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夏窃神权 第449节
当初在蛮荒时代,周铁衣所留下的伟业仅仅只够覆盖炎黄部落的族人,但随着他将蛮荒时代的众人带到现在的时代,同时锚定了人族大兴这个‘现实’。
虽然这个过程中他参与地并不多,但是作为一切的起因,这个世界人族发展兴盛都无可争议地受到了他的影响,这就是一道堪比圣人的伟业,所以他才能够执掌炎人氏传承下来的人道之火,而凭借手中的人道之火,他也能够覆盖如今归属在他门下的原始部落众人。
橘红色的人道之火绽放出万丈光辉,这光辉明亮,其中有人族最开始钻木取火,驱赶走兽,烧烤食物,有后来盗取神族之火,培养自身信仰,建立人族神庭,到之后的影像开始略微模糊起来,有人族城镇建立,万家灯火照亮,有两国战争,战火纷飞……直到跨越到了现在的历史节点,黑峻峻的蒸汽机械中,煤炭在赤红色的火焰中燃烧,迸发出强大的动力。
这些景象万千,跨越万载历史,覆盖人族文明变化,远比眼前近十万人的祈愿恢弘,所以对于周铁衣而言,他不用担心和其他神祇一样被愿望覆盖,只要他掌握着人道之火,代表着人道继续发展的趋势,那么他就可以覆盖一切人类的祈愿。
温暖跳动的光辉从一处处篝火塘中跳起,那燃烧的火星就像是有灵性一样,落在周围祈祷众人的身上,开始转化他们的体质。
随着人道之火一遍遍梳理部落战士们的血脉,他们体内中原本传承的中品神祇的血脉开始不断被优化,周铁衣也没有完全以自己的五行血脉去取代他们原本的血脉,而是在他们原本的血脉之中,通过激活传承的部落之火,增强了人道之火的威能。
因为伟业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共同性。
周铁衣现在确实拥有堪比圣人一样的伟业,如果将伟业比作是水的话,相当于他拥有大海之力,近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伟业需要承载物,炎黄部落的战士能够承载接近中品的伟业蜕变,是因为部族参与了人道之火的传承,同时从祭祀周铁衣开始,就参与到了所有的历史进程,因此他们也同时是伟业的参与者,所以能够承载从周铁衣流向他们的力量。
但是其余的部落战士却不同,当初周铁衣想要将炎黄部落收服的奴隶转化成为自己的眷属之时就发现,如果对方没有深度参与到伟业之中,那么即使自己主动分配这份力量过去,力量也会迅速流逝,而参与越少,流逝越多,以至于最后德不配位,引来灾祸。
而且在如今神庭的体制上,周铁衣是以众神盟主的身份统帅神庭,他仍然需要保证祭祀自己的炎黄族人拥有最强大的力量和最崇高的地位,直到炎黄部落通过血脉后代的方式,将莽荒部落同化,让所有人都流淌着炎黄部落的血脉,虽然这种传承落后,但却有效保持内部稳定和向心力。
所以这次培养眷属,周铁衣以帮助这些中品神祇部落的血脉眷属梳理为主,而经过他的这番梳理,即使是中品神祇的血脉也能够接近上品,同时本源与人道之火连接,加上传下来的武道,已经远超普通人一大截,如果这样都不能够比别人优秀,那么即使灌注再多的力量,也只会培养废物。
想到这里,周铁衣看向了五百炎黄部落之人,他现在确实有实力给这些炎黄部族之人灌注更多的力量,让他们直接成为人上人,一出生就拥有完整的中品实力,能够自如调动五行祖炁。
但这种一出生就强悍无比的种族并不少见,就比如凤族,龙族,但最终这两个强大的种族仍然被人族取代,这也证明了这种出生就人上人的种族虽然对于个体是一种有利的保证,但是却不利于整个族群的发展。
而且按照周铁衣的推算,他如果进一步灌注力量到炎黄部落的血脉之中,就会导致炎黄部落的人生育率下降,成长周期变长,因为强大的生命需要更长的时间孕育,这也是天地的基本规则。
反倒是就保持在这个程度最好,凭借自己的生育权柄,加强炎黄部落的生育力,抵消一部分本质提高带来的生育率下降,同时每个个体保留一定操纵天地祖炁的天赋,但又不完全跨入中品行列,让他们拥有更高的起点同时还有更多的可塑力。
想通这点之后,周铁衣没有将力量灌注到炎黄部落人的身体之中,反而降低了他们体内的血脉之力浓度,不过增加了除开五行之外自己后来领悟的诸多规则。
随着周铁衣心念起伏,一座座篝火塘中跳动的篝火之中显露出光辉无碍,面容在众生之间变化的神祇之相。
“尔等得天独厚,有神祇血脉传承,但不可持强逞能,怠惰散漫,不然今可赐之,亦可免之。”
被温暖的人道之火包裹的莽荒部落之人恭敬地回应道,“谨遵神谕。”
随后周铁衣又看向一位位莽荒部落的神祇,“他们今后仍然是尔等眷属,尔等当起教导之责,若有疏忽,吾亦将尔等贬入凡尘!”
被训斥的蛮荒部落神祇们又惊又喜,对周铁衣连忙拜服道,“谨遵神主之命。”
在曹善让蛮荒部落诸多人类主持篝火祭祀的时候,这些蛮荒部落的神祇仍然担心是不是之后自己的部落之人就完全归属于炎黄之主了。
虽然现在名录太一玉碟之后,祂们实际上的信仰之力已经由周铁衣的太一玉碟统一发放,但是上百年形成的习惯,仍然让祂们觉得有属于自己的信众才能够安心,在这一点上包括霞光窑主等外来神祇也一样。
太一玉碟统一发放神祇信仰确实是从古至今都未有的改变,这类似于神道之中的大一统,真正确立了周铁衣这位至高无上的唯一神,甚至分裂了普通神祇和信众之间的关联。
对于这种变化,周铁衣本身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效法对象,他只能够大概推测如果自己完全收拢信徒的信仰,就会形成类似于西方一神教一样的体系,一切的荣光都来源于上帝,即使天使,先知也只是代行上帝在人间的旨意。
这固然有利于形成统一的战斗力,帮助个人实现飞升,但是对于群体的发展而来,好像又不完全对,所以到了这一步,周铁衣也秉持着走一步看一步,不将事情做绝对的想法实行。
所以在这些属神看来,周铁衣反而是利用祂的伟力帮助自己梳理了眷属的血脉,这些血脉仍然是自身规则的延续,只不过能够统合在人道之火下。
大体处理完太行神庭的事情之后,周铁衣神念遁回了天京的身体之中,思考了片刻之后,他向着周母的守一院而去。
此时时间已经悄无声息过去了一天一夜,周母看到周铁衣来到自己院子中,好奇地问道,“你今日怎么有空来我院子里了?”
周铁衣抓起盘子中一颗梨子直接开口咬,边咬边说,“我怎么就不能够来母亲这里了,莫不是母亲嫌我闹腾。”
周母目光落在周铁衣身上一会儿,然后拿起一个梨子和旁边的小刀,削起皮来,“我倒是喜欢你一直在我这里闹腾。”
周母虽然不参与外事,但是对于如今的局面却看得剔透,随着周铁衣参与大夏的改革越来越多,他身上的事情甚至比之前担任诛神司督查院院长的时候还要多得多。
就比如他才消失了一天一夜,虽然对外早就吩咐是自身武道有了新的参悟,需要静修一日,但是如海一般的公文仍然飞向周府,若他消失再久一点,恐怕一位位大人物就会亲自来周府探查情况了。
而周铁衣能够这么忙碌之中仍然抽取时间到自己这里,肯定不是来小孩到母亲怀里撒娇那么简单。
削好一个梨子,周母将手中梨子递给周铁衣,大概也想到了儿子找自己的原因,“你是想要问我找到了进入三品的契机了吗?”
解铃还须系铃人。
当初周母就对周铁衣说,她当初的情关已经悄无声息从周父身上转移到周铁衣身上,她当初因为犯了杀劫,所以觉得有愧于他人,过不去自己心中一关,所以要教导周铁衣做事留一线,取上天截一线生机之意。
而如今周铁衣在墨石案上的处置,不仅给成千上万人截了一线生机,还推动了天下百姓生活的变化,让整个天下生机变多,她虽然不出门,但也知道天京外面百姓,几百万上千万人都受到了周铁衣的恩惠,谈论起周铁衣的时候,都称赞不已,差点口诵圣明了。
在这无形之中,她心中当初对他人的愧疚之情自然也消了,自己当年虽然不懂事,没有给别人留一线生机,但自己懂事之后,教导的儿子能够给天下人留下一线生机,这自然就是佛家所谓孽因结善果,有始有终。
“知我者,母亲也。”
周铁衣摇头晃脑地说道,同时拿起周母的削好的梨子开始吃。
周母眉头紧皱,她的心结确实解了,但她仍然不敢贸然突破三品。
还是之前的原因,看似她是因为心结所以久久不能够入三品,但实际上她从始至终都是被大夏的困龙局困在玉京山之上,作为道家钦点的亚圣种子,她一入三品牵扯得太多。
现在外人不知道她的情劫转移到周铁衣身上并且已经解开,还以为她困在周擒龙身上,只有等周擒龙寿元将尽,才能够解开心结,所以这反而对她,对周擒龙都是一种保护。
“解开了,你问这事……”
周母转念一想,说道,“你是想要问我能不能够保持在这种状态下,继续三品之后的修行?”
周铁衣连连点头,周母能够瞒住自身修行,自然是多几天是几天,但周铁衣并不想要周母的修行停滞不前,既然周母能够在四品的时候见三品天象,那么如今心结脱困,又有自己的帮助,自然能够看见更高层次的风景。
周母听到儿子没有让自己立刻突破三品,引起更多的变数,轻松了一口气,说道,“道家三品之后的修行你已经了解多少?”
周铁衣笑道,“这不是正想要向母亲你询问吗?”
虽然周铁衣如今已经能够通过其他人了解道家三品之后的修行,但是通过周母询问,才能够更好把握周母的状态以及当今大夏圣上的状态。
周母想了想,说道,“道家修行,总体上就四句话,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化虚,炼虚合道。”
“练气化神这一步,就是六品到三品修行的全部,先以天地祖炁养阴神,阴神充沛,能够初步脱离肉体,而后借助天地至阳至刚之气,转化为阳神……”
说到这里,周母停顿了一下,“当然你传出那套‘地仙’理论现在看来也是一条大道。”
“阳神转化,聚气凝形,抛弃原本血肉之躯,与天地某一种祖炁同在,称之为‘天象’。”
“一念动,祖炁升腾,风云转化,确实是天象之威。”
周铁衣颔首认同道。
“不过‘天象’是外在转化,道家三品还包含了第二层,也就是我之前在你面前演示的天人化生,道家阳神聚气凝形,抛弃旧躯,实际上已经蕴含了一部分天人化生的道理,初入三品的时候,能够自我化生,不能够帮他人化生,但三品之道日渐精深,掌握天地阴阳转化玄机,自然能够天人交泰,化生万物。”
说罢,周母拿起周铁衣吃剩下的梨核,放在手心,然后五炁云集,梨核在手心之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第468章 道家二品‘守虚’,一品‘并生’
“这似乎并不是什么难事。”
周铁衣从周母手中接过那株梨苗,在他手中,梨苗继续成长,显得青翠欲滴。
周母笑而不语,拿起小刀,在自己左掌划拉一下,手掌出现一道血色伤口,但下一刻那血色伤口竟然慢慢开始愈合,与此同时周铁衣掌心之中的梨苗竟然出现了一道刀刻一样的伤痕。
周铁衣目光一凝,“天人交泰,原来如此!”
周母继续说道,“炼气化神之后,称之为炼神化虚,或者炼神还虚,虚者,非空非有,如月之缺。”
周铁衣认真思考周母这番话,大体上弄清楚了道家的‘虚’和佛家的‘空’的区别,空是绝对的无,但是虚是暂时的无,实质的有,就比如月亮未满之时缺少的部分,看似是月缺,实际上那一部分一直都存在,所以道家有言,虚者,亘也,看似为无,实则全有,如同大道,世人不见,却养万物。
“神者,虚实之桥,故天人化生,我守虚,虚者受损,损之不能,实者受缺。”
神,阳神,阴阳转化之基,或者单纯的指万物的灵性,这是虚实转化的桥梁,所以能够炼神还虚,当阳神转化为‘虚’这个状态的时候,那么即使它受到了损伤,但是却无法在物质世界直接表现出来,因为‘虚’本身就是物质世界的空缺,但是桥梁仍然存在,所以可以通过天人化生在与之关联的实物上表现。
刚刚周母天人化生了这株梨苗,看似梨苗与她是两个完全独立的个体,但是当周母以守虚之法存在的时候,那么一切对周母的损伤都会体现在梨苗上,直到梨苗这个实体完全被损毁。
“原来这就是道家替死之术的原理啊。”
周铁衣感叹道。
替死之术在这个世界是真的能够逆天改命,是毫无疑问的大神通,即使在前世的神魔玄幻小说之中,也有着bug级别的能力,堪比于无敌防御,现在周铁衣才懂道家这门术法核心的逻辑。
“这也只是二品‘守虚’的一种表现而已。”
周母回答道,同时解答了道家二品的称谓,守虚!
周铁衣顺势梳理了一下道家修行的门路。
首先道家三品,成就‘先天之人’,这与那些强大的天生神祇近乎没有区别,因为是与某种天地祖炁同生,因此自然就掌握着相应的权柄。
如果按这条路继续走下去,那么道家也可以继续走神道这条路,也就是代天行权,因此前世神仙经常不分家,两者之间的转化自然流畅。
但是道家有第二条路走,那就是‘守虚’。
如果将神权比作是天地实质存在的规则,那么守虚就是守住这些实质存在规则的相反面,虽然‘虚’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却不会在现实之中具体显现,就像是道的轮廓一样。
因此守虚既能够借用天地规则,但同时又不会被规则所束缚,如同假人脱身。
想到这里,周铁衣忍不住笑道,“道家这修行还真是聪明人的取巧之法啊。”
随后他又看向周母,总算是明白为什么周母说当初她的情劫已经悄无声息从父亲身上转化到自己身上了。
周母本来就绕过了阳神,见了天地六气变化,同时参悟了一定的天人化生原理。
但最高明的天人化生本来就是生育这种自然规律。
所以周母和周父的结合,诞生下周铁衣,周母守虚致静,那么周铁衣就是‘实’,继承了她情劫因果,当周铁衣这个实弥补了当初她遗憾的一线生机之后,她自身也就圆满了之前缺陷的心境。
“母亲已经触摸到了二品‘守虚’了?”
周铁衣惊喜地问道,今天他来,其中一件事就是想要看能不能够在修行之上帮助母亲,但母亲这位道家钦定的鱼龙该不说果然恐怖如斯,不声不响之间,不仅在天下人眼皮底下守虚致静,已经完成了心境修补,还顺势看到了更上一层楼的风景。
周母颔首道,“我本来就领悟了一些天人化生之法,又在你和妙玉身上参悟五帝阴阳之法,再不能够圆满天人化生之境,岂不是蠢笨如猪狗,只不过我这守虚之法对于你来说并不是什么好消息,你莫要怪我就行,我准备真正登入二品的时候,再换‘实物’。”
周母的守虚不像是其他道人,经历过完整的天人化生,养育了‘实物’,她是直接取巧,凭借生育,养育了周铁衣,所以将周铁衣当做自己天然的‘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