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从宝莲灯开始 第185节
“金大哥,怎么……”
五仙女以为丁林被她打击到了。
“现在不行,不代表以后不行,天条规定?你外祖和外祖母已多少个元会如一日了,托塔李天王俩,不也是伉俪情深?”丁林道,“说到底,不过是他们足够强,或是背景,或是实力,或是权利,或是地位,只要达到那个层次天条就不再是束缚的绳子,只会是衣饰上的点缀。”
“是啊,”五仙女声音低落,“便是我的姑姥姥,我的母亲,还有……祖母生气的也从来不是她们成亲了,而是她们成婚的对象,是如此……龙又怎能与蛇居。”
“姑姥姥太过于刚强,又为当时时局所限,以至于最后竟然……
五仙女的姑姥姥,杨婵的母亲……
丁林听着,眼神忽然不由自主的黯了黯,思绪一下子拉远,他又想起了马片莲池,想起了池边清减的人影……
“外祖父和外祖母,不是不心疼她们,只是气愤于她们竟然找了个凡人,这才重手责罚,说到底不过是怒其不争罢了,而到了我们这,牛郎手段卑劣,
这里就只有长辈的心疼了,最多也就是有些对我们不听话,偷偷下凡的后怕,便是有了紫薇帝君搅局,外祖母也只是高高举起,轻轻就放下了……”
五仙女说个不停,其实是在掩饰着什么,这般大胆的表白,当时被一腔冲动向上托举着,感觉不到,如今尘埃落定,女儿家的羞涩便开始占据上风了。
丁林的思绪只飘飞了一瞬,再收回时,心里有些不是滋味,他面上的表情浅了下来。
五仙女偶尔抬头,注意到丁林的神色变化,她以为丁林是在担心,声音不由的慢慢的低了下来。
“金大哥,如果是以前我还有些担忧,但现在,你天赋已不输于那些先天之灵,只要《天仙诀》再修成大品,则天仙必成,前途不可限量,说不定都能有机会看到金仙之上。”五仙女道。
“尚且还未发生的事,谁又能说的准呢,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把握当下,如此,等到以后事情来临的时候,才能够游刃有余,不留下遗憾。”
丁林道,一语双关,这话适用于他和五仙女,同样也适用于杨婵。
记忆深处的那篇神话故事里,未来,堂堂华山神女,最后竟委身于一凡俗书生。
不期然的,丁林又想起了莲花池中的日日夜夜,从前他还是一条鲤鱼的时候,每每想到这,就意兴阑珊,但那时候自身尚且都托庇于旁人,前途黯淡无光,又哪里还有资格去肖想其他?
但现在,似乎不同了,有了一些变化。
前途似乎能看见些许光亮了。
那么,他如果竭尽全力,能够在未来让这样的桥段,这样的事情,不再发生么。
“金大哥,我相信你一定可以的,”五仙女忽然红了脸,她略微扬起脸,眼神有些飘忽,飞快的看了丁林一眼,又挪开视线,“不过,你想要……”
“现在只是我们俩在说,我……五姐还没有真正同意呢,等到你什么时候,将动心真正变成了喜欢,她才会考虑。”
五仙女道,哪怕双方都已近心知肚明,她依然还固执的冒用自家妹妹的身份。
“对,是我们俩在说……七妹。”丁林一本正经道,觉的也挺有趣。
“金大哥,你……不是个好人!”五仙女大羞。
丁林笑笑,笑意却不达眼底,心里诸多思绪纠缠,神色有些莫名。
“金大哥,不必太过担心,便是你最终不能成就大品也无碍,以九千年道行修成的《天仙诀》,仍有六七成的把握,成就天仙,便是最快情况也能成地仙,天庭中,以地仙证得金仙的仙家也有许多,又不是什么绝境,不必破釜沉舟,放轻松些。”五仙女道。
“我不担心。”丁林道。
“好,那我继续为你背诵释意。”五仙女道。
“地形何解?”丁林问。
“地形之所载,六合之间,四极之内,照之以日月,经之以星辰,纪之以四时,要之以太岁。天地之间,九州八极。土有九山,山有九塞,泽有九薮,风有八等,水有六品……”七仙女默诵道。
“何谓九州?”
“东南神州曰农土,正南次州曰沃土,西南戎州曰滔土,正西弇州曰并土,正中冀州曰中土,西北台州曰肥土,正北泲州曰成土,东北薄州曰隐土,正东阳州曰申土……”
“何谓九山?”
“会稽、泰山、王屋、首山、太华、岐山、太行、羊肠、孟门……”
……
天外。
迷雾深重。
七仙女盘膝坐在地上,闭着眼睛,神色有些疲倦。
“你怎么也不理我了。”石猴道,听到他的声音,七仙女眉头动了一下,不愿说话,这猴子太过跳脱,滔滔不绝,话多的没完没了,简直就不让人有半刻清净。
“这又不是你的原身,灵肉不协,根本就不能修炼,你打坐也没用,好姐姐,我们不已经是朋友了么,你起来陪我说说话,这鬼地方,我们还不知道要再呆多久才出的去,你就一点不觉得无聊么?”石猴喋喋不休。
“你安静一会行不行。”七仙女只觉的耳畔像是有一万只喜鹊在环绕,脑袋嗡嗡的,她睁开眼,看向石猴,“从开始到现在,你就一直在不停的说话,难道一点都不觉的累么?”
第225章 朋友
石猴卡壳了一下。
“你骗我。”石猴的声音一下变冷。
“嗯?”七仙女错愕,她有些跟不上石猴的脑回路。
“方才我问过你,你也把我当朋友么,你说是,”石猴道,“我虽然从没有交过朋友,但学艺之时也曾有过师兄弟,他们看俺老孙表演术法,一个个都是滔滔不绝,说个不停。”
“老孙还有六个结义兄弟,我们不打不相识,偶尔有相聚之时,每每摆酒置宴,推杯换盏,席间言笑晏晏,都是通宵达旦,数月方歇。”石猴道。
“他们从没有觉得累过,朋友想来和兄弟应该是差不多的,你刚刚问我累不累……”石猴道。
朋友和兄弟还能这样联系起来?
七仙女眼皮跳了两下。
“你那些兄弟……”七仙女斟酌着用词,忽然又像是想到了什么,住了嘴,再往下说,这猴子又该问个不停了,于是,她换了话头,“我的意思是,是我觉得累了。”
“你们不觉的不累,那是因为你们道行深厚,可我不行,我法力浅薄,又才被你摄魂至此,虽然有一具肉身暂时依托,但到底灵肉不协,从我醒过来到现在,就一直听你在说,我确实是有些坚持不住了,想要休息一会。”
“我们是朋友,朋友之间不能没有交流,可以也不应该只有交流,相互间是不是还应该有着体谅?”五仙女道。
“说的有道理,是俺老孙粗枝大叶惯了,一时没想到,你休息吧。”石猴若有所思,他被说服了,松懈下来,挠了挠头。
七仙女闭目小憩。
石猴也当真闭了嘴,不再说话,四下里陡然变的安静。
七仙女在心里松了一口气,但下一刻她居然觉得有些不适应了,是太长时间听着石猴的叽叽喳喳,形成习惯了?
思维开始不由自主的发散。
七仙女忽然又想起,在凡间时隔壁大婶家那个半大小子,当时只是觉得孩子有些跳脱,看大婶教育孩子时,鸡飞狗跳的模样,还曾有些不以为然,如今轮到自己,想想,大婶的脾气算是好的了。
半大的孩子,人憎狗厌。
七仙女不由的又想到自己的一双儿女,再过几年她的小金小银也该到年纪了,到时候,他们不会也变的和这猴子现在一个样吧。
应该不会的。
毕竟,她的小金小银那么乖。
况且似猴头这般,几百岁的年纪,还是小孩性格的也的确的少见,或许大婶家那个也没想象中那么顽劣,毕竟,石猴本身就是个例,或许只有他一个格外的难缠些。
七仙女又想起丁林,同样是下界妖怪出生,后者的岁数还没有石猴大,待人接物,却是井井有条,有理有据。
名录仙籍之时,骨龄会自然显露。
是了,时猴子一定只是个例。
七仙女当然不会不知道,丁林的成熟,是因为他身具宿慧,而像石猴那样的其实才应该是正常的。
世间万物,各有各的轨迹。
人自出生起便有父母言传身教,稍大些又有师长教授启蒙,无数个元会演变,早已经自成一套体系,传承有序,错了,有人纠正,对了,会被鼓励,因此至多十几载便能形成完整的三观。
妖类则不同,又是一套体系,灵智未开时,自然浑浑噩噩,只是动植物,不被视为妖属。
等到开灵启智,刚开始七魄未生,更多的还是被本能驱使,好勇斗狠,弱肉强食,或者被奴役,或者被吃掉。
只有极少一部分妖能够修出内丹,到了这地步,七魄渐生,妖族开始诞生感情,但由于生长环境残酷,更多的精力仍是耗费在生存上。
一直到成就元神。
元神被称为大妖,在凡间已经可以跻身妖族的统治者,而更重要的是元神境界,妖才能够完全化形为人,只有到这一步,他们才能混迹于人类之中,九成九的大妖,都有过在人类中生活的经历,他们会将所见所闻记住,然后暗自揣摩学习。
野蛮从来都是向往文明的。
石猴出海拜师时混迹于人类城池,一是途径,更多的则是因为向往,而他和那些大妖不同的时,大妖们可以化成人身,而猴子,虽然长的像人,却终究只是像,不是人形。
无论哪个物种都会排外,身为异类,看到的,和对待的态度,当然是截然不同。
而这也就导致了,石猴见过,他都知道,但亲身的经历却又告诉他,看见的是错的,自然也就变得偏激,戾气深重
你不能说他不知道,却也不能说他懂。
若是寻常妖类,便是经历过了这一遭,由于修行缓慢,倒也无碍,他们或是死在了修行路上,没死的,随着年深日久,慢慢的总会有懂的时候,而相对于他们的修炼速度,可能当他们成熟了,懂了,境界都还没有改变,两相对比,那漫长的时间也就不起眼了。
石猴却又不同,他自补天石而出,跟脚不凡,从修行开始便一路势如破竹,勇猛精进,便是菩提祖师,磨了他七年的性子,他仍在短短三年时间里就成就了仙境,前后十年,下山之后,他已是妖王之身。
自身观念跟不上境界。
而《大品天仙诀》的增益,又给了石猴非凡的武力,在一众妖王中也罕逢敌手,拳即是权,观念上的缺陷在强大法力的镇压下,自然也无人敢置喙,他又把众人的恐惧当成了理解,以为自己是对的,沾沾自喜。
其实,错不自知。
七仙女想的没有错,石猴确实是个例,因为除了他,三界之中,没有能修行这么快的。
往前数,相似的,灵珠子转世,或许,哪吒能算一个。
七仙女胡思乱想了一会,终于重新适应了安静,她眼皮颤了颤,就要更进一步的感受五仙女的肉躯,好更方便心动。
上一篇:长生志怪:从狐妖拜师开始修仙
下一篇:万界守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