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末法时代的尸解仙

末法时代的尸解仙 第16节

  “有客拜访,我汇报给长史。”

  鲍乾正是当日米贼之乱脱颖而出的青年。

  梁岳落脚柳庄,便让鲍乾带着寡母过来,顺便担任管理佃户的管家。

  穿过重重回廊,前方出现一座古怪房子。

  门窗皆由铸铁打造,寒光凛冽,除了通风的铁窗栏,其他一概不透风,内部关闭的情况下,更是连打开都难。

  “长史,石泉子前辈拜访、谢家谢庆之求药、山阴县令长子求药、祝英台公子拜访、京口北府军来信。”

  鲍乾知晓梁岳性格,不说废话,一口气全部说出来。

  片刻,内部传来悠然的声音。

  “来客引到大厅招待,请他们稍等片刻,信件扔进窗户即可。”

  “是!”

  鲍乾恭敬放好信件,随后退下。

  铁屋雅名蓬莱丹室,丹室之内,氤氲药香,空中隐隐带着淡淡紫气。

  白袍男子披散黑发,席地而坐,身后一盏蟠龙青玉金焰灯,折射出耀眼金光,金光在男子身后形成一轮金圈,远远望去,宛如古画神仙。

  长明灯焰焚烧三足两耳炉鼎,鼎中一团团液体缓慢融合。

  迷人药香由此散发。

  正是:五金八石炉中熔,龙虎火候液还丹。

  梁岳烧着火焰,体内十五缕真气催动火焰,时不时服下地仙丹补充真气。

  良久,鼎中金银铜绿的液体汇合成湛蓝透明液体,这才散去火焰。

  待丹液冷却,加入面粉、野蜂蜜制成丸状。

  一瓶云华灵飞丹炼成。

  梁岳服下一枚丹药,入口即化,神魂宛如大冷天泡在暖洋洋的温泉之内。

  尤其是眉心昆仑之处,有种通透清澈之感。

  “子欲不死修昆仑,尸解仙之道,神魂尤为重要。”

  这半年来,他潜心甄别丹方,终于找到这么一个温养神魂的宝药。

  此药较为珍贵,以各种宝石玉石为主。

  好处显而易见,神魂强大反哺肉身经脉,真气上限增加五缕,这比单纯运转周天更快。

  除此之外,还有增强体魄的五石丹和直接恢复真气的地仙丹。

  “丹药不是有毒,而是没有真气去掉毒性。”梁岳想起之前的炼丹心得。

  随后起身,拿出笔记记下现在的炼丹心得。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炼丹也好,修行也罢,这玩意看经验和手感,没有小成大成圆满的说法。

  书架摆放着材料以及废丹,其中一种丹药数量最多,上面写着青柳丹,括号:阿司匹林。

  这是梁岳闲暇之举,青柳丹可治疗发热、疼痛及关节炎、心脑血管病等病状,发明之后用于民间,治愈了不少病人,柳庄在附近一带有了很大名气。

  当然,药效和产量与前世地球没法比,但也是这个时代较为不错的药丹了。

  此丹一经推出,迅速填补了炼丹资金空缺,甚至还有盈余,成为柳庄主要创收丹药。

  梁岳拿了两瓶。

  会客大厅,三人有一句没一句尴尬闲聊。

  谢庆之是个胡须很长的美髯公,他是谢安石的族弟,近日小儿子高热不退,经有关人士介绍来柳庄求药。

  另一个人也是如此。

  石泉子则是日常下山交流。

  自从得知梁岳刘充剿灭了会稽一带的米贼势力,他也愿意偶尔下山拜访柳庄,交流炼丹手法。

  

  来到会客厅,谢庆之与另外年轻人起身作揖。

  “梁长史!久仰大名。”

  “谢兄客气。”梁岳给了两人一人一瓶,“瓶中丹药各十枚,一日一枚,连服十日即可恢复。”

  两人识趣留下五贯作为药费。

  三人客气寒暄一番,谢庆之两人告别离开。

  “前辈,你看此丹。”

  梁岳掏出一枚真气精炼过的地仙丹。

  石泉子服下一枚,顿时眼睛瞪大。

  他没有真气,但能明显感受到内力瞬间恢复。

  “此丹竟然连异种内力也能恢复,你真是丹道天才,天天服用此丹,你应当突破中品了吧?”

  “正是,在下已有十二年内力。”梁岳自得道。

  话说回来,异种内力又是什么?丹鼎功那种往手掌淬毒的内力吗?

  石泉子没有说明,他也没有主动询问,或许是一种高级内功之法,人家不方便说明。

  毕竟天下不仅只有五禽戏。

  两人谈论金石之道。

  “差点忘了。前辈稍等片刻。”

  梁岳赶忙来到蓬莱丹室拿走刘充送来的信件。

  刘充不是闲着没事干写信谈感情之人,他能托人从前线送来信件,必定是有要事相谈。

  关于自己的事,自然与玄道有关。

  北方是玄道发扬地,北府军目前在中原与秦国作战,或许刘充发现了什么。

  “贤弟亲启,为兄连克敌军,目前升任军司马,多亏贤弟授予的制敌兵书,来日回乡,定与贤弟大醉三日……”

  一段寒暄过后,刘充步入正题。

  “我行军至高祖斩白蛇的芒砀山时,偶遇一游方道人,自称兖州龙池人士,此人精通上古山川地理,即将南下扬州游历,我向他推荐了你……”

  “贤弟收到此信时,此人应已到会稽了。”

  回到会客厅。

  梁岳还想着那人是谁。

  此时,鲍乾再次进来,禀报道:

  “长史,有客求见,自称豢龙氏,兖州龙池人。”

  “豢龙氏?”

第16章 自饮长生酒,逍遥谁得知。

  豢龙氏?

  好霸气的名字,不过这应该是名号,上古舜帝时期的官员,专门为帝王养龙。

  他有点好奇,现在这个末法时代,是否还有所谓的豢龙人。

  一人拉着红棕马,步行通往柳庄的小道之上。

  两岸水稻涨势喜人,农人面色红润,喜笑颜开。

  这人很怪,大晴天头戴斗笠,披着蓑衣,斗笠下是一张黢黑的面孔,模样看起来七八十岁。

  “看在刘充给我一匹马的份上,也罢,前来会你一会。”

  董泽兴致缺缺,当世隐士,大多是沽名钓誉之辈,打着古人的旗号,做着避世求名之事。

  之所以来拜访,不过是为了还一个人情。

  “这梁长史,竟是个良善之辈。”董泽暗自点头。

  门外,会客厅内。

  几人分别见过面,石泉子原本要走的,听到豢龙氏的名声,好奇之下也停下来。

  “敢问阁下,世上真有龙?”梁岳忍不住问道。

  “有,我游历名山大川,便是寻找真龙。”

  “也就是说你其实也没亲眼见过?”石泉子一语道出本质。

  董泽略有不满,说道:“董氏先祖董父为舜帝豢龙官,上古之时,龙很常见;舜帝、夏后,均有食龙之记载,若非真的有龙,记载不可能那么详细真实。”

  之后,董泽不想再说,一副说了你们也不懂的倨傲模样。

  梁岳见此了然,心想刘充应该帮了他的忙,来此也是刘充强烈要求,心里正看不起他们呢。

首节 上一节 16/14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咱当官的,养几个妖怎么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