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末法时代的尸解仙

末法时代的尸解仙 第102节

  梁鹤云纵身一跃数丈,踩着树梢飘然离去,一身深厚纯阳内功修为,可见一斑。

  “小心点!”祝英台高喊道,无论什么时候,母亲眼里的孩子始终是孩子。

  谢玄在树梢之上,见状不由得感慨,道:“年轻人总是希望建功立业,哎,让老夫想起当年啊。”

  说罢,眼神若有若无扫向一旁的谢灵运。

  谢灵运脖子一缩,似乎觉得衣领有些凉飕飕的。

  此时,两辆牛车行驶而来。

  部曲下车汇报,道:“坞主,这是檀大哥送来的典籍。”

  “嗯,放着就好。”梁岳轻轻点头,表示知道了。

  刘裕经营地方,对地方把握更加深入,所获典籍浩瀚如烟海,线索更是乱七八糟。

  “要有个人帮忙整理记录就好了。”

  

  梁岳环视四周。

  谢玄肯定不行,梁景明估计干不了这般复杂的活,英台做自己喜欢的事即可。

  思来想去,唯有谢灵运了。

  方才还觉得消停一点的谢灵运忽又感觉一阵冷风吹来。

  “灵运,叔父有一个任务给你干。”

  谢灵运放下手中的书本,硬生生挤出一副冷硬的笑容,道:“叔父何事吩咐?在下才疏学浅,恐怕不能肩负重任。”

  “哼。”谢玄冷哼一声,“白吃白喝这么多年,让你做就做,废什么话!”

  谢灵运最怕他这个爷爷,于是话锋一转,笑道:“若是在能力范围之内,在下义不容辞!”

  梁岳起身,来回踱步,道:“不麻烦,我打算创建一个门派。”

  “我不收徒!”

  “收不收随你,日后随便找一个传人传下去即可。”

  谢灵运眼前一亮,道:“这个好,此门派叫什么?主要干什么?”

  此时,梁岳站定。

  哗!

  微风拂过梧桐杨柳,吹皱一池春水。

  梁岳目光灼灼,好似穿透岁月沧桑,历久弥新。

  “名为逍遥派,寻找历史,记录历史。”

  “逍遥派?名字不错。”谢灵运不再嬉皮笑脸,稍微正经起来,“记录历史,寻找历史,岂不是一个史官?此事或许不太轻松。”

  “随你心意记录即可,最主要是寻找历史,先把这些典籍整理一下。”

  谢灵运脸上绽放笑容,道:“那我记录身边之人,做一个有感情的史官,必是无比快乐之事。”

  旁观历史,逍遥自在。

  此派名字倒也符合题目。

  烈日炎炎,年轻的谢灵运笑容带着对未来的期盼。

  “快乐?”

  梁岳望着这小子,低声自语道:“或许会快乐吧。”

  夜晚。

  蓬莱丹室之内。

  梁岳身披大氅,身前放着长明灯。

  盘膝而坐,闭目修行。

  真气宛如星云,在体内运转周天。

  元神好似缩小版的自己,五心朝天,双眸紧闭。

  看不见的玉蚕趴在丹田内,吐纳内力,生成真气。

  梁岳心念一动,停掉玉蚕,任由真气自行循环,不借助外部力量。

  可以见得,真气运转周天时,有一股冥冥中的吸力吞噬体内生机。

  “这就是衰退征兆吗?怪不得这几年真气进展缓慢。”梁岳心想。

  修行到一定程度,人的身体开始老化,真气会自动循环修复体内毛病,免得像凡人一般老迈多病。

  这种循环需要吸收外界灵气,灵气不足,反而会反噬自身真气,真气不足又吞噬自身生机。

  这便是刘安所说的衰退、衰老。

  现在这个程度不至于让自己衰退,稍微补点内力即可补足。

  将来随着年龄增长,估计会有更快的衰老,吞噬更多内力。

  “但我有玉蚕吞噬内力补足真气,不至于像刘安那般五十多岁苍老衰败,撑到八十岁应当没问题。”

  内力的亏空需要大量的丹药补足。但只要形成循环,体内有真气、内力,再加上法宝和部曲门派,护道总是没问题的。

  梁岳做好完全的准备。

  “不过,是时候积极一点,为下一世尸解作准备了。”

  梁岳目光深远。

  四十岁开始准备后事,他的目光也算超前。

第80章 神鸦社鼓,出山平天下。

  建康城,建康宫。

  此地乃南朝最繁华之地。

  宫室绮丽,殿阁崇伟。

  日落西山,晚霞染遍重重屋脊,遍地金黄,更显皇宫瑰丽。

  太极殿位于皇城中轴线,九十九重汉白玉台阶直通大殿,各国使臣皆在此拜见帝王。

  此时,皇宫空空荡荡,唯有一身材肥硕,身着黄袍的男子独坐其上。

  此人正是桓氏掌门人桓玄,桓玄打下建康,并迫使司马道子禅位。

  桓玄登基为帝,国号为“楚国”。

  “刘裕,你倒是会挑时候。”桓玄冷冷一笑,目光仿佛看到百里之外的硝烟。

  不远处角落有个笼子,笼子关着不成人样的司马道子。

  桓玄夺取天师鼎,并逆练盗天功,吸收不少权贵内力,内力高达百年,成为南朝最强之人。

  当然,内力并非这般容易消化,需日夜苦修,不断融合吸收;在这关键时刻,刘裕整合北府军,被各方势力推为盟主讨伐自己。

  “解决刘裕盟军,大局已定。”

  桓玄起身,高大身形陷入黑暗。

  北方拓跋珪是鲜卑雄主,魏国即将一统北方,如果南朝依然这般混乱,汉人衣冠将不复存在,敌人这次不会像苻坚这般了。

  这是楚国立国第七十九天,未来国祚会更长,一举扛起北伐大旗。

  京口,军帐绵延,烽火遍天,八万大军整装待发。

  营帐之内,时年四十七岁的刘裕变得沧桑不少。

  他环视四周,有嫡系文武官林坚、徐羡之、檀韶、刘穆之、何无忌。也有其他盟友,萧氏、庾氏、谢氏、北府刘氏,大大小小的豪强。

  “诸位,成败在此一举!祝吾等匡扶正道,攘除奸邪,公侯万代!”

  “公侯万代!!”

  众人兴奋之色无以言表。

  “明日发起总攻!”

  刘裕做了万全准备,功成在此一举。

  “遵命!!”

  此时此刻,刘裕想起在大后方会稽压阵的刘义符,以及自己刚出生的儿子刘义隆,刘义隆是刘裕明媒正娶萧氏女生出的三儿子。

  “我经营会稽十余年,后方安稳如山,应当不会出什么问题。”

  想到这里,刘裕不再理会后方的事。

  拿下建康城,成为事实上的霸主,则江山可定。

  ……

  次日清晨,桓楚建立八十日。

首节 上一节 102/14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咱当官的,养几个妖怎么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