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二狗修道记 第359节
也就在此时老秀才,竟然背手絮絮叨叨的朗声道:“呀,真是,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湖在蓬窗上。
说什么脂正泷、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
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里卧鸳鸯。
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
正叹他人命不长,哪知自己归来丧。
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总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
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
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说完拉秀才还爱惜的摸了摸那架子上的金银财宝。
苗金花楞了,觉得这老秀才越发的了不得,竟然能发出这种感慨,似乎身前经历过什么了不得的大事,便上前问道:“这是你做的诗词?”
就连二狗也露出了期盼的眼神。
老秀才当下白了苗金花一眼,嘿嘿道:“无知小儿,就连红楼梦都没看过,枉你是读书人,白活了一场。”
苗金花顿时尴尬了,要说红楼梦,他还真看过,但只是看了看电视剧,要说书,谁有空去看那么经典酸涩难懂的文字,当下摇头感叹道:“没想到红楼梦里还有这么高深的内容。”
老头当即哈哈笑道:“你是不是光看里面的美女了?”
苗金花这次笑了,因为就连老秀才也没看透她的真身。
第三百三十七章 铜鼎
第三百三十七章 铜鼎
苗金花当下打趣的学着女生京剧的腔调,敲着兰花指说唱道:“吾本是女娇娥,非男儿身,奈何你等眼拙,却不辩雌雄,哎……呀……”
二狗在一旁看着这对活宝忍不住哈哈笑了。
因为他发现自从苗金花遇到老秀才,这两个人总能扯出一些有趣的事情。
老秀才也逗的哈哈大笑。
三个人笑过之后,又在屋里转了一圈,这才发现屏风后面还有一个房间,走进一看,这房间不大,却在正中位置坐着一个枯尸。看起来约有五六十岁的样子。
不过这具枯尸很奇怪,看起来面色如灰,稳稳的坐在地当中,还穿了一身道袍。非常诡异。
因为八卦村的经历,二狗和苗金花谁也不敢确定这家伙到底是死是活,会不会忽然诈尸,便小心了几分。
在看这枯尸身下,是一个蒲团,蒲团下画的是八卦阴阳鱼的图案。
在尸体旁,还有一方铜鼎,小鼎不大,约有一米高,看起来很是特别,和古籍中炼丹的铜鼎有些类似,好像分为内外两层。
二狗看到此物眼前一亮,因为师父曾经跟他说过,让他来古墓里寻找一样炼丹的东西,当却没有说过到底是什么。
现在看到铜鼎,当即猜到,定是此物,便连忙上前查看。
老秀才本来也也好奇,就跟着凑了过去,不过他对鼎没兴趣,而是轻轻碰了一下枯尸。
苗金花一看大喊:“别碰。”
没想到那尸体竟然忽然化作灰烬倒下。
苗金花也是一愣,谁见过尸骨忽然化了的,就连他都感觉这事很奇怪,同时也松了口气,心下好奇,为什么这里的东西竟然都化成了灰?
二狗一看,哈哈哈笑道:“原来这里是一个化尸地,难怪这里的东西如此容易腐朽,看来这老道有些糊涂,竟然选了一个化尸地埋尸。”
苗金花也没想到尸体会这样,和那满床的棉絮一样散落在空气中。
老秀才却笑道:“我说怎么看不到一点气息,还以为这家伙成仙了,原来是彻底化了。”
二狗看了看,并没在意,当下运气抱起一旁一二百斤的铜鼎,心满意足的歪着脑袋,从鼎后探头出来,对苗金花说道:“走吧,我找到我想要的东西了。”
本来就个子不高的二狗,如今抱着一米高的铜鼎,看起来更加搞笑,就连小脑袋,也不得不歪着看众人,否则往那里一站,活像铜鼎生了脚,看起来非常怪诞。
苗金花哪里能让二狗干如此粗笨的活,当下运气,抬手拎着铜鼎,大踏步的往外走。
老秀才似乎有些不舍得这里,还一边走,一边感叹:“啊呀,可惜了如此多的金银财宝,还有那些古玩字画,若我当年有这样一处环境饱读诗书,也许我早就高中状元,何愁无米度日呀!”
苗金花听完一愣,看了看老秀才问道:“那你什么都没考上?”
老秀才笑道:“怎么可能,我可是秀才,不过秀才没官当,官家给那点月钱,还不够吃饭,我只能靠在路边摆摊算卦,写家书为生。结果一场饥荒,我就被活活饿死了。想想都感觉心有不甘,真是可怜我们这些饱读诗书的文化人,还不如种地的农户潇洒自在。”
二狗可不知道老秀才的苦,依旧咯咯偷笑,只知道这酸货,有太多的人生感慨。天晓得哪句是真,哪句是假。
就这样二人一鬼出了古墓。
不过这次,这帮士兵学乖了,为了防止走火,全部上了枪栓,他们可不想像那个赵一发一样被开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