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 第95节
外感头痛属表属实;内伤头痛中气血亏虚、肾精不足之头痛属虚证,肝阳、痰浊、瘀血所致之头痛多以实为主。
外感头痛一般病程较短,预后较好;内伤头痛大多起病较缓,病程较长,病机较为复杂。虚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例如痰浊中阻日久,脾胃受损,气血生化不足,头窍失荣,可转为气血亏虚之头痛。肝阳上亢、肝火炽盛日久,阳热伤阴,肾虚阴亏,可转为肾精亏虚的头痛,或阴虚阳亢,虚实夹杂之头痛。各种头痛迁延不愈,病久入络,又可转变为瘀血头痛。
【诊查要点】
一、诊断依据
1.以头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头痛可发生在前额、两颞、颠顶、枕项或全头部。疼痛性质可为跳痛、刺痛、胀痛、灼痛、重痛、空痛、昏痛、隐痛等。头痛发作形式可为突然发作,或缓慢起病,或反复发作,时痛时止。疼痛的持续时间可长可短,可数分钟、数小时或数天、数周,甚则长期疼痛不已。
2.外感头痛者多有起居不慎,感受外邪的病史。内伤头痛者常有情绪波动、失眠、饮食、劳倦、房事不节、病后体虚等病史。有的有头部外伤史。
二、病证鉴别
真头痛与一般头痛:真头痛为头痛的一种特殊重症,呈突发性剧烈头痛,持续不解,阵发加重,常伴有喷射性呕吐,肢厥,抽搐,本病凶险,应与一般头痛区别。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外感头痛与内伤头痛
外感头痛因外邪致病,起病较急,一般疼痛较剧,多表现为掣痛、跳痛、灼痛、胀痛、重痛,痛无休止。内伤头痛起病缓慢,疼痛多较轻,表现为隐痛、空痛、昏痛,痛势悠悠,遇劳加重,时作时止,多属虚证;如因肝阳、痰浊、瘀血所致者属实,表现为头昏胀痛,或昏蒙重痛,或痛处固定的刺痛,常伴有肝阳、痰浊、瘀血的相应证候。
2.辨头痛之相关经络
太阳头痛,在头后部,下连于项;阳明头痛,在前额部及眉棱骨等处;少阳头痛,在头之两侧,并连及于耳;厥阴头痛则在颠顶部位,或连目系。
3.辨头痛的性质
因于风寒者,头痛剧烈而连项背;因于风热者,头胀而痛;因于风湿者,头痛如裹;因于痰湿者,头痛而沉重;因于肝火者,头痛呈跳痛;因于肝阳者,头痛而胀;因于瘀血者,头痛部位固定,呈刺痛;因于虚者,头部隐痛,或空痛。
二、治疗原则
外感头痛属实证,以风邪为主,治疗当以祛风为主,兼以散寒、清热、祛湿。内伤头痛多属虚证或虚实夹杂证,虚者以补养气血或益肾填精为主,实证当平肝、化痰、行瘀,虚实夹杂者,酌情兼顾并治。
治疗头痛应重视循经用药。如太阳头痛选用羌活、蔓荆子、川芎;阳明头痛选用葛根、白芷、知母;少阳头痛选用柴胡、黄芩、川芎;厥阴头痛选用吴茱萸、藁本;少阴头痛选用细辛;太阴头痛选用苍术。
三、证治分类
(一)外感头痛
1.风寒头痛
症状:头痛连及项背,常有拘急收紧感,或伴恶风畏寒,遇风尤剧,常喜裹头,口不渴,苔薄白,脉浮紧。
证机概要:风寒外袭,上犯头部,凝滞经脉。
治法:疏风散寒止痛。
代表方:川芎茶调散加减。本方有疏风散寒止痛作用,主要用于风寒上犯清窍所导致的头痛。
常用药:川芎善行头目,活血通窍,祛风止痛,为治头痛之要药;白芷、藁本、羌活、细辛、荆芥、防风疏风解表,散寒止痛。
若头痛,恶寒明显者,酌加麻黄、桂枝、制川乌等温经散寒。若寒邪侵于厥阴经脉,症见颠顶头痛,于呕,吐涎沫,甚则四肢厥冷,苔白,脉弦者,方用吴茱萸汤去人参,加藁本、川芎、细辛、半夏,以温散寒邪,降逆止痛。若寒邪客于少阴经脉,症见头痛,足寒,气逆,背冷,脉沉细,方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白芷、川芎,以温经散寒止痛。
2.风热头痛
症状:头痛而胀,甚则头胀如裂,发热或恶风,面红目赤,口渴喜饮,大便不畅,或便秘,尿赤,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证机概要:风热外袭,上扰清窍,窍络失和。
治法:疏风清热和络。
代表方:芎芷石膏汤加减。本方功能清热散风止痛,可用于风热上扰头窍而致的头痛。
常用药:菊花、桑叶、薄荷、蔓荆子辛凉微寒,轻清上浮,疏散风热,通窍止痛;川芎活血通窍,祛风止痛;白芷、羌活散风通窍而止头痛;生石膏、黄芩清热和络。
若烦热口渴,舌红少津者,可重用石膏,配知母、天花粉、芦根清热生津,栀子清热泻火。若头痛伴有大便秘结,腑气不通,口舌生疮者,可用黄连上清丸泄热通腑。若头痛伴有鼻流浊涕如脓,鼻根及鼻旁亦痛者,加苍耳子、辛夷、桑白皮、鱼腥草、藿香以清热散风除湿,通利鼻窍。
3.风湿头痛
症状:头痛如裹,肢体困重,胸闷纳呆,大便或溏,舌苔白腻,脉濡。证机概要:风湿之邪,上蒙头窍,困遏清阳。
治法:祛风胜湿通窍。
代表方:羌活胜湿汤加减。本方有祛风胜湿功效,用于风湿困遏所致之头痛。
常用药:羌活、独活、防风、藁本、白芷、细辛、蔓荆子祛风除湿散寒而止头痛;川芎辛温通窍,活血止痛。
若胸闷脘痞、腹胀便溏显著者,可加苍术、厚朴、陈皮、藿梗以燥湿宽中,理气消胀;若恶心、呕吐者,可加半夏、生姜、竹茹以降逆止呕;若纳呆食少者,加麦芽、神曲健胃助运;若小便短少者,加薏苡仁、淡竹叶以淡渗利湿。
病发于夏季,感受暑湿,症见头痛而胀,身热汗出,心烦口渴,胸闷欲呕者,方选黄连香薷饮加藿香、佩兰、蔓荆子、荷叶以清暑化湿。
(二)内伤头痛
1.肝阳头痛
症状:头胀痛而眩,两侧为重,心烦易怒,夜寐不宁,口苦面红,或兼胁痛,舌红苔黄,脉弦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