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 第95节
你忘却当初洗儿钱。
觉新皱了皱眉,就迈着大步进了拐门,走过觉民房间的窗下,正遇见淑英、淑华姊妹拿
着书从房里出来。他知道她们读完英文课了。淑英先唤了一声“大哥”。
“二妹,三妹,蕙表姐向你们问好,”觉新忍住悲痛地说。
“你看见蕙表姐了?她怎样?还好罢?”淑英惊喜地问道。
“她哪儿会好?不要提了,”觉新愤慨地答道。
“你说给我们听,她究竟怎样?”淑英、淑华两人缠着觉新不肯放,要他把蕙的情形详
细地告诉她们。
“好,我说,我说。你们不要性急,到我屋里去说,”觉新后来只得应允了。
“说什么?大哥有什么好听的新闻?”觉民的声音突然响起来。他和剑云正从房里走
出,听见觉新的话便顺口问道。
“大哥今天看见了蕙表姐,”淑华高兴地对觉民说。
“我们也去听听,”觉民侧头对剑云说。剑云点头说好。
众人进了觉新的房间坐下以后,何嫂端出茶来。觉新喝着茶,一面把这天在周家看见的
情形详细地叙述出来。他愈往后说,愈动了感情,眼里包着一眶泪水,他也不去揩干。
剑云默默地坐在角落里,不时偷偷地看淑英。淑英在凝神深思,她的脸色慢慢地变化
着,恐怖和焦虑的表情又在她的脸上出现。她微微地咬着嘴唇皮,不说一句话。
“世界上会有这种事情。真气人。蕙表姐也太懦弱,怕他做什么?”淑华恼怒地说。
“世界上这种事情多得很,不过你没有看见罢了,”觉民故意嘲笑地说。
“我说以后就索性把蕙表姐留下,再不让她到郑家去,等他来接十次百次,都给他一个
不理,看他有什么法子。蕙表姐究竟是周家的人。”淑华昂着头起劲地说。她气愤地望着觉
新,好像她在跟他争论一般。
觉新痛苦地责备淑华道:“你真是在说小孩子话。蕙表姐如今是郑家的人了。”
“郑家的人?说得好容易。蕙表姐明明在周家养大的,”淑华还是不服,她固执地争辩
道。
“你说这种话又有什么用?人已经嫁过去了,你将来就会明白的。你不要说大话,难保
你就不会嫁一个像你表姐夫那样的姑少爷。”觉新看见淑华说话不顾事实,他有点厌烦,便
故意用这种话来激恼她。他自己并不拥护现在的婚姻制度(因为他自己受过害了),他说上
面的话正表示对那个制度的反抗:他希望把自己的愤怒传染给别的人,激起别的人出来说一
些他自己想说而又不敢说的攻击那个制度的话。
“大哥,”淑英忽然失声唤道。她带了责备的眼光望着觉新,痛苦地低声说:“你也说
这种话?”
“我才不怕。别人凶,我也可以凶。我也是一个人,决不给别人欺负。”淑华气红了脸
大声辩道。
“说得好。”觉民在旁边称赞道。
觉新听见淑英的话,他立刻想起了这个少女的处境:的确一个像蕙有的那样的命运正在
前面等候她,现在的蕙便是将来的淑英。那个命运的威胁是很大的。但是淑英跟蕙不同,她
还努力在作绝望的挣扎。她手边的英文课本便是她不甘灭亡的证据。然而结果她能够逃避掉
灭亡吗?他不敢多想。在看见蕙堕入深渊以后。他再没有勇气来看淑英的那样的结局了。那
个结局并不远,而且也许又轮着他来把淑英送进深渊里去。不过淑英还在设法逃避。他想她
应该逃避。但是她多半会失败。
“大哥,我跟你说几句正经话。蕙表姐的事情固然已经无法挽回了。但是二妹的事情我
们还可以挽救。陈克家一家人的事情你不是不知道。三爸近来的脾气你也见到了,他不会顾
惜二妹。二妹是个有志气的女子,你应该给她帮点忙,我们都应该给她帮忙,”觉民忽然做
出庄重的面容,一本正经地说。
我们应该给她帮忙——觉新接着想下去。觉民的话来得正凑巧。好像一个外来的力量把
觉新的纷乱的思绪一下子就理清了。他觉得几对眼睛急切地望着他,等候他的回答。尤其是
觉民的追逼似的眼光使他的思想无处躲闪,而淑英的求助的水汪汪的眼睛引起了他的怜惜。
虽然他始终觉得自己并没有力量,但是他也下了决心:他不让淑英做第二个蕙。于是他用稳
重的语调答道:“只要二妹打定主意,我总之尽力帮忙就是了。事情以后可以慢慢商量。不
过你们说话做事都要谨慎一点。”
正文 第二十一章
在这些日子里觉民算是最幸福的。觉新和淑英们的苦恼他分担去的并不多。琴和利群周
报社的事情更牵系住他的心。
他从琴那里得到的是温柔、安慰与鼓舞。利群周报社的事情进行得很顺利:周报按期出
版,销数也逐期增加。他每星期二下午照例去参加编辑会议。翻阅一些稿件,有时也带去自
己的文章。琴有时出席,有时不能到,便请他做代表。社里的基金渐渐地充裕了,只要稿件
多,他们便可以将周报的篇幅增加半张。也有了新的社员,表示同情的信函差不多每天都
有,还有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也写了仰慕的信来。这一切在年轻人的热情上点燃了火。每
个青年都沉溺在乐观的幻梦里。他们常常聚在一起,多少带一点夸张地谈到未来的胜利。那
些单纯的心充满了快乐。这快乐又给他们增加了一些憧憬。恰恰在这时候方继舜从外州县一
个朋友那里得到一本描写未来社会的小说《极乐地》和一本叫做《一夕谈》的小册。他当做
觉新皱了皱眉,就迈着大步进了拐门,走过觉民房间的窗下,正遇见淑英、淑华姊妹拿
着书从房里出来。他知道她们读完英文课了。淑英先唤了一声“大哥”。
“二妹,三妹,蕙表姐向你们问好,”觉新忍住悲痛地说。
“你看见蕙表姐了?她怎样?还好罢?”淑英惊喜地问道。
“她哪儿会好?不要提了,”觉新愤慨地答道。
“你说给我们听,她究竟怎样?”淑英、淑华两人缠着觉新不肯放,要他把蕙的情形详
细地告诉她们。
“好,我说,我说。你们不要性急,到我屋里去说,”觉新后来只得应允了。
“说什么?大哥有什么好听的新闻?”觉民的声音突然响起来。他和剑云正从房里走
出,听见觉新的话便顺口问道。
“大哥今天看见了蕙表姐,”淑华高兴地对觉民说。
“我们也去听听,”觉民侧头对剑云说。剑云点头说好。
众人进了觉新的房间坐下以后,何嫂端出茶来。觉新喝着茶,一面把这天在周家看见的
情形详细地叙述出来。他愈往后说,愈动了感情,眼里包着一眶泪水,他也不去揩干。
剑云默默地坐在角落里,不时偷偷地看淑英。淑英在凝神深思,她的脸色慢慢地变化
着,恐怖和焦虑的表情又在她的脸上出现。她微微地咬着嘴唇皮,不说一句话。
“世界上会有这种事情。真气人。蕙表姐也太懦弱,怕他做什么?”淑华恼怒地说。
“世界上这种事情多得很,不过你没有看见罢了,”觉民故意嘲笑地说。
“我说以后就索性把蕙表姐留下,再不让她到郑家去,等他来接十次百次,都给他一个
不理,看他有什么法子。蕙表姐究竟是周家的人。”淑华昂着头起劲地说。她气愤地望着觉
新,好像她在跟他争论一般。
觉新痛苦地责备淑华道:“你真是在说小孩子话。蕙表姐如今是郑家的人了。”
“郑家的人?说得好容易。蕙表姐明明在周家养大的,”淑华还是不服,她固执地争辩
道。
“你说这种话又有什么用?人已经嫁过去了,你将来就会明白的。你不要说大话,难保
你就不会嫁一个像你表姐夫那样的姑少爷。”觉新看见淑华说话不顾事实,他有点厌烦,便
故意用这种话来激恼她。他自己并不拥护现在的婚姻制度(因为他自己受过害了),他说上
面的话正表示对那个制度的反抗:他希望把自己的愤怒传染给别的人,激起别的人出来说一
些他自己想说而又不敢说的攻击那个制度的话。
“大哥,”淑英忽然失声唤道。她带了责备的眼光望着觉新,痛苦地低声说:“你也说
这种话?”
“我才不怕。别人凶,我也可以凶。我也是一个人,决不给别人欺负。”淑华气红了脸
大声辩道。
“说得好。”觉民在旁边称赞道。
觉新听见淑英的话,他立刻想起了这个少女的处境:的确一个像蕙有的那样的命运正在
前面等候她,现在的蕙便是将来的淑英。那个命运的威胁是很大的。但是淑英跟蕙不同,她
还努力在作绝望的挣扎。她手边的英文课本便是她不甘灭亡的证据。然而结果她能够逃避掉
灭亡吗?他不敢多想。在看见蕙堕入深渊以后。他再没有勇气来看淑英的那样的结局了。那
个结局并不远,而且也许又轮着他来把淑英送进深渊里去。不过淑英还在设法逃避。他想她
应该逃避。但是她多半会失败。
“大哥,我跟你说几句正经话。蕙表姐的事情固然已经无法挽回了。但是二妹的事情我
们还可以挽救。陈克家一家人的事情你不是不知道。三爸近来的脾气你也见到了,他不会顾
惜二妹。二妹是个有志气的女子,你应该给她帮点忙,我们都应该给她帮忙,”觉民忽然做
出庄重的面容,一本正经地说。
我们应该给她帮忙——觉新接着想下去。觉民的话来得正凑巧。好像一个外来的力量把
觉新的纷乱的思绪一下子就理清了。他觉得几对眼睛急切地望着他,等候他的回答。尤其是
觉民的追逼似的眼光使他的思想无处躲闪,而淑英的求助的水汪汪的眼睛引起了他的怜惜。
虽然他始终觉得自己并没有力量,但是他也下了决心:他不让淑英做第二个蕙。于是他用稳
重的语调答道:“只要二妹打定主意,我总之尽力帮忙就是了。事情以后可以慢慢商量。不
过你们说话做事都要谨慎一点。”
正文 第二十一章
在这些日子里觉民算是最幸福的。觉新和淑英们的苦恼他分担去的并不多。琴和利群周
报社的事情更牵系住他的心。
他从琴那里得到的是温柔、安慰与鼓舞。利群周报社的事情进行得很顺利:周报按期出
版,销数也逐期增加。他每星期二下午照例去参加编辑会议。翻阅一些稿件,有时也带去自
己的文章。琴有时出席,有时不能到,便请他做代表。社里的基金渐渐地充裕了,只要稿件
多,他们便可以将周报的篇幅增加半张。也有了新的社员,表示同情的信函差不多每天都
有,还有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也写了仰慕的信来。这一切在年轻人的热情上点燃了火。每
个青年都沉溺在乐观的幻梦里。他们常常聚在一起,多少带一点夸张地谈到未来的胜利。那
些单纯的心充满了快乐。这快乐又给他们增加了一些憧憬。恰恰在这时候方继舜从外州县一
个朋友那里得到一本描写未来社会的小说《极乐地》和一本叫做《一夕谈》的小册。他当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