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夏窃神权 第562节
莲花池最中心,墨俭这位平等王佛戴着玳瑁眼镜,目光悲悯看向面前的莲花池,池水之中倒映着西部九省道一座座寺庙吃土的现状。
他的周围,一道道佛光灿然,二十四诸天佛主们同样看着莲花池的状况,但是他们有的人却露出笑容,对着弥勒佛主的方向赞叹道,“弥勒佛主真是有不可思议功德,这法咒解救世人脱困,乃无上上咒语。”
被赞叹的弥勒佛主笑容满面,祂腰间有一布口袋,此时口袋打开,一道道人道功德愿力汇聚,让祂周身佛光大涨,也让祂借此机会圆满当时宏愿,成就辟支佛果位。
虽然已经收获良多,但是弥勒佛主仍然表现出谦逊的样子,双掌合十道,“天下人无辜,本座不过是恰逢其会罢了。”
弥勒佛主越是这么说,周围二十四天佛主们就越发赞颂起来。
所谓人情世故,佛教中的高人一定比普通人更加熟练,不然佛经之中也不会有那么多相互吹捧和礼赞了。
见此状态,墨俭忽然抬头,冷笑道,“若佛法只有这种程度,百年可灭,我不知道诸位在称赞些什么?”
墨俭如此不给面子,点破了弥勒佛法的核心,诸位佛主也面露尴尬神色。
他们也知道这【弥勒救世咒】的缺点,毕竟土依旧是土,不能够真正变成肉,如果佛法能够做到这一点,天下早就只用修行佛法了。
【弥勒救世咒】之所以能够将土变成肉,这还要从周铁衣传下的【太乙三光真箓剑经】说起,周铁衣在太乙观讲解这法门,目的是为了帮助天下鬼仙完成精气神的转化,以神还气,以气还精,重塑肉身。
弥勒佛主也听闻此法,不过祂却领悟出了别样的道理,现在西部九州的百姓食不果腹,这本质上是人体吸收食物内的精气。
既然精气神能够相互转化,那么人体能不能够跳过吸收精气,直接吸收神呢。
于是弥勒佛主结合佛教的【净口业咒】法门和自己的救世宏愿,推演出了这【弥勒救世咒】,百姓念诵此咒,与弥勒净土连接,供给信仰,而信仰又反补到百姓身上,化作神力,这神力通过炼制过的泥土直接显化,从而让泥土能够化作‘肉食’,直接养人。
这法门刚一出来,佛教众人都惊为天人,但是仔细推演之后,也发现了这法门的弱点。
【弥勒救世咒】虽然看上去和【太乙三光真箓剑经】一样,都是精气神三者的转化之法,但是两者最大的,也是最核心的差别,【太乙三光真箓剑经】符合能量损耗这个基本规律,【弥勒救世咒】却像永动机一样。
鬼仙养成肉体,是以众生之力养一人,修行百年的鬼仙空耗百年修行,也不过换取一具肉身,从数量和时间上,要完成这种精气神的转化,能量转化的过程中,都有大量的损耗。
但是【弥勒救世咒】却想要用天下众生的信仰养活天下众生,以后所有人都只用念经就养活自己,这就没有计算好损耗问题,无异于是痴人说梦。
除此之外,鬼仙是修行者中的精英,他们转化尚需要借助雷霆之力,家族之力完成阴阳蜕变的关键,普通人念咒如何能够与鬼仙相提并论。
所以这【弥勒救世咒】会导致一个严重的后果,百姓吸收大量不属于他们的神力,这些神力积攒在百姓体内,开始转化百姓的‘精’也就是身体,一方面弥补消耗,另外一方面让转化后的身体适应弥勒神力,成为非人的存在。
这种转化从这两个月的实验来看有三大劣势和一大好处。
劣势之一,大量使用弥勒神咒,最终身体会转化成为泥土的构造,虽然比阴魂要好,但以后也是土人,彻底失去生育能力,这就是平等王佛墨俭批评的,若佛教如此洋洋得意,百年可灭。
这是真正在现实意义上消灭底层生育百姓,如果百姓不生育,不产生大量新增人口修行这弥勒神咒,那么这道神咒连同佛教道统只会走向灭亡。
劣势之二,没有修行的百姓吸收了佛教神力,这些神力在他们体内积攒,又涉及到精气神的转化,会让他们的精神变得偏激,直接表现就是他们容不得其他人说佛教一点坏话,精神也会变得钝化,缺乏创造力。
劣势之三,土人身躯配合体内积攒的佛教神力让这些百姓以后就只能够修行佛教法门,不能够再转修他道,同时寿命大减。
但这三大劣势也造就了一大优势,那就是这些百姓当真如佛经中经过功德池洗礼的天人一样,皆是‘大丈夫之相’,他们能修行佛法,不惧疼痛,对佛教忠诚,这就是最好的僧兵。
只要能够用好这些僧兵开疆拓土,那么再用夺来的百姓和领土供养这些僧兵,也可以让这法门长久下去,所以在一开始知道了这法门的优势和劣势之后,即使是平等王佛墨俭都没有直接反对,只是表达了不满。
几位佛主听出墨俭的不满之意,打哈哈说道,“此法只不过是权宜之计,王佛宏愿非我等所能及,但王佛修行至今,为什么脱离墨家,不就是察觉到要达成宏愿,整个过程需要牺牲吗,所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若我道能够昌盛,至此万世太平,这【弥勒救世咒】也可以束之高阁。”
墨俭闭上眼睛,长长诵了一声佛号,“阿弥陀佛。”
他无法解决眼前佛教的困局,又不能够眼睁睁看着这么多百姓饿死,所以不满也只能够嘴里发几句牢骚话。
弥勒佛主岔开话题,转头看向旁边一位佛主,这位佛主和周围二十四天主显得格格不入,佛法流派众多,其中不乏偏激之人,如当初谋划周铁衣的欢喜天一脉就是这类修行偏激法门之人,因此他们才会从佛家中分离出来,团结一致,暗中结成二十四天。
眼前这位佛主浑身血光,杀气腾腾,身穿一件最质朴的沙弥僧衣,身后背着一根黑色似棍又似剑的武器,这就是法华寺三宝中的最后一宝,也是最重要的一宝,绝世神兵破戒佛牒。
这剑并不开刃,当初在佛陀手中,斩业不斩人,救济天下众生,但即使是佛陀,也难以做到真正的斩业不斩人,一次和神道大战,佛陀佛牒被神道算计,杀生染血,佛陀视之不祥,弃而不用。
但如此威力巨大的绝世神兵,僧人们怎么舍得舍弃,于是法华寺的主持机缘巧合之下获得了破戒佛牒,并以破戒佛牒为基础,建立了如今佛家四大圣地之一的法华寺。
而后法华寺每一代都专门有一人修行斩业法门,成为宗门护法,可惜绝世神兵现世需要大运,所以法华寺不是每一代的斩业僧都能够继承破戒佛牒。
因此破戒佛牒绝大多数时间都被束之高阁,不被人知晓,直到三十年前出现了一件大事,当时法华寺一夜之间半数高僧尽皆圆寂,之后才传出消息,一位烧火僧继承了破戒佛牒开了杀戒,打出寺庙,去向不详。
而且法华寺对这件事也忌讳至极,其中的细节都没有透露,随后也就不了了之,只是印证了当时佛陀弃用斩业法门这件事。
如今这位斩业僧成为佛教的杀生佛主,理所当然统领佛教僧兵,修行斩业法门,只不过在祂手中的斩业法门不再斩业不斩人,而是杀生为护生,连佛教内部很多人都不愿意靠得太近,生怕再应了佛陀那句‘不祥’之言。
“杀生佛主,如今大夏对我等咄咄逼人,这么下去也不是个办法,佛主可有应对之法?”
周铁衣和大明宫主在几个月前就制定了应对西部佛教叛乱的方法,那就是不主动出击,封锁西部九省道和大夏中央平原的粮食通道,借助大旱,让百姓们自己慢慢逃荒,这样能够有效控制战场形势,不至于让大夏四面出兵,难以维系自身的粮食供给。
如果等到完成工业改革和仙神合流,大夏国力到时候暴涨,自然能够从容收拾西方和北方的残局,当时这谋划十分中肯,即使是大夏圣上也认为有理,不然大夏陷入和佛教的乱战之中,即使赢了局部战役,但也要负担大量的灾民,还要派大量的士兵驻守,其中的粮食损耗是一个天文数字。
反倒是如现在一样,佛教出于自身理念问题,大夏不出兵在战场厮杀,只是封锁要道,那么佛教主动出击的情况必然很少,只能够靠流民去冲击,但却要负担九州百姓的吃喝问题,这只会让佛教的众多佛主焦头烂额,毕竟念经是无法念出一个太平盛世。
周铁衣能够变出‘钱’来,因为钱本质上是对天下货物的调运能力,但周铁衣没法直接变出粮来,所以在改革初期,他反而是大夏朝廷最大的绥靖派,能不大规模出兵占领,周铁衣绝对支持。
因此在西部佛教问题上,周铁衣的目标不是几次战役胜利,那是兵家的想法,治理天下需要战略胜利,改革初期,农业人口转化成为工业人口本来就缺粮,佛教能够帮助大夏负担西部九省道贫困人口,缓慢向改革地区输送那种只要给一口饭吃就干活的优秀劳动力,在周铁衣看来那是真正的活菩萨,至于这些人口如何在佛教治下活着,那就是佛教的负担,不是周铁衣的负担了。
弥勒佛这么一说,诸位佛主们也看了过来,【弥勒救世咒】的本质是暴兵流,几乎将所有的发展潜力投入了这一波僧兵,如果不能够完成对外扩张,真的拖个十年二十年,大夏腹地是眼睁睁看得越来越好了,但如果这批僧兵寿命耗尽,都回归佛国,那么到时候西部九省道的佛教除了一具空壳,就不再剩其他的东西了。
“对,周铁衣如此霸道,我等不得不行下下策,至少要出兵让他同意将粮食运到西部来,天下百姓都是百姓,为什么我们西部百姓就不能吃粮,只能吃土!”
他们等了几个月,希望大夏主动出击,来西部省道他们的大本营和他们打烂仗,大明宫主和周铁衣不动,反倒是这些佛主们坐不住了。
杀生佛主冷笑道,“你都知道是下下策了还这么蠢,我倒是有个更蠢的办法适合你,不如现在就将你送到太乙观和周铁衣斗法,输了你以身殉教,赢了你就当二十四天之主如何?”
那位佛主被杀生佛主这么直白的骂,神色愠怒,不过面对杀生佛主,他却敢怒不敢言。
墨俭在心中轻轻一叹,现在想来,他入佛教这步棋是真的大错特错,不过事已至此,后悔也不济于事,墨俭开口道,“杀生佛主有其他良策?”
杀生佛主看了一眼墨俭,“我正在想。”
其余佛主刚想要开口嘲讽几句,不料杀生佛主直接断开链接,他的佛陀身影消失在这幽冥莲花池之中。
黄庭州一处靠山的荒废小院。
杀生佛主从入定之中睁开眼,他面前一位皮肤发黄,营养不良的小女孩惊喜道,“二师父醒了,野菜已经煮好了,阿哥还摘了些野果,打了一只狍子。”
杀生佛主点头起身,外面传来一老者中气十足的声音,“小妮子快开饭吧,我早就说那和尚吃土就行,你非要等他入定完才开饭,倒是饿的我前胸贴后背!”
小女孩连忙说道,“来了,来了!”
小女孩兴冲冲推开门,外面摆好座椅,坐着一大一小两人,大的老者样貌在六十到八十之间,头发半黑半白,让人分不清他的年龄,不过红光满面,一看就是得道高人。
小的是一个十六七岁的青少年,正是小女孩的阿哥。
杀生佛主也不多言,他坐上位置,小女孩从旁边灶头端来一盆野菜,一些野果,两块狍子肉,杀生佛主只舀了一勺粥,老者倒是毫不客气,想要将两块狍子肉都放入自己碗中。
小女孩埋怨道,“大师父,有一块肉那是给阿哥的。”
老者哈哈大笑,“你阿哥若跟着这和尚再修行几天,就一起吃土了,不用吃肉,跟着我才天天有肉吃!”
不过他还是将一块夹到自己碗中的狍子肉递给了少年。
小女孩忽然问道,“我听说庙里面真的能够将土变成肉。”
随后又小声说道,“现在野菜几乎都挖没了,我很难挖到……”
杀生佛主喝了一口野菜粥,入口又苦又涩,他说道,“土不能变成肉。”
少年开口问道,“我听人说,只要逃到南方,那里有一位周天尊,虽然不能够变出肉,但能够让天下人吃饱,这是不是真的?”
老者冷笑道,“他若是真能让天下人吃饱,为何不让你们也一起吃饱?”
少年一时间语塞。
杀生佛主第二口将碗中野菜粥喝完,放下碗筷,说道,“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他要争道统,所以他不能够让天下人吃饱,至少不能够让现在这些不服他道统的吃饱。”
这句话深奥至极,少年和小女孩都没有听懂,只能够默默记着。
老者思考了片刻,颔首道,“这倒是有理,所以你吃土,我吃野菜,我俩倒是难兄难弟,只是看着他碗里的粮食眼红。”
第597章 损道
小院之中草木倒是比其他地方丰茂,一点都不像受旱的样子,因此即使已经是五月的日头,坐在院中仍然不觉得燥热。
头发半黑半白的大师父感叹完一句之后,又端起自己的碗开始吃野菜。
吃完野菜的杀生佛主忽然转头对少年说道,“其实不南下也可以让你吃饱。”
少年亮晶晶的眼睛看向杀生佛主,他从小早慧,为了吃食和养活妹妹能够做一切事情,如果不是知道自己遇到的这两位师父不是凡人,他早就弃他们而去,带着妹妹往南方逃难了。
“什么办法?”
“杀人。”
杀生佛主言简意赅地说道。
大师父抬起头,看向杀生佛主,等待对方下文。
少年听闻杀人二字,不仅没有惊诧,反而莫名有种兴奋之感,他摸了摸腰间别着的一柄‘箭’,那是一块雪白的骨头,类似于人的手臂骨,当初自己放牛的时候在山野中捡到,从此之后就无师自通了箭术,而且这柄箭还会自己回到身边,再后来逃荒的时候就遇到了两位师父。
这几个月他们倒是没有教自己什么修行之法,仅仅传授了读书认字的道理。
少年从小就知道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自己两位师父有大神通却不愿意教自己,现在二师父既然让自己杀人,那一定会教自己杀人的手段。
“杀谁?”
少年声音略微嘶哑地问道。
大师父忽然皱眉,插话道,“你不觉得这和尚离经叛道吗?杀人吃饭,这天下哪有这般道理?”
少年第一次反驳自己的大师父,“大师父,您有大神通,所以不懂杀人吃饭的道理,但去年冬天,在没有遇到您之前,我和妹妹逃荒,路上有贼想要杀了我们,煮在锅里面吃了。”
大师父听完,沉默不言,他确实不懂这个道理,他是天生异种,一出生就站在食物链的顶端被世人供奉,而后与道尊同游,对于他们而言,吃饭是不用考虑的事情。
末了,大师父问道,“那你想要以后当贼吗?”
少年毫不犹豫地说道,“大师父怎么这个时候反而糊涂起来,您之前不就告诉我们,圣人乃是天下大盗吗?虽然最近您和二师父说的话我没有完全懂,但也知道,南边那位周天尊,他让天下的粮食都不运到我们西北这边来,所以我们这边人要么只能吃土,要么只能够吃人,只有在他治下,才能够重新当人,他就是您以前口中的天下大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