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夫提刀录 第20节
像是白平,他虽然一关都没闯过,但开了气海,百汇,两个窍穴。
气海让他得以以气驭剑,也能施展法术,百汇则是头颅阳脉之会,能让他神清目明,学习和反应速度都得到极大的提升,所以他才能背下这么多奇闻,掌握这么多法术。
至于高见……他一境都没有,一窍未开,全靠十几年的香火气打架,属于比较不好分类的类型。
没有修行法,连窍穴在哪儿都找不到,更别说闯关了。
第19章 修行法
“三关九窍啊。”高见感叹般的发出了声音。
“开窍闯关,越往后越难,只是我也没见过后面的风景,就不能和小哥细说了。”白平如此说道。
“你说,我什么时候能拿到修行法?”高见抬头望天。
随着对这个世界的了解,高见觉得,修行可能是必须要做的。
单纯靠长刀,这里领悟一点,那里领悟一点的野路子,肯定是走不长远的。
白平则继续邀请:“小哥你现在虽然没有修行法,但已经靠刀法和以身合城的香火之气,有了比一窍还强的实力了,说实话就缺个引路人,你开窍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小道多嘴再问一句,要不要加入真静道宫,与我做个师弟?”
“那还是算了,出家吃斋,清心寡欲不适合我,你看我这性子,肯定少不了惹是生非。”高见笑笑。
真静道宫很好,但高见总觉得……不该去。
他有一种感觉,真静道宫不仅不适合自己,而且还会把锈刀也废了。
高见现在已经断定,自己胸口的锈刀肯定是宝物,自己如果想站稳脚跟,就要好好使用这东西。
尽管很多次,他其实都没有太在意锈刀带来的结果,因为那个时候他意气一起,其他的都懒得管了,但不可否认的是,锈刀的确在其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像真静道宫要求的那些,不适合高见。
白平很多时候都敢于站出来,但大部分时间里,白平其实都更愿意低头认个错,把事情揭过去,哪怕他自己占理,或者他更强。
他不愿意和人争执,也不想浪费时间在那上面。
换个说法,白平愿意为别人出头,却不愿意为自己出头,还要避免‘嗔念’出现,否则会影响修行。
高见可忍不了,所以他分析之后觉得,真静道宫的情况,应该不适合自己,也不适合锈刀。
他得另外去地方寻觅出路。
还好有点本事傍身,不至于找不到路。
两人继续闲聊着,沿着路边走。
却见路边清波荡漾,芦花飘扬,衬着远山耸翠,古木撑青,乡村中炊烟直上,一行行白鸥秋雁掠水而过,溅起微澜。
远处有禾麦,黍稷,绿油油,沿着河边一路延伸,足有十数里。
十里禾麦栖野鸡,一溪流水泛秋红。
润滋菜甲盼秋来,料得秋来定丰收。
虽然这个世界没有自然的风雨雷电,但是有朝廷控制基本的下雨时令,在朝廷力量足够强大的情况下,风调雨顺简直太正常了。
也因此,这世上,在秩序正常的地方,尽管地主和各类徭役依然普遍存在,可真正饿死的人并不算多,大部分人也都有两手早就已经说不清楚什么地方而来的练法,作为自己的家传本事。
但是,系统而完善的功法,以及能够与修行法的完美适配的法术,武艺,神通,这些依然只掌握在大势力手里。
这些大势力,包括了朝廷,世家,大宗门,大帮派。
从作为根基的修行法,能够指导人打通关窍,获得神异和基础属性,高见称之为‘基数’。
再到合理使用这些神异的武艺,法术,乃至于炼丹,炼器之类的手艺,高见称之为‘系数’。
二者结合,就能衡量一个修行者的水平高低。
白平之前拿自己举过例。
他的修行法叫《三元八会混洞太无元高上章》,是真静道宫的‘三洞法’的其中一洞,根据白平的介绍,高见了解到,他的开窍是有路数和技巧的。
三关九窍,入门弟子先在师门的丹药辅助之下,先开‘气海’,蕴养法力,这法力是施展法术所必须要消耗的根本。
然后,在法术的帮助下,他们可以汇聚灵气,加速聚气的过程。
有了师门长辈提前炼制的丹药和法术的帮助,他们一般都能在三年之内打开第一窍。
第二个窍穴一般是选择百汇。
百汇是神关的三窍,和气海并不一致,如果莽夫来搞,说不定就沿着‘气海’‘尾闾’‘命门’三个窍穴,一路试图闯过‘气关’。
可这样太难了。
真静道宫的修行法,经过研究,发现,先借助气海之威,打开百汇,利用百汇带来的神思速度,提升气海法力的运行效率,再去打开‘命门’。
命门这个窍穴,为元气之根本,生命之门户,打开命门,可以显著延长寿命,提升生机和气的活性,但是涉及经络较多,比较复杂,如果没有百汇的帮助,想打开这里非常困难。
如果头铁直接来开命门,所花费的时绝对没有开了百汇来的快。
所以,有了百汇的帮助,开命门便容易了许多。
然后有了寿命和神思的提升,身体年轻的时间大大延长,就可以慢慢水磨工夫,把尾闾也打开,最终一鼓作气,三窍合一,闯过气关,来到四境。
如果没有修行法指导,也没有师门长辈,开始的气海没有丹药辅助,要苦耗许多年。
再之后,也不知道先开百汇,头铁莽命门,就算天资卓越,莽开了,那时候你多半也五六十岁,身体年轻的时间过去了。
毕竟,命门可以延长寿命,却不能让你重返青春,你二十岁开命门能活到三百岁,要到两百岁才会衰老。
可你六十岁才开命门,你还是活三百岁,但却是以六十岁的状态活过去的,身体不复年轻了,这个状态,再开尾闾就很麻烦,说不定就过不去了,只能坐等寿终。
这中间的门门道道,全都是前辈们拿命趟过去的。
修行如行走在危机四伏的旷野之中,步步危机,而修行法,就是前辈们用命摸索出来的安全路径。
散修不如有传承的大派修士,就是这个原因。
更别说和修为配套的法术和武艺了,比如白平的那些符咒,别处可是学不到的。
开了什么窍穴,这个窍穴适合什么样的法术,匹配什么样的武艺,比如白平开了气海和百汇,所以他就修行了驭剑术,以气驭剑,再加上他学习画符和一些基本的法诀,都是需要用到法力和神思的技巧。
这都是师门长辈给他定制的。
高见想要踏上修行路,这么一套系统的东西是必须的,靠自己摸索,那成本太高了。
那在哪儿找呢?
高见这么想着的时候,突然——
天空之上,突然有一只黄雀朝着他们飞了过来。
第20章 折纸神通
一只黄雀非常突兀的朝着高见和白平飞来。
之所以说突兀,是因为那只黄雀根本就是一路上直奔高见,一点弯都不转,直愣愣的朝着高见落下。
高见立刻拔刀。
但白平却说道:“那上面有朝廷的金印,是折纸神通,应该没有恶意。”
“神通?和法术有什么区别?”
白平则说道:“区别可大了,闯过了‘神关’,能修成‘神意’,是谓之‘神通’,神通,一是神,和心神有关,二是通,多半都是以心神通于事物之中,和法术不是一个门路,我们所练道歌,那些字画,其中的‘神韵’,也是要闯过神关才能写出来,也算神通的一种。”
“你看这折纸神通,就是以心神折纸,折出来的纸鸟也好,纸人也好,都活灵活现,能够行动,甚至战斗,非常玄妙。”
“换句话说,这纸鸟是破开了神关的高手所制成的东西,但怎么会来找你?”白平有些不理解。
“宁泰县城的事情吧。”高见随口说道,然后伸手,接住了那只黄雀。
仔细一看,这黄雀果然是纸折的,但折的极为细致,惟妙惟肖,自然可爱,如果不拿在手里把玩,决计是看不出这是纸折的。
黄雀在高见的手中啾啾鸣叫两声,然后自动解体,变成了一张信纸。
信纸上写着简短的话语:
“妖邪篡逆县令,擅改大诰,僭拟罪名,所行所为污蔑朝廷,令百姓遭罚,错怪朝廷,罪无可赦,本应协力征剿,以安国土,然则当地驻官失察,致使延误,险酿大祸。”
“然则幸而有忠,解县民倒悬之危,除县之害,扞乡之患,任侠之雄也,古言道:‘野无遗贤,万邦咸宁’,为使贤能不遗乡野,宝不蒙尘,特遣信一封,持此信往沧州都城,可任官职。”
就这么短短一句话,后面盖了一个官印。
官印阴刻九叠篆,上书四个大字:“行尚书印”。
“道长,尚书……是个什么档次的官儿?”高见问道。
“尚书……?在真静道宫大概属于三洞洞主那个档次吧,起码也得是两关之后八境大能,距离成仙也没差多远了,要说权力……也算是启运神朝上层了,这种人怎么会……”白平不太理解。
“你有没有发现,这个字很眼熟,有点像铜钱上的笔记,尤其是这个‘宝’字,笔锋几乎一模一样。”高见指着笔迹,和铜钱上的笔迹进行对比。
“也就是说……哈哈,恭喜,恭喜。”白平拍了拍高见的肩膀:“小哥,你不想出家,这下有出路了。”
“出路啊,启运神朝行事怎么样?我怕我进去惹祸啊。”高见有些自知之明,所以提前问了一句。
白平笑道:“放心吧,不敢说神朝上下都清白如玉,但大部分地方应该都还挺好的,不谈别的,你就看周围这十里禾苗,你觉得如何?”
“官府理不理政事,看天候风雨就能看出来了,不过我也是山上人,和山下还有隔阂,这些都是书上看来的,具体怎么样,还得小哥你自己进去看看。”
高见环顾四周。
十里禾苗已经开始结穗,今年一定是个丰收。
上一篇:从摸鱼刷广告开始修仙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