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夏窃神权 第366节
所以即使是秋雨连绵,校场之中的演练仍然没有停歇。
校场旁边,诛神司督查院。
梅俊苍,胡文郎,吴谦三人处理着各项事务,其中不少都是百姓们通过‘上访策’投送到督查院,要求督查院审核,再与各部联络的信件。
处理完了外事,接下来就是内事。
胡文郎看向梅俊苍,道,“要到月中了,该去库房院申报银两了。”
各院的支出用度在月中之前的一两天通报给库房院,库房院拢好之后,再申报给户部,户部下发相应的钱粮。
虽然现在库房院钱粮充足,诛神司甚至能够‘自给自足’,但是这种正常的申报流程还是要遵守的。
只不过胡文郎说话做事很奇怪。
因为梅俊苍现在是奉圣上旨意,代领督查院院长的职位,即使通报给库房院是该梅俊苍做的事情,但也应该是梅俊苍吩咐胡文郎做,而不是胡文郎让梅俊苍去做。
周围忙碌的文吏们头埋得低了一些,对于上面的争斗,他们略有耳闻。
现在统领督查院的位置,本来应该是胡文郎胡副院长的,只不过梅俊苍献了贺表,讨得圣上欢心,让梅俊苍横插一脚,还‘代领’了督查院院长职位。
这意义就非同凡响了,梅俊苍你作为周侯的徒弟,这个时候不应该是礼让吗,怎么见了权力,连老师都忘了?
联系梅俊苍以前的作为,大家顿时为周侯感觉不值。
特别是在督查院,乃至诛神司众多文吏,武官眼中,现在谁比得上周铁衣的威望,你梅俊苍也不照照镜子,看看自己学得了老师几分本事?
没有本事就取了老师的位置,说见利忘义都说得轻了点!
梅俊苍洞幽的眸子抬起,看向胡文郎,轻声说道,“这件事我已经处理好了。”
周围文吏们听到此言,在心里略微不屑地笑了笑,果然,徒弟学到一半就背叛师父,连管手下都管不好。
胡文郎露出笑意,“那就好,那就好,我也可以偷得浮生半日闲了。”
说罢,他看了看外面的秋雨,拿起报纸,向外面的凉亭走去。
凉亭之中,墨妃的声音在胡文郎耳边响起,“文郎,他抢了你的位置,你真不动手吗?”
墨妃的声音带着蛊惑。
胡文郎优哉游哉看着报纸,在心里说道,“那天梅俊苍和周铁衣闹翻,我不在场。”
墨妃扑哧笑道,“周家小哥看来信不过你啊!”
胡文郎看向心神之中的墨妃,“他那么聪敏,肯定觉察到了你我两人的奇怪之处,他事事工于算计,不信任我也正常,不然也不会让我们两人住在周府之内了。”
当初周铁衣让胡文郎和墨妃住在周府之内,就有就近监控的意图。
“所以他们师徒‘闹翻’这是他之前做好的算计?”
“这不是很明显吗?只不过为了这次算计,他们师徒是真的分道扬镳了啊,至于我,倒是没有多少想要动手的想法,他许诺给我的已经给了,你说的,他其实从来都没有许诺给我过。”
胡文郎眸子幽深,看向面前的报纸。
当初周铁衣招揽胡文郎,给了两个许诺条件,一个是小说家更进一步的道统,如今在《天京报》上,因为梅俊苍去办《法治报》,周铁衣离京,所以都是他一个人说了算,而报纸的作用已经凸显,同时借助办理《天京报》,胡文郎已经触摸了小说家四品‘入真’,也就是以假乱真的开始。
还有什么比报纸更容易以假乱真呢?
特别是这个报纸还是如今大夏销量最好,信誉最高,有官府背书的报纸!
另外一个条件,那就是正六品督查院副院的官职。
这些周铁衣都做到了,至于那暂代督查院使的位置,周铁衣从来就没有许诺给胡文郎过。
墨妃透过胡文郎的眸子看向眼前的报纸,报纸上刊载着《论财货》,她笑道,“这可不像你以前的性格。”
胡文郎知道墨妃说的是他的前世,是他从来不承认的前世,“我以前是什么性格?”
“你以前啊,就和现在的性格相反,和这文章写的性格一样,人之所欲,若沟壑极渊,望之不见底,即使高入青天的山峰也填不满,你想着天下都是你的,谁动你的天下,就杀谁!”
第362章 好文章
潇潇秋雨之中,胡文郎闻言,在心里笑道,“那我以前一定是个大混蛋。”
墨妃调笑之意稍减,忽然如山雨般哀愁,“是啊,是大混蛋,但也是大英雄呢。”
胡文郎继续看向报纸,他倒是不在意这篇文章本身,而在意周铁衣出现的地点,墨城。
他反问墨妃,“你一直在说我的前世怎么怎么样,那你呢?你想过重新找回自己的前世吗?这样跟着我,终归不是一个办法,他现在就在山铜府,或许他能够帮你。”
墨妃笑道,“若我想要找回前世,何须他人来帮?既然文郎都不想要前世了,那么不如我们就重新开始,将那副臭皮囊丢给他们,看一出乐子得了。”
“乐子?”
胡文郎沉吟片刻,而后笑道,“那这乐子一定很有趣。”
督查院中,梅俊苍看了一眼在外面凉亭看报的胡文郎,他转头看向自己面前的《墨者报》,读了一遍,他沉吟片刻,取出一份奏折,开始书写,片刻之后就写好了一本奏疏。
《论报纸弊端疏》。
八月十五,中秋佳节,丹桂飘香。
当夕阳偏转,玉京山已经能够看到月影的时候,皇宫内就会有礼官出宫门,邀请佛道两家修士入宫赏月。
这是从太祖时期留下的制度。
中秋象征着家人团圆,所以一般这个时候,皇帝即使十分宠爱重臣,也会让重臣留在家中与家人团圆,没必要到宫里面来祝贺。
反倒是僧道,因为出家,是世外修行之人,和皇帝一样是‘孤家寡人’,所以太祖不忍其独过中秋,八月十五的时候,就会要求玉京山有名的僧道进宫,一起用宴。
月过中天,宴饮正酣,大夏圣上举杯对左右僧道笑着说道,“两位可有诗赋,一同咏月?”
右边的大和尚笑着刚想要起身,左边的大明宫主故意在对方半起身的时候抢先开口道,“和尚懂什么诗赋,倒是贫道有一文章,可以咏日月,愿献与圣上。”
左右侍从微微一愣。
这话有点耳熟啊?
大明宫主,这文章该不会又不是你写的吧?
大夏圣上笑道,“咏日月的文章啊……”
他笑声绵长,意味不明,问道,“是朕的爱卿千里之外托宫主进献的吗?”
大夏圣上旁边的天后面无表情。
天后下方的太子李灿露出笑意,四皇子李静眉头微皱,七皇子李昊举杯喝酒,微微摇头。
若周铁衣真的以为能够凭借诗词,再次赢得大夏圣上‘回心转意’,那就大错特错了。
“不是,是另外一人托贫道进献。”
大明宫主回答道。
他这个回答出于意料,让大夏圣上都微微错愕,“喔?谁的文章?”
“青衣儒生柯黯然。”
大夏圣上示意伴读大太监苏洗笔将文章呈上来,接过文章之后,就着圆满的月光,大夏圣上开始读起来。
因为是一片长长的策论,柯黯然引经据典的功夫又远在周铁衣之上,内容也更加敏感,弯弯绕绕半天。
等大夏圣上读完,天后能够明显感觉到圣上惊喜和怒意交织。
这种奇特的表情,即使是周铁衣上奏文章也从来没有过。
大夏圣上当然应该惊喜和怒意交织。
他没想到有人居然敢这么大胆,当着他这位大夏皇帝的面提神道修行之法,但他也没想到对方居然是建议自己修行神道。
在天为道尊,降世为帝王。
百姓口诵道尊,即诵圣上。
贯通儒道神三才,《请天圣民三才感应策》!
这确实是咏日月的文章……
大夏圣上一脸纠结,他应该诛杀柯黯然九族呢,还是应该对他大加封赏?
一时间大夏圣上也拿不定主意,或者说现在的朝政局势还没有到他推动《请天圣民三才感应策》的时候,他的修行也没有到。
“道统啊……”
大夏圣上在心中无声叹息了一声,而后他将文章合上,轻声说了句,“好文章。”
而后大夏圣上就没有再说话了。
这番古怪的行为顿时让周围宴会的众人更感觉奇怪了,既然是好文章,大夏圣上为什么不让人读出来,不仅不让人读出来,甚至还没有给出明确的赏赐。
那么这篇文章好在哪里?
不少人都看向大明宫主,或许现在天下只有三个人知道这篇文章好在哪里了。
柯黯然,大明宫主,大夏圣上。
这就更有意思了,这么好的文章,大家都想要知道里面写了什么。
不过大夏圣上合上文章之后,仿佛故意略过此事,他看向下方的舞姬,乐师笑道,“奏乐,起舞。”
······
经过秋雨之后,玉京山澄澈如洗,早晨的凉风伴随着报童的叫卖声传得老远,一位位朱紫官吏们若是有早朝,习惯性的会购买几份报纸,要么在去朝堂的路上看,要么下了朝会第一时间看。
不过今天早朝会格外的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