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名著 > 官场文化与潜规则

官场文化与潜规则 第105节

一提到某官深入基层为百姓办实事,就想到要么是新上任,要么是拟提拔;
一提到工作组到哪里去检查调研,就想到哪里是早就准备好了;
一提到重大责任事故,就想到某副职又要倒霉了。
25.7官场趣谈(七)
成功的捷径
皮球、大鼓、照相机、彩票、橡皮筋、蛇、藤、唢呐、红包、印把子在一起讨论一个问题——当今社会怎样才能成功?
皮球说:“要圆滑!”
大鼓说:“皮要厚,声音要响。”
蛇说:“还要善于钻空子。”
唢呐说:“拼命干不如死命吹。”
藤说:“找个好靠山,能省不少力气。”
照相机说:“必须敢拍、能拍、会拍。”
橡皮筋说:“一定要有灵活性,能伸能屈。”
彩票说:“最关键是要运气好。”
红包的话意味深长:“要舍得投资才行。”
印把子最后说:“大家都别说了,只要有权,何愁找不到成功的捷径。”
印把子话一出口,现场顿时鸦雀无声,不知是被大家默认了,还是大家无话可说了。
动物谈权术
老虎说:既要树立说一不二的权威,又要允许别人偶尔摸摸你的屁股。
黄鼠狼说:夜里可以想方设法肆无忌惮地偷鸡吃,白天则要轰轰烈烈地去给鸡拜年。
狗说:任何时候都要把上级当成看成主子,该摇尾巴的时候坚决地摇尾巴。
狼说:一个篱笆三道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要加强横向联系,官场上要多结交象狈这样的铁哥们。
蛇说:凡事最要紧的是摆姿势。这些年来,我虽然本性不移,但在关键时刻我一蜕皮,人就不好说三道四了。
乌贼说:要我说,当领导最大的法宝就是遇到麻烦时要善于将水搅诨。
喜鹊说:咱的心得再简单不过——就是把报喜不报忧当成汇报的唯一准则。
八哥说:我的升官秘决更简单,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坚定不移地做领导的传声筒。
蜘蛛说:要善于联系,上上下下、方方面面,能拉到的都要拉到一起,织好关系网就万事大吉了。
官场心得
虎:都说“伴君如伴虎”,这自古以来官场上可不好混啊。弄不好,那就是掉脑袋的事。“三人成虎,众口铄金”官场上的人拉帮结派,一人一口唾沫就能淹死你。当然还得担心“养虎遗患”,没准哪天整你的就是你亲手提拔的“亲信”呢。
象:俺忠厚老实的秉性就注定俺是当不了大官的。
要不怎么象棋里俺都不能过河呢?百兽中数俺能耐大,可官职地位却远不如狮虎他们,俺心里不服啊。
豹:俗话说“吃了熊心豹子胆”,我这胆子可是百兽中最大的。官场上就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要不我怎么还比上司狮虎他们多两套小洋房呢?当然,胆子大是有绝活作为保障的,百兽中我跑得最快,见事不妙,走为上计。
狼:“狼子野心”没什么不对的,没有野心你在官场混个啥?自古以来,干大事、当大官的有几个没野心的?“狼行成双,一个好汉三个帮”,在这关系复杂的官场上有谁不拉帮结派呢?
狗:都说咱们“狗眼看人低”,那是对平民百姓。对领导我们狗族向来是温顺摇尾的。要不怎么能在官场里混出个“人模狗样”来呢!
马:牛哥,在官场咱们这些老实人只有“做牛做马”的份了。看不惯的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马马虎虎”就过去了。要是敢较真啊,人家不拿你“活马当作死马医”才怪呢。
古词新语反腐败
苏轼:腐败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根除之日,当夕是何年。但愿官自律,夫妻共婵娟。
李煜:春花秋月流泪了,腐败知多少。昨夜反腐吹劲风,故已不堪回首牢狱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主人改。问君悔泪几多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捕未判时分,最难将息。三番五次串供,怎敌它反腐风急。这次第,怎一个“仇”字了得。
曹雪芹:满纸忏悔言,一把辛酸泪,都慕贪官好,谁知其中味。
辛弃疾:少年不识“贪”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尝“贪”味强出头。而今识尽“贪”滋味,欲“缩”还休,欲“缩”还休,却恨覆水已难收。
辛弃疾:稻花乡里话腐败,听取骂声一片。
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蛀虫咬,夜来反腐声,官落知多少。
崔颢:罪人乘鹤归阴去,此地空余妻泪流。贪官一去不回返,警钟长鸣千悠悠。
贾岛:灯下问秘书,言长赴宴去,只在歌厅中,包厢不知处。
李清照:常记舞厅日暮,沉醉不思归路,兴尽不回家,坠入烟花深处。争渡,争渡,惊闻公安查铺。
陆游:根除腐败风清日,家祭勿忘告乃翁。
开会说话:两个黄鹂鸣翠柳(不知所云),
出去考察:一行白鹭上青天(不知所往),
思想作风:窗含西岭千秋雪(顽固不化),
工作作风:门泊东吴万里船(漂在上面)。
机关词话
清平乐。副职
乌纱虽小,总比没有好。一团和气不计较,喝茶抽烟看报。正职大权独揽,下属各管一摊。最喜副职省心,无事乐得清闲。
如梦令。秘书
昨夜赶写讲话,熬得眼皮打架,别看职位低,却还得胸怀天下。写怕,写怕,盼望早日提拔。
扑算子。会计
领导花钱多,财务很重要。已是帐上没有钱,犹有大把票。穷也不害怕,只管拿来报。待到离任审计时,博大家一笑。
忆江南。司机
开车好,但需口风严,领导言行不闻睹,好处有他也有咱,稳把方向盘。
丑奴儿。科员
少年不知提拔难,初来机关。初来机关,以为进步若等闲。而今方知提拔难,令人汗颜。令人汗颜,无职无权羞站人前。
生查子。二钱
去年过节时,家里客如云。烟酒积如山,红包个个沉。今年过节时,家里不见人。昔日座上客,皆赴新贵门。
中国机关术语十条
机关人说话总是那么含蓄、那么艺术、那么优雅。比如,想当官并不会直白为“想当官”,而是“要求进步”。只是,人在机关,并不是谁都能“进步”的。以下是“民间”——准确地说,应该是机关中的“民间”——流传的、用来概述某些机关人何以“进步”的十款专用术语,也就是中国官员仕途升迁的十条路径。
背景:背景又名有后台、根子硬。没背景的慢慢往上爬,有背景的嗖嗖向前窜。某县县委常委在大部分县领导子女的“进步”问题都已“解决”的大好形势下,正严肃认真地研究人事调整之际,突有张老三等几位县级老同志从被遗忘的角落里冲出。常委会的桌子被拍得山响之后,便一名“老县级”解决一个“正科”!于是,张小三们便一觉醒来就从下岗工人变成了堂堂局长;张小三的背景是天生的,背景还可以创造──李小四既高又帅,本是一名小学教师,可自从与某某市委副书记之“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的女儿一见钟情后,短短七年内就从乡政府办事员、民政局副局长、副县长、市长助理一路飙升至市府最年轻的副市长。
门路:门路又名有人、有路子。门路就是某种渠道,某种能够通达上一决策层的渠道。有背景的人毕竟是少数,即使另有也愿意舍身“创造”者,副书记也不会有那么多的女儿。所以,一些有门路的人也还是很有“进步”之希望的。与背景之血缘纽带关系的单纯性相比,门路要复杂得多,比如,你自己或你的亲朋好友曾有幸与把握你“进步”之生杀予夺大权的人一起,扛过枪、下过乡、同过窗、嫖过娼┅┅,每一种“一起”都可以是你“进步”的门路;又若,你表叔的二大爷的最小的兄弟媳妇是你顶头上司的歪头上司的小姨子的干妹妹,这一“拐弯抹角亲”也是你响当当、硬梆梆的门路。
听话:听话又名跟的紧、顺青蛋。听话是听上司的话,而不是听同事的话,更不是听百姓的话。这里的上司专指顶头上司、本单位的领导,其更上一级领导的话不是不想听而是还够不着听。听话的第一层含义是,凡是上司的交办一律从快从美办好,凡是上司不让办的一律坚决不办;其第二层次的意思是,善于领悟上司的意图,上司之许多关键的话并不是通过嘴来说的,这一层次的“听”更需功力;听话之“听”的最关键处并不在耳朵而在于手脚,真功夫见之于如何将上司的意图如何落到实处;听话另外还有一层含义就是,善于替上司挠痒、溜须,这也很不容易。芝麻糊曾观察过机关人为领导茶杯添水一事,善添者从添水的时机、姿势、脚步、表情等诸方面都会与众不同,观后感慨万千。听话的人最得上司欢心,但常常需要昧着良心、不要脸面。
烧香:烧香本为敬神、敬菩萨,机关人的烧香是指敬上司。烧香往往要善于把握火候、把握时机。逢年过节,表点心意,培养感情,非常必要。若遇领导小恙,亦或领导夫人小恙、孩子上学,亦或领导的爸爸妈妈哥姐弟妹,领导夫人的爸爸妈妈哥姐弟妹的大恙小恙、大喜小喜,都是机关人烧香的绝妙之机、都是机关人的天大之喜。“烧香心要诚”,是个水磨功夫,最忌露出急于得到回报的猴急样。烧香是上司对你平时工作的考核,“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是很危险的。
烧香通常与听话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相益方得彰,如只会其中一招往往并不灵。
摆平:不要以为摆平只是世俗社会或黑社会用语,现在的机关人也很会用它。不仅领导经常用,善于“进步”的人也经常用。“进步”的机关人通常在这样三类情况下需要它,一是有居心不良者(常常是同事)将自己的丁点小毛病反映到了上级机关或相关部门;二是自己虽被有关领导相中,但领导层中却另有他人持不同意见;三是自身的某些硬件存在缺憾,比如学历、年龄等。此时就是“摆平”大显伸手的时候了。某王二麻子先生,系机关二级机构负责人、“后备干部”,正要“进步”到单位副职之际,“一把手”换人。此时人代会迫在眉睫,新到任的“一把手”又远在南方某地开会,且并不买前任留下的“账”。“一把手”若不提名可是前功尽弃,怎么办?揣一把现金,先到新“一把手”的祖籍地,再打飞机“的”到南方,五天内一切摆得平平坦坦。
群众基础:群众基础通常是指“民意”,不过,此“民”只是机关内部的“民”,即机关里的一般工作人员。官员升迁尊重民意是个正确无比的命题,但这一命题往往会被机关人解作──做一个八面玲珑的“老好人”,做假事、说假话,无是非对错、无原则。一些渴望“进步”的人为羸得“群众基础”见风使舵,对谁都笑脸相迎,从不得罪人。
资历:资历的含义不用多说。可以说的只有一点──机关人凭“资历”获取“进步”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机遇:机遇能对“进步”发挥作用,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某种人事政策来的恰是时候。比如,“班子”中必须配一名35岁以下的年轻人,选来选去,就选到了还不讨厌的某人头上;另一种情况是出现在鹬蚌相争之时。比如,两副书记各有甲乙之“心爱”,互不相让,从大局出发的书记之大手便拍在了毫无“准备”的丙的头上。
活动:近年来,机关中为“进步”而“活动”的人颇多,我们能经常从媒体上读到这样的故事。所谓活动也就是跑官——“活动”不过乃机关人自己对跑官之高雅的说法而已。“活动”对“进步”的影响是非常之大的。可以说,即使你具备了前述各色条件,最终都还是要通过“活动”来落到实处的。有个地厅级马德案,之所以能上连省部级下牵县处级,牵连官员以百计,就是因为这些官们在“进步”时动用了“活动”这一高招。“活动”不是“空嘴讲白话”,是要票子的,官员的工资就那么多,票子哪里来?为了“进步”大业,只好贪贪污、受受贿,要不就直接动用公款呗。
“活动”与“烧香”的区别在于,前者往往出现于关键时刻,后者则是平时之投资积累。
德能勤绩:无论你有多大的能耐、即使你有通天的神通,只要你“进步”,最终都必然要落脚到“德能勤绩”上。一是座谈,大家都要对你的德能勤绩谈点“看法”;二是组织考核,“组织”要就你的德能勤绩下评语。无论你德能勤绩的真实面目如何,只要你实现了“进步”之目标,你这人肯定都是德能兼备、勤绩俱佳的稀缺人才,并且,你的人事档案又会增添光辉、光荣的一笔!就象,同样一本档案,“五毒”书记、“四盲”院长们的德能勤绩,芝麻糊之流肯定就望尘莫及。
以上十个词汇,当下的中国机关人耳熟能详,可谓术语、流行语。
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严正指出:用人上的腐败是最大的腐败!我们只要用心观察一下就会发现,一些腐败分子之所以能频频“进步”,就在于他们在实践中能娴熟地运用上述十大“术语”也。
“摆平”、“搞定”及其他
几个小学生在公交车上叽叽喳喳,有个小姑娘是个“两道杠”,一副大姐大的派头,说:“这件事你们不要再说了,我去打个招呼,就能摆平他。”
听小姑娘说“打招呼”和“摆平”,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在暖和的春天,竟止不住要战栗,不愉快的情绪持续了很多天。虽然这种流里流气的话语流行多年,人们习以为常,甚至进入社会话语系统,但无论如何,一个受过教育的,一个有点文明向往的人,应当对这些话语有本能的抵触。这个“摆平”和常用的“搞定”乃至近年的“封口”,本非市井良民语言,而是地道的流氓土匪语,记得文革时期好像还没有这些话语的,不知何时起,连孩子们也会说这样的话了。
文革结束后,语言学者教授终于敢说话了。有次周定一先生做学术讲座,提出要清理文革中的“流氓土匪语”。他具体提到不少话语,说全是文革前和文革中发明并流行的,经他一剖析,大家都感到问题很严重。因为那些词语,当时还在报刊上使用,话语深入普通百姓的生活,有的成为政治语言,有的已经找不到替代的词,怎么办?比如,什么叫“过得硬”?根本不通的话,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竟然一下子用了40多年,至今不衰。
回到现实。如今让人恐惧的当然不再是“帮八股”,而是“匪八股”、“黑八股”。今天的社会有了讲文明讲法治的大环境,但是由于缺乏对政治文明的追求,没有倡导文明语言的需要,也由于政治基本素质的低下,大量的“黑恶”词语不但渗入社会语言系统,甚至进入了行政语言。“摆平”、“搞定”、“封口”这样的语词一般出现在什么语境下?它是不是依法行政的词语?只要稍作比较,就不难想到,这是带有邪恶、令文明人反感的话语,通常出现在流氓犯罪团伙中,谁能想到一个领导干部嘴里也会“摆平”、“搞定”、“封口”呢?“不怕黑社会,就怕社会黑”,如果政治用语、行政用语也是这样不明不白、流里流气的,社会能文明、和谐吗?
“黑恶”词语的流行有特殊的社会背景。既然办事不经过正常途径及合法程序,可以通过非正常途径甚至非法手段而实现,那么,配上些帮会洪门的切口不也很正常吗?
官场流行的另一些词语我至今不太理解,就是所谓的“碰头、吹风、打招呼”。曾询问一位官员,什么是“吹风会”?回答是“就是透露点信息,在正式文件没下达之前,让下面不要瞎来”。此中玄机,我不懂。再问:“打招呼”是否合乎规则?有没有法律效应?官员答非所问,曰:“一把手说了算。”这个“一把手”的称呼又让我走神,好像是文革中兴起的词语,也留下来了,与之平行的,是可以公开地称厅长、局长、区长、校长、主任等为“老板”、“头子”。
如今的社会流行语中,使我感到难以接受的,就是这样一些词,我也无法从母语工具书中找到它们的准确定义。“摆平”、“搞定”、“吹风”、“打招呼”、“封口”、“碰头”……如果每天把这些词语说上几遍,你就有可能找到某种特殊感觉,觉得阳光太刺眼;如果某个场合你的耳朵不断地灌进这样的话,你也许会以为置身青洪帮、袍哥会的兄弟聚会中。秘密社会没有明文章程,但组织严密,以几句切口接关系,一个手势一个眼神,就开始重大行动,不用发文开会,靠“碰头、吹风、打招呼”,就能“摆平”、“搞定”、“封口”。予生也晚,即使早生几十年,因为胸无猛志,未必敢入帮入会,不图今日于清平世界每天能听到“天王盖地虎”式的吆喝。
作为一种文化痕迹,秘密社会话语系统有研究价值;但是它的不胫而走,成为官场用语,则可能昭示社会政治文明水平的低下。这种现状确实映射着时下官风。那些劣迹斑斑的人物,通过“摸爬滚打”混入仕途,在一片丑闻中继续升官,因而他不会、也不屑了解文明政治知识,他会觉得,他的发迹,正是“摆平”、“搞定”,他有权,就能让公民“封口”的。
缺少文明的话语体系,没有对文明政治的追求,会让有文明向往的人感到羞耻;流氓语言盛行,形成政治上的猥琐自卑,社会文化的进步也会因之变得有限。
首节 上一节 105/122下一节 尾节 返回目录下载地址

上一篇:金瓶梅传奇

下一篇:水浒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