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了,被蛇蝎美人捡漏了 第774节
另外,三个情报部门的首脑,也都向高明娜负责。
这一点,完全没问题,
她本身就是神凌皇家密探,属于老本行,
只要掌握情报系统,
一般的文臣武将,完全不是对手。
因为事发突然,高明娜昨晚一宿没睡,
听陆远讲解重点工程的意义,就讲了两个时辰,
另外,三大情报头子,
分门别类的介绍各路情报,还没讲完,天就亮了……
不清楚灵圭帝,会不会心血来潮,
陆远不敢冒险拖延,丢下茫然的二姨娘,匆匆出征。
送别特遣舰队,摄政王摆驾回宫,
老规矩,新王上位三把火,
接着奏乐接着舞……搞错,是大朝会开起来!
因为推举制已经下放到道府,
因此,每天决议的重大事项,
大大减少,多的十四五桩,少的只有七八件。
不过嘛,摄政王第一天办公,
三大派系趁机夹带私货,企图浑水摸鱼,
按照推举制,凡票数没到三分之二,
要么“流产”,要么提交“圣裁”。
因此,议题陡然飙升到二十一项,就是寄希望“圣裁”能通过。
眼下,首辅周正隆的“财阀系”占据优势,
其次是唐大学士为首的神凌系,权斗央的“清流系”也有一定的影响力。
高明娜换了一身正式郡王朝服,坐在御榻之侧,主持大推举。
满朝文武躬身见礼,开始政务,
孰料,在首辅周正隆宣布“议事开始”后,
“搅屎棍”权斗央,竟然不顾礼仪的,跳出来搞突袭。
“启禀摄政王,刚刚收到有关全体国民的重大事项,御史台恳请列为今日优先议题。”
周正隆横眉冷对,
这个不要脸的狗东西,一天不咬人就难受……
唐大学士心里有数,
御史台的算盘,满朝文武就没有不清楚的,
但是呢,他不吱声,想看看摄政王是什么态度?
可是,礼部尚书可不惯着权斗央,
“禀摄政王,无规矩不成方圆,
权御史此举不合制度规范,理当予以驳回。”
权斗央岂是浪得虚名,
“慢着!推举制明文规定,若事涉国民福祉的事项,可以例外!”
“你说关系到国民福祉,有什么凭据?”
“你说无关,又有什么凭据?”
“若不是,你可愿受罚?”
“若有关,你必须向我道歉!”
“老夫维护朝堂纪律,何错之有?”
“我看你就是心虚……”
“胡说八道,老夫看你才是无理搅三分……”
那些不够品级的中小官员,纷纷翘首吃瓜,
我擦,一上来就开大对决,真精彩!
高明娜哪见过这种“街头混混式”的争吵,真是开了眼界了。
见他们互不相让,便轻轻“咳”了一下,
权斗央和礼部尚书立刻烟消云散,同时躬身请罪。
“臣有失礼仪,甘愿领罚!”
高明娜听说过权斗央,
总的来说,印象还可以,至少干了不少实事。
“那便列入今日事项,
若小题大作,权卿按律受罚,
若真与国民福祉有关,权大人也不必过于计较,如何?”
权斗央心头一喜,
听高明娜的语气,有一些明显偏向……
见好就收!
他当即一躬到地,大声说道:
“摄政王明鉴千里,臣遵命!”
礼部尚书暗叹一声,只能看向首辅,
周正隆微微点头,表示“无碍”,
他很清楚,权斗央“憋着坏”的议题是什么内容,
朝争的精髓,不在于每件政务都要“赢”,而是朝堂派系间的平衡,
更直白点,一旦出现“逢争必胜”的形势,
肯定会有“权倾朝野”的非议,
届时,大多数帝王,
就该睡不着了,派系首脑也会因为“不知进退”而倒霉。
因此,礼部尚书的“争锋相对”,
是为了表现出,对抗“清流系”的存在,
一般成熟的上位者,在抉择时,就会相对慎重。
陆远临走前,对摄政王肯定有所交代,
那么,现在,也是难得窥见,大王真实心意的绝佳机会。
果然,不出他所料,
权斗央的议题,是宣扬很久的《阳光法案》。
尽管此前,朝野已经明里暗里讨论,各种观点都有,
但,陆远始终不表态,让权斗央不敢轻举妄动。
此刻,他图穷匕见,就是欺负摄政王“人生地不熟”……
周正隆露出微笑,
“搅屎棍”青史留名的野心,大概按耐不住了吧?
有史以来,破天荒的《阳光法案》,
一向被权斗央视为“大杀器”,凝聚了大量心血,绝不容失。
然而,满朝文武都是既得利益者,
虽然满嘴道德文章,可触及到自身利益,那就“视若仇寇”。
权斗央信心满满地一字一句朗读,
“……故此,一旦《阳光法案》施行,
中华朝堂必然政治清明,无官敢贪,无官能贪,
届时,政兴人和,民富国强,全体国民,
上一篇:趋吉避凶:从瞎眼皇子开始
下一篇:练气污蔑元婴?你当这里是女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