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当官的,养几个妖怎么了? 第132节
“这一策的价值不可估量,为利在千秋之业,远远胜过半州破碎之地,如若成功,可使我朝国力翻几倍,粟谷满仓,我北烈铁骑雄踞天下,再不受粮草短缺所掣肘。”
“你我也将名留史册,彪炳千古,为后世百万儿孙所敬。”
秦楼并不想遮掩这一举措是明辰提出的,甚至他还想为其多加宣扬。最好是让全世界都知晓,明辰为他们北烈出了一策。
这一策可改天换地,富国强民,令北烈强盛于天下。
依着乾元那些勾心斗角之人算计,必定留明辰不得。
秦楼说的热血沸腾,在下的群臣却是面色各异。
激动有之,诧异更多。
谁提的?明辰?
那个张扬放肆的狂生?
那天朝堂上,年轻的修撰悍然杀掉己方官职最高的领导,可是给所有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如今却又为陛下出了一策?
那人可是敌国使者,行事诡异,能这么好心,为北烈提一好策?
什么策,能换半州?能如此强盛他们的国家?
莫不是陛下被其忽悠了。
“请问陛下,是何策?”
一文臣面色沉着,出声问道。
“兴水利,修渠,引霖水……”
秦楼简单向朝臣说起了明辰的策:“自此,贫瘠之地变良田万顷,如何不能使我朝强盛?”
秦楼语声落下,一时间,整个朝堂也安静了下来。
这策如此大胆,但不可否认,那个张扬大胆的年轻人当真是天纵之才。若是修成了,确实是可以实现陛下所说的美好愿景。
但这中间有太多问题。
有人为那美好愿景而兴奋,也有人忧心忡忡。
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对。
“陛下,此策兹事体大,还需要从长计议。其中耗费人力物力不可估量,明辰用心险恶,是想疲国。”
“事情总要有人来做,只要可行,利在千秋之策,朕一定要做!”
“陛下,若是我朝举全国之力修渠,乾元来犯该如何?”
“乾元有那实力么?乾元现在内乱,能守住城就不错了,他们没有能力反攻!现在就是修渠最好的时机,等他们喘过气儿来就晚了。”
秦楼的立场相当坚决。
半州换来的策,他很清楚其中的优缺点,正是因为太过于清楚,他才必须要做。
几个朝臣的反对之声,皆被秦楼用有理有据的理由压下。大臣辩不过,便悻悻退下。
这时,一拄着拐杖的老者站了出来。他身形矮小,佝偻着身子,面容苍老,银白的长眉都已经遮掩住了眼睛。
他颤抖着身子,急声道:“陛下,陛下不可啊~”
“我朝祖祖辈辈都是如此,祖宗之河岂可改变?”
“烈河乃是我朝母河,育养万民,福泽天下。霖水和煦水乃是母河左臂左腿,修水渠无异于是为我国母亲拴上铁链,束缚手脚。”
“必会使神灵震怒,令我朝遭受天谴啊!”
老头儿说的语声悲怆,声泪俱下。
为何没人想过明辰这一策呢?
就是因为烈河对于北烈来说意义重大,是祭祀的神明,是灵魂的寄托,是万千子民的母亲。
没人会想改变河道。
孩儿如何能对母亲指手画脚呢?
话音落下,秦楼眉头紧锁,还不待说话。
忽而,
“轰轰轰!”
分明现在还是晴天,外面却传来了阵阵惊雷轰鸣之声,震耳欲聋。
似乎是在回应着什么。
一时间,所有人都为之一震。
仿佛是有什么东西,在他们的耳边呼唤什么。
这是什么?
难道,当真母河有灵?当真神明庇护?
“这……这是什么?”
“晴空惊雷?”
“我感觉有点奇怪……”
与此同时,
大殿之外使者们面面相觑。
突如其来的惊雷摄人心魄。
明辰抬起头来,饶有兴致的看着天空,无形的压力自晴空之上的惊雷传来,一圈一圈的荡漾开。
这世界藏着诸多的秘密。
那是什么?发生什么事了?
神?
“公子,那雷……我感觉到什么特别的存在施法术了。”
小鸟并不在宫中,但是声音却是传到了明辰的耳边。
第111章 两国止戈,迷幻花香
穹顶惊雷轰鸣,震耳欲聋。
一时间,朝堂诡异的安静。
所有人都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一幕。
难道,当真是母河有灵?神灵在示威预警?
当真如柄老所说,母河不能随便动?
秦楼垂了垂眸,静静地看着下面那出声反对的老者:“柄老,你多大了?”
老头也不知道这位君主为何突然问他这个毫不相干的问题。
只是佝偻着身子回道:“回禀陛下,老臣今年九十有四了。”
九十四岁元老,他事过四代国君,曾见过王朝混乱,几乎凋零,也见过国君奋起,扶大厦之将倾,王朝破而后立。
秦楼站起身来,朝着老头作揖:“柄老当真是我国之宝,兢兢业业,事四朝国君,至今依旧鞠躬尽瘁,为国事忧心,实乃我北烈之福分。朕替北烈谢过柄老了。”
为臣如何能让国君行礼?
老头儿当即跪在地上,说道:“不敢不敢,老臣惶恐。”
秦楼面色如常,看不出喜怒,只道:“柄老年事已高,已经不适应朝堂论事了。为保您身体,以后莫要上朝了,也莫要操心国事,好好保重身体吧!您做的已经够多了!”
老人兴许有过不可磨灭的贡献。
但他老了,不懂得变换的思维,只会成为阻碍,阻挡奋进的国家向前。
“啊?陛下……”
老头抬起头来,有些茫然。
紧接着,几个侍卫从门外跑来,架着老头离开了朝堂。
“陛下,老臣……老臣……”
固守传统的老者声音愈发熹微,消失在了朝堂之中。
一时之间,群臣噤声。
四朝老臣就这样被水灵灵地拖下朝堂去了。
无人可窥得这位君主的内心。
他面色平淡,静静地俯瞰着群臣:“朕才是这北烈的皇帝,是否遵从祖宗之法由朕来定夺。”
“母河不为了养育百姓,不为了灌溉土壤,那它凭什么冠以我北烈‘母河’之名?凭什么赢得我北烈人世代供奉尊敬?”
“朕倒要看看,为它拴上链子它是不是不愿意!若是不愿意,朕就夺了它为母之名!”
健硕高大的君王傲立于王座之前,气势磅礴,语声铿锵,目光如龙,帝王之势淋漓尽致。
上一篇:任职锦衣卫,从掠夺刀法天赋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