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世界刺客行 第179节
御林护卫统领清点完百箱藏宝后,过来向黄四喜汇报情况。
“是否有壁画或雕像一类的东西?”黄四喜问道。
“洞壁上没有一幅壁画,但是有一幅龙首雕刻!”御林护卫统领指向隧道尽头,那里有一座龙首石雕。
“带路!”
黄四喜领着群臣穿过百座棺箱,又向洞内行进了数百丈,最终停在了一面石壁前。
只见壁上雕刻一座直径丈许的龙头,但龙头全是岩石,材质并没有特殊之处,除了看去威严以外,实则没有什么价值。
当然这是群臣的看法。
黄四喜独自站在龙头前,目不转睛的打量。
群臣见黄四喜如此入迷,全都不敢打扰,耐心静候起来,期间免不了察言观色,他们赫然发现黄四喜渐露喜色,却又不清楚黄四喜为什么高兴,不禁涌生迷惑,心想这座普通的岩石龙头,难道还有什么奇特之处?
他们瞧不穿龙头的底细。
天下间只有黄四喜才可以望见,龙头上浮现有一行闪光石文。
这座龙头其实是一件武林遗物,作用是定住岁月流动。
只要掌握了龙头,黄四喜重归‘碧血江湖’后,无论他在这个江湖停留多少岁月,他所经历的其它江湖时间全都停滞不变。
他不由抽出腰间的降龙剑。
这把剑是破壁之剑,当年他从‘笑傲江湖’破壁重返‘碧血江湖’,全赖降龙剑之功。
剑上至今仍旧在闪烁这行一行剑文:“破壁之剑,可以重入‘碧血江湖’,在‘碧血江湖’内破壁,只能返归‘笑傲江湖’!”
他现在施展降龙剑破壁,可以随时再回‘笑傲江湖’。
原本他还担心在‘碧血江湖’停留的时间太久,就算再回‘笑傲江湖’,旧友也已经老去。
现在有了这一颗龙头,这种担忧已经可以彻底消除了。
不管他在‘碧血江湖’待上多少年,等他返回‘笑傲江湖’,都与他离开时间没什么两样。
也就是说,他在‘碧血江湖’住上六十年,‘笑傲江湖’可能仅仅过去了六时六刻,只是一眨眼而已。
黄四喜难掩心中喜悦,不禁仰天大笑:“好,这件武林遗物真是好的很!哪怕我滞留在这里六十年,等我回到‘笑傲江湖’,不过是一瞬之间,一切都不会有任何变化!”
群臣听见这话,更显迷茫,心想陛下是要在哪里滞留六十年?‘笑傲江湖’又是什么江湖?没有变化又是何意?
所谓圣心难测,他们全都没有发问。
即使胡桂南,也仅仅是笑着提了一个建议:“陛下这么喜欢这座龙首,不如挖掘下来,运回皇宫?”
黄四喜旋即论起袖子:“我正有此意!桂南你去准备凿壁铁器,我要亲自挖下这座龙头!”
“啊!”
群臣一阵惊呼:“陛下龙体尊贵,不必亲手施为,臣下愿意效劳!”
“龙头不能损伤分毫,不管让谁挖,我都不放心!”
黄四喜摆摆手:“这座龙头有丈许来高,挖出来后重量肯定不低,你们去张罗运送马车!”
群臣见黄四喜主意已决,就不再相劝,当下兵分两路,一路炼制铁器辅助黄四喜挖掘龙头,另一路去打造特殊马车。
数日后,龙头被黄四喜从石壁上剥离,然后置于一辆木车之中。
由于雅克萨城附近还有一座尼布楚城,黄四喜并不着急离开远东,等剿灭了尼布楚城的罗刹火枪队后,黄四喜才统领降龙军,押送龙头返回京城。
第185章 西域商会
黄四喜返回京城后,不再对外用兵,开始休养生息。
一晃数年,他基本是居于深宫,极少出外远行。
直至他一手创建的远东商会与天竺商会,经过数年经营后初见成效,开始给朝廷上缴收益。
尤其是主营东南海域的天竺商会,控制着东西方贸易的航道,收益每年都在翻增。
朝廷又在鼓励商业发展,全面放开海禁,沿海原本就有海贸基础的地区,海商开始如雨后春笋般壮大起来。
黄四喜得知这个情况后,顺势成立了海关衙门,开始征收关税。
由于黄四喜已经取消农税,中原商贸仍不成熟,商税不宜过重,他对关税就尤其看重,直接让内阁首辅兼任海关总督,严厉打击走私的海商。
仅仅在海关衙门成立的第一年,关税就达到了数百万两白银。
今后中原商业越繁荣,关税收入的增加也会越迅猛,只这一项税收,基本就能解决朝廷的各项饷银问题。
但黄四喜渴望扩大民生建设,远东商会、天竺商会、海关收益不足以满足他的发展要求,他就把目光瞄向了西域,准备再创建一家由朝廷主营的新商会。
在中原西边、南边、北边各成立一家跨洲商会,原本就在黄四喜的计划当中,他甚至早就给西域商会物色好了总部基地。
当年他重返‘碧血江湖’,最初是出现在西域天山,他在下天山时遇上南疆哈撒克族与清兵的争斗,他出手替哈撒克族解围,击退清兵,并结识南疆诸部领袖飞红巾。
后来他与飞红巾一道刺杀南疆清兵将领纳兰秀吉,营救南疆二十四部落的酋长,又攻灭叛徒喀达尔部。
喀达尔部是南疆草原最大部落,因为投降清廷被二十四部落联合剿灭,事后为了酬谢黄四喜的恩情,二十四部把喀达尔部的牧场赠送给了黄四喜。
这座牧场横跨了几百里的疆域,正是经营西域商会的不二之选。
远东商会主营的商品是皮毛,天竺商会经营的是茶叶与丝绸。
西域商会所经营的商品兼而有之,不过这是一家新创立的商会,短期收益肯定比不上远东与天竺。
为了提高西域商会的收益,黄四喜时隔数年后再次离开京师,亲自西巡去了草原牧场,并给‘西域商会’钦点了一种特殊商品。
这一天,黄四喜在西域商会总督的陪同下,来到牧场北部的一片石堡建筑里。
在石堡外的山谷里,有一座黑绿色的小湖,以往被牧民称呼为‘黑水泉’。
当初南疆二十四部落赠送黄四喜牧场时,飞红巾专门提到,这座牧场内有一座黑水泉,黑水是易燃之物,稍不留意就会焚烧,每次燃烧都会毁掉部分草场。
南疆牧民不清楚‘黑水’是什么东西,对‘黑水’胆颤心惊。
黄四喜却心知肚明,这种‘黑水’正是天然原油。
早在五十年前,南疆一位奇人阿达多就偶然发现原油从地底喷发上来,哪怕一丁点的火星洒在原油上,就能引发大火。
为了‘让草原遍地放光明’,阿达多寻遍南疆草原,终于在喀达尔部落北部的一座山谷盆地里找到一座天然的原油井,也就是当地牧民所称的‘黑水泉’。
可惜等阿达多死后,当地牧民畏惧原油引发火灾,对‘黑水泉’畏惧如虎,全都对这座油井敬而远之。
等黄四喜获赠草原牧场时,他却一眼相中了这座‘黑水泉’,把牧场收为私产,目的就是为了今天把油井利用起来。
黄四喜创立‘西域商会’时,曾经招募了中原最有名气的工匠大师,一起赶赴南疆牧场,让他们研究蒸馏原油的办法。
他们琢磨数年,最终完成了黄四喜心仪的发明。
“陛下请看,这就是煤油灯!”
石堡内的工匠济济一堂,激动向黄四喜讲述这款新物件。
煤油灯是燃烧煤油的照明工具,作用比蜡烛大的多。
黄四喜随即问他们:“煤油灯将来可以取代蜡烛吗?”
工匠回道:“煤油灯光亮更高,使用比蜡烛方便,只需添加油物,就能彻夜燃烧,如果把这种油灯运去中原,肯定会被争抢一空!但是陛下,我们无法勘探‘黑水泉’的黑油储量,如果储量耗空,失去了煤油来源,到时我们可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
他们的意思很明显,只要原油井的黑油储量丰富,他们保证煤油灯可以取代蜡烛,成为中原百姓夜间的照明工具,甚至可以远销域外。
但关键在于他们无法勘探黑油储量,也就评估不出煤油灯在中原畅销的潜力。
黄四喜却非常明白,南疆的原油矿多不胜数,储量更是惊人。
单单黄四喜牧场的这座‘黑水泉’,天然喷发出来的原油,全部挖掘出来,制成煤油灯后就足够中原百姓使用数年。
当然煤油灯是新东西,最初运往中原,价格肯定高昂,主要是贩卖给中原的达官贵人以及各地富商,普通百姓未必用得起。
但用的人越少,‘黑水泉’的损耗就越低,这座‘黑水泉’出产的煤油灯,可以供给中原官绅使用数十年之久。
就算‘黑水泉’枯竭后,再也找不到其它油井,至少可以通过煤油灯,从中原官绅手上收获丰厚利润。
这也是是黄四喜勒令工匠扎堆‘黑水泉’,研制煤油灯的用意,最终目的就是为了给‘西域商会’创造暴利。
黄四喜是穿越者,他非常清楚原油的重要作用,这是工业时代的根基。
可惜目前仅仅是十七世纪,整个天下都处在手工业时代,即使黄四喜集合中原所有的能工巧匠,他们唯一可以利用原油的地方只有煤油灯,而且是采用最原始的蒸馏手法,从原油里边获取可供燃烧的煤油。
不过就算原油的蒸馏技术停滞一百年不发展也没有关系,黄四喜通过煤油灯让全天下认识到原油的种种利处。
等一百年后工业时代到来后,原油矿井肯定会得到全天下的重视。
黄四喜的‘西域商会’,今后主营的商品就是煤油灯。
为了确保煤油灯的收益顺利归入朝廷,黄四喜不止招募的大批工匠,同时调派心腹洞玄与小庄进驻南疆,由洞玄担任‘西域商会’的总督,全权经略南疆商贸。
当年黄四喜在五台山诛杀鞑子皇帝顺治与康熙,随后让九难与冒浣莲假冒两帝潜伏紫禁城。
只是掌握皇宫大权并不够,黄四喜又让洞玄道人假冒康亲王杰书,出任九门提督,接着控制整个京城的治安。
洞玄道人也不负黄四喜重托,完美胜任了九门提督的差事。
黄四喜在昆明起兵时,消息传到京师,八旗鞑子勋贵当即联合起来,试图逼宫,让九难与冒浣莲下旨围剿黄四喜。
在这关键时刻,洞玄道人依靠九门提督的身份,果断镇压逼宫的八旗勋贵,把八旗试图组建平叛兵马的计划胎死腹中。
黄四喜在收复中原期间,没有遭遇任何一支大规模的鞑子兵马,多是洞玄道人之功。
等黄四喜统领降龙军攻入京师,洞玄道人更是作为内应,打开紫禁城内外的所有城门,给黄四喜兵不血刃收复京城,提供了决定性条件。
上一篇:武侠:融合手机,征服曼陀山庄!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