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 第26节
梁任公在《国民浅训》里所主张的征兵制,还有投笔从戎的心思。可是五四运动突然地给他
带来了一个新的世界。在梁任公的主张被打得粉碎之后,他连忙带着极大的热诚去接受新
的、而且更激进的学说。他又成了他的大哥所称呼他的,或者可以说嘲笑他的:“人道主义
者”。大哥的第一个理由就是他不肯坐轿子。那时候他因为读了《人生真义》和《人生问题
发端》等等文章,才第一次想到人生的意义上面。但是最初他所理解的也不过是一些含糊的
概念。生活的经验,尤其是最近这些日子里的幽禁的生活,内心的激斗和书籍的阅读,使他
的眼界渐渐地宽广了。他开始明白了人生是怎么一回事,做一个人究竟应该怎样。他开始痛
恨这种浪费青春、浪费生命的生活。然而他愈憎恨这种生活,便愈发见更多的无形的栅栏立
在他的四周,使他不能够把这种生活完全摆脱。
“这种生活真该诅咒!”觉慧想到这里更加烦躁起来。他无意间遇见了觉新的茫然的眼
光,连忙掉过头去,又看见剑云的忧郁的、忍受的表情。他转眼去看觉民,觉民埋着头在看
书。屋子里是死一般的静寂。他觉得什么东西在咬他的心。他不能忍受地叫起来:
“为什么你们都不说话?……你们,你们都该诅咒!”众人惊讶地望着他,不知道他为
什么缘故大叫。
“为什么要诅咒我们?”觉民阖了书温和地问:“我们跟你一样,都在这个大家庭里面
讨生活。”
“就是因为这个缘故!”觉慧依旧愤恨地说。“你们总是忍受,你们一点也不反抗。你
们究竟要忍受多久?你们口里说反对旧家庭,实际上你们却拥护旧家庭。你们的思想是新
的,你们的行为却是旧的。你们没有胆量!……你们是矛盾的,你们都是矛盾的!”这时候
他忘记了他自己也是矛盾的。
“三弟,平静点,你这样吵又有什么好处?做事情总要慢慢地来,”觉民依旧温和地
说,“你一个人又能够做什么?你应该晓得大家庭制度的存在有它的经济的和社会的背
景。”后一句话是他刚才在杂志上看见的,他很自然地把它说了出来。他又加上一句:“我
们的痛苦不见得就比你的小。”
觉慧无意间掉过头,又遇见觉新的眼光,这眼光忧郁地望着他,好像在责备他似的。他
埋下头去,翻开手里的书,过了一会儿,他的声音又响了:
“弃了他们罢!父亲并没有和我白说:‘我们不是奢侈家,不是贵族,也不是命运和自
然的爱子,并且还不是烈士。我们只是劳动者。穿起我们自己的皮制的围裙,在自己的黑暗
的工厂里,做自己的工作。让日光照耀在别人身上去!在我们这黯淡的生活里,也有我们自
己的骄傲,自己的幸福!’”……
“这一段话简直是在替我写照。可是我自己的骄傲在哪儿?我自己的幸福又在哪儿?”
剑云心里这样想。
“幸福?幸福究竟在什么地方?人间果然有所谓幸福吗?”觉新叹息道。
觉慧看了觉新一眼,又埋下头把书页往前面翻过去,翻到有折痕的一页,便高声念着下
面的话,好像在答复觉新一般:
“我们是青年,不是畸人,不是愚人,应当给自己把幸福争过来!”
“三弟,请你不要念了,”觉新痛苦地哀求道。
“为什么?”觉慧追问。
“你不晓得我心里很难受。我不是青年,我没有青春。我没有幸福,而且也永远不会有
幸福,”这几句话在别人说来也许是很愤激的,然而到觉新的口里却只有悲伤的调子。
“难道你没有幸福,就连别人说把幸福争过来的话也不敢听吗?”觉慧对他的大哥这样
不客气地说,他很不满意大哥的那种日趋妥协的生活方式。
“唉,你不了解我,你的环境跟我的不同,”觉新推开算盘,叹口气,望着觉慧说;
“你说得对,我的确怕听见人提起幸福,正因为我已经没有得到幸福的希望了。我一生就这
样完结了。我不反抗,因为我不愿意反抗,我自己愿意做一个牺牲者。……我跟你们一样也
做过美妙的梦,可是都被人打破了。我的希望没有一个实现过。我的幸福早就给人剥夺了。
我并不怪别人。我是自愿地把担子从爹的肩膀上接过来的。我的痛苦你们不会了解。……我
还记得爹病中告诉我的一段话。爹临死的前一天,五妹死了,妈去给她料理殓具。五妹虽然
只有六岁,但是这个消息也使在病中的爹伤心。他流着泪握着我的手说:‘新儿,你母亲临
死的时候,把你们弟兄姐妹六个人交给我,现在少了一个,我怎样对得起你母亲?’爹说了
又哭,并且还说:‘我的病恐怕不会好了,我把继母同弟妹交给你,你好好地替我看顾他
们。你的性情我是知道的,你不会使我失望。’我忍不住大声哭起来。爷爷刚刚走过窗子底
下,以为爹死了,喘着气走进来。他看见这种情形,就责备我不该引起爹伤心,还安慰爹几
句。过后爷爷又把我叫到他的房里,问我是怎么一回事。我据实说了。爷爷也流下泪来。他
挥手叫我回去好好地服侍病人。这天晚上深夜爹把我叫到床前去笔记遗嘱,妈拿烛台,你们
大姐端墨盒。爹说一句我写一句,一面写一面流泪。第二天爹就死了。爹肩膀上的担子就移
到我的肩膀上来了。从此以后,我每想到爹病中的话,我就忍不住要流泪,同时我也觉得我
除了牺牲外,再也没有别的路。我愿意做一个牺牲者。然而就是这样我也对不起爹,因为我
又把你们大姐失掉了……”觉新愈说下去,心里愈难过,眼泪落下来,流进了他的嘴里。他
结结巴巴地说到最后竟然俯在桌子上抬不起头来。
觉慧的眼泪快要流出来了,但是他极力忍住。他抬起头向四面看。他看见剑云拿着手帕
在揩眼睛,觉民用杂志遮住了脸。
觉新把脸从桌上抬起来,揩了泪痕,又继续说:
“还有许多事你们都不晓得。我现在又要说老话了。有一年爹被派做大足县的典史,那
时我才五岁多,你们都没有出世。爹妈带着我和你们大姐到了那里。当时那一带地方不太
平,爹每夜都要出去守城,回来时总在一点钟以后。我们在家里等他回来才睡。那时候我已
经被家人称为懂事的人。每夜我嗑着松子或者瓜子一搭一搭地跟妈谈话。妈要我发狠读书,
给她争一口气,她又含着眼泪把她嫁到我们家来做媳妇所受的气一一告诉我。我那时候或者
陪着她流眼泪,或者把她逗笑了才罢。我说我要发狠读书,只要将来做了八府巡按,妈也就
可以扬眉吐气了。我此后果然用功读书。妈才渐渐地把愁肠放开。又过了几个月,省上另委
一个人来接爹的事。我们临行时妈又含着眼泪把爹的痛苦一一告诉我。这时妈肚子里头怀着
带来了一个新的世界。在梁任公的主张被打得粉碎之后,他连忙带着极大的热诚去接受新
的、而且更激进的学说。他又成了他的大哥所称呼他的,或者可以说嘲笑他的:“人道主义
者”。大哥的第一个理由就是他不肯坐轿子。那时候他因为读了《人生真义》和《人生问题
发端》等等文章,才第一次想到人生的意义上面。但是最初他所理解的也不过是一些含糊的
概念。生活的经验,尤其是最近这些日子里的幽禁的生活,内心的激斗和书籍的阅读,使他
的眼界渐渐地宽广了。他开始明白了人生是怎么一回事,做一个人究竟应该怎样。他开始痛
恨这种浪费青春、浪费生命的生活。然而他愈憎恨这种生活,便愈发见更多的无形的栅栏立
在他的四周,使他不能够把这种生活完全摆脱。
“这种生活真该诅咒!”觉慧想到这里更加烦躁起来。他无意间遇见了觉新的茫然的眼
光,连忙掉过头去,又看见剑云的忧郁的、忍受的表情。他转眼去看觉民,觉民埋着头在看
书。屋子里是死一般的静寂。他觉得什么东西在咬他的心。他不能忍受地叫起来:
“为什么你们都不说话?……你们,你们都该诅咒!”众人惊讶地望着他,不知道他为
什么缘故大叫。
“为什么要诅咒我们?”觉民阖了书温和地问:“我们跟你一样,都在这个大家庭里面
讨生活。”
“就是因为这个缘故!”觉慧依旧愤恨地说。“你们总是忍受,你们一点也不反抗。你
们究竟要忍受多久?你们口里说反对旧家庭,实际上你们却拥护旧家庭。你们的思想是新
的,你们的行为却是旧的。你们没有胆量!……你们是矛盾的,你们都是矛盾的!”这时候
他忘记了他自己也是矛盾的。
“三弟,平静点,你这样吵又有什么好处?做事情总要慢慢地来,”觉民依旧温和地
说,“你一个人又能够做什么?你应该晓得大家庭制度的存在有它的经济的和社会的背
景。”后一句话是他刚才在杂志上看见的,他很自然地把它说了出来。他又加上一句:“我
们的痛苦不见得就比你的小。”
觉慧无意间掉过头,又遇见觉新的眼光,这眼光忧郁地望着他,好像在责备他似的。他
埋下头去,翻开手里的书,过了一会儿,他的声音又响了:
“弃了他们罢!父亲并没有和我白说:‘我们不是奢侈家,不是贵族,也不是命运和自
然的爱子,并且还不是烈士。我们只是劳动者。穿起我们自己的皮制的围裙,在自己的黑暗
的工厂里,做自己的工作。让日光照耀在别人身上去!在我们这黯淡的生活里,也有我们自
己的骄傲,自己的幸福!’”……
“这一段话简直是在替我写照。可是我自己的骄傲在哪儿?我自己的幸福又在哪儿?”
剑云心里这样想。
“幸福?幸福究竟在什么地方?人间果然有所谓幸福吗?”觉新叹息道。
觉慧看了觉新一眼,又埋下头把书页往前面翻过去,翻到有折痕的一页,便高声念着下
面的话,好像在答复觉新一般:
“我们是青年,不是畸人,不是愚人,应当给自己把幸福争过来!”
“三弟,请你不要念了,”觉新痛苦地哀求道。
“为什么?”觉慧追问。
“你不晓得我心里很难受。我不是青年,我没有青春。我没有幸福,而且也永远不会有
幸福,”这几句话在别人说来也许是很愤激的,然而到觉新的口里却只有悲伤的调子。
“难道你没有幸福,就连别人说把幸福争过来的话也不敢听吗?”觉慧对他的大哥这样
不客气地说,他很不满意大哥的那种日趋妥协的生活方式。
“唉,你不了解我,你的环境跟我的不同,”觉新推开算盘,叹口气,望着觉慧说;
“你说得对,我的确怕听见人提起幸福,正因为我已经没有得到幸福的希望了。我一生就这
样完结了。我不反抗,因为我不愿意反抗,我自己愿意做一个牺牲者。……我跟你们一样也
做过美妙的梦,可是都被人打破了。我的希望没有一个实现过。我的幸福早就给人剥夺了。
我并不怪别人。我是自愿地把担子从爹的肩膀上接过来的。我的痛苦你们不会了解。……我
还记得爹病中告诉我的一段话。爹临死的前一天,五妹死了,妈去给她料理殓具。五妹虽然
只有六岁,但是这个消息也使在病中的爹伤心。他流着泪握着我的手说:‘新儿,你母亲临
死的时候,把你们弟兄姐妹六个人交给我,现在少了一个,我怎样对得起你母亲?’爹说了
又哭,并且还说:‘我的病恐怕不会好了,我把继母同弟妹交给你,你好好地替我看顾他
们。你的性情我是知道的,你不会使我失望。’我忍不住大声哭起来。爷爷刚刚走过窗子底
下,以为爹死了,喘着气走进来。他看见这种情形,就责备我不该引起爹伤心,还安慰爹几
句。过后爷爷又把我叫到他的房里,问我是怎么一回事。我据实说了。爷爷也流下泪来。他
挥手叫我回去好好地服侍病人。这天晚上深夜爹把我叫到床前去笔记遗嘱,妈拿烛台,你们
大姐端墨盒。爹说一句我写一句,一面写一面流泪。第二天爹就死了。爹肩膀上的担子就移
到我的肩膀上来了。从此以后,我每想到爹病中的话,我就忍不住要流泪,同时我也觉得我
除了牺牲外,再也没有别的路。我愿意做一个牺牲者。然而就是这样我也对不起爹,因为我
又把你们大姐失掉了……”觉新愈说下去,心里愈难过,眼泪落下来,流进了他的嘴里。他
结结巴巴地说到最后竟然俯在桌子上抬不起头来。
觉慧的眼泪快要流出来了,但是他极力忍住。他抬起头向四面看。他看见剑云拿着手帕
在揩眼睛,觉民用杂志遮住了脸。
觉新把脸从桌上抬起来,揩了泪痕,又继续说:
“还有许多事你们都不晓得。我现在又要说老话了。有一年爹被派做大足县的典史,那
时我才五岁多,你们都没有出世。爹妈带着我和你们大姐到了那里。当时那一带地方不太
平,爹每夜都要出去守城,回来时总在一点钟以后。我们在家里等他回来才睡。那时候我已
经被家人称为懂事的人。每夜我嗑着松子或者瓜子一搭一搭地跟妈谈话。妈要我发狠读书,
给她争一口气,她又含着眼泪把她嫁到我们家来做媳妇所受的气一一告诉我。我那时候或者
陪着她流眼泪,或者把她逗笑了才罢。我说我要发狠读书,只要将来做了八府巡按,妈也就
可以扬眉吐气了。我此后果然用功读书。妈才渐渐地把愁肠放开。又过了几个月,省上另委
一个人来接爹的事。我们临行时妈又含着眼泪把爹的痛苦一一告诉我。这时妈肚子里头怀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