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名著 > 千面英雄

千面英雄 第28节

The Hero with A Thousand Faces

承认被崇拜的神祇的人格的次要性是世界上大多数传统的特点。然而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的教义认为神祇的人格是终极的,这使得信徒较难理解一个人如何能超越具有人形的神祇的局限。一方面这会造成对象征符号的普遍困惑,另一方面从宗教历史看,这种对神的盲信在其他地方是不存在的。如果想了解这种畸变的根源,可以参考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摩西与一神教》(Moses and Monotheism)。3

精神分析将天堂、地狱、神话时代、奥林匹斯山以及其他所有神的居所解释为潜意识的象征。因此现代的心理学解释体系的钥匙是:形而上学领域=潜意识领域。相应地,从另一个方向打开门的钥匙是翻转过来的相同等式:潜意识领域=形而上学领域。正如耶稣所说:“因为看哪,神的国就在你们中间。”4确实,从超意识倒退进入潜意识状态正是《圣经》中“堕落”的含义。由于意识的收缩,即从超意识转变为潜意识,我们无法看到宇宙力量的本源,而只能看到这种力量所反射的现象。同时,出于同样的原因,世界被创造出来。救赎存在于返回超意识以及之后的世界的瓦解。这是宇宙创世周期的伟大主题与方式,宇宙创世周期即宇宙显现出来,随后回归不显形状态的神话形象。同样地,个人的出生、生活和死亡可以被视作下降至潜意识状态和回归至超意识。英雄就是这样的人,他们仍活着,但已经知道并代表了超意识的要求,这些要求在整个世界中或多或少是潜意识的。英雄的冒险代表了他生命中获得启蒙的时刻,在这个关键的时刻,虽然他还活着,但他发现并推倒了超越生不如死的生活这道阴暗的高墙,开辟了通往开悟的道路。

因此宇宙的象征符号表现为令人思想混乱的极端矛盾。神的王国在你的心里,而不在外部。然而神只是唤醒沉睡的公主(即灵魂)的方便工具。生命就是她的沉睡,死亡便是觉醒。英雄是他自己灵魂的唤醒者,也是使自己消亡的方便工具。神唤醒灵魂,随后他自己便立即死去了。

这个奥秘最有说服力的象征可能是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神,神将自己献祭给了自己。5从单一的方向来看,现象性的英雄进入超意识状态的意义在于,具有五种感官的身体(就像五兵王子对粘发食人魔的执着)被悬挂在生与死知识的十字架上并被钉住五处(双手、双脚和戴着荆棘王冠的头)。6同样地,上帝自愿下降并让自己承受这种非凡的痛苦。上帝接受了人的生命,人在十字架交叉的中心点,即“对立物的共存之处”7释放了自己内在的上帝,这个点也是上帝下降和人上升所经过的太阳门,他们互为对方的食物。8

当然现代的学者会根据他们的意愿来研究这些象征符号,要么把它们看作其他人愚昧无知的表现,要么把它们看作他自己愚昧无知的表现,要么从把形而上学还原为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要么反过来研究。传统的方法是从这两个意义上来思考象征符号。在任何一种情况中,它们都是人类命运、希望、信念和人类黑暗秘密的生动比喻。

宇宙的循环

宇宙从永恒中降生、安住并消解

由于个体的意识停留在暗夜之海上,而进入大海便沉入睡眠,浮出海面便是醒来,因此在神话的想象中,宇宙从永恒中产生并坐落在永恒上,然后又在永恒中消失。就像个人身心的健康取决于生命的力量从潜意识黑暗中有序地流入清醒的白天领域一样,在神话中,只有来自本源的受到控制的力量流才能确保宇宙秩序的延续。众神伴随着宇宙的黎明出现,伴随着宇宙的黄昏而消失。从暗夜是永恒的意义上来说,众神不是永恒的。只有从更短的人类存在的时间来看,宇宙漫长的循环似乎才是持久的。

宇宙的循环通常被表征为它自身的重复,或没有尽头的世界。每一个大循环中通常包含较小的消亡,就像一生中周而复始的沉睡与清醒的循环。根据阿兹特克人的说法,四种元素(水、土地、空气和火)中的每一种都会终结一个时期的世界:水的时期会在洪水中结束;土地的时期会在地震中结束;空气的时期会在风中结束;目前这个时期会被火摧毁。9

根据斯多葛学派周期性大火学说,所有的灵魂都会被分解成宇宙的灵魂或原始的火。当这次宇宙的分解结束时,新的宇宙便开始形成(这在西塞罗的《重生》中曾被提到)。万物重复它们自己,每一个神、每一个人再次扮演他们之前的角色。塞内加(Seneca)在他的《致马锡雅论安慰书》(De Consolatione ad Marciam)中描述了这种破坏,并且似乎期望在未来的循环中重新生活。10

耆那教认为时间是一个无尽的循环

耆那教的神话呈现了宏大的宇宙循环。这个古老的印度教派最近的先知兼救世主是大雄(Mahāvīra),他与佛陀同处于一个时代(公元前6世纪)。他的父母是较早期耆那教先知兼救世主的巴湿伐那陀(Pār?vanātha),巴湿伐那陀的一只肩膀上有蛇冒出,据称他在公元前872—前772年很兴盛。在巴湿伐那陀之前的若干世纪中生活着耆那教的救世主内密那陀(Neminātha),他宣称自己是深受爱戴的印度教的化身奎师那的堂兄弟。在他之前还有二十一位其他的救世主,一直可以追溯到勒舍婆那陀(abhanātha),他存在于更早期的世界中,当时男人和女人从出生起就被指定结为夫妻,他们高三千余米,活了一个数不清多少年的周期。勒舍婆那陀教给人们七十二项科学技术(写字、算术、解读征兆等)、六十四项女人的技能(做饭、缝纫等)和一百项手艺活(陶艺、编织、绘画、锻造、理发等),他还引入了政治,建立起王国。

在勒舍婆那陀教之前,这类创新是多余的,因为之前时期的人们高六千余米,有一百二十八根肋骨,寿命长达两个数不清多少年的周期。十棵“如愿树”提供给他们所需的一切,如愿树给予他们香甜的水果,树枝上有些叶子的形状像罐子和盘子,有些叶子会唱出美妙的歌曲,有些叶子在夜晚会发光,有些叶子还可以作为珠宝,它们的花朵美丽而芬芳,食物色香味俱全,树皮可以做美丽的衣服。其中一棵树就像有许多层的宫殿,另一棵树发出柔和的光,就像许多小灯的光芒。土地像糖一样甜,海洋像酒一样美味。同样地,在这个幸福时期之前还存在着更幸福的时期,准确来说比这个时期幸福两倍。那时的男男女女身高约十三千米,长着二百五十六根肋骨。当这些最高级的人死去时,他们直接进入了众神的世界,他们从来没有听说过宗教,因为他们天生的美德像他们的美貌一样完美无瑕。

耆那教认为时间是一个无尽的循环。时间被描绘为一个有十二根辐条或十二个时期的轮子,它们被分为两组,每组中包含六根辐条。第一组被称为“下降”系列(avasarpinī),开始于最高级的巨人夫妻时期。这个天堂般的时期持续了万万亿亿个数不清多少年的周期,然后慢慢过渡到幸福减半的时期,当时的男男女女身高仅六千余米。在第三个时期,也就是勒舍婆那陀的时期,他是二十四个救世主中的第一个。在这个时期,幸福中混杂着一点悲伤,美德中混杂着一点邪恶。在这个时期结束时,男人和女人不再成对出生,而是作为夫妻生活在一起。

在第四个时期,世界和世界中的居住者稳定地持续退化堕落。他们的身高和寿命在慢慢缩减。其余二十三个救世主出生了,每一个救世主都以适合他那个时期状况的方式重申永恒的教义。在最后一位救世主兼先知大雄死后的三年零八十半个月,这个时期结束了。

我们这个时期,即第五个下降系列,开始于公元前522年。在这个时期不会再有耆那教的救世主出生,耆那教的永恒宗教将逐渐消失。这是一个邪恶逐渐增加的时期。最高的人类也只有七肘尺高,最长的寿命不会超过一百二十五岁。人只有十六根肋骨,他们自私、不公、暴力、好色、自负、贪得无厌。

然而在第六个下降时期,人类和世界的状态将会变得更加可怕。最长的寿命只有二十年,身高最高也只有一肘尺,肋骨只有可怜的八根。白天很热,夜晚很冷,疾病肆虐,节操不复存在。暴风雨席卷大地,在接近这个时期的结束时,这些状况会愈演愈烈。最后所有生命,人类和动物、所有植物的种子都被迫到恒河、肮脏的洞穴与海洋里寻找庇护所。

下降系列将结束,“上升”系列(utsarpinī)开始。那时暴风雨和破坏将达到令人无法忍受的程度。然后会下七天雨,每天落下的雨都各不相同,土壤得到更新,种子开始生长。贫瘠、寒冷土地上的可怕矮人从洞穴中走出来,开始冒险。他们的道德、健康、美丽和身高开始逐渐出现一点点可以感觉到的改善,直到不久他们像今天我们所知的样子生活在世界上。接下来将诞生一位名叫槃多曼拏萨(Padmānātha)的救世主,再次宣布耆那教为永恒的宗教。人类的身高将再次接近最高级的人类,人类的美貌将超越太阳的光彩。最后,土地会变甜,水会变成美酒。孪生男女结合成完美的夫妻,如愿树为幸福的人们赐予许多快乐。社群的幸福再一次翻倍,经过万万亿亿个数不清多少年的周期,车辆会接近向下转动的开始点,这将再一次导致永恒宗教的消失并会导致有害的寻欢作乐、战争和疠风的愈演愈烈。11

耆那教中这个有十二根轮辐、不停旋转的时间之轮在印度教中的对应物是四个时期的循环:第一个是极乐、美丽和完美的时期,持续四千八百个神年[45];第二个时期的美德多少有所减少,这个时期会持续三千六百个神年;第三个时期时,一半美德和一半邪恶混杂在一起,持续两千四百个神年;最后一个时期就是我们所生活的时期,邪恶不断增加,这个时期持续一千二百个神年,按照人类的算法也就是四十三万二千年。在目前这个时期结束时,立即会再次出现改善(就像耆那教所描述的循环)。首先万物将在大火与洪水的灾难中湮灭,因此坠入最初无始无终的原始海洋状态,这个时期的持续时间等于四个时期的总长度。然后世界的伟大时期重新开始。

图56 耆那教的宇宙之女——宇宙之轮局部(布面水粉画,印度,18世纪)

宇宙的循环遵循意识的循环规则

通过这个图画形式,我们可以了解东方哲学的基本概念。神话最初是哲学规则的说明,还是哲学规则是神话的浓缩,今天已经不可能说清楚了。神话当然可以追溯到很遥远的年代,哲学也是如此。谁知道发展、重视神话并将它流传下去的圣人们是怎么想的?在分析洞察古代象征符号的秘密时,人们通常只能感觉到普遍被接受的哲学历史概念是建立在完全错误的假设上的,也就是假设抽象的、形而上学的思想开始于它们出现在现存的文字记录中的时候。

宇宙循环所阐释的哲学原理是意识通过三个存在水平进行循环的规则。第一个水平是觉醒体验:人们认识到太阳光所照亮的外部世界是不可否认、肉眼可见且具有共性的事实;第二个水平是梦境体验:人们认识到自我发光的、与做梦者融为一体的个人内在世界易变而微妙的形式;第三个水平是深层睡眠:一种无梦的、彻底的极乐。在第一个水平中,人们遇到的是有教益的生活经历。在第二个水平中,这些经历被吸收同化为做梦者的内在力量。在第三个水平中,所有一切在“心灵的空间”中,即在内在控制者的房间中,万物的本源与结果中被人们享受、了解。12

The Hero with A Thousand Faces

宇宙的循环被理解为以下这种变化过程,即普遍的意识从不显形的深层睡眠区域进入白天的觉醒状态,然后再通过梦境返回无始无终的黑暗。每一个生命体的能量在深层睡眠中得到恢复,在白天的劳作中被消耗。与之类似,在有生命的宇宙的宏大外形中也会发生这种过程,宇宙的生命被消耗并需要得到恢复。

宇宙的循环向前脉动显现出来,向后进入未知静默中的不显形状态。印度教徒用神圣的音节“唵”(AUM)来代表这个神秘的过程。其中A代表觉醒时的意识,U代表梦境中的意识,M代表深层睡眠。围绕这个音节的静默代表未知:它被称为“第四要素”。[46]13这个音节本身就是作为创造者—保护者—破坏者的神,而静默代表永远、绝对不参与循环中所有的开始与结束的神。

它是看不见的、无关的、非凡的,

它不可推论、不可想象、无以言表。

它是一个人自我认知的本质,

是所有意识状态所共有的。

所有现象停止在其中。

它是平和、极乐,它是非二元性。14

神话有必要保留在这个循环中,但它代表了被静默包围和渗透的这个循环。神话揭示了每一个存在于原子内部和周围的充满静默的空间。神话通过内容深刻的表现手法将心灵和头脑引导向终极秘密,这个秘密充满并包围着所有的存在物。即使神话处于最滑稽可笑、看似肤浅的时刻,它也将头脑引向肉眼无法看到的、非显形的事物。

在中世纪希伯来的一篇犹太教卡巴拉教派的文献中我们可以读到:“老者中的老者,未知中的未知,具有形式,然而又没有形式。宇宙借由他的形式而得到保护,同时他又没有形式,因为他无法被理解。”15这个长者中的长者被表征为侧面的脸孔,永远是侧面,因为隐藏的那一边永远是未知的。这被称为“巨大的脸”(Makroprosopos),整个世界从一缕缕白色的胡须开始。

那胡须,即真理中的真理,从耳朵的位置开始,垂到上帝的嘴边。它上下蔓延,覆盖着被称为富饶的芬芳之地的面颊,那胡须雪白,带着装饰,以均衡的力量下垂,甚至盖住了胸口的中央。那是装饰性的胡须,真实而完美,顺着它流淌下十三股泉水,撒播着最宝贵的光彩夺目的香油。这里被布置为十三种形式……根据珍贵的胡须下垂的十三种布置,在宇宙中可以找到特定的布置。它们又被展开为十三扇仁慈之门。16

图57 巨大的脸(版画,德国,1684年)

巨大的脸的白胡须垂到另一个头上,也就是“微小的脸”(Mikroprosopos)。它被表征为一个长着黑色胡须的完整的脸。巨大的脸没有眼皮,眼睛永远不会闭合;而微小的脸的眼睛以缓慢的宇宙命运的节奏睁开、闭上。微小的脸被命名为“神”,而巨大的脸被称为“我是”。

The Hero with A Thousand Faces

我们从犹太教文献《光明篇》中读到了巨大的脸和微小的脸。《光明篇》是一部秘传的希伯来作品的合集,大约在1305年由一名博学的西班牙犹太人摩西·德·利昂(Moses de Leon)公之于众。据说书中的内容来自秘密的原作,可以追溯到2世纪的加利利的一位名叫西缅·本·约哈伊(Simeon ben Yohai)的拉比。由于受到罗马人的死亡威胁,西缅在洞穴里躲藏了十二年。十个世纪后人们在那里发现了他的作品,它们就是《光明篇》的来源。

西缅的教义被认为取自摩西隐藏的智慧,也就是摩西最早在他的出生地埃及所研究的秘传知识,然后在荒野中对它们进行了长达40年的思考(在荒野中他得到了天使的特别指点),最后它们被隐秘地整合到《摩西五经》(Pentateuch)最早的四卷中。通过正确地理解和巧妙地处理希伯来字母表的神秘数值,人们可以从这四卷经书中提取出那些隐藏的智慧。重新发现和利用它们的知识和技术构成了卡巴拉。

据说卡巴拉(意思是“被普遍接受的或传统的知识”)的教义最早由上帝自己托付给天堂中一群特殊的天使。人类被逐出伊甸园之后,其中有些天使将教义传授给了亚当,希望由此帮助他重获幸福。这些教义从亚当传给了诺亚,从诺亚传给了亚伯拉罕。亚伯拉罕在埃及的时候不小心泄露了一些教义,这就是为什么在异教徒的神话和哲学中会发现这些崇高智慧的缩减形式。摩西最初和埃及的祭司一起研究这些智慧,但在天使的特别指点下,他对传统进行了恢复。

巨大的脸是永存的毁灭者,而微小的脸是永存的创造者:它们分别是静默和音节“唵”,也就是宇宙循环中的不显形和无处不在。

源于空——太空

所有神话的基本原则是在结束中开始
首节 上一节 28/65下一节 尾节 返回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爆笑风趣解水浒:水浒原来很有趣

下一篇:强人解读西游记:西游记中的为什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