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名著 > 千面英雄

千面英雄 第20节

日日夜夜寻欢作乐,

让自己穿上漂亮的衣服,

洗一洗头,洗一洗身体。

关心拉着你的手的小孩。

让你的妻子快乐地靠在你的怀里。

The Hero with A Thousand Faces

这段从传说的标准亚述版本遗失的文字出现在早得多的巴比伦的零散文本中。159人们通常认为伊什塔尔提出的是享乐主义的建议,不过我们还应该注意到这段文字代表了一种启蒙性的考验,而不是古代巴比伦人的道德哲学。正如在印度,几个世纪之前,当学生向老师询问不朽生命的秘密时,老师首先会描述凡俗的乐趣,让学生不再追问。160只有当学生坚持询问秘密时,老师才会进一步传授秘密。

然而当吉尔伽美什坚持要找到长生不老的植物时,希杜丽·萨比图允许他通过并把前路的危险告知他。

这个女人指导他去找摆渡者厄休安纳庇(Ursanapi),吉尔伽美什发现他正在森林里砍木头,而且有一群侍从在保护他。吉尔伽美什把侍从打得粉碎(他们被称为“活得开心的人”或“石头人”),于是摆渡人答应把他送过死亡之海。旅程耗费了一个半月的时间。吉尔伽美什被警告不要触碰海水。

在他们正在接近的遥远地方居住着乌塔那匹兹姆(Utnapishtim),他是原始时代战胜洪水的英雄,他和妻子长生不老地在这里过着安宁的生活。乌塔那匹兹姆远远地就发现有一叶孤舟正在无尽之海上靠近他们的居住地,他在心里猜想:

为什么这艘船的“石头人”都被粉碎了,

为什么有个不是我仆人的人在船上?

正在来的那个人难道不是人类?

吉尔伽美什上岸后不得不听这位长者讲述有关洪水的冗长的故事[34]。然后乌塔那匹兹姆吩咐他的拜访者去休息,他睡了六天。乌塔那匹兹姆和他的妻子在这期间烤了七条面包,当他在船边躺着睡觉时,他们把面包放在他的头旁边。乌塔那匹兹姆抚摸吉尔伽美什,他醒了过来。主人命令摆渡人厄休安纳庇让客人在水池中洗澡,然后换上新衣服。接下来,乌塔那匹兹姆向吉尔伽美什宣告长生不老植物的秘密:

吉尔伽美什,我将向你揭示秘密的事情,

并给予你指导:

长生不老的植物就像田野里的野蔷薇,

它的刺就像玫瑰的刺,会扎破你的手。

但是如果你能拿到那植物,

你将重返你的故土。

长生不老的植物长在宇宙之海的海底。

厄休安纳庇再次将英雄送出海。吉尔伽美什把石头系在自己的脚上,然后跳入海中。他向下沉,痛苦难忍,而摆渡人依然在船上。当吉尔伽美什到达无底之海的海底时,他拔起植物,尽管它的刺把他的手扎得伤痕累累。他砍断系着石头的绳子,浮出了水面。摆渡人把他拉上船,他宣布胜利:

厄休安纳庇,这种植物能使人类充满活力。

我将把它带回羊圈制成乌鲁克……

它的名称是:“使人恢复青春”。

我要吃掉它,恢复我的青春年华。

The Hero with A Thousand Faces

尽管英雄被警告不能碰海水,但他现在却可以安然无恙地进入海中。这说明通过拜访永生岛的老主人和他的妻子,他获得了神力。战胜洪水的英雄乌塔那匹兹姆(即诺亚)是天父形象的原型,他所住的岛屿是宇宙的中心,是后来希腊罗马“极乐岛”的预兆。

他们继续前进,驶过大海。上岸后,吉尔伽美什在清凉的水洞中洗了个澡,然后躺下来休息。在他睡觉的时候,一条蛇闻到了长生不老仙草的美妙香味,它快速地爬过来把仙草叼走了。这条蛇把仙草吃了,立即开始蜕皮,恢复了青春。当吉尔伽美什醒来发现仙草没有了时,他坐在那里痛哭,“眼泪滑下他的鼻梁”。161

图42 长生不老枝(石膏墙板,亚述,公元前885—前860年)

直到今天,长生不老的可能性依然令人类着迷。1921年萧伯纳创作的乌托邦式戏剧《回到玛士撒拉时代》(Back to Methuselah)将这个主题转化为一个现代的社会—生物学寓言。四百年前比较缺乏想象力的胡安·庞塞·德莱昂(Juan Ponce de León)在寻找“比米尼”(Bimini)时发现了佛罗里达,他期望能在比米尼找到青春之泉。而在几个世纪之前的遥远东方,中国哲学家葛洪在他漫长人生的晚年潜心炼制长生不老药。葛洪写道:

取三磅纯正的朱砂,一磅白色蜂蜜,将它们混合,在太阳下晒干。然后在火上烘烤,直至混合物能被捏成药丸。每天早上服用十粒大小如火麻仁的药丸。一年内白发会变黑,龋齿会重新长出来,身体会变得光滑亮泽。如果老年人长期服用此药,便会返老还童。经常服用者将长生不老。162

一天一位友人来拜访这位独居的实验家兼哲学家,但他只看到了葛洪的衣服。老人已经羽化登仙,进入了永生不朽之境。163

对身体永生不死的研究源自对传统教义的误解。与之相反,基本的问题是:眼睛的瞳孔放大,身体以及与之相伴的性格便不会再阻隔视野。长生不老因此变成眼前的事实:“它在这里!它在这里!”164

图43 菩萨(石雕,柬埔寨,12世纪)

所有事物都处于过程之中,在上升,在回归。植物开出花朵,但只是为了回归到根部。回归到根部便是寻找宁静。寻找宁静便是趋向命运。趋向命运便是永恒。知永恒便是觉悟,不知永恒便会招致混乱与邪恶。

知永恒会使人有理解力,理解使人心胸开阔,广阔的视野带来高贵,高贵就像上天。

上天就像道,道即是永恒。身体的腐朽又有什么可畏惧的。165

突破个人局限的痛苦就是精神成长的痛苦

日本有一句谚语:“只有当人类为财富而祈祷时,神才会发笑。”赐予拜神者的恩惠取决于他的道德高度和主要欲求的性质:恩惠只是一个象征,它象征的是为满足个体需求而逐渐减弱的生命能量。当然,讽刺之处在于,得到神的青睐的英雄本可以祈求神赐予他彻底的启示,但他通常祈求的是长寿、杀死邻居的武器或孩子的健康。

希腊人流传着一则有关迈达斯国王的故事,他非常幸运,酒神巴克斯答应赐予他所渴望的任何恩惠。他希望自己触碰到的东西都变成金子。他尝试着扯下橡树的小嫩枝,嫩枝变成了金子的。他拿起一块石头,石头变成了金子的。苹果在他手里变成了金块。他欣喜若狂,命人准备盛大的宴会,庆祝这一奇迹。

但是当他坐下来,用手拿烤肉时,烤肉变成了金子。美酒碰到他的嘴唇变成了液态黄金。他爱他的小女儿胜过爱这世界上的任何事物,但是当她走过来安慰苦恼的国王时,她在国王的怀抱里变成了美丽的黄金雕像。

突破个人局限的痛苦就是精神成长的痛苦。艺术、文学、神话、礼拜、哲学及苦行修炼都是帮助个体突破其有限的范围,进入不断扩展的认识领域的工具。当他跨越了一个又一个的阈限,征服了一条又一条的恶龙时,为实现最高愿望而被唤起的神性高度会不断增加,直到包含了整个宇宙。最后思想突破宇宙的局限范围,超越了所有体验的形式——所有象征符号、所有神祇,实现了必然的虚空。

因此正是在这个时候,但丁采取了他精神冒险中的最后一步,在终极象征之前,即在天堂的玫瑰中看到三位一体的上帝之前,他还需要体验一个甚至超越了圣父、圣子和圣灵的启示。他写道:“伯尔纳给我做了个手势并微笑着,我应该向上看,但我始终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正如他希望的那样,因为我那变得纯净的目光正渐渐穿过那崇高之光,而崇高之光本身便是真理。从那之后我的视觉超越了我的言语,它所看到的事物令记忆无能为力。”166

“目光、言语和心灵都到不了那里,我们不知道它是什么,也不知道如何教授它。它不同于我们所知的一切,也超越了未知的事物。”167
首节 上一节 20/65下一节 尾节 返回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爆笑风趣解水浒:水浒原来很有趣

下一篇:强人解读西游记:西游记中的为什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