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芳谱(玉笛白马) 第313节
身边软坐的乌卓玛突然抢过来,用肩膀摇着忽日列的胳膊,道:“忽日列,你醒醒,你放弃掉索紫儿,就当她是你亲生的妹妹好了,咱们不争了,也不抢了,好不好?”
忽日列冷笑道:“有什么用?别人就会放过我们不杀了么?”
乌卓玛再道:“只要咱们愿意作个平常人,找个没人的草原,放放马牧牧羊,谁也不来惹咱们,我自然陪你与世无争的过一辈子,我们去求你的父王,让他放了我们生路。”
忽日列猛地弹起身子,喝道:“你敢?你敢去求那个老不死的,我便再也不会看你一眼。”
乌卓玛被忽日列一喝,不由得垂下脑袋呜呜呜呜的哭泣起来,牛再春与马其英站在一侧,也是看的不忍心,微微偏转过头去,望着帐外的灯火。杨宗志叹了口气,道:“忽日列,这乌卓玛待你这般的好,你怎么视而不见,偏偏要去追求一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我爹爹时常跟我说,做人便要以己推人,人家待你好,你便应该领情,如此才不枉道义。”
忽日列微微转过头来,看了嘤嘤痛哭的乌卓玛一眼,却又叹了口气,兀自拧回了头去,杨宗志又道:“你们方才来之前,我们便在商议,我过去答应过紫儿,若是捉住了你们,便放你们一条生路,但是我们又不想违背布达拉宫内的意愿,因此……因此我们想带你们回南朝的洛都去,到了那里,一切都要听命于我们南朝仁宗皇帝的口谕。”
忽日列和乌卓玛一齐愣住,想不到杨宗志竟然会说出这一番话来,这二人本来自知必死,没想到却是懵然间出现了一线生机,杨宗志又道:“你们今日受了重伤,我一会儿会安排军中的郎中帮你们医治,之后你们便早些休息了罢,不要再大吵大闹的了。”
他说完转过头去,向身后挥了挥手,牛再春和马其英又扶起忽日列二人,出了营帐而去。
营帐内光线充足,数盏明灯照耀得四下里通透明亮,杨宗志却是觉得帐外的寒风仿佛也都穿过帐幕,吹进来了一般,浑身激灵的一抖,不一会,身后噗噗的传来一阵孱弱的脚步声,一个温软的娇躯无声的偎入了自己的怀中,杨宗志转眼一看,见到索紫儿潮红着眼圈,走到了自己身边,他心头涌起一阵怜惜之意,不由得轻轻握住她娇俏的柔肩,索紫儿在她怀中闭目斜靠了好一会,才觉得浑身上下重新又暖意密布,油然间睁开妩媚的眼眸,抽噎道:“哥哥啊……紫儿求求你……求求你带人家远走高飞哩,这逻些城,紫儿一日都不想再待下去了。”……
大军原地休整,这么呆了几天,这日一早,外面便有军士急急的来报,说到洛都来了十万加急,杨宗志陪着索紫儿等人正在吃早餐,这便放下手中的筷子,一起走了出来,迎头一见,见对方一众龙虎卫官兵簇拥下,当先一个白须白眉的老者,正是多时不见的老公公,杨宗志笑着走过去,抱拳道:“老公公好久不见了。”
老公公桀桀的干笑了几声,尖着嗓音道:“恭喜少将军,贺喜少将军,此次又立了大功,不但平定了吐蕃国内的战事,而且……而且还生擒了魁首忽日列,这些事情,皇上都从陈通将军那里得知了,皇上现在有旨示下。”
他说着话,便从衣袖中抽出一卷黄灿灿的卷轴来。
杨宗志一边心想:皇上怎么这么快便得到消息了,我都还未禀告,他怎么会从陈通将军那里知道的?一边赶紧跪下喊道:“微臣领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身后的牛再春等人自是忙不迭的下跪,便是筠儿婉儿等人也是俏盈盈的跪了下来,只有索紫儿一人兀自站着,四顾煞是有趣的看了起来,杨宗志转头一见,赶紧伸手便去拉她,但是转念一想,她身是吐蕃人,我南朝的礼仪她自然可以不遵。便又放开了手去。
那白发老公公斜睨索紫儿一眼,赶紧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西南道黜置使,奉旨钦差大臣,总领南朝与吐蕃国的外交军事杨宗志办事得力,在外扬我国威,平定远夷,朕听闻后,甚感安慰,酌吏部和户部商议,特封杨宗志为护国大将军,官居一品,其余随同人员一律有奖,待大军班师回朝,再另行赏赐,钦——此!”
杨宗志等人慌忙磕头谢道:“多谢圣恩!”
牛再春与马其英听到众人皆有赏赐,心中俱是快慰的开心,磕头着暗道:恢复门宗昔日的雄风看来指日可待。
杨宗志领过了圣旨,高举过头,那老公公四下里看了一圈,再低声道:“恭喜大将军了,皇上还有一道密旨,发出的时候说只能进大将军眼,留大将军心底,闲杂人等,都下去了罢。”
众人一听,皆退避而去,甚至还着人守好了各个出口,老公公细手细脚的从衣袖中又抽出一张黄绢,看着绢口用密密的线头依旧密封完好,才展手递给杨宗志,道:“大将军请自己看罢,老奴也下去了。”
杨宗志抱拳称谢,毕恭毕敬的接过黄绢,不由得心下惊奇,不知这密旨里又说的是什么内容,他用指甲破开线头,舒展开来看过去,见上面字体蚊蝇般,寥寥草草,显然是仁宗皇帝的亲笔,写道:“宗志兄弟,我给朕争了面子,朕此次也好有话回绝那帮朝臣了,你在外面打胜仗,朕比天下任何一个人都还要高兴,还要兴奋……朕今日听说你拿下了吐蕃国那桀骜不驯的忽日列,此人素有野心,而且武力强横,实在是我南朝的一个劲敌隐患,你若是方便,最好是就地将他解决掉,免除后患。再者,我原本答应你凯旋回朝,便亲自主持你和凤儿的婚事,但是此事需要暂缓,你这趟佯装回朝,带兵必然路过西蜀,你去给朕将西门松的脑袋取回来,朕已经密令變州烽台大营的陈通带兵将军驻扎在剑南道外侧候命,你一旦到位,便可安排下面人去通知他们一道起事,你们两路大军合围,这次不拿下西蜀,誓不罢休……宗志兄弟,朕在洛都常常听到一些风言风语,说起你与罗天教的小妖女过往甚密,但是这些话,朕都统统不放在心上,你只要取下了西门松的人头回来,便又是奇功一件,那些个流言碎语,自然也是不攻自破,到时候我们君臣在洛水之滨摆下长长的庆功酒宴,朕再当堂宣布你与凤儿的婚事。宗志兄弟,你领兵在外,辛苦之余,定要慎之——慎之——”
杨宗志一路看得心惊胆战,直到这里,只觉得双手一抖,耳听哗啦一声,那短小的黄绢滑过指尖,飘飘洒洒,落在了脚边。……
今天还没有投票的,或者还没有留个言的,一定要慎之……慎之……嘿嘿!
正文 第308章 借遁 之一
当日午饭之时,牛再春和马其英犹在兴奋难禁的谈论着班师回朝的事情,今日皇上亲自派人传来圣旨,说要犒赏众将,他们二人自然也位列其中,想到回到洛都之后,金殿之上,加官进爵光宗耀祖,回到家中,年迈的爹爹更不知道会如何的高兴快意。
杨宗志只浅浅的吃了两小口,便再也没有胃口吃下去,他推开碗筷,低着头道:“我出去走走。”
便只身出了营帐,信步走在大营的山寨旁。
走了好一会,山风阵阵吹来,荡起他的衣襟和袖角,他吸了几大口气,仍然觉得心头浮躁难平,愣神间突然听见身边不远处,有个僻静的小帐内有人轻轻的说话,杨宗志漫无目的的随意走过去,透过小帐幕布的缝隙看进去,见到两个被捆的严严实实的人,正背对着坐在小帐的地上,却是囚禁于营中的忽日列和乌卓玛二人。
这二人前些日子都受了重伤,只是他们的伤势大多是皮肉筋骨,经过军营里的郎中医治,甚至是何淼儿也泛起同情心,悄悄给这对同命鸳鸯把了把脉,这些日子以来,他们身体上的伤势倒是大为好转,只是牛再春等人见过忽日列独战布达拉宫的情形,深深为他的勇猛无惧所震慑,因此还是死死的绑住了他们,并未给他们松绑。
两人静静的对坐了一会,他们身边一个小凳子上,放置了两个大碗,碗中盛有伙夫熬的稀粥,正不断的冒着热气,杨宗志明白这是因为忽日列被敲下了半面牙,一时还无法咀嚼,只能喝粥。
乌卓玛等了一阵,许是肚中爬饥饿,便挪动身子,将脑袋辛苦的弯下去,就着粥碗呼噜噜喝了几口,她饮几口稀粥,又转头看见忽日列仍是一动也不动的,仿佛坐佛一般痴痴的发呆,便问道:“忽日列,这粥味道倒是不错,你也来喝一些。”
忽日列只是摇了摇头,并不答话,乌卓玛却是一口也不再多喝,而是……挣扎着站了起来,她浑身上下被捆的结结实实,双手更是被反剪到身后,因此即便是这样一个过去轻而易举的动作,此刻做起来也是困难重重。
杨宗志看的心头一动,便想移步进去,只是他脚步还没挪开,又见到乌卓玛勉强站起身子,接着背过身去,稍稍矮下一些,却是用背后反剪的右手捏住粥碗的一角。她背着身子,轻轻抬起粥碗,再转动身躯将粥碗凑到忽日列的嘴角边,意思是让忽日列张嘴喝粥,甚至连低头下去也不用。
忽日列转头看着乌卓玛的动作,只是皱着眉头,又摇了摇头,拧声道:“我……我不饿。”
面前的乌卓玛并不答话,仍是斜扭着身子,将粥碗凑得离忽日列嘴角更近了些。忽日列看的目中不忍,无奈下只得凑下嘴唇去,呼啦啦的喝了好几大口。
他本已经饿的紧了,只是心头一口气还没平,因此这一口下去便好像引线一般,瞬时便点燃了他的食欲,他接着又大吃大喝的几下,那碗稀粥便见了底。
乌卓玛听着身后忽日列喝粥的声音,不由得轻轻吁了口气,她伤势还未痊愈,这么扭动起身子来,不觉浑身上下都裂开般的疼痛,甚至……甚至她过去只见厉色的脸庞,此刻也已经涨得通红,看起来倒多了些寻常女儿家的媚气。
忽日列喝过了稀粥,不觉浑身上下都暖和般的舒适,只是他看着二人眼前的情形,比起昔日只手遮天的雄霸地位,相聚何止千里万里,不觉幽幽的叹了一口气。乌卓玛艰难的放下粥碗,又转身坐到了他的背后,静默了一会,突然道:“忽日列,我看……我看南朝来的那个杨大人,却是个言而有信的好人,他过去与我们素不相识,眼下我们落难,他却叫人对我们毫不刁难,而是尽心治好我们的伤,又好吃好喝的招待着我们,逻些城里的那些人,个个都恨不得置我们于死地才快要,他只是因为过去答应了索紫儿那个什么也不懂的丫头一句话,便真的说到做到……”
忽日列茫然的点了点头,接口问道:“怎么?”
乌卓玛唔的一声,又道:“我想他既然说了不杀我们,要带我们去南朝的洛都,他……他也应该会说到做到的,我们……我们何不趁这千里迢迢赶去洛都的路上,找个适当的时机偷跑出去,嗯……你在外面还有不少的死士,而我那边也有不少手下可用,只要时日不太久,他们还未离散,我们便可以重新将他们汇聚起来,东山再起。”
忽日列听得眼睛一亮,整个魁梧的身子不由也震动般的跳了一跳,只不过……他默默的思虑了好一会,眼神中的火热才又逐渐的散去,颓然的摇头道:“紫儿特意为了我这个大王兄,拜托了那……那臭小子,那臭小子现在要杀我们如拾草芥,他都能做到言而有信,我忽日列若是半道上偷偷跑了,岂不是连他也不如么?他为了留下咱们的性命,耽下了天大的干系,咱们偷跑事小,只怕他……只怕他辛辛苦苦与逻些城建立起来的交情,便就这样付之一炬了。哎……何况紫儿现在已经铁了心要跟着那臭小子,我就算……我就算纠集起往日的人马,除了打打杀杀,又能作些什么?”
乌卓玛听见自己的建议未被采纳,不但没有气恨的恼怒,反而眉飞色舞的咯咯笑了起来,开心的道:“忽日列啊,我刚才是试探一下你呢,你若是还像过去那样,要去抢夺索紫儿的心还不死,你……你就休想我乌卓玛还像从前那般,死心塌地的跟着你了,你过去的事情我从来不知道,我也毫不怪你,但是你方才要是点头答应了,我定会从最心底里看不起你。”
杨宗志在帐外听得心头一堵,不忍心再听下去,转而扭头走了开去,一边走一边沉郁的心想:“现在逻些城的那些人巴望着我尽快处决忽日列,甚至是……甚至是皇上他也下旨要我杀了忽日列而后快,两头里都不讨好,偏偏我过去又答应了索紫儿这小丫头,这事却要怎么处置才对?若还是带他们去洛都,岂不是送羊入了虎口,让他们送死么?”
他想起忽日列说起索紫儿凄零的往事,自觉这小丫头外表看起来天真活泼,内心里却是吃尽了苦头,就如同自己小时候无意救下了她,当时自己只觉得这小公主刁蛮,欺压滇南的百姓,却未曾想到这本是人家去挑衅于她,想找个由头致她于死命的。
后来在洛都皇宫里见到了索紫儿第二面,她当面顶撞仁宗皇帝,自己又只是觉得她不通人情世故,是个粗鲁的蛮丫头,却丝毫不知道她自小便一个人孤苦的生活,身边从未有人教过她尊卑贵贱,杨宗志暗暗叹了好几口气,只觉得世事难料,往往出人意表,若是只看表象,难免谬之千里。
这几日来,南朝大军本早就可以班师回朝,可是杨宗志偏偏拖延了好几天不走,便是为难着要如何带走索紫儿的事情,因为朔落王显然将索紫儿当作禁脔一般的看待,甚至为了索紫儿不惜用一个歌舞宫女假封公主,许配给自己,杨宗志此时若是提出带走索紫儿,朔落王那头,定然不会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