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 第200节
他们立刻兴奋地决定:得,干脆,挖个池塘养鱼!
黄土高原山乡圪崂的农民,从来没有吃鱼的习惯——别说吃了,许多人连这玩艺儿见也
没见过。听说海民两口子要养鱼,双水村的人大为震惊。
哈呀,这小子看别人发了财,急得胡跳弹哩!鱼?谁吃那东西!
其实,这初中毕业的夫妻俩是有远见的。正因为这里的人不爱吃鱼,因此本地很少有人
养鱼。但不是没有吃鱼的。逢年过节时,海民曾目睹过原西城的干部市民怎样排着长队,在
副食门市上争买外地进回来的那点冻鱼。是的,他们将不指望在农村销售他们的产品,而是
准备卖给城里的人的。现在这社会,四面八方门户大开,原西城里天南海北的人都来,吃鱼
的人有的是!海民已经在城里打探过,好几个饭馆都提出,只要他有鱼,有多少尽管往那儿
拿!
由于海民是村里的支委,因此很顺利地征得田福堂和金俊山的同意,以每年交三十六块
钱的微不足道的代价,在村子北头东拉河岸边搞到了三亩六分荒草地,就准备在这里挖养鱼
池了。
这一天下午,以每小时十二元租来的石圪节农机站的推土机,就喧吼着开到这片荒草地
上,开始了引人注目的挖掘工作。推土机巨大的轰鸣声再一次震撼了这个古老的村庄。
许多干毕活的庄稼人和放了学的孩子们,都前呼后拥赶到这地方来看热闹。
顺便提一提,这里正是那年双水村偷水拦坝的地方。相信诸位对六年前的那场悲喜剧依
然记忆犹新的。唉,时光流逝得多快。当年在这里命丧黄泉的金俊斌,坟头早已被青草覆
盖,而人间的生活却照样的在这里轰轰烈烈地进行着……双水村立刻被搅动得纷纷乱乱。现
在,村子南头,孙少安的制砖机隆隆价响动,烧砖窑上空黑烟大冒;村子北头,这田海民租
来的推土机,又在喧天吼地,搅得满天黄尘飞扬……双水村啊,你是一个永远不肯安静的世
界。往日、是田福堂和孙玉亭这些人在此翻云覆雨,而现在又是孙少安和田海民这些人在大
显身手罗!
双水村的那些手头紧巴的庄稼人,无限感慨地立在推土机周围,观看这钢铁动物怎样在
荒地上拱出一个大坑来。他们羡慕和眼红有能力折腾的人——听一些见多识广的人议论,这
土坑里捞出来的将是一把又一把的人民币啊!他们自己只有眼红的份。他们折腾不起。一来
手头没有本钱,二来也没魄力到公家门上去贷款。
再说,就是有钱有魄力,大字不识一个,哪来的技能?弄不好还得倒赔钱。看来他们只
能在土地上戳牛屁股罗!可是,他们委实穷得心慌啊……在观看田海民非凡壮举的人堆里,
还有他爸田万有和他四爸田万江。
田四田五老兄弟俩蹲在一起,在人堆里只抽旱烟不说话。如果这是另外的人家,村中首
席艺术家田五马上会给众人编出一段逗笑的“链子嘴”来。现在,他蹲在这里却是一副平时
少有的沉思面孔。
田五有他的愁肠。他明年就满六十岁了,家里还有两个十四五岁的小女儿。他这把年纪
一个人有山里挣命,勉强能糊住四张嘴,手头紧巴得连化肥也买不回来。两个女娃娃都大
了,穿不起一件象样的衣服,经常破衣连身。别看他常在人面前是一个热闹人,其实一个人
在山里唱完一段子信天游,便由不得抱头痛哭一场。海民不管他。不是儿子不想管,是儿媳
妇不让儿子管。
蹲在旁边的他哥田万江,日子过得比他还牺惶。田四的三个儿子都另过了光景,一个个
老实巴脚,都拉着一窝儿女,根本不可能照顾他们。
老两口穷得连口锅也买不起,一直用一只漏水的破锅做饭。
老弟兄俩听说海民要挖池养鱼,就凑到一块拉谈过,看能不能在海民这里入个“股”。
他们一没资金,二没技术,但粗笨活可以全包在他们身上。他们估计,尽管儿媳妇银花看不
见他们的死活,但他们干重活,拿个小头,也许她能同意。
现在,他们还没有向海民提这事。不过,他们此刻热心地蹲在这里,心里上倒觉得,这
事好象也是他们自己的事;听着推土机的吼叫声,心里怪激动!
两天以后,鱼池已经挖好了。海民两口子正紧张地做放水前的工作。据那本小册子介
绍,放鱼苗前,要用白灰对鱼池消毒。一亩放六百斤生石灰,再泼一层大粪,用犁耕一遍—
—这样既能消毒,又能生微生物。
这天上午,田五田四乘银花不在工地,两兄弟就结伴来找海民,向他提出了他们的“建
议”。
海民当时没有拒绝。只是为难地对两位父老说,这要征得他媳妇的同意。海民的家事由
银花掌管,他只能把这一点不害臊地向两位老人当面表明。两位老人也知道这是事实,只好
等待海民去请示他媳妇。
当天晚上,海民就到父亲家来了。他告诉等待消息的父亲和四爸:银花不同意他们来干
活!
田四田五一时瞪住眼睛,不知该说什么。
田五发了半天呆,长叹一口气说:“我和你四爸等于去给你们揽工,你们都不要。你们
比旧社会的地主都残酷!我和你妈吞糠咽菜把你拉扯大,如今我们不行了,你连我们的一点
死活也看不见!你还算个人吗?”
田五数落儿子的时候,田四一直低垂着苍头——海民是弟弟的儿子,他无权数落人家。
前一队饲养员此刻只能承认现实的打击是一件自然的事。
田海民无言地接受了父亲的一顿责骂,然后又无言地退出了这个把他养育大的破窑洞。
他在黑暗的村道上回家的时候,眼里噙满了泪水。
唉,海民不是不知道两家老人的苦情。但他无法说服自己的女人。没办法呀!他要和这
女人一块生活,一块过光景日月;如果和银花闹翻,除不能解决老人们的问题,他自己的光
景也要烂包!他无法在老人面前为自己的难肠辩解。他盘算只能在自己赚下钱后,背着银花
偷偷给他们帮扶一点,此外便束手无策了。一个男人活到这种地步,那痛苦也是外人所不能
理解的。
第二天,受到生活和感情双重打击的田五,在公众面前仍然扮演了他那惯常的乐天派的
角色。在神仙山那里,他仍然神仙般快活地唱他的信天游。至于唱完后哭没哭,我们就不知
晓了……
过了没多久,又起了意外的风波。海民家的隔墙邻居刘玉升,突然传出了一个可怕的预
言。这位先知先觉的神汉危言耸听地散布说,在田海民的养鱼池里,将要诞生一条“鱼
精”。说这鱼精必定要在双水村殃害人和牲灵;而且以后还要在外地去作怪哩!一些迷信的
村民立刻开始诅咒海民和银花,有的人并且扬言要给鱼池里撒毒药!
本来情绪十分高昂的海民夫妇,被这谣言气得连饭也吃不下去。他们惹不起这位自称掌
握全村人生死命运的神汉。但他们也决不放弃养鱼——他们已经花费七百元资金了!
与此同时,田五因生儿子的气,竟然用荒诞的手法编了一段“链子嘴”使刘玉升的谣言
变为戏谑性的艺术在村子里传播开来——
双水村,有能人,能不过银花和海民。
东拉河边挖土坑,要在里面养鱼精。
鱼精鳖精哈蟆精,先吃牲灵后吃人。
吃完这村吃那村,一路吃到原西城。
原西城里乱了营,男女老少争逃命。
急坏县长周文龙,请求黄原快出兵!
地委书记田福军,拿起电话发命令。
中国人民解放军,连夜开进原西城。
进得城来眼大瞪,报告上级无敌情——原来鱼精没吃人,后被人把鱼吃尽。
吃完鱼头吃鱼尾,只剩一堆白葛针……当“链子嘴”在村里传开后,田五却后悔极了。
黄土高原山乡圪崂的农民,从来没有吃鱼的习惯——别说吃了,许多人连这玩艺儿见也
没见过。听说海民两口子要养鱼,双水村的人大为震惊。
哈呀,这小子看别人发了财,急得胡跳弹哩!鱼?谁吃那东西!
其实,这初中毕业的夫妻俩是有远见的。正因为这里的人不爱吃鱼,因此本地很少有人
养鱼。但不是没有吃鱼的。逢年过节时,海民曾目睹过原西城的干部市民怎样排着长队,在
副食门市上争买外地进回来的那点冻鱼。是的,他们将不指望在农村销售他们的产品,而是
准备卖给城里的人的。现在这社会,四面八方门户大开,原西城里天南海北的人都来,吃鱼
的人有的是!海民已经在城里打探过,好几个饭馆都提出,只要他有鱼,有多少尽管往那儿
拿!
由于海民是村里的支委,因此很顺利地征得田福堂和金俊山的同意,以每年交三十六块
钱的微不足道的代价,在村子北头东拉河岸边搞到了三亩六分荒草地,就准备在这里挖养鱼
池了。
这一天下午,以每小时十二元租来的石圪节农机站的推土机,就喧吼着开到这片荒草地
上,开始了引人注目的挖掘工作。推土机巨大的轰鸣声再一次震撼了这个古老的村庄。
许多干毕活的庄稼人和放了学的孩子们,都前呼后拥赶到这地方来看热闹。
顺便提一提,这里正是那年双水村偷水拦坝的地方。相信诸位对六年前的那场悲喜剧依
然记忆犹新的。唉,时光流逝得多快。当年在这里命丧黄泉的金俊斌,坟头早已被青草覆
盖,而人间的生活却照样的在这里轰轰烈烈地进行着……双水村立刻被搅动得纷纷乱乱。现
在,村子南头,孙少安的制砖机隆隆价响动,烧砖窑上空黑烟大冒;村子北头,这田海民租
来的推土机,又在喧天吼地,搅得满天黄尘飞扬……双水村啊,你是一个永远不肯安静的世
界。往日、是田福堂和孙玉亭这些人在此翻云覆雨,而现在又是孙少安和田海民这些人在大
显身手罗!
双水村的那些手头紧巴的庄稼人,无限感慨地立在推土机周围,观看这钢铁动物怎样在
荒地上拱出一个大坑来。他们羡慕和眼红有能力折腾的人——听一些见多识广的人议论,这
土坑里捞出来的将是一把又一把的人民币啊!他们自己只有眼红的份。他们折腾不起。一来
手头没有本钱,二来也没魄力到公家门上去贷款。
再说,就是有钱有魄力,大字不识一个,哪来的技能?弄不好还得倒赔钱。看来他们只
能在土地上戳牛屁股罗!可是,他们委实穷得心慌啊……在观看田海民非凡壮举的人堆里,
还有他爸田万有和他四爸田万江。
田四田五老兄弟俩蹲在一起,在人堆里只抽旱烟不说话。如果这是另外的人家,村中首
席艺术家田五马上会给众人编出一段逗笑的“链子嘴”来。现在,他蹲在这里却是一副平时
少有的沉思面孔。
田五有他的愁肠。他明年就满六十岁了,家里还有两个十四五岁的小女儿。他这把年纪
一个人有山里挣命,勉强能糊住四张嘴,手头紧巴得连化肥也买不回来。两个女娃娃都大
了,穿不起一件象样的衣服,经常破衣连身。别看他常在人面前是一个热闹人,其实一个人
在山里唱完一段子信天游,便由不得抱头痛哭一场。海民不管他。不是儿子不想管,是儿媳
妇不让儿子管。
蹲在旁边的他哥田万江,日子过得比他还牺惶。田四的三个儿子都另过了光景,一个个
老实巴脚,都拉着一窝儿女,根本不可能照顾他们。
老两口穷得连口锅也买不起,一直用一只漏水的破锅做饭。
老弟兄俩听说海民要挖池养鱼,就凑到一块拉谈过,看能不能在海民这里入个“股”。
他们一没资金,二没技术,但粗笨活可以全包在他们身上。他们估计,尽管儿媳妇银花看不
见他们的死活,但他们干重活,拿个小头,也许她能同意。
现在,他们还没有向海民提这事。不过,他们此刻热心地蹲在这里,心里上倒觉得,这
事好象也是他们自己的事;听着推土机的吼叫声,心里怪激动!
两天以后,鱼池已经挖好了。海民两口子正紧张地做放水前的工作。据那本小册子介
绍,放鱼苗前,要用白灰对鱼池消毒。一亩放六百斤生石灰,再泼一层大粪,用犁耕一遍—
—这样既能消毒,又能生微生物。
这天上午,田五田四乘银花不在工地,两兄弟就结伴来找海民,向他提出了他们的“建
议”。
海民当时没有拒绝。只是为难地对两位父老说,这要征得他媳妇的同意。海民的家事由
银花掌管,他只能把这一点不害臊地向两位老人当面表明。两位老人也知道这是事实,只好
等待海民去请示他媳妇。
当天晚上,海民就到父亲家来了。他告诉等待消息的父亲和四爸:银花不同意他们来干
活!
田四田五一时瞪住眼睛,不知该说什么。
田五发了半天呆,长叹一口气说:“我和你四爸等于去给你们揽工,你们都不要。你们
比旧社会的地主都残酷!我和你妈吞糠咽菜把你拉扯大,如今我们不行了,你连我们的一点
死活也看不见!你还算个人吗?”
田五数落儿子的时候,田四一直低垂着苍头——海民是弟弟的儿子,他无权数落人家。
前一队饲养员此刻只能承认现实的打击是一件自然的事。
田海民无言地接受了父亲的一顿责骂,然后又无言地退出了这个把他养育大的破窑洞。
他在黑暗的村道上回家的时候,眼里噙满了泪水。
唉,海民不是不知道两家老人的苦情。但他无法说服自己的女人。没办法呀!他要和这
女人一块生活,一块过光景日月;如果和银花闹翻,除不能解决老人们的问题,他自己的光
景也要烂包!他无法在老人面前为自己的难肠辩解。他盘算只能在自己赚下钱后,背着银花
偷偷给他们帮扶一点,此外便束手无策了。一个男人活到这种地步,那痛苦也是外人所不能
理解的。
第二天,受到生活和感情双重打击的田五,在公众面前仍然扮演了他那惯常的乐天派的
角色。在神仙山那里,他仍然神仙般快活地唱他的信天游。至于唱完后哭没哭,我们就不知
晓了……
过了没多久,又起了意外的风波。海民家的隔墙邻居刘玉升,突然传出了一个可怕的预
言。这位先知先觉的神汉危言耸听地散布说,在田海民的养鱼池里,将要诞生一条“鱼
精”。说这鱼精必定要在双水村殃害人和牲灵;而且以后还要在外地去作怪哩!一些迷信的
村民立刻开始诅咒海民和银花,有的人并且扬言要给鱼池里撒毒药!
本来情绪十分高昂的海民夫妇,被这谣言气得连饭也吃不下去。他们惹不起这位自称掌
握全村人生死命运的神汉。但他们也决不放弃养鱼——他们已经花费七百元资金了!
与此同时,田五因生儿子的气,竟然用荒诞的手法编了一段“链子嘴”使刘玉升的谣言
变为戏谑性的艺术在村子里传播开来——
双水村,有能人,能不过银花和海民。
东拉河边挖土坑,要在里面养鱼精。
鱼精鳖精哈蟆精,先吃牲灵后吃人。
吃完这村吃那村,一路吃到原西城。
原西城里乱了营,男女老少争逃命。
急坏县长周文龙,请求黄原快出兵!
地委书记田福军,拿起电话发命令。
中国人民解放军,连夜开进原西城。
进得城来眼大瞪,报告上级无敌情——原来鱼精没吃人,后被人把鱼吃尽。
吃完鱼头吃鱼尾,只剩一堆白葛针……当“链子嘴”在村里传开后,田五却后悔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