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夏窃神权 第478节
自然有人替他压制武勋。
身穿淡紫袍服的柯黯然出列,反驳道,“葛老将军此言差矣,如果前线将士正在进攻,这废除五帝祭祀自然有碍,但是从十月开始,前线就一直在据点而守,如今又是寒冬十二月,反攻更是无稽之谈,何来威胁前线将士安危,更何况即使废除了五帝祭祀,又并非没有替代之法。”
柯黯然对御座之上的大夏圣上拱手道,“臣提议废除五帝祭祀,以日月大道尊为替。”
柯黯然这一拱手,顿时让刚刚还义愤填膺的群臣们反应过来,他们错愕地看向御座之上的大夏圣上,眼中惊怒,悲愤,难以置信交加。
废除五帝祭祀,以日月大道尊为替。
也就是大夏原本属于五帝的气运,之后都会开始转向日月大道尊。
而日月大道尊是谁,大家心里都清楚。
当初只不过觉得是周铁衣写的阿谀奉承的诗词,但现在看来,这诗词中的日月大道尊才是大夏圣上如今的目的。
他太想要成圣了。
不少人心中闪过这个想法。
唐安世在大夏圣上露出笑容的时候,就意识到局势不是他想的那么简单,现在柯黯然开口,彻底坐实了大夏圣上真正的想法。
废除五帝祭祀从来都是目的,而不是虚晃一招的手段。
唐安世转头看向周铁衣,他想要知道周铁衣为什么会同意这件事,难道周铁衣的根基不在五帝五行之上?
不可能,当时在朝堂之上,周铁衣显化的麒麟之相,汲取五帝五行祖炁,这是做不了假的,五帝五行一定是他的根基之一,他为什么会同意自损根基?
一个个想法从唐安世脑海中浮现,不过现在不是慢条斯理思考的时候,他转身,面向丹陛之上的大夏皇帝,“五帝天命说乃是儒法根基,废除五帝祭祀,天下儒生不许。”
当唐安世说出天下儒生不许的时候,一条虚幻的大道就要以他为中心开始凝聚。
不过还没有等这条大道凝聚,会合天下儒生的心意。
一道皎洁的满月从天后的珠帘下腾空而起,月光清冷虚幻,从极高处落下,一时间金銮殿上原本作势欲飞的金龙真的就腾空而起,结合大夏最为精华的国运,化作九条金龙,伴随着月光,隔绝与外界的联系。
从唐安世身上腾起的炙热的浩然正气,在金色的国运冲刷下,被压抑到了极致,让其一身儒道修行,难以发挥出十之三四。
“唐尚书也要学董司民,咆哮朝堂吗?”
天后淡然开口道。
她能够在前两天镇压董行书,自然也能够再镇压唐安世。
唐安世毫不低头,看向珠帘之后的天后,“天后能够镇压我和董行书,难道能够镇压天下读书人吗?如果天下儒生不许,大夏江山社稷,即日起将乱!”
唐安世掷地有声地说道。
这也是这个世界修行者们需要和普通人妥协的地方,统治天下,最终还是以普通人居多,更何况除了上三品近乎已经超脱世俗的修行者,其余即使是中品的修行者,和普通人之间的差别也并不大。
“这倒是不劳唐尚书费心。”
周铁衣适时开口道,“唐尚书所言天下儒生不许,其实仰仗的也就是天下是以儒家官员治理为基础罢了,不用说的那么冠冕堂皇,臣有事启奏。”
周铁衣从衣袖之中拿出准备好的《官吏一体策》。
薛明浩小心翼翼走下台阶,从周铁衣手中接过奏折。
“臣之所以赞同改易五帝天命说,核心的原因是儒家之道以五帝天命自居,因此故步自封,从儒圣寂灭至今,儒家一品‘立德’,除了一位酒剑仙之外,皆以五帝五德为基,两千年来,臣未尝看到儒道之进步,只看到了儒道的固守残缺。”
“若天下还是之前那个天下,儒家固然可以维系天下的稳定,但是如今神道祸乱,荒古九神复苏在即,若儒家不能够进步,那么以前的固守残缺就是今后的取死之由!”
“所以若儒家真的以为儒生们不许就治理不好天下,臣倒是愿意一试,真正让天下百家来治理这个天下,臣请官吏一体,使特科成为常态,录取百家之士,若儒家的人不想要当官,有的是人想要当官!”
周铁衣朗声说道。
周铁衣的奏折送呈到大夏圣上面前,他打开奏折,一目十行地读了起来。
他眉头时而紧皱,时而舒缓,这篇策论好坏参半。
若放在以前,大夏圣上是绝对不会同意上面的改革,官吏一体,不仅是在撅儒家的根基,同样也是在损害中央集权。
但现在,他想要压制儒家,彻底废除五帝祭祀,自然不会在这个时候瞻前顾后。
倘若他能够成圣,在四十九州乃至更大的天下都是圣人,大夏的皇权自然也不会像以前一样局限在玉京山上,当然不用担心损害中央集权。
倘若他不能够成圣,连天下都不是他的,那就更加不用担心了。
和普通人想的治理天下是优中选优不同,当了二十多年的皇帝,大夏圣上知道治理天下,绝大多数的时候都是在一个坏的和另外一个更坏的结果中选择一个。
在大夏圣上读奏折的时候,百官们也在思考刚刚周铁衣的话,通过这番话,他们大概能够猜测出奏折中写的是什么。
于是除了儒家,兵家之外,朝堂之上其余诸子百家之人神色变得犹豫起来。
今天朝堂上的局势一波三折,从最开始唐安世参周铁衣这件事是预料之中的,其余后面的两个变故都出人意料。
本来当柯黯然说出废除五帝,以日月大道尊为替代的时候,百家还是偏向于儒家和兵家。
虽然他们平时被儒家和兵家压制,但是他们也有不少法门是以五帝作为根基,特别是像兵家所言,五帝祭祀不仅关乎到道统还关乎到前线的战事。
如果前线战事出了问题,那么他们也不用再讨论道统了,以后都要披毛戴羽。
但周铁衣之后提出的官吏一体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
不少其余诸子百家的堂官们抬头,看向正在读奏折的大夏圣上的脸,想要读出上面的内容是不是和自己想的一样。
他们能够当上堂官,很多人即使不是修行儒道,也读了儒家经典,通过了科举考试。
正是因此,他们才更知道科举对于诸子百家的不公。
如果能够改革科举,真正录取百家之士,那么现在就是真正千载难逢的机会。
所以百官们的态度才是从偏向儒家和兵家转变成为犹豫不决。
如果这次移除五帝祭祀不会影响到前线的战事,他们更是倾向于支持周铁衣提出的官吏一体策。
大夏圣上看完了策论,闭目冥想了几息,然后看向柯黯然,“五帝起源于神道,此事可否属实?”
柯黯然拱手道,“此论断早已有之,甚至有猜测,五帝乃是当初荒古九神中五人准备的神胎,只不过儒释道三家从未宣之于口。”
五帝起源于神道,本来就是事实,只不过以前为了共同的利益,才从来都没有说出来。
大夏圣上沉吟着颔首道,“如今神道为祸天下,荒古九神复苏在即,五帝若是起源于神道,还是荒古九神的神胎,这件事确实不可不防,至少在查明之前,朕欲暂时终止五帝祭祀,避免神道借取大夏国运,诸位以为如何?”
这是另外一个角度给诸子百家的解释,作为百家的顶层,大概也知道当初五帝立国的基础,人族建立属于自己的帝国,自然不是凭空建造出来的,五帝从荒古九神的地盘中分割领地建立人族帝国,五帝以前在荒古九神的势力中自然不可能是无关紧要的小卒,这是可以轻易推断出来的事情。
现在大夏圣上当众说出了五帝可能是荒古九神的神胎,进一步说明了事情的严重性。
之前百家担心的是移除五帝祭祀可能影响到与渊蒙的战事,但是相较于荒古九神的复苏,渊蒙的战事一下子又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
政治绝大多数的情况都是在一件坏事和另外一件更坏的事情中做出妥协。
百官们不说话,武勋仍然想要再坚持一下,刚刚怼周铁衣的老将军正欲开口,“圣上……”
不过他话还没有说出口,大夏圣上就打断说道,“葛老将军也欲学天下儒生,来个不许不成?”
“墨石的事情朕没有追究过前线将士,缺少钱粮的事情朕同样想方设法凑齐,拒马城失守朕也没有责问一句,而现在朕希望兵家能够据城守住三个月,如果这都做不到,朕养这么多兵来干什么!”
大夏圣上一句话就将武勋们给怼了回去,之前一次次对于前线的退让,此时都成为了反驳兵家的关键。
如果兵家连据城而守三个月都做不到,那就真的是前线兵家的能力有问题了。
葛老将军张了张嘴,他终究是没有找到合适的理由反驳。
大夏圣上转头看向唐安世,“至于唐卿,若你仍旧不同意,那就请辞吧,其他人若也是那句‘儒生不许’,也一并请辞就成,所缺职位一律由副官依次进补,若官员不够,则以胥吏进补。”
随着大夏圣上确定了这件事,天下气运开始猛烈的变动起来,巨大的变动甚至从虚幻影响到了现实,一波地震以玉京山为中心,向着天下扩散。
无数象征着五帝气运的地龙哀鸣一声,从强盛转为暗弱。
连一向固若金汤的金銮殿都因为地震簌簌落下尘埃,唐安世突然之间面色从红润变为死灰,然后猛然咳出一口鲜血,炽白的浩然正气随着鲜血落在大殿金砖之上,发出冰块落在炙热铁板上的声音。
第500章 学宫将开
落日关,左将军府。
江守城比尉迟破军还要大上十岁,不过兵家修行,在死亡前,都会维持住身体最强盛的状态,所以江守城外貌仍然是一位黑发黑须的中年人。
他气势浑厚,端坐在猛虎下山屏风前,左右参谋正在送来各种资料,等待着江守城的批阅。
“恩主,这是北省商会送来的信件,那位盛世侯可一直都消停不下来,准备合拢土地,用作大型农庄建设。”
江守城的幕僚宋明镜也是纵横家的人,纵横家在朝堂上失势之后,绝大多数都转向了地方,作为王府,将军府的幕僚。
宋明镜说的是周铁衣开办银行这件事,将八大商会的钱庄划拨出来,成立银行,在大夏交易所上市。
而八大商会背后原本的势力自然可以通过股票大赚一笔,只不过这次好处并不是白拿,相对应的,八大商会以及他们背后的人就要拿出土地,统一成立农业公司,进行大型机械化耕种。
“用土地换股票,他还是那么会做生意。”
江守城一眼就看出了周铁衣这招最核心的东西,土地是实的,股票是虚的,怎么算周铁衣都赚。
“那恩主,这件事……”
宋明镜揣摩着说道。
左将军执掌前线战事,一向特立独断,所以即使是最亲近的幕僚,宋明镜也很少会直接帮左将军做出决断,大多数都是按照江守城的吩咐做事。
江守城沉吟了片刻,“以我的名义写一封信,同意北省商会天京周围的土地合办农庄,不过明年要看到农庄确实有成果,不然就算股票涨得再好,地里面不涨粮食,老夫也不会继续同意。”
“是。”
宋明镜点头应诺,大型机械化耕种,这在大夏是头一回,之前因为墨石成本极高还自带污染,所以即使墨家,公输家有机关术,也从来没有应用到农业发展之上,大家都不知道结果,江守城也只能够走一步看一步。
宋明镜提笔写信,江守城感叹着说了一句,“其实就算老夫不许,现在天京的改革恐怕也很少有人能够拦住这小子了吧,早知道这小子隐藏得这么深,说什么当初也要抓到这落日关来,可惜梅清臣没有将他从朝堂上赶出来,反而还被他收服了。”
随后他又想到了一件事,“这小子好像还没有婚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