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我大军阀,多子多福 第57节
“为何?
我既然当了县知事,就要为百姓做点事。
鹅城县周边这么多土匪,搞得民不聊生,尤其那个张麻子更是臭名远播,我们必须要打掉他的嚣张气焰才行。
当然我们不能只是出兵,还得各位家族出点力捐款才行”
四人你看我我看你,都不说话了。
这套路他们熟啊,这不就是和之前的县太爷一样,巧立名目,让豪绅捐款,最后二八分账。
武举人心中冷哼一声,我以为多牛逼呢。
原来还不是一丘之貉,既然喜欢钱,那就好办了。
于是,武举人抱拳道:“这件事太大,我一个小小的团员教头,做不了主,我得回去找黄老爷商议一下”
“我也的回去告诉谭老爷一声”
“我也是”
阿威急忙道:“这事情太大,必须得经过任老爷允许才是”
沈浩也没有拒绝,笑道:“那就有劳了,告诉你们族长,我等你们的好消息”
“是”
这些队长回去后,也转达了沈浩的意思。
几家族长笑了笑,原以为会一点不同。
原来也不过是个沽名钓誉之辈。
完全就是巧立名目捞钱的老一套。
当然,这种事情利于几大家族,他们也能分到钱,大家你好我好大家好。
等过两年这县知事调走,鹅城还是他们四大家族的。
..............
正文
58、这女人就送给沈知事了
几人走后,沈浩冷笑一声,等抓匪的时候,让你们知道厉害。
当然,沈浩主要打击的对象就是黄四郎的爪牙。
至于所谓的土匪张麻子,肯定是沈浩派人假扮的。
为了让黄四郎等人出兵,沈浩还给刘督军写发了一封电报。
大致内容,就是发现张麻子土匪的位置,希望尽快出兵。
这次剿匪,沈浩的目的很简单,一来是消灭黄四郎的安保队伍,二来就是利用剿匪的名义和刘督军搭上关系。
粤省督军府邸,电报员惊讶,这鹅城县衙什么时候有电报了。
期初还以为是黄四郎的电报呢。
当看清楚电报后,立马禀告了刘督军。
就是刘督军也惊讶,一个小小的鹅城县知事居然还有自己的电报。
厉害啊!
听到对方要剿匪张麻子,立刻同意了。
对于张麻子,刘督军也是恨得咬牙切齿,因为他好几批货都被张麻子抢了。
那可是价值几万大洋的大烟,妈的养多少兵呢,这仇一直记着呢。
当然,刘督军的大烟只是被名义上张麻子抢了。
这张麻子是假的,是黄四郎派人假扮的张麻子。
真正的张麻子,算是替黄四郎背了黑锅。
不过,鹅城县知事沈浩,这个名字就记在了刘督军的心中。
一个小小鹅城居然有电台不可思议。
进入民国后,通电陡然成了最受欢迎的政治工具,你也通,我也通,甚至衍生出一个专有名词,叫做“电战”。
你我各发通电,隔空而骂,大家都通得不亦乐乎,全国人民看热闹。
有句话叫做:
“不读通电,则民国无史矣。”
电报在民国初年、军阀混战的岁月里,就像一个大舞台,留下了许多精采的演出。
民国人对于通电情有独钟:上台要通电、下野要通电、嘉奖要通电、谴责要通电、讨伐要通电、和谈要通电;
甚至大学老师被政府拖欠薪水也要通电……搞得整个民国时代如同过年一样,热热闹闹,沸沸扬扬。
因为民国时代没有电视,无线电台也刚刚起步。
新闻报纸传播范围有限、速度又慢,只有通电才是能够把自已的主张,传遍全国的最快方式,12抢占舆论阵地和道德制高点。
因此大受政客欢迎,简直就是“政治”家们最喜欢的助手。
武举人回去后,把沈浩要剿匪的事情告诉了黄四郎。
听完后,黄四郎得意的笑了笑。
“老子以为他有两把刷子,结果还是那一套老东西,一点心意都没有。
没意思,真的太没意思了。”
“老爷一个黄毛小子,哪里是您的对手。
这,鹅城不是流传一句话。
铁打的黄四爷,流水的县太爷。
只要黄四爷在,这县城翻不了天。”胡万拍马屁道;
“哈哈,你小子会说话,说得好。
晚上,替我邀请鹅城其他三家,还有县知事来府上吃饭,就说商议征讨张麻子一事。
如果我们的县太爷在找借口不来,你就说剿匪一事就不要再提”黄四郎冷哼一声道;
“是,黄四爷”
就在这时,一个护卫急忙跑过来对着黄四郎小声低语起来;
闻言,黄四郎气的脸色变成了猪肝色。
“他妈的,这姓沈的还真是神通广大,居然有电台,而且还说服了刘督军剿匪。
有意思,现在变得有意思了”
刚才刘督军给了他电报,告诉他一件事,鹅城县知事发电报请求剿匪。
刘督军命令黄四郎全力配合。
本身,黄四郎就是刘督军在鹅城的一条狗而已。
黄四郎原本可还打算不会去剿匪,结果现在他主人刘督军发话了他也不敢不听。
另外,黄四郎还真怕自己不配合,怕沈浩突然告状。
有了电报交流可是太快了。
这让黄四郎警惕起来了。
他发现自己小看这个县知事了。
想到这,眼睛眯了起来,一会儿晚上见了面再说。
850
29
6501
看看沈浩这家伙到底喜欢什么。
对于沈浩要剿匪,几大家族的族长都觉得对方是为了准备捞钱的,根本不像是干事的。
心情也都很放松。
如果能分到钱,他们也愿意配合的。
晚上时候,沈浩刚准备出门,突然听到了董小玉的声音。
“相公”
沈浩环顾四周也没有看到人在哪。
无奈之下董小玉再次道:“相公,我在你头顶”
沈浩抬头一看,只见董小玉坐在屋顶的房梁上,赤着雪白的玉足,笑嘻嘻的看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