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名著 > 无字

无字 第76节

  罢,不就是个女人!也就停止了与女人的游戏。

  那天翻着翻着报纸,吴为的名字又闯进了眼睛,胡秉宸无望地扔下报纸,明明白白知道,事情变得糟糕起来。站起身来,走到窗前,在窗前站了很久,已是青草铺满院落,玫瑰含苞待放的暮春时分,离那个春风杏花、飞雪飞雨的日子已经很远了。突然听见白帆在他身后说:“噢,吴为,是那个吴为吗?”
  胡秉宸没有回答,听着她把报纸翻得哗哗有声,有一种吴为被她捏在手里揉来揉去的感觉。
  白帆只是随便一问,没有再往那个名字上看第二眼,“想想也不会是她,她那个名字是上得了报纸的名字吗?”除了胡秉宸和组织部门,没有一个人能看出这个张口党的政策、闭口党的政策,连脸都长得像贞节牌坊那么方正的女人也曾风流过,用她说吴为的话是“浪过”。
  吴为真是白帆一块再合适不过的垫脚石。
  当胡秉宸这样忿忿想着的时候,完全忘记了“信件危机”时为了洗清自己,正是他对白帆这样说到吴为:“那真是个浪娘儿们!”真是“今夕何夕”!
  正像他和吴为结婚后,亲戚向吴为反映她出国访问期间,胡秉宸并没有归还他们结婚初期借用的住房,而是与杜亚莉,或芙蓉与她的情人,在他们借住过的房间里同出同进,被居委会反映到房主亲戚那里,“……居民群众对这两对男女在你这套房子里进行的勾当义愤填膺!”胡秉宸也正是这样向吴为解释,他对杜亚莉并没有过什么壮举,“杜亚莉?那是个骚娘儿们,你想,我怎能和这种女人如何如何?即便和女人鬼混也轮木到这种女人头上。”
  将报纸翻到第一版,白帆从头条看起,一字不落地看到最后一条,“老胡,你看,关于……的提法,这里有了变化……”一抬头,胡秉宸已不在屋里。最近他有些怪,本来话就不多,现在更少,又总是很烦躁的样子。借题发挥是胡秉宸的强项。晚餐桌上,当着一家子人,胡秉宸把一枚鸡蛋放在了月子期间的儿媳面前,显然窝藏祸心地说:“同志,这是你的鸡蛋。”当惟独一枚鸡蛋,仅仅放在一个人面前时,这个鸡蛋的滋味是不是很特别?
  白帆就想到鸡蛋后面的许多事情,心里一缩。杨白泉是不是胡秉宸的儿子不好说,可毕竟是她的儿子,就接着说:“这个鸡蛋可不好咽。”
  儿媳妇脸上掠过一个深刻的微笑。
  睡前胡秉宸又在洗澡间大发脾气:“我希望你们洗完澡之后,都顺便把洗澡盆擦洗干净,每次都是我擦,我又不是你们的保姆!”“你老是这儿擦擦、那儿擦擦,简直像个小资产阶级。这样擦来擦去也没看见干净到哪儿去。”
  白帆没说像“臭老九”。“文化大革命”后不兴说“臭老九”了。
  “你就是无产阶级了?”胡秉宸的声音尖了上去,这是他要发脾气的前奏,也是白帆正经到让他受不了的时候,提醒她并不那么正经的把戏。白帆想起了她那位“中统”父亲,虽然这也是胡秉宸“文化大革命”中挨整的原因之一。
  他讽刺谁,讽刺她吗?比起他那个官僚资产阶级家庭,她父亲的问题不过是小巫见大巫:“我是不是无产阶级由党组织鉴定。”胡秉宸脸上那讥讽的笑纹更深了。胡秉宸和白帆互相仇恨起来的时候,既不吵也不嚷,而是讲“党话”,不像他后来与吴为的口角那样文化。“党话”是他们的三十六般武艺之一,彼此都很精通,你一招我一式,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旁观人越发觉得这是一个革命家庭,一对革命老夫妻,不是五好家庭又上哪儿找去?
  文化也好,“党话”也好,胡秉宸运用得都很自如。
  也许吴为把胡秉宸看得太不堪了,虽然效果上是胡秉宸在捉弄她。

  似乎有两个胡秉宸在撕扯着他。过去,即便想与吴为调笑,怀里也揣着足够的轻蔑甚至轻薄;而今却很少想起她的过去,有时想着她的时候竟如想着一个洁白无瑕的女人,那样专情,那样热烈。他觉得自己无可救药地堕落了。
  起先胡秉宸还能控制自己,难道除了偷人养私生子的女人,他就找不到一个洁白无瑕的女人吗?怪了。
  只会和他研究党的政策,长着一张如贞节牌坊一样方正,的脸的白帆,还有她那块牌坊下掩盖着的事,一想起来就让他觉得虚假十足。可吴为不也偷人养私生子吗?
  难道从骨子里说,男人喜欢的还是那些淫荡的女人?虽然他们作践、歧视那些女人,与她们寻欢作乐却不会娶她们为妻。这可能就是男人喜欢螵娟的原因,即便礼义廉耻的道德先生,嫖起窑子也很正常,从不影响他们的形象。似乎约定俗成地通过了一项规则,明媒正娶那里不能尽兴的遗憾和不足,应由不正经的女人填补。
  想到这里,胡秉宸有些心虚,是不是他对吴为的渴望,也掺杂着用她来填补正室白帆不能给予的满足?可又觉得这样想不但辱没自己,也辱没了吴为。
  或许是真中了“不爱江山爱美人”那句套话?吴为又算得上什么美人?那么吸引他的是什么?说得清楚吗?
  也许一般人视为至尊至贵的一切,她不大放在心上,于是就有了一种自由自在的浑然和洒脱。所以她可以在下雪的日子和狗打雪仗,而白帆只能和他研究党的政策。
  和吴为在一起即便不谈风花雪月,谈谈厂甸的冰糖葫芦或老舍的《茶馆》也好。
  她曾来电话约他去看《茶馆》,被他一口回绝。吴为大概不知道,电话要通过总机先接到秘书办公室,再经秘书转给他,——这样的兴师动众!
  现在吴为是既不来信也不来电话了,有次开个什么专业会,会后别人安排她随他的车子一同回部,她甚至把打开的车门一推,头也不回地去了,看都没看他一眼。胡秉宸让司机追了上去,还亲自打开车门,近乎恳求地说:“吴为同志,上来吧!”
  吴为看了看司机,似乎当着司机不好驳他的面子,勉强上了车,可是什么也不和他说。当她给司机指路,要求在哪儿停车的时候,她的手指在他眼前晃动着,胡秉宸几乎情不自禁地一把抓住。
  回到部里他就弄了两张内部电影票让白帆去看,又给吴为写了一封信,约她来家里谈谈。可是内部电影对白帆没有多少吸引力,“我不去,不就是一般人看不到的搂搂抱抱、亲嘴儿上床吗?所谓内部电影就是这个。”于是胡秉宸赶忙又写一封信,巴巴地跑到吴为家里,从门缝塞了进去,通知她因故不能在家里等她。吴为从地上捡起那封短信撕得粉碎,自言自语道:“我根本就没打算去。”可是她脸上那抹胜利的微笑其实辛苦,只是她自己看不到罢了。
  接着胡秉宸又写了一封短信,改邀她在附近公园谈谈,吴为还是没有来。
  不论胡秉宸怎样逃避,有个事实他逃避不了——正是在知道吴为会写小说并中了一个文学大奖之后,他对吴为的感情有了变化。
  谁会真爱一个淫荡的女人?床上的操作不全是爱,男人在完全不爱一个女人的情况下,也可以操作得惊天地,泣鬼神。可一旦女人有了点聪明才情,哪怕是操皮肉生涯的妓女,也另当别论了,历史上这样的例子不少。那么男人爱的是有名有地位的女人,还是有名有地位的女人更可爱?或是说名誉、地位、才情追加了她们的分量、本钱、分数?

  既然金钱、地位、权力是女人追逐的男人标准,男人又为何不可如是?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嘛。
  胡秉宸是爱惜名誉和地位的,就连白帆解放初期一张某次妇女代表大会的出席证,胡秉宸也一直保留着。不觉就像回到了地下工作时期,在吴为家附近绕来绕去,经多次跟踪,发现吴为常常在周日下午五点多钟送禅月返校。只要不是公事紧急,胡秉宸就守候在这条吴为的必经之路,躲在公园围墙后面,从围墙缝隙里看吴为带着女儿缓缓走过。
  有时不知为何落空。猜测吴为是不是病了或有朋友约会。男朋友还是女朋友?一想到她可能与某个男人约会,就急得坐立不安。
  如果看到吴为准时领着禅月缓缓走过,就会把这个细节回忆上很久。可他并不能长久安于这个状况,时时想到她可能半路被人抢走。
  为什么不?她现在无牵无挂又有了名,他为之向往的一切,别的男人也会同样为之向往……
  11
  吴为自己也不明白,她还是那个她,那个声名狼藉、偷过人、养过私生子的女人,一旦成为作家,男人的态度可就不同起来。
  显然不是尊敬,而是玩儿一把女作家的意思,就像吃腻了东坡肉换个清蒸鲥鱼尝尝。,一个女人,又是一个道德败坏的女人,除了床上那点子事,还有些脑子,可不让人感到意外?除了胡秉宸鱼雁频传,还有部党组的那个佟大雷,还有其他。只不过那些男人不像这二位觉得自己总算有些抗衡的资本,故而裹足不前。
  如果说胡秉宸那张面孔是“宋明理学”,佟大雷那张面孔可就是“安史之乱”了。
  尽管吴为不会奉陪佟大雷玩儿一把,但对佟大雷的第一印象要比对胡秉宸的第一印象好,至少佟大雷是个敢作敢为的男人。又或许她毕竟是兵痞顾秋水的女儿,对“安史之乱”有着类似血缘上的认同。听了佟大雷的传闻,吴为只是一笑,即便佟大雷被人捉奸又怎样?
  国人对捉奸有着历史的传统和癖好。
  他那个下属也实在无聊,因为没有得到提拔就出此下策,在门外憋了佟大雷一整夜。这个佟大雷还算得男人,将责任包揽下来,说:“我就是睡了她又怎样!”
  换了胡秉宸会怎样处置?很难说。
  事到如今,不论胡秉宸自以为多么珍惜吴为,可还是不了解她。也许他从未了解过吴为。
  如果说吴为对他们这场生死之恋有什么懊悔之处,那就是误以胡秉宸为终生知己,而不是他对女人的多情或对她的始乱终弃。所以胡秉宸才认为眼下最有力的竞争者是佟大雷,以为他们那个行政级别肯定是女人最为眼热的条件。这倒不意之中说明,胡秉宸自己很把那个副部长当回事儿,岂不知对吴为来说,一个副部级算得了什么!

  佟大雷似乎也抓得很紧,此人迫起女人不择手段。其实佟大雷要能力有能力,要资格有资格,早就应该升至副部长甚至部长,可直到现在还是一个副部级而不是副部长。没有别的,就是女人搞得太厉害,太无所顾忌。“肃反”时竟和一个由他负责审查,历史有问题的女人搞关系,连调查提纲都丢在了那女人的家里,还和她在公园长椅上做爱;被当地公安部门抓了起来,部里只好派人去派出所把他保回来。他居然还大言不惭地说:“我就是爱女人,有什么办法!”
  所以当胡秉宸在佟大雷的办公章里遇到吴为的时候,便分外热心地对她说:“应该多听听下面同志的意见,他们比我们更了解实际情况……”
  果然被胡秉宸猜中,他很快得知,佟大雷要把吴为调至他的麾下。
  佟大雷说:“我要成立一个调研组,需要一些写文章的秀才。”
  成立这个调研组的必要性,又冠冕堂皇地在党组上提出来讨论,胡秉宸一眼就看出这个方案心术不正。
  大家都说不出什么,成立或不成立一个调研组,这个调研组干事不干事,就像他们年华月月曰日讨论的所有问题一样,来了,去了,讨论过了,也就算通过了。
  他还注意到,有次与佟大雷同乘一车,途经吴为家门,他们不约而同从靠背上直起身子,向吴为家门口的方向张望,好像吴为随时会从那个大门走出。
  显然佟大雷到吴为家里去过,不然怎么知道吴为住在这里?他倒是先下手为强了。而且佟大雷说干就干,绝不瞻前顾后。
  吴为注意到胡秉宸退出佟大雷的办公室时,有一份不是原装而是仿造的不经意,心里便有些快意。要是每天都给胡秉宸这样一个刺激,让他知道她早巳把他置诸脑外,该有多好。
  “……我们这条战线有很多题目可做,所以我建议你到我这个调研组来工作,这样你的房子问题、组织问题,都可以得到及时的解决……不但可以了解基层的情况,就是上面的情况我也可以提供给你前……我还有些老关系,毕竟干了几十年革命,十八岁就是区委书记了,所谓年纪不大资格老,就是中央一级领导的底细我也相当熟悉……”佟大雷说。
  “房子问题、组织问题,都可以得到及时的解决……”这和妓女有什么两样?《国际歌》的作者鲍狄埃呀,你可知Intemationalism什么时候才能实现?
  道德败坏的吴为,因一生没有做过交换而自豪。交换,与爱一个人,或哪怕因爱屋及乌而上床,在她那里有着严格的界限。可吴为又何必撇清自己!她和韩木林的婚姻不是交换又是什么?只不过是有法律手续的交换而已。她又比佟大雷高明多少?说不定比佟大雷虚伪也未可知。
  佟大雷说到做到,上至中央文件,下至部长之间的勾心斗角,乃至他们个人生活中的绯闻,都一一影印了给吴为送来。他乘着部长级的轿车,招摇地驶进吴为那个破败得像是贫民窟、满住着部里职工的院子,而且一坐几个小时,谈天说地,怒斥同僚,还有他们的女人——不明白佟大雷为什么把同僚恨成这个样子——抱怨如今他升不到副部长的位置并非有什么问题,而是因为捉了某部长的奸,“除了会搞女人,他懂得个屁。不像我,搞女人归摘女人,工作归工作。问问国务院系统的头头脑脑,哪个不晓得我佟大雷的能力厂吴为这才大开眼界,原来这些伟乎其大的人与她这样的小人物没有什么两样。惟一不同的是于她可能良心不得安宁,于他们则理所当然。
  有一天佟大雷还拿来胡秉宸写给全体党组成员的一封公开信,说:“这倒是我佩服的一个人,上面有人拉他整第一把手,还应许干成之后这个第一把手的位置就是他的,他却宁肯给部党组成员写公开信来表示对第一把手的意见,也不愿利用这个机会整人,给自己捞个一官半职。”佟大雷说得很诚恳。想不到“安史之乱”还能诚恳,倒让吴为有点意外。
  “可是这反倒招来打击报复,不得不休职在家。打倒‘四人帮’后,怎么这样的干部反倒挨整,坏人仍然吃香……”佟大雷继续说道。

  这时的佟大雷简直可以说得上是正直,也渐渐忘记了吴为是女人,忘记了对吴为的一肚子坏水,真像老朋友那样无话不谈。如果佟大雷忘记了自己的目的也就不是佟大雷了,吴为终于接到他的情书一行书,洋洋洒洒,写在宣纸上。遭到吴为的拒绝后,佟大雷既不尴尬也不停手,依旧“天方夜谭”个没完没了,依旧在宣纸上写情书,似乎知道自己的毛笔字很漂亮,还说:“你等着我,我老婆可能得了乳腺癌,顶多还有一年就会死了。”吴为说:“我对你从无男女之意,而且你不想想,如果一个男人这样对待他的妻子,哪个女人还肯接受他呢?”
  佟大雷自己也笑了。“你在这方面和‘老共’们真不一样,‘老共’们从来不留片纸只字在他人手中。”吴为想到了胡秉宸战战兢兢写给她的那些藏头去尾的信。
  佟大雷扬声大笑,“我的经验是哪怕有三十八个人出来证明你于了什么、说了什么,你都可以不认账。五九年反右倾,多少人出来证明我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还拿出我写的什么文章,我死活就是不承认,不在结论上签字。最后甄别的时候不了了之。你得看准那一套,什么‘坦白从宽,抗拒从严’?从来就是‘坦白从严,抗拒从宽’……”完全一套无赖哲学,但用这种无赖哲学对付更大的无赖,未尝不是好办法。吴为想起当年鬼都不知道的情况下,自己主动交代“男女关系错误”后的种种艰难……
  但吴为无论如何不肯到他的调研组去。
  不知佟大雷整天干不干工作,几乎每日二信,几乎每晚必来,越来越把吴为的家当做了自己的家,而且不管吴为在不在家。如果吴为不在,就对叶莲子独角戏似的说个不停,闹得吴为不胜其烦。她终于明白,对这种男人温良恭俭让不得,只好写了一封低能的信——佟大雷同志:
  鉴于您的一些信件与行为,我有必要作如下声明:
  一、我们是工作关系,我更是将您作为一位“老同志”来尊敬的。
  二、您曾对我表示爱慕,我也曾多次表示拒绝,本不该旧事重提,可是您最近的行为使我有必要重申,您是有妇之夫,一再对其他女同志表示爱慕是绝对错误的。
  三、请不要再写信和送什么材料给我,更不要再到我家来。请尊重我的请求。
  吴为
  这一来,倒又给了佟大雷写信的理由——我只是向你表示爱慕之情,并没有要求相爱或谈恋爱之意。相爱者,搂腰起舞,拥臂而行。但一个人表达爱慕之意,似乎也无须对方批准吧。过去我家有幅齐白石的画。上书:“宰相归田,箱底无钱,宁可为盗,不敢伤廉”,我很爱它。
  最近我同朋友说,每早我都要到我爱人那里去一次。美国大使馆外的橱窗里有一幅照片,四十左右的一个女人,穿一件紫绒绲边长衫,抱着一个周岁女孩,坐在花园里,静穆慈和,我非常喜欢。
  每早起来跑步就想到这张照片,跑了两公里,在窗前总要停下来看一看。都是一种爱。只要我不抢人的或者按照我的意思改变它的形象,何必要求别人的同意!
  自认识你以来,知道没有同你谈情说爱的资格,不过片面地认为你是知己,单相思而已;实在讨了没趣,冥顽之性,依然不改,活该!
  当然我也有过错,写信于扰了你,已经认识就改了。至于谈恋爱,更远了,“恋”之一字,表示语言一致,互相同心,是物质与灵魂相互统一的最高境界,古往今来,有几个能谈得上!低级一点的“恋”也是有的,我将来也许会试一试,自信还是有能力的人,读的书也不比一些人少,也有一定的政治头脑和才能,总不至于比写几篇指导敲敲边鼓的人差。

  最后我要表明的是,即便你与我绝交,我也不是以牙眼相报的小人,你绝的不过是私人之交,我也早知无建交的可能,但在公谊上仍然会在你需要时给予帮助,受不受在你。你母老子幼,如有紧急之事,比如找个条件好的医院、医生(只是打个比方),只要你一个电话通知,一切照办,绝不推诿,前人云:“人以国土待我,我亦以国士报之。”
  也希望你有朝一日找到一个条件好的人,有个归宿,因为你母老子幼,万一山长水短,你不是丁玲也不是冰心,还是在前进路上奔命奋斗的人。
  吴为想起当年在干校,为年老体衰的叶莲子一人带着禅月的艰难,请求胡秉宸帮助的那次谈话,伤情地摇摇头,相比之下,这个佟大雷倒还慷慨大方……不过这也许是佟大雷的“创作”,可佟大雷有什么必要“创作”?他又不是不知道没有希望?当然她也不必为此考验佟大雷是否为那“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之人。
  说是再不干扰吴为,不过说说而已,佟大雷仍然穷追不舍。当他忍不住又到吴为家看望时,吴为把佟大雷堵在玄关那里,一句客气话也没有,更不留他坐一坐,冷情地瞠视着没脸没皮的佟大雷,等于马上下了逐客令。
  可对这样一个死缠烂打的人,不如此决绝就后患无穷。
  接着她哀伤地想,如果一个人不爱一个人,真是什么残酷的事都做得出来。想想当年被胡秉宸堵在他家门板上的“自卫”战,胡秉宸不是狠心到置她于死地又怎么解释?可她与胡秉宸不同,她从未诱惑过佟大雷。
  12
  与史峤的重逢,使胡秉宸对吴为的感情起了质的转变。在一位老领导的遗体告别式上,走在胡秉宸前几位的一个男人突然倒地,有轰然一声倒了一座山的感觉,也许那人比较高大,更因为瘸跛。工作人员急忙将他抬到休息室去了。
首节 上一节 76/101下一节 尾节 返回目录下载地址

上一篇:黄河东流去

下一篇:抉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