谓金生水,月化露。

  周母在府中炼丹,这炼丹之水自然越干净越好。

  眼前这承露盘上的太阴金生之水,无论是用来炼丹,还是用来种植,都是尚佳的选择。

  周母伸出手,周铁衣赶忙将桃核递了过去。

  周母白嫩如少女的手掌,轻易捏开了桃核,露出里面的桃仁,然后将桃仁放入水中,对周铁衣吩咐道,“你七日后再来。”

第115章 天京的午后下棋

  青龙城,赵府佛堂,檐前铜铃在风中时不时响起。

  正午过后,进了四月的大日已经有夏日炎炎之感。

  神秀放下手中的画笔,看向面前两幅画,低声诵念了一句佛号。

  自从那夜龙鱼会之后。

  虽然周铁衣没有和他说一句话,但是他的心乱了。

  怎么可能有人仅仅只用一个月就能够参悟【掌中佛国】。

  若周铁衣参悟了,那么周铁戈呢?

  自己留在对方心中的佛性还能够成为奠定胜局的关键吗?

  就在神秀拨动念珠,想要平心静气的时候。

  身后传来一位老僧的声音,“神秀,你的心乱了。”

  神秀猛然惊醒,转过头去,只见赵太岁领着一位老僧悄无声息来到佛堂。

  老僧穿着一件黄色僧袍,脖子上一串念珠,每粒念珠都有小孩拳头大小,一共十八颗。

  他右手拿着禅杖,禅杖通体仿佛黄铜铸造,一看就很沉重。

  不过老僧拿着这禅杖走路,竟然悄无声息。

  “空海师叔。”

  神秀拜见道。

  这位是法华寺罗汉院首座,已经证得佛门法华道统三品‘金刚’。

  这佛门四大圣地,各有传承,法华寺立寺最短,以武入佛,反倒是神秀这种以画入佛者,在法华寺才是少见。

  老僧身材中等,不过气息雄壮,就像是一块经过千锤百炼的铁胚。

  他走进佛堂,看了一眼神秀桌上的画,开口问道,“真是一月能参悟【掌中佛国】?”

  当周铁衣在风雨湖显露【掌中佛国】之后,消息传到法华寺,罗汉堂首座就急急忙忙赶了过来。

  神秀思考了片刻,叹道,“确实是如此。”

  他的眼光落在赵太岁身上,如果赵太岁明悟前世宿慧,一日参悟【掌中佛国】他都不惊讶,但周铁衣凭什么能做到这点?!

  他想不通,所以入了魔障。

  空海也沉默了一会儿,片刻之后他说道,“即使他能够参悟,但毕竟是通过你的佛性领悟的,脱不出樊笼,你仍然占据优势。”

  这句话空海说的十分肯定,因为他已经是佛门三品,自然知道道统对于修行法门之人的克制。

  公输盛制造蒸汽机之后,以后所有的蒸汽机,只要不超出公输盛的框架,另辟蹊径,就在公输盛道统的约束中。

  只需要一个念头,就可以毁掉。

  神秀虽然还做不到道统二字,但是他修行的【掌中佛国】就是道统之法,是他传给周家兄弟俩的!

  即使不能毁掉,但也能够影响。

  神秀沉默不语,因为他觉得事情不会这么简单,但一时间他竟然想不出更好的解决方法。

  周铁衣那晚上出现,应该是故意来乱自己的心境。

  他拜道,“还请首座为我讲经说法一月。”

  他这是要借用罗汉堂首座的佛性,镇压自身杂乱的思绪,争取将状态调整到最佳。

  空海手中禅杖放下,杖尖直接没入佛堂,一股浩瀚之力镇压周遭,连那风铃也悄无声息停止响动,任凭风再大,也吹不动分毫。

  ······

  玉京山第七重楼牌,这里伫立着儒家的太学院,太学院祭酒乃是当朝三品文官,也是儒家三品‘立言’。

  太学院东侧,建了一座榫卯结构,青木大梁,飞角俏檐三层舞雩台。

  玉京山的气温本来就比山下低,所以这炎炎春末的暖风穿过青木大梁,挑逗檐角站立的嘲风,倒也显得清爽。

  舞雩台上,靠栏杆处,摆放着一张棋桌,两个矮凳,这里风景极好,可以差不多眺望整个太学院。

  左边坐着的是太学院祭酒张事忠大人,他的年龄和董行书差不多,儒家法门并不修长生,所以虽然在七品修身之时,比寻常人多打熬了一遍身体,但寿命也不过一百岁上下。

  最高的记录是活到了一百四十岁双庆。

  张事忠花白的头发整整齐齐压在黑色的缁布冠下,他的对面,坐着的中年文士更为随意,穿着春衫,头上挽一个发髻,用青玉簪固定。

  张事忠看着眼前的棋盘,笑道,“今日怎么不下围棋,想要下象棋了?”

  张事忠对面的文士名叫车文远,是国子监的讲经博士,因为为人风趣幽默,所以深受学生们喜爱。

  车文远笑道,“那位道门的宫主来了天京,听说其两百年未曾一败,我可不敢班门弄斧,因此这几天就在下象棋。”

  听到车文远这么说,张事忠无声叹息了一声,“长生真的有这么好吗?”

  他们儒家不修长生,所以五十知天命。

  车文远转头眺望下方太学院靶场射箭的学子们,过了一会儿才说道,“长生自然是好的,不过那都是世外之人该做的事,毕竟尘世之中人太多,总不可能人人都长生吧。”

  “圣上乃是天下君父,如何不能够明白这点啊。”

  张事忠感叹道。

  “他自然明白,只不过有人妖言惑众,一时间迷惑了圣上,所以清臣兄长身化美玉,乃是天降警示,为了点醒沉迷于修道的圣上,也为了警告这些妖言惑众之辈。”

  见车文远越说越大胆。

  连张事忠都皱眉道,“文远,此言不妥。”

  车文远是他们儒家的好苗子。

  不过三品何其艰难?

  更何况是儒家三品。

  午门前那跪着的梅清臣已经证明了。

  儒家乃是当之无愧,此世第一显学。

  连道家,佛家都要避其锋芒!

  即使只是三品,跪在午门前,连二品都拉不起来,连圣人都要头疼!

  但儒家三品难修!

  车文远就是很好的例子。

  他二十年前就入了儒家四品,儒家为了护住其赤诚之心,没有让车文远入官场,而是做了五经博士。

  想着车文远一边能够借助教书育人实践学问,一边能够在太学院观看天下局势。

  既在庙堂,又在江湖。

首节 上一节 89/57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为下一世攒灵根

下一篇:魔道降临美利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