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夏窃神权 第119节
郝仁实在是不敢想象,周铁衣一手持长枪,一手持雷符的画面,别说是八品了,中品谁能够胜之?
而总旗如此飞速的进步,给自己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
郝仁在心中苦笑一声,原先以为自己做得很好了,但没有比较就没有差距。
这下不用总旗敲打自己,自己就已经知道差距了。
在这种前无古人的总旗手下做事,真是压力巨大啊。
随后他又心思一动,自己武道确实没有天赋,但只要生的儿子多,总会有天赋出众的。
总旗说他要收一品技工的子嗣为徒,这肯定不是谎言。
他既然连技工的子嗣都愿意收为徒,自己认真做事,总会得到这样庇荫子嗣的机会!
想到这里,连郝仁这种皇商之子都心动了起来,莫要说眼前这些十四五岁的少年了。
周铁衣走了两步,他身后的武道异象一点点消散,他神色更加潇洒,“当然,这是你们长远的目标,我再给你们说一点现实的,那就是你们只要成为七品技工,那么我周府就会供给资源,帮伱们入公输家的门墙!”
虽然诸子百家已经将早慧的人筛选了一遍,但他们的方法太粗暴。
其实对于小孩而言,第二次发育完全,在十四五岁的时候,是有可能晚慧的。
这种人才,就是周铁衣需要的。
能够成为七品技工,那么就说明这个人天赋,勤奋都不差,给资源培养成为公输家门徒,也是事半功倍的事情。
周铁衣看向自己的二叔公输盛。
公输盛立马会意,他带着面具的脸上毫无表情,走上前两步,手掌一动,电弧近乎化作激光,然后在瞬间,凝聚出一尊丈高的巨大机关造物模型。
如果说周铁衣收徒,是大家最高的梦想,每月领例钱,是大家最低的梦想。
那么成为七品技工,入公输家门墙,就是最现实的梦想。
三管齐下,每个梦想都有受众。
反正周铁衣看周围人的眼神,除了一个人,都已经开始为自己的梦想窒息了。
之后只需要将技工九品到一品升职的难度调高,反正这技工评级的解释权在自己手中,调整起来太容易了,自己每年只收一个徒弟给个噱头,那么大家都会望着萝卜使劲干活。
真是美好的世界啊。
给在场的三百少年打了鸡血之后,他们就是自己火车商会‘生产部’的核心骨干。
周铁衣就让他们解散,去领三百文的赏钱,自己也不想要多说废话。
少年们还沉浸在刚刚的震撼之中,现在又可以领赏钱,又可以与同伴们讨论,自然就散开了,只有一个人还站在原地。
郝仁心中一叹,麻烦来了。
周铁衣看向那人,倒是一点都没有怪罪郝仁,以对方的手段和资源,真的想要挤进商会,郝仁是挡不住的,将这个麻烦第一天展示给自己看,也是个解决办法。
“怎么?现在就要和我来上一局?”
周铁衣对着这人说道。
王明义整了整衣冠,走到周铁衣面前,一丝不苟地拱手说道,“听闻火车商会招收学徒,我符合要求,所以就来了,这一点,还请周总旗不要怪罪郝管事。”
郝仁听到王明义这么说,脸都变成猪肝色了,心里面已经将王明义十八辈祖宗都骂了一遍。
不过对方老师车文远死了,现在太学院祭酒张事忠将其收入门内教导,这人真不是自己能够惹的。
而且这次对方占一个理字,你火车商会既然公开招人,我王明义符合要求,自然来得了。
周铁衣笑了笑,对郝仁直接说,“他这小子还想要挑拨我们的关系呢?”
郝仁松了一口气,连忙说道,“总旗大人说的是,我这就让他回去。”
周铁衣伸手止住,“不用,我这商会大开门的,没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少了他王明义,儒家也会再派一个李明义,周明义来,这件事你做得好,我们开门做生意,就是正大光明,谁符合要求,谁就来,要有一个‘信’字。”
随后周铁衣看向王明义笑道,“来当劳工,你就不怕耽误了你儒家学问,有辱斯文?”
被周铁衣当众戏谑,王明义仍然神色不变,不卑不亢地说道,“老师说了,我书里的道理学得差不多,但是想要做实事,现在才开始。”
周铁衣审视王明义一番,对方敢来,而且敢说这番话,未来必然有一番成就,他看了看左手背上的‘义’字,笑着指了指王明义学士袍的长袖,“道理说得好,不过你这可不是做实事的样子。”
王明义微微皱眉,随后竟然直接动手,将自己两截长袖撕下,露出结实有力的臂膀,这次对周铁衣抱拳问道,“回周总旗,我这是做实事的样子了吗?”
他既然要来这火车商会做事,自然要学着郝仁的称呼,不然名不正,则言不顺。
周铁衣抚掌笑道,“甚好,是个做实事的人!”
第153章 再见胡文郎
华灯初上,司民府书房中。
大司民董行书这个时候才忙完了一天的政事,有空闲教导一下儿子。
当然这是往日里的习惯。
如今天京出了一个周铁衣,连董行书这位儒家魁首,也不得不分一分余力。
他看向儿子,问道,“他这两天干了什么?”
虽然梅清臣的事情算是中场休息,结局以圣上赢一局,儒家输一局,儒家损失了天京卫的官职给天后脱身,圣上昨日开始正式修道为结束。
但这朝堂之上微弱的平衡随时有可能被打破。
现在儒家不愿意再去和圣上斗,并不是因为圣上赢了一局。
而是因为大夏圣上变弱了!
大夏圣上开始修道,就相当于自己砍了自己一刀,儒家再在这个时候和大夏圣上斗,只会削弱整个大夏的根基。
这天下可不是只有朝堂上的事情,这一点董行书心知肚明。
大夏圣上也心知肚明,所以他才准备斗而不破。
先用让渡三年的权柄给诸子百家,其中主要的对象就是儒家。
然后让天后临朝,让渡权力给佛门,同时制衡儒家。
最后自己引大明宫主进宫讲道,再制衡天后和佛家。
如此环环相扣,颇有道家‘知其雄,守其雌’的大智慧。
现在他自身削弱,儒家只要没有准备好自己的圣人临世,不想要大夏加速崩溃,就会让着圣上。
但儒家动不了圣上,却可以动圣上身边的人。
周铁衣这个宠臣和弄臣,就是圣上竖起来吸引儒家的靶子!
但周铁衣的手段实在是太高明了,高明到董行书需要正视这个对手。
“他让人建立了一个商会,太学院那边,让车文远之徒王明义去看看。”
董修德郑重地回答道。
“王明义?”
董修德想了想王明义的事情,唯一能够说道的只有一件。
“听说车文远师兄逝世前,要与周铁衣再下一局,而且放言他弟子王明义会在十年之后赢下这局!”
董行书没有见过这个后辈,不过能够当车文远的徒弟,如今又被太学院祭酒重视,还被认为有资格做周铁衣的对手,值得自己见一见,“你找个机会,请这学生来府里一趟,我见一面。”
“是。”
董行书随后又问道,“太和殿被雷击的事情,你们准备怎么处理?”
这种事朝堂处理不了,需要乡野出力。
董修德恭敬地说道,“国出妖孽,引得天降雷霆。”
这是儒家学派天人感应派最喜欢玩的套路,但这个套路虽然老,却屡试不爽。
董行书认真思考了片刻,不能够动圣上,那么动圣上身边的人,清君侧,确实是最好的反击,他点了点头,“须得有切实的证据,才能够双管齐下。”
他早就过了挑动民意的段位了,民意可以利用,但是手段须得光明正大,让后人经得起推敲。
董修德一笑,“周家养兵这么多年,怎么可能清清白白,我已经让人去查了,过不了几月,就会有切实的证据。”
董行书又想了想,这处理手法虽然算不上惊艳,但也是中庸之道,正合现在朝野的局势,免得过于激烈,造成不必要的变数。
“也好。”
······
朱雀城,青衣坊。
胡家宅院传来敲门声。
“来了!”
墨妃前去打开门,看到周铁衣两兄弟拎着酒菜。
于是笑道,“正好不知道晚上吃什么,周家哥哥们来得及时。”
说罢,她对着宅院内喊了一声,“文郎,周家哥哥们来了,你多摆两张椅子。”
周铁衣笑了笑,将食盒递给墨妃,让她去布置菜碟。
进了天井,这里和往昔一样。
如今天色暗得晚,即使不用电灯,一缕缕金红色的日光穿过屋顶翘角,也能够落在院子中,照得明亮通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