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 第30节
备吹燃,她就收住话,略略掉过头去,伸手把烟袋嘴放在口里抽了一袋烟,然后吩咐翠环
道:“不要装了。”
张氏看见周老太太抽完了烟,便陪笑道:
“大少爷自来就爱办事。我们亲戚家里有什么事情,总要找他帮忙。他给别人办事比替
自己办事还热心。”
“这真难得,”二舅太太附和道。她看见周老太太停止了抽烟,便也把给她装烟的绮霞
打发走了。
“好倒好,不过他现在精神大不如前了。我看他平日也太累了一点,”周老太太沉吟了
一下,然后关心地说,“他的样子比从前老些了。”
“是啊,大少爷的确比从前老些了。他以后也应该多多养息,”大舅太太顺着周老太太
的口气说。接着她又对周氏说:
“大妹,你可以劝劝他少累一点。”
“我也劝过他几次。不过他总说他忙一点心里倒舒服。其实说起病来他又没有什么大
病,就是精神差一点。以前还看不出什么;自从去年少奶奶去世以后,他平日总是没精打采
的,笑也不常笑。近来还算好一点了,”周氏带了点忧郁的调子答道。
周老太太注意到周氏的声音有了一点改变,她不愿意再这样谈下去,便换了语气说:
“这也难怪他,他们原是那样美满的一对夫妻。不过年轻人究竟不同,再过两三年他也就会
忘记的。海儿年纪小,要人照应,要人管教,那时他光是为了海儿也会续弦的。”
“太亲母说的是,”张氏谦和地附和道。
“不过大哥说过他决不续弦,”淑华忽然冒失地插嘴说。
“三妹,”淑英在旁边警告似地唤了一声,她要阻止淑华说完这句话,却已经来不及
了。
周氏嗔怪地看了淑华一眼,众人也都惊奇地把眼睛掉向淑华那边看。淑华也明白自己的
话说得冒昧,就掉开头不做声了。
“这也不过是一句话。他也不是一个倔强的人。我看,他一满孝,就会续弦,”周氏连
忙掩饰道,她知道觉新的性情,他将来不会做出什么奇特的事情来。在这一点上她很放心。
“这才是正理,”周老太太点头赞许道。“其实大少爷人倒是非常明白。我前天跟他谈
起蕙儿的事情,他说话比他大舅还清楚。他大舅简直是个牛性子,蕙儿的事情全是他大舅弄
出来的。依我的脾气我决不肯……”她说到这里,声音开始改变了。周氏觉察到这一层,她
又看见蕙红着脸垂下头又羞又窘的样子,心里有些不忍,连忙发言打断了周老太太的话:
“这件事情妈还提它做什么?生米已经煮成了熟米饭,大哥定下这桩亲事,自然也是为
了蕙儿的终身幸福着想。”
“是啊,婚姻的事情全是命中注定的。这不会有一点儿差错。太亲母很可以放心,”沈
氏赔笑地接下去说。
“现在还有什么放心不放心?大女刚才说得好:生米已经煮成了熟米饭。我也没有别的
好办法。我只唯愿蕙儿嫁过去过好日子,”周老太太苦笑地说。
蕙被众人(连女佣和丫头都在内)的偷偷送过来的眼光看得更不好意思,极力装出没有
听见那些话的样子,头埋得更低,两眼望着自己的膝头,两手微微翻弄着衣角。后来她无可
奈何,只得端端正正地坐在那里,像一个新娘似的。她的堂妹芸看见这情形,心里有点不
安,但也只好装着不听见的样子,低声跟淑华、淑英姊妹谈话。
淑英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她的心被同情抓住了。她把嘴伸到她母亲的耳边,偷偷地说
了几句话。张氏一面听话,一面点头,然后掉头含笑地对蕙说:
“蕙姑娘,芸姑娘,你二表妹请你们到花园里头去耍。你们表姊妹分别了好几年,一定
有不少的私房话说。”
蕙听见这番话,抬起头看张氏一眼,却遇到淑英正往她这面送过来的眼光,她含笑地回
答张氏道:“是,我们在外州县也常常想念二表妹,三表妹……”
“外婆,我们陪蕙表姐、芸表姐到花园里头去,好不好?她们四年不来了,一定也很喜
欢到花园里头看看,”淑华不等蕙讲完,就顺着张氏的口气站起来,像一个受宠爱的孩子似
地央求周老太太道。
“我正有这个意思。三姑娘,就请你领你两个表姐去。你们年轻人原本应该跟年轻人在
一块儿耍。跟我们老年人在一块儿,把你们太拘束了。”周老太太兴致很好地答道,过后她
又吩咐她的两个孙女说:“蕙儿,芸儿,你们两个好好地陪着表妹们去耍。不过也不要太麻
烦她们。”
“我们晓得,”芸抿着嘴微微笑道,“婆,我们又不是小孩子,我们不会吵架的。”
众人听见这句话都笑起来。张氏连忙接口说;“太亲母也太客气了。她们陪表姐耍也是
应该的,哪儿说得上麻烦?”
“好,二姑娘,你就带着你三妹、四妹,陪你两位表姐到花园里头去罢。你们今天尽管
耍个痛快,我们不来搅你们,”周氏对淑英说道。
淑英应了一声,含笑地站起来。淑华更高兴,带着满脸喜色离开座位,邀请地对蕙和芸
说:“蕙表姐,芸表姐,我们走罢。”芸即刻起立,蕙迟疑一下,也站起来了。
“把翠环带去,喊她带点茶水、点心去,”张氏掉头对淑英说。
道:“不要装了。”
张氏看见周老太太抽完了烟,便陪笑道:
“大少爷自来就爱办事。我们亲戚家里有什么事情,总要找他帮忙。他给别人办事比替
自己办事还热心。”
“这真难得,”二舅太太附和道。她看见周老太太停止了抽烟,便也把给她装烟的绮霞
打发走了。
“好倒好,不过他现在精神大不如前了。我看他平日也太累了一点,”周老太太沉吟了
一下,然后关心地说,“他的样子比从前老些了。”
“是啊,大少爷的确比从前老些了。他以后也应该多多养息,”大舅太太顺着周老太太
的口气说。接着她又对周氏说:
“大妹,你可以劝劝他少累一点。”
“我也劝过他几次。不过他总说他忙一点心里倒舒服。其实说起病来他又没有什么大
病,就是精神差一点。以前还看不出什么;自从去年少奶奶去世以后,他平日总是没精打采
的,笑也不常笑。近来还算好一点了,”周氏带了点忧郁的调子答道。
周老太太注意到周氏的声音有了一点改变,她不愿意再这样谈下去,便换了语气说:
“这也难怪他,他们原是那样美满的一对夫妻。不过年轻人究竟不同,再过两三年他也就会
忘记的。海儿年纪小,要人照应,要人管教,那时他光是为了海儿也会续弦的。”
“太亲母说的是,”张氏谦和地附和道。
“不过大哥说过他决不续弦,”淑华忽然冒失地插嘴说。
“三妹,”淑英在旁边警告似地唤了一声,她要阻止淑华说完这句话,却已经来不及
了。
周氏嗔怪地看了淑华一眼,众人也都惊奇地把眼睛掉向淑华那边看。淑华也明白自己的
话说得冒昧,就掉开头不做声了。
“这也不过是一句话。他也不是一个倔强的人。我看,他一满孝,就会续弦,”周氏连
忙掩饰道,她知道觉新的性情,他将来不会做出什么奇特的事情来。在这一点上她很放心。
“这才是正理,”周老太太点头赞许道。“其实大少爷人倒是非常明白。我前天跟他谈
起蕙儿的事情,他说话比他大舅还清楚。他大舅简直是个牛性子,蕙儿的事情全是他大舅弄
出来的。依我的脾气我决不肯……”她说到这里,声音开始改变了。周氏觉察到这一层,她
又看见蕙红着脸垂下头又羞又窘的样子,心里有些不忍,连忙发言打断了周老太太的话:
“这件事情妈还提它做什么?生米已经煮成了熟米饭,大哥定下这桩亲事,自然也是为
了蕙儿的终身幸福着想。”
“是啊,婚姻的事情全是命中注定的。这不会有一点儿差错。太亲母很可以放心,”沈
氏赔笑地接下去说。
“现在还有什么放心不放心?大女刚才说得好:生米已经煮成了熟米饭。我也没有别的
好办法。我只唯愿蕙儿嫁过去过好日子,”周老太太苦笑地说。
蕙被众人(连女佣和丫头都在内)的偷偷送过来的眼光看得更不好意思,极力装出没有
听见那些话的样子,头埋得更低,两眼望着自己的膝头,两手微微翻弄着衣角。后来她无可
奈何,只得端端正正地坐在那里,像一个新娘似的。她的堂妹芸看见这情形,心里有点不
安,但也只好装着不听见的样子,低声跟淑华、淑英姊妹谈话。
淑英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她的心被同情抓住了。她把嘴伸到她母亲的耳边,偷偷地说
了几句话。张氏一面听话,一面点头,然后掉头含笑地对蕙说:
“蕙姑娘,芸姑娘,你二表妹请你们到花园里头去耍。你们表姊妹分别了好几年,一定
有不少的私房话说。”
蕙听见这番话,抬起头看张氏一眼,却遇到淑英正往她这面送过来的眼光,她含笑地回
答张氏道:“是,我们在外州县也常常想念二表妹,三表妹……”
“外婆,我们陪蕙表姐、芸表姐到花园里头去,好不好?她们四年不来了,一定也很喜
欢到花园里头看看,”淑华不等蕙讲完,就顺着张氏的口气站起来,像一个受宠爱的孩子似
地央求周老太太道。
“我正有这个意思。三姑娘,就请你领你两个表姐去。你们年轻人原本应该跟年轻人在
一块儿耍。跟我们老年人在一块儿,把你们太拘束了。”周老太太兴致很好地答道,过后她
又吩咐她的两个孙女说:“蕙儿,芸儿,你们两个好好地陪着表妹们去耍。不过也不要太麻
烦她们。”
“我们晓得,”芸抿着嘴微微笑道,“婆,我们又不是小孩子,我们不会吵架的。”
众人听见这句话都笑起来。张氏连忙接口说;“太亲母也太客气了。她们陪表姐耍也是
应该的,哪儿说得上麻烦?”
“好,二姑娘,你就带着你三妹、四妹,陪你两位表姐到花园里头去罢。你们今天尽管
耍个痛快,我们不来搅你们,”周氏对淑英说道。
淑英应了一声,含笑地站起来。淑华更高兴,带着满脸喜色离开座位,邀请地对蕙和芸
说:“蕙表姐,芸表姐,我们走罢。”芸即刻起立,蕙迟疑一下,也站起来了。
“把翠环带去,喊她带点茶水、点心去,”张氏掉头对淑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