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二狗修道记 第187节
若是对方真有诚信,甚至可以直接将女儿送到二狗家,双方家长约着见个面。
最不忌,也应该告诉她女儿陈大师的事。也不会出这样的乱子。
刘半仙想到那些阴险狡诈的人,也连连摇头,立刻对二狗说道:“以后记住,不给钱的,不给符,咱们明码标价,十万一张。”
二狗不解的问道:“为什么那么贵?”
“你不知道,这些人,狗眼看人低,白来的他们不珍惜,也不把你当人看。这钱咱们挣的不是钱,是尊严,是面子,是人格。让他们知道,咱们农村人身价不低,否则就让人瞧不起,踩在脚下了。”
二狗似乎听明白了这其中的道理,点了点头问道:“那张韦德再来呢?”
“就算给一千万也不管。”
二狗点了点头。
也就在此时徐老板打来了电话。
二狗接通电话,就听徐老板说道:“陈大师睡了吗?”
“没睡。”
“哦,那不知道是否方便,我有个朋友家的孩子中邪了。想请你过来看看。”
二狗刚要答应,就见刘半仙抢过电话说道:“这么晚了,以后再说。”
徐老板一听是刘半仙的声音,惧怕的不得了,他一直以为刘半仙比二狗还厉害,是个出神入化的世外高人,当即说道:“明白,明白,那就不打扰您了。”
刘半仙却是冷冷说道:“还有,以后在来求符,最低十万字,还要看我心情。老子不高兴的,给一个亿,也不卖。”
说完刘半仙气鼓鼓的挂断了电话。
二狗听完捂嘴偷笑。
徐老板懵了,没想到刘半仙竟然生气了,而且开口就把加码翻了十倍,似乎他们坑了陈二狗一般。
徐老板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也猜出,刘半仙可能已经知道了二狗偷着卖符的事,估计是不想再让二狗出来卖符,折了修行的道行,毕竟二狗也算是修行之人,否则小小年纪,也不会如此高的本领,想到这些,徐老板连忙给秘书打电话,让她提一百万来。
而这样做的原因很简单,既然一张符能从一万涨到十万一张?那一定有它的道理,再想想这个妖魔横行的年代,和日后的升值空间,徐老板自言自语道:“这符也涨价了,看来我需要多存几张,万一将来再涨价就麻烦了。”
刘半仙一挂电话,二狗就问道:“干爹,为什么要涨到十万?这太贵了吧?”
“不贵,傻小子,你不知道,这是在抬你身价,免得日后被人瞧不起,这些有钱人,就是要这样,不敲诈他们,他们就浑身难受,你要是狠狠敲他们一笔,他们才知道你是高人,才能高高兴兴的追捧你,否则就是自贬身价。”
二狗摇头道:“那我们岂不是和他们一样恶了?”
刘半仙哈哈笑道:“是不是恶人,就要看你这钱如何花了?钱财落在好人手里,可以解救穷苦,落在恶人手里,只会遗祸万年。”
二狗一听来了兴致,立刻追着嚷道:“那这钱,咱们怎么花?”
刘半仙洋洋得意的说道:“有道是,钱下生钱,才是致富之路,想不想让咱们老家的农村人都富起来?将来也盖上这小洋楼,坐上那小四轮。”
二狗眨巴天真的大眼睛说道:“想,非常想。我也想让枣花和魏小虎他们过上城里人的生活。”
“好,咱们挣他们的钱,回去帮乡亲们盖房,弄搭棚,找一条致富之路给大家,让农村发展的不比城里次。”
二狗欣喜的点了点头,就连笑容也变得更加璀璨,好像能发出光一般。
就连刘半仙也笑得如春风一般。
这一晚,二狗一直在想,能不能靠画符挣钱。忽然他想起了一种符,是当初梦中师父教他的,叫聚气符,这聚气符有一个特殊的功效,就是可以给人带来人气,如果放在做店铺之中,可以聚拢人气,帮主人招财。
但此符还有一个缺点,能聚人气,也能招来周围的野猫。
第一百七十五章 聚财符
第一百七十五章 聚财符
猫和别的动物不一样,对气非常敏感,故而古代有种说法,说猫是奸臣,谁家有钱,谁家条件好,猫就去谁家。
其实非也,乃是猫能感应到灵气旺盛的地方,而聚气的地方自然就会有灵气聚集,猫儿为了能吸收这股稀有的灵气,就会盘踞不散。
故而古代才有猫能招财的说法,也是跟此有关。
二狗为了试试聚气符的效果,当天夜里就画了一张。
但没贴在自家院子里,因为院子里有大白,他可不想招来一群猫,变成大白的食物,那就太可怕了。
同时二狗也在琢磨,怎么才能限制符的使用时间,因为时间越长,那招来的猫就越多,这样会很麻烦,万一对方不喜欢猫,动手驱赶,活是那店铺本来就不适合猫出入,岂不是祸害了那些灵猫。
最后二狗想到了一种方法,阵法本身就是活,古人既然能更加天地阴阳五行来制作阵法,那为什么不能稍微改动一下呢?
于是二狗半夜爬起来,开始研究如何改动阵法。为了限制功效,他在阵法的五行和时辰上下起功夫。这样就算贴上了聚气符,也并不是全天都在聚气,而是会在固定的时辰,固定的时间,发挥最作用,避免聚集过多的气,而吸引来野猫,再加上对时辰的控制,一旦超过限制,那阵法,就会自动作废。
二狗果然聪明,因为是自小就和梦中老道每日修炼,再加上这么多年对符咒的了解,很快二狗就找到了诀窍,开始对阵法大肆改动和试验,再加上阵法大多和数数有关。
二狗跟是用了打量的数据来验证自己的理论。整整折腾到天亮,二狗才欣喜的笑着拿着一张符晃了晃说道:“就这张了,三天,每日酉时起阵,辰时最旺,以土为财,稳稳当当。”
说完便颠颠收到书包里,跑到楼下去吃过早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