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武侠世界刺客行

武侠世界刺客行 第218节

  黄蓉也觉得纳闷,她从未把弹指神通传授外人,心想应该是爹爹所授。

  父女俩各有心思,却未宣之于口。

  黄药师立时做出掐指手势,二话不说就与黄四喜对垒起来。

  两人相距原本只有数尺,但是随着两人各自施展弹指神通,发射劲气出来,你一指来,我一指去,两人身体渐渐越离越远。

  不一会儿,两人相距已经有了丈余,各以平生功力遥空相击。

  众人见黄四喜发射数十道弹指劲气,始终面不改色,再看黄药师,却是头顶白气氤氲,渐聚渐浓,就似蒸笼一般,显然是运转内劲过度,已经有了透支真气的迹象。

  这时黄四喜忽一后退,与黄药师拉远了两丈开外,‘嗖!’的一响,弹射一道劲气,直冲黄药师面门,仍俱杀伤威力。

  黄药师的劲气却发射不了这么远,他已经隔空打不到黄四喜,即使勉强发指,劲气也伤不到黄四喜半分。

  他只能退避躲闪,心里不由一叹:“老夫败的心服口服,黄小友的天下第一,名副其实!”

第217章 情是何物

  黄药师心知取胜无望,就跃离擂台,主动罢斗止战。

  大庭广众之下,他也大大方方认输:“小友的弹指神通已经出神入化,老夫甘拜下风。”

  他是败在自己的武学弹指神通上,黄四喜把弹指神通发扬光大,青出于蓝胜于蓝,纵然打败了他,却丝毫不影响他的宗师名望。

  至于黄四喜所学的弹指神通是谁传授,这已经不重要。

  周围观战的众人,则是会心一笑,心想反正弹指神通是独门武学,非黄家人学不成,看来黄四喜与黄药师是真有亲戚关系。

  黄药师退下擂台后,现场的武林名宿就只剩下一灯大师,尚未与黄四喜切磋。

  一灯大师见黄四喜望过来,笑道:“贫僧已经是方外闲人,无心与天下高手比肩争斗,还望黄施主理解。”

  黄四喜自然不会强迫:“悉听大师意思。”

  一灯大师虽然不参与比武,却也没有扰了黄四喜的雅兴,只见他从袖口摸出一本薄薄书籍,单掌轻轻一推,书籍受到掌风罩裹,竟然滑空朝不远处那块巨石平平飞去。

  等书籍飞至巨石上空后,‘呼’的下坠,落在了黄药师玉箫与洪七公葫芦中间。

  众人见状纷纷惊呼起来,无不在暗赞一灯大师的深厚功力。

  须知一灯大师与巨石隔着两丈远,他纯以内力操纵书籍,把书籍稳稳降在指定地点,内功运使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黄药师瞧见一灯大师显露这一手绝活,他心里暗暗评估,如果一灯大师以《一阳指》与黄四喜遥空射击,估计一阳指气可以劲射到两丈开外。

  单以射程而言,黄药师觉得一灯大师要强过他一筹。

  事实上,今天参加华山论剑的所有高手,也只有一灯大师可以隔着两丈远,与黄四喜展开真气的凌空对射。

  不过一灯大师所使的《一阳指》是祖传武学,历史有两三百年,经过十余代武学宗师反复完善,层次原本就比弹指神通要高一些。

  而弹指神通是黄药师独创出来,如果比较武学天赋与资质,黄药师认为自己绝对远远超过一灯大师。

  如此一想,黄药师就压下了与一灯大师较技的念头。

  这时黄四喜已经走到巨石旁边,拿起了一灯大师所传书籍,封面本来空空无字。

  但黄四喜刚刚触摸书籍,封面就浮现出了闪光书文。

  “名宿遗物:收录有一灯大师《一阳指》与《先天功》心法要诀,替一灯大师化解旧怨,即可观读继承!”

  下一刻,这行书文随即溃散,转而浮现出《一阳指》与《先天功》的心法内容。

  黄四喜欣喜的想:“这上面指明让我帮着一灯大师化解宿怨,像一灯大师这样的老好人,宿怨是什么?肯定是当年未救婴儿,导致瑛姑仇视上一灯大师!如今瑛姑与一灯大师和睦相处,双方来到华山,却始终没有爆发冲突,说明宿怨已经彻底了断,这个名宿遗物任务自然已经完成!”

  本来黄四喜能够继承一灯大师的独门绝技《一阳指》,已经觉得大有收获,想不到还有一部《先天功》。

  这对黄四喜而言,算是意外之喜。

  这部《先天功》可是全真教重阳真人的傍身武学。

  第一次华山论剑后,王重阳亲赴大理拜会一灯大师,因王重阳知道一灯大师的《一阳指》可以克制欧阳锋的《蛤蟆功》。

  王重阳为了对付欧阳锋,就使用自己的《先天功》交换了《一阳指》。

  一灯大师这才学会了《先天功》。

  黄四喜把《一阳指》与《先天功》观读一遍,然后翻开书籍。

  他发现书籍内容是以汉文与梵文双译而成。

  他大致浏览双文,问一灯大师:“这是《九阴真经》吗?”

  众人一听,无不侧目。

  三十年前第一次华山论剑,就是为了争夺《九阴真经》的所有权,天下五绝才登临华山会武较量。

  可见《九阴真经》的稀世程度。

  一灯大师朝黄四喜竖了竖手掌,笑道:“华山论剑是因为《九阴真经》而起,今次二论华山,也当有《九阴真经》一席之地,正好贫僧手上有一份‘九阴真经总纲’,就转交给黄居士,你现在已经是公认的天下第一,这份总纲合该由你保管!”

  黄四喜又问:“为什么上面会有梵文?”

  郭靖与黄蓉听见梵文《九阴真经》,两人立即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当年两人与一灯大师首次会面,曾经听一灯大师讲述梵文《九阴真经》的来龙去脉。

  一灯大师见黄四喜问起,就重述起来。

  原来当年编撰《九阴真经》的名宿黄裳,他在撰写真经总纲时,心想此经若是落人心术不正之人手中,持之以横行天下,无人可以制住,但是要把总纲毁去,他又心有不甘,于是他就改写总纲为梵文。

  黄裳本意是让《九阴真经》传承下来,却又不让后人完全获悉真经精髓。

  谁知郭靖在机缘巧合下遇见一灯大师与天竺神僧,最终破解了梵文的总纲篇章,这份总纲对疗伤有奇效,一灯大师与洪七公全都修炼过。

  黄四喜听一灯大师讲完书籍来历,目光又转向周伯通的鸳鸯锦帕、黄药师玉箫、洪七公葫芦,没有一件是破壁之物。

  他不禁大皱眉头,心想:“如果华山论剑都找不到破壁之宝,我应该前往何处寻觅?”

  众人见他站在巨石前面愣神,俱都不明白他的心意,也只能待在旁边耐心等待。

  过了一会儿,黄四喜仍旧一动不动,就仿佛定身了一样。

  黄蓉就移步到黄四喜身旁,问道:“四哥哥,你是不是在找寻什么东西?”

  黄四喜瞧她一眼,心想这丫头猜的蛮准。

  她见黄四喜不否认,旋即一翻手,取出一件表面满布倒刺钩的软甲,放在巨石上。

  然后又朝郭靖打下手势,郭靖小跑过来。

  黄蓉也不说话,伸手在郭靖身上摸来摸去。

  郭靖见她光天化日摸自己,觉得不成体统,却又不敢喝斥,脸色羞的通红。

  片刻后,她从郭靖身上摸出两把匕首,这是当年丘处机赠送给郭啸天与杨铁心的信物,后来传到郭靖与杨康手上。

  杨康死后,两柄匕首都被郭靖收藏。

  黄蓉把两柄匕首放在软甲旁边,笑着对黄四喜说:“四哥哥,你看这些东西是不是你要寻找的宝贝?”

  黄四喜手指软甲:“这是你家的软猬甲?”

  黄蓉‘嗯’一声:“爹爹打制出来,让我防身用的。”

  黄四喜微微摇头:“软猬甲确有防身奇效,却不是我要找的东西,你收回去罢!”

  自从黄四喜练成《九阳神功》,他的气墙防御已经不逊铠甲,软猬甲自然是可有可无。

  关键软猬甲上没有甲文显露,黄四喜就没有索要。

  郭靖的两柄匕首上同样没有匕文浮现,也被黄四喜退了回去。

  黄四喜仅仅收下了四绝周伯通、黄药师、洪七公、一灯大师,所留下的锦帕、玉箫、葫芦与书籍。

  他心想:“破壁之物不在华山,也不在山间众人身上,肯定是另有来历!”

  思虑到此,他当即朝一灯大师拱了拱手:“大师,你什么时候有暇,我想请你给一件佛器开光!”

  一灯大师道:“贫僧此行华山,原本就是为了黄居士而来,贫僧随时可以做法,等替你的佛器开完光,贫僧也要返回大理啦!”

  黄四喜一听,就邀请道:“正好我家住在襄阳城外!大师,不如咱们结伴南下罢,咱们边走,边探讨佛法!”

  一灯大师道:“如此甚好,甚好啊!”

  黄四喜见一灯大师同意,就召唤神雕回来。

  周伯通并没有飞过瘾,听闻黄四喜家在襄阳,执意前往襄阳做客。

  黄四喜并没有拒绝周伯通,就让他继续骑着神雕。

  反正这一路上,黄四喜要请一灯大师给‘乾坤一气袋’开光,他要陪伴一灯大师左右,无法乘坐神雕,索性就让周伯通与神雕同行。

  他则与一灯大师、天竺神僧、渔樵耕读、瑛姑徒步离开华山,南行襄阳而去。

  黄药师、洪七公、郭靖、黄蓉四人结伴东行,返回桃花岛。

  途中黄药师与洪七公向郭靖黄蓉询问欧阳锋与裘千仞的死因。

  郭靖是敦实之人,当年他承诺绝不泄露黄四喜身世,他就绝口不提,不管黄药师与洪七公怎么问,他一个字也不说。

  黄蓉在华山上曾听黄四喜主动提及欧阳锋与裘千仞的死亡经历,这说明黄四喜已经解决了鞑子隐患,不再担心被鞑子报复。

  黄蓉就把当年的雪峰大战,黄四喜如何以一敌二,掌毙欧阳锋与裘千仞的经历一五一十讲了出来。

  黄药师与洪七公听罢,无不唏嘘。

  黄药师感慨:“江湖代有人才出,长江后浪推前浪啊!”

首节 上一节 218/3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武侠:融合手机,征服曼陀山庄!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