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同人小说> 视死如归魏君子

视死如归魏君子 第421节

看到陈万里这副模样,魏君也是叹息了一声。

“看来王尚书之前的猜测是对的,陈先生你之前和杨大帅有默契。”

陈万里痛苦道:“他们告诉我,全都是儒家做的,他们也愿意让儒家付出代价。而且,杨大帅最后也选择了以死谢罪。”

看着魏君和白倾心,陈万里透露了一个重磅秘密:“杨大帅死了,最后死于我的手上。借助杨大帅的人头,我在西大陆扶摇直上。而他死前对我唯一的要求就是,不要恨大乾,他希望我始终记得,大乾没有对不起我,是儒家对不起墨家。”

魏君和白倾心齐齐动容。

就连王尚书也面色一变。

“杨守业,真的死了?”

当年在军中,虽然杨大帅始终没有真正表态,但是他心里很清楚,杨大帅是在针对儒家的。

不然就是在质疑杨大帅对于军队的掌控力度。

但王尚书也没有想到,杨大帅竟然真的选择死在了陈万里手中。

陈万里再次确认之后,王尚书也沉默了。

魏君把整件事情理了理,十分感慨:“杨大帅以死明志,帮陈先生上位,也帮大乾赢得未来。忠心耿耿,天日可鉴,只是……”

只是这个算计,到底还是伤害了很多人。

可杨大帅很显然并非为了一己私利。

他把自己的命都搭了上去。

虽布局并不光明正大,却不负为国为民的初心。

如此行事,如此人物,魏君也实在不好评价。

白倾心、陈万里和王尚书三人也心情复杂。

王尚书自嘲道:“先帝是对的,毕竟卫国战争打赢了。杨大帅是对的,他连自己的命都搭上了。墨家是委屈的,所有人都觉得是我们儒家负了墨家。我们甚至都不敢自辩,因为一旦把所有的真相全部揭开,到最后伤害的只有大乾。

君子可欺以其方,可是,凭什么?

凭什么我们儒家忠君爱国,出生入死,到最后要沦为牺牲品?

“我们儒家,又做错了什么?”

……

“儒家,错就错在太强,心太大,不知收敛。”

姬家。

姬帅得知魏君和白倾心的来意之后,并没有将他们拒之门外,而是和他们很认真的讲解了一下当年的情况。

姬帅不知道陈万里一事的最终内幕。

魏君和白倾心来找姬帅,询问的是当年儒家在大乾朝堂是何种情况。

他们需要知道一定的时代背景。

也需要知道,军方到底为何针对儒家。

姬帅帮他们解释了原因。

“儒家弟子,要学习礼乐射御书数,不仅文采超群,兵法韬略和兵书战阵他们也会学习。甚至连墨家的所谓奇淫技巧,儒家也有钻研。当初百家争鸣,儒家胜出,看似是把百家击败,但不如说是儒家把百家给吞并了。取其精华,去其糟泊,到最后,儒家什么都想要。”

姬帅的面色有些严肃,声音更是十分铁血:“魏大人,白大人,你们能想象吗?当初的大乾朝堂,半数以上都是儒家弟子。军中实力,亦被儒家入侵了三分之一。大乾与其说是君家的大乾,不如说是儒家的大乾。

若非卫国战争一战打光了儒家的元气,现如今的大乾朝堂到底谁说了算,还真的说不好。

“面对儒家的强势入侵,我们这些将门自然不想被儒家逐渐蚕食,慢慢吞并。所以当年在军中,我们这批人和儒家那批人的矛盾的确很激烈。”

魏君缓缓的点了点头。

这是很正常的情况。

莫以为军中就没有山头。

军中的山头主义,很多时候比朝堂要更多。

儒家插手军权,等同于触碰了杨大帅姬帅他们的逆鳞。

所以军方的反击,是必然会来的。

无非就是能造成多大的后果。

白倾心主动问道:“姬帅,卫国战争期间,是否有出现过儒家弟子有危险,大乾其他军队见死不救的案例?”

姬帅迟疑了一下,还是选择点了点头:“自然是有,这种事情根本无法避免。白大人,你没有从过军,你可能不懂。令行禁止是书上说的事情,可是具体到实务上,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两支军队有仇的话,指望其中一支军队去救援另外一支军队,基本是不可能完成事件。世人总喜欢神话军法,但在战时,又有几人舍得用军法杀人?都是大乾的栋梁啊。”

“可儒家弟子也是大乾的栋梁。”白倾心皱眉道。

姬帅道:“我知白大人的意思,但是人心从来都是最难测的东西。即便是在战时,在军中,也不可能上下一心。古今中外,概莫如是。况且,让儒家在朝堂一家独大,整个朝廷都只有一种声音,整个军队也只有一种声音,当真是好事吗?”

白倾心无法回答姬帅这个问题。

她还没有站到那个层次上。

而且姬帅、杨大帅、先帝,明显都不是昏君奸臣。

卫国战争就是在他们这群人的统帅下打赢的。

重要的是打赢了。

作为太平盛世的一份子,白倾心自问自己没有资格去质疑他们。

所以她只探求真相。

魏君听姬帅话中的意思,听出了一些门道,主动问道:“姬帅好像知道一些内幕?”

姬帅摇头道:“我本是不知道的,不过看你们的反应,我猜到了一些。”

魏君能说什么?

大乾真的不缺人才。

但是这群人才互相之间也斗的厉害。

姬帅问道:“魏大人,千般算计,万般谋划,我只问一句,卫国战争是否我们赢了?”

魏君点头。

姬帅沉声道:“杨大帅用兵如神,先帝呕心泣血,面对西大陆大军压境,面对真神降临人间,我们成功击退了敌人。战争只看结果,魏大人,慈不掌兵,一家哭何如一路哭?”

魏君道:“姬帅,魏某只寻找真相,秉笔直书,并不对当年所发生的事情予以置评。史官不会有自己的倾向性,即便有,也不会写在史书上,请姬帅相信我的职业道德。”

姬帅皱眉。

“魏大人你我自然是相信的,但若真的将这一切公开,只会徒增争议。”姬帅道。

魏君轻声道:“可儒家弟子在卫国战争期间,纵有自暴自弃者,通敌卖国者却极少,很多人亦是英勇战死。姬帅,他们泉下有知,也当得到一个公正的评价。站在掌兵的角度,或许不能妇人之仁。可站在本官的角度,本官要给所有人公正的评价。而站在儒家弟子的角度,姬帅,那些战死的儒家弟子,何错之有?另外,姬帅,不止是儒家啊,还有墨家,还有被屠的墨城,那些人又何错之有呢?”

“世事岂能尽如人意?”姬帅沉声道。

魏君道:“但求无愧于心。”

姬帅沉默。

……

从姬家告退,魏君和白倾心去拜访了上官丞相。

上官丞相本也是儒家弟子。

但是在他上位之后,并没有选择站在儒家那边,反而自己自成了一党。

白倾心要调查当年事情的真相,魏君在调查真相之外,还要尽可能的把各方的真实情况还原出来,以求当他把当年那段历史写在史书上之后,有足够的公正性。

所以上官丞相这里,魏君和白倾心是必须要来一趟的。

上官丞相也确实不负众望,给他们爆了一些猛料。

“其实我没有正式脱离儒家,只不过很少在朝堂上提拔儒家弟子。”上官丞相道。

魏君问道:“丞相能否告知原因?”

上官丞相解释道:“我经历过儒家几乎一统朝堂的时代,说句老实话,几乎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朝堂上听不到第二个声音。闭目塞听,并非好事。且一家独大,总有不妥。

当时因为儒家的地位几乎无可撼动,我明显能够察觉到,儒家有想拿大乾当中试验田的意思。当然,儒家并非想害大乾,只是若让大乾按照儒家设想的方式所运转,其后果和修真者联盟想用九品仙门制度控制大乾又有何本质区别?

最重要的是,我知道儒家一家独大之前得罪了太多的人,人在人上时,是不会把别人当人的。儒家树敌无数,我上位时,军方和皇室都已经想要疏远儒家,我若想做丞相,除了疏远儒家之外别无选择。

“怎样?是不是对老夫的印象十分幻灭?”

上官丞相最后自嘲了一句。

魏君道:“自然没有,上官丞相直抒胸臆,我十分感激。在您看来,按照儒家那套,救不了大乾?”

“自然救不了,儒家还是有些天真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上官丞相道:“我真正入朝为官之后才意识到,书本上学到的东西,在实际生活中可能完全截然相反。圣人教导的那些大道理,有很多也已经被时代淘汰。但是很多儒生一味想要尊儒复古,完全脱离现状,属实是有点天真。”

顿了顿,上官丞相继续道:“当然,这是我的想法,核心的儒家传人肯定不这样想,他们只会认为我上官云恋

……

看到这里的书友从目录重新下载一下章节内容即可。

王尚书真的拿出了证据。

半天后。

魏君、白倾心和陈万里看完了王尚书,哦,不,是儒家珍藏的留影珠后,齐齐陷入了沉默。

首节 上一节 421/10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视频连通综漫,剪辑十大高燃名场景

下一篇:无限之创造模式

推荐阅读