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法时代的尸解仙 第44节
第一世八十年,第二世四十年就死了。
“果然,还是不能太脱离尘世,必须要有护道之术。”
梁岳放下丹药瓶,起身披上袍子。
此时,窗外月光明亮,繁星闪烁。
粮食长了又收,土地换了一茬一茬的人。
王朝其兴也勃焉,亡也忽焉。
明月还是明月,星辰依旧星辰。
不知不觉,夜已渐深。
石泉子前来敲门。
“山伯,鲍靓死了。”
鲍靓埋在后山,唯有一座孤独的坟头以及粗糙的墓碑。
解空和尚不知何时也来了。
石泉子望着当年一起中流击楫的友人,眼中古井无波,好似寻常。
“鲍前辈说了什么?”
“没说什么,吃了晚饭,我跟他聊了一阵,他停下笑着说了一句:吾去也。”
之后没了气息,死得很是平淡。
“九十六岁,差不多也该走了。”解空淡然一笑。
“原来如此。”
一代神仙太守,名扬江南的人物,转眼间化为孤坟。
望着鲍靓的墓碑。
不知为何令梁岳有些迷茫。
两千年的时间,期间不知经历多少艰难险阻,风霜荆棘。
这个时代对修士最大的悲哀,就是空有法术不能修行。
自己也算是万中无一的幸运儿了,又或是不太幸运的人。
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真的走到对岸吗?”
石泉子给鲍靓的墓碑浇了一壶酒,不禁感叹。
“求道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山伯。”
“前辈何事?”
“以后我死了,就埋在鲍兄旁边。”
“好。”
解空和尚拜祭后,三人一起下山。
途径竹林、乱石、忽然风雨大作,穿林打叶。
三人衣裳淋湿,冒着风雨下山。
到了山下,已是清晨。
红日初升,天际散雾驱乌云,天光乍破云初晓,崇山峻岭,波澜起伏甚是壮观。
梁岳忽有明悟,心道:“青山相待,白云相爱,长生无处不逍遥。”
世间万法,波澜诡谲。
从前人留下的只言片语来看,世间有无数奥秘等着自己探索。
独自长生,何不是一种上天眷顾。
这一世有好友亲人,佳朋美眷,先过好这一世,不留遗憾。
梁岳疾行下山,倒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事,第一时间洗了个热水澡。
“早知道带把雨伞了。”
之后日子平淡,偶尔研究世家藏书。
最近世家藏货真没什么好东西了,玄学书籍太假大空,甚至还不如偏远地区的小门小户藏书。
莫非是看不上那些名字粗鄙的法术?
或者大家族内部根本不信玄道,而是以修行武功为主。
闲时炼丹,喂养神鸦,兼之修炼内功,偶尔与祝英台通一通书信。
大地回春,嫩芽成长。
这一日,徐羡之带来一个中年人,从衣着上看,应是流民。
“庄主,此人声称自己乃汉朝建世帝后人,见我收集古代玄学孤本,于是上前自荐。”徐羡之有些无奈。
这家伙非要亲自见庄主,他只好将其带了过来。
“拜见庄主,小人名刘山,汉建世帝第二十八代孙。”
那人看起来粗鄙,举止有理有节,看起来不似作伪。
“建世帝后人?汉朝有这个皇帝吗?”梁岳想不起这个名号,不过也没过多计较,可能是什么草头王,“可有宝物。”
“没有。”
“那你还敢过来!”徐羡之眉头一挑。
“不不,有,但不在我这,而是祖宗记载有这么一个地方。”
说罢,那人从裤腿解下两卷竹简。
其中一卷正是刘安写的《淮南子》,看到与刘安有关的物件,梁岳心里信了半分。
“这个又是什么?”梁岳指着另一个竹简。
“这是小人族谱,证明此物的确是祖上传下来的。”
梁岳翻开一看。
天凤五年,琅琊人樊崇起事,携六宝,有神通,建赤眉军,于关中拥立吾祖汉宗室刘讳盆子为帝,改元建世。
“原来是赤眉军。”
这建世帝,正是王莽时期赤眉军拥立之帝——刘盆子。
……
(今天三章已更完)
第38章 护道守尸,越王蛇吞(求追读)
淮南子刘安、赤眉军刘盆子。
两个看似毫不相干的人物,似乎预示着一段不为人知的古代历史,一段被人尘封的历史。
“赤眉六宝,指的是天师六宝?”梁岳皱眉思索。
家谱上只写了六宝,梁岳却看了出来,他大概弄清历史的脉络。
淮南子刘安兵败自杀,异宝流落民间,大部分掌握在汉武手中。
刘彻得到淮南子内功,使得汉武一朝武功赫赫,不过副作用也很明显,民生凋敝,国家濒临崩溃,再加上晚年沉迷修仙,更是雪上加霜。
结合淮南子刘安的历史,汉武或许是真见过刘安的法术,因此耗费国力寻仙,而不是历史书上说被术士蒙骗。
汉武不是昏庸,而是野心太大。
不过,汉武终究晚年醒悟过来。
“秦皇汉武,亦是求仙路上失意人。”
这一点,梁岳还是比他们两个强一点。
这赤眉军的六宝,怕不是从汉武墓里挖出来的。
虽然他们没有真气使用天师六宝,但六宝集齐,武功至少是天下第一。
淮南子、赤眉军、天师道。
六宝的强悍可见一斑,几乎每个集齐六宝的人都有席卷天下的能力。
“淮南国名曰淮南子六宝、汉武称太一六宝,赤眉军称汉武六宝……一脉相承。”
“这天师六宝,可为护道守尸之宝。”
六宝集齐,六种神通。
此刻,梁岳定下目标:拥有更多护道守尸之术。
上一篇:咱当官的,养几个妖怎么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