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 第66节
觉新迟疑半晌,脸上现出为难的神情。他到现在还不能够给觉民一个确定的回答。他自
然愿意帮助淑英,他自然希望她的命运能够改变,他自然希望旧的势力毁灭,新的生命成
长。这一切都是他所愿望的。在思想方面他觉得自己并不比觉民懦弱。然而单是愿望又有什
么用?在这种环境里他怎么能够使这个愿望实现?他的三叔的意志是无法违抗的。纵使他要
违抗,结果也只有失败,还是白费精力,甚至会给自己招来麻烦。他又想,人世间的事情很
难有圆满的结果。瑞珏、梅、蕙、淑英、他自己,还有许多许多。从来如此,现在恐怕也难
有别的方式。人为的努力有时也挽救不了什么。——觉新的思想头绪很多,但是有一个共同
点:淑英的命运是不可改变的。觉民的主张完全是空想。所以他不能够糊里糊涂答应觉民。
“我看你这个念头还是打消了罢。二妹的境遇自然可怜。
不过你说帮忙也只是空发议论。这种事情在我们家里怎么做得到!”这是觉新的回答,
它像一瓢凉水猛然浇在觉民的热情上面。觉民起初愕然,后来就有些恼怒了。“怎么到这时
候还说这种话?”他几乎要对觉新嚷出来,但是他忽然忍住了。他在觉新的肩头轻轻地拍一
下,低声说:“我们到里面去。”
觉新不知道觉民的用意,但是也跟着他走进了内房。房里显得凌乱,架子床上空空的,
没有帐子和被褥,刚刚发亮的电灯寂寞地垂在屋中间。景象十分凄凉。觉新的心又开始发痛
了。
房间渐渐地落在静寂里。觉民不说话,觉新也不作声,只是暗暗地吞泪。隔壁房里的声
音清晰地响起来:Itwasrainingwhenwegotupthismorni
ng,……是淑英的声音。淑英一字一字地认真读着,声音不高,但很清楚。她读到mor
ning时,停顿一下,把这个字重复念一遍,然后读下去:butitdidnotra
inlong.“你听见没有?”觉民感动地抓住觉新的袖子低声问道。觉新默默地点一下
头。他心里很难过,便走出了内房。觉民追踪似地跟着出去。
“你看二妹还这样认真地读英文,努力求新知识,求上进。
她拚命在挣扎。她要活。你就忍心帮忙别人把她送到死路上去?”觉民愤激地把这些话
吐到觉新的脸上。
觉新并没有给觉民一个回答。他痛苦地埋下了头。
正文 第十五章
海臣的死就像一盏微暗灯光的熄灭,在高家的生活里不曾留下大的影响,但是在觉新的
心上却划开了一个不能填补的缺口,给他的灵魂罩上了一层浓密的黑暗。他这一年来似乎就
靠着这微弱的亮光给他引路,然而如今连这灯光也被狂风吹灭了。
觉新一连两天都觉得胸口痛,没有到公司去,说是在家里静养。但是他坐在自己房里,
仿佛在每样东西上面都看见海臣的影子,不能不伤心,后来还是被王氏和沈氏拉去打麻将,
算是暂时宽心解闷。
星期三早晨觉新叫袁成买了一个大的花圈来,预备送到海臣的坟上去。花圈买来了,放
在觉新的书房里一张圆桌上面。周氏和淑华两人刚从花园里出来,经过觉新的门前,便揭起
帘子进去,跟在她们后面的绮霞也进了觉新的房间。
“这个花圈倒好看。不过拿到坟地上一定会给人偷去,”淑华看见花圈,不假思索地顺
口说道。
“其实不给人偷,过两天花也会枯的。大哥不过尽尽心罢了,”周氏带点伤感地说。
觉新含糊地答应了一句,站起来让周氏坐了。他默默地把眼光定在屋角地板上,那里摊
开一张字条,上面写着“金陵高海臣之墓”,墨汁还没有干,是觉新亲笔写的。
周氏看见觉新含泪不语,心里也不好受,便不再提海臣的事。她忽然想到另一件事情,
抬起头望着淑华,露出不相信的样子说:“三女,我忘记问你一件事情。五婶昨天对我说过
你二哥带你们到公园里头去吃茶。她说她已经骂过四姑娘了。她要我把你二哥教训一顿。我
想哪儿会有这种事情?怎么我一点儿也不晓得?你看古怪不古怪?真是无中生有找些事情来
闹。”
觉新连忙掉头去看淑华。他注意地看她的脸,他的心里起了疑惑。他急切地等候淑华的
回答。淑华的脸色突然变得通红,她不知道周氏的用意怎样,但是她找不出话来掩饰,便把
嘴一噘,生气地答道:“这又有什么希奇。到公园去了也不会蚀掉一块肉。况且是四妹自家
要去的。”
“那么你们真的去过了?”周氏惊讶地说,这个回答倒是她完全没有想到的。
“去过就去过,五婶也管不到。”淑华埋着头咕噜地说。
“二弟也真是多事,把四妹带去做什么?又给我们招麻烦。”觉新叹一口气埋怨地插嘴
道。
“麻烦?哪个怕她?”淑华圆睁着眼睛恼怒地说。“去公园又不是犯罪。我去,二姐
去,琴姐也去。”
周氏微微地皱着眉尖,嗔怪地瞅了淑华一眼,带了一点责备的调子说:“你们也是太爱
闹事了。我自然没有什么话说。
不过如果三爸晓得,事情就难办了。二姑娘会挨顿骂,这不消说。恐怕你们也逃不掉。
我也会给人在背后说闲话的。去年你三哥偷偷跑到上海去,我明的暗的不晓得给人抱怨过多
少回。如今你二哥又来闯祸了。”周氏的话愈说愈急,她的宽大的圆脸不住地点动,左边的
肘压住写字台面。她红着脸,带了不满意的表情望着淑华,过了片刻,又把眼光移到花圈
上。
“二弟真是多事。他为什么早不对我说一声?”觉新着急地跺脚,望着淑华抱怨道。
然愿意帮助淑英,他自然希望她的命运能够改变,他自然希望旧的势力毁灭,新的生命成
长。这一切都是他所愿望的。在思想方面他觉得自己并不比觉民懦弱。然而单是愿望又有什
么用?在这种环境里他怎么能够使这个愿望实现?他的三叔的意志是无法违抗的。纵使他要
违抗,结果也只有失败,还是白费精力,甚至会给自己招来麻烦。他又想,人世间的事情很
难有圆满的结果。瑞珏、梅、蕙、淑英、他自己,还有许多许多。从来如此,现在恐怕也难
有别的方式。人为的努力有时也挽救不了什么。——觉新的思想头绪很多,但是有一个共同
点:淑英的命运是不可改变的。觉民的主张完全是空想。所以他不能够糊里糊涂答应觉民。
“我看你这个念头还是打消了罢。二妹的境遇自然可怜。
不过你说帮忙也只是空发议论。这种事情在我们家里怎么做得到!”这是觉新的回答,
它像一瓢凉水猛然浇在觉民的热情上面。觉民起初愕然,后来就有些恼怒了。“怎么到这时
候还说这种话?”他几乎要对觉新嚷出来,但是他忽然忍住了。他在觉新的肩头轻轻地拍一
下,低声说:“我们到里面去。”
觉新不知道觉民的用意,但是也跟着他走进了内房。房里显得凌乱,架子床上空空的,
没有帐子和被褥,刚刚发亮的电灯寂寞地垂在屋中间。景象十分凄凉。觉新的心又开始发痛
了。
房间渐渐地落在静寂里。觉民不说话,觉新也不作声,只是暗暗地吞泪。隔壁房里的声
音清晰地响起来:Itwasrainingwhenwegotupthismorni
ng,……是淑英的声音。淑英一字一字地认真读着,声音不高,但很清楚。她读到mor
ning时,停顿一下,把这个字重复念一遍,然后读下去:butitdidnotra
inlong.“你听见没有?”觉民感动地抓住觉新的袖子低声问道。觉新默默地点一下
头。他心里很难过,便走出了内房。觉民追踪似地跟着出去。
“你看二妹还这样认真地读英文,努力求新知识,求上进。
她拚命在挣扎。她要活。你就忍心帮忙别人把她送到死路上去?”觉民愤激地把这些话
吐到觉新的脸上。
觉新并没有给觉民一个回答。他痛苦地埋下了头。
正文 第十五章
海臣的死就像一盏微暗灯光的熄灭,在高家的生活里不曾留下大的影响,但是在觉新的
心上却划开了一个不能填补的缺口,给他的灵魂罩上了一层浓密的黑暗。他这一年来似乎就
靠着这微弱的亮光给他引路,然而如今连这灯光也被狂风吹灭了。
觉新一连两天都觉得胸口痛,没有到公司去,说是在家里静养。但是他坐在自己房里,
仿佛在每样东西上面都看见海臣的影子,不能不伤心,后来还是被王氏和沈氏拉去打麻将,
算是暂时宽心解闷。
星期三早晨觉新叫袁成买了一个大的花圈来,预备送到海臣的坟上去。花圈买来了,放
在觉新的书房里一张圆桌上面。周氏和淑华两人刚从花园里出来,经过觉新的门前,便揭起
帘子进去,跟在她们后面的绮霞也进了觉新的房间。
“这个花圈倒好看。不过拿到坟地上一定会给人偷去,”淑华看见花圈,不假思索地顺
口说道。
“其实不给人偷,过两天花也会枯的。大哥不过尽尽心罢了,”周氏带点伤感地说。
觉新含糊地答应了一句,站起来让周氏坐了。他默默地把眼光定在屋角地板上,那里摊
开一张字条,上面写着“金陵高海臣之墓”,墨汁还没有干,是觉新亲笔写的。
周氏看见觉新含泪不语,心里也不好受,便不再提海臣的事。她忽然想到另一件事情,
抬起头望着淑华,露出不相信的样子说:“三女,我忘记问你一件事情。五婶昨天对我说过
你二哥带你们到公园里头去吃茶。她说她已经骂过四姑娘了。她要我把你二哥教训一顿。我
想哪儿会有这种事情?怎么我一点儿也不晓得?你看古怪不古怪?真是无中生有找些事情来
闹。”
觉新连忙掉头去看淑华。他注意地看她的脸,他的心里起了疑惑。他急切地等候淑华的
回答。淑华的脸色突然变得通红,她不知道周氏的用意怎样,但是她找不出话来掩饰,便把
嘴一噘,生气地答道:“这又有什么希奇。到公园去了也不会蚀掉一块肉。况且是四妹自家
要去的。”
“那么你们真的去过了?”周氏惊讶地说,这个回答倒是她完全没有想到的。
“去过就去过,五婶也管不到。”淑华埋着头咕噜地说。
“二弟也真是多事,把四妹带去做什么?又给我们招麻烦。”觉新叹一口气埋怨地插嘴
道。
“麻烦?哪个怕她?”淑华圆睁着眼睛恼怒地说。“去公园又不是犯罪。我去,二姐
去,琴姐也去。”
周氏微微地皱着眉尖,嗔怪地瞅了淑华一眼,带了一点责备的调子说:“你们也是太爱
闹事了。我自然没有什么话说。
不过如果三爸晓得,事情就难办了。二姑娘会挨顿骂,这不消说。恐怕你们也逃不掉。
我也会给人在背后说闲话的。去年你三哥偷偷跑到上海去,我明的暗的不晓得给人抱怨过多
少回。如今你二哥又来闯祸了。”周氏的话愈说愈急,她的宽大的圆脸不住地点动,左边的
肘压住写字台面。她红着脸,带了不满意的表情望着淑华,过了片刻,又把眼光移到花圈
上。
“二弟真是多事。他为什么早不对我说一声?”觉新着急地跺脚,望着淑华抱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